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资料]雍正帝继位前的封旗及相关问题考析by杜家骥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资料]雍正帝继位前的封旗及相关问题考析by杜家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尤兰达 2011-11-26 22:16

转载:[资料]雍正帝继位前的封旗及相关问题考析by杜家骥

因看此文内容与 洗大的 诸皇子个旗籍 所论有所不同.所以这里贴出.

一、
雍正继位前的封旗,与他的得位、死因等等,是雍正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其中封旗问题迄今尚无专文论证。清代的宗室王公,与封旗中所领有的旗人官员有主属私隶关系,很容易因此而形成宗派势力并对清代政治给予一定影响。康熙朝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当时究竟入封何旗,关系到对他所领旗员的辨别、康熙朝的储位之争以及雍正朝的用人行政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雍正史上值得重视的课题。本文谨将初步考察的结果作为引玉之砖,以求得方家指正。

海外一些研究雍正史的专家学者,或认为“胤禛以雍亲王之资格,而得主镶黄旗”,或认为他曾“充任镶黄旗主”。总之,是说胤禛在康熙朝被封在上三旗中的镶黄旗,且为镶黄旗主。首先,我们认为,胤禛不可能封在上三旗,因而也不可能是其中的镶黄旗之主。

从入关后顺治帝以下历朝皇帝的皇子分封情况看,根本没有封于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的,而是全部入封下五旗——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旗。

顺治帝的三个受封皇子,裕亲王福全封镶白旗,恭亲王常宁、纯亲王隆禧分别入正蓝、镶白二旗。

康熙帝诸子受封者十九人,胤禛以外的十八人,胤褆、胤祉、胤禵、胤禧入镶蓝旗;胤祺、胤祜、胤祁入镶白旗;胤禩、胤禟、胤祥、胤祎、胤祜、胤(礻必)入正蓝旗;胤祺、胤佑、胤礼入正红旗;胤禄入镶红旗[1]。

从皇族宗谱——《玉牒》及《八旗通志》等资料看,雍正以后各帝皇子,也从未有封在上三旗者。皇帝分封皇子(包括前朝皇子)不在自己所领的上三旗,而在下五旗,是采取“众建以分其势”的手段削弱下五旗王公的势力。这种措施在入关初就已开始,如承泽王硕塞之入镶红旗。以后扩大乃至全部入封,正是这一手段的继续和发展。也正因为皇子封为王公后全部入封下五旗,与原下五旗王公及其后裔袭王公者同领这五旗,上三旗中没有王公,只有皇帝代代相承领,所以文献上才鲜明地记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余五旗统以宗室王公”[2]。

既然如此,康熙的皇四子胤禛也决不会例外。而且胤禛在继位后斥责诸兄弟任意役使所领旗人时曾回顾说:“下五旗旗下官员兵丁原不在诸王阿哥门下看守行走,朕与大阿哥曾经奏请,始令看守”[3]。

也说明他与大阿哥即皇长子胤褆曾封于下五旗,因而奏请允许让所领下五旗官员兵丁,为其府第供差。

另外,康熙帝在(康熙)五十一年即胤禛封为雍亲王之后也说过:“马齐等所管佐领,乃朕镶黄旗旧有佐领”[4]。“朕镶黄旗"几字,清楚地说明镶黄旗乃是他自领之旗,而不是胤禛或其他皇子充当旗主。



二、
排除了胤禛封于上三旗中的可能,再进一步考察他封于下五旗中的哪一旗。

前述各皇子王公所封之旗,是根据后来所修典籍及《玉牒》的记载而获知,而后来已成皇帝的胤禛已不存在“在旗”问题,因而后人也不会再追录其原来所在之旗。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采取考察胤禛封贝勒、亲王时所领有的旗人旗籍的方法,来判断他当时入封之旗。

清代,领有旗人的宗室王公被称为“属主”、“管主”[5],相对而言,所领旗人则称“属下”[6],还称“管下”或“门下”[7]。这里的“属下”,并非官衙门中下级对上级所说的那种意义的属下,而是清代对王公所领旗人的专门称呼,满语为“Harangga”[8],汉文典籍还根据这一特定称呼而音写为“哈哴阿”[9]。

根据雍正帝自己追述,他在藩邸也即分封入府邸时的哈喂阿——属下、门下人有:“常赉,系朕藩邸属下”[10];“朕藩邸属下人中可用者惟年羹尧、傅鼐二人”[11];“朕藩邸门下之人,向者惟年羹尧与戴铎二人肆无忌惮”[12]。

以上常赉、傅鼐、年羹尧、戴铎被胤禛直接称为属下、门下。虽未这样直称而实际也系属下的:“博尔多者,乃朕藩邸旧人”[13];“原任都统冯国相……伊系朕藩邸中人,知之有素”[14];“沈竹、戴铎,乃朕藩邸旧人”[15];“开归道沈廷正,原系藩邸旧人,朕所深知”[16]。文中的“藩邸旧人”、“藩邸中人”,实际是属下人、门下人的他称,如前举被称为门下之人的戴铎,就又被胤禛称作是“朕藩邸旧人”,被称为“朕藩邸属下”的常赍,胤禛也称他是“朕藩邸旧人”(见后述)。

下文将要举出的“朕藩邸之人”阿林,也称为是“雍亲王门上”[17],门上人与门下人同义。胤禛称呼他们的“朕藩邸中人”、“朕藩邸之人”、“朕藩邸旧人”,与“朕藩邸属下人”、“朕藩邸门下人”等一样,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把他们称作是他府邸中人,藩邸中,含有家内之义,诸种用语,体现的正是属主对哈哴阿的那种主属私隶关系(具体关系另见后述),所以,以上诸人,都是胤禛所领有的旗人。???? ‘

我们在考察这些人的旗籍时,发现他们都属于镶自旗:“常赉,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镇安将军玛奇子,事世宗雍邸”[18]。“傅鼐,字阁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世宗在潜邸,夙知傅鼐好事”[19]。“博尔多,字鲁亭,满洲镶白旗人………上登极,因藩邸人,通文墨,推郎中,转布政”[20]。“冯公讳国相,汉军镶白旗人”[21]。戴铎,未查到旗籍,但查到了其兄戴锦,是“镶白旗人”[22]。

按清代旗制,一家之人是被编在同一佐领的,故戴铎与戴锦是同属镶自旗。沈廷正与沈竹为叔侄,沈廷正为“汉军镶白旗人”[23],沈竹也应同旗。年羹尧的旗籍,其传记载为“汉军镶黄旗”,再者,‘记叙年羹尧为胤禛属下奴才的资料又较多,人所熟知,这也正是胤禛被误解为封入镶黄旗的主要原因。其实,镶黄旗是年家在雍正继位以后被抬入上三旗后的旗籍。康熙朝的旗籍,由于年羹尧与父年遐龄、兄年希尧当时都任疆吏,而在各地方志中留有记录。

雍正《四川通志》记:“年羹尧,镶白旗进士,康熙四十八年任(巡抚)”。同书还有一条:“年羹尧,镶白旗进士,康熙六十年任(总督)”[24]。《永宪录》卷一,康熙六十一年下也记年羹尧为“奉天镶白旗人”。雍正《湖广通志》记:“年遐龄,镶白旗人,康熙三十一年任(湖北巡抚)”[25]。乾隆《江南通志》记:“年希尧,镶白旗人,监生,康熙五十六年任(安徽布政使)”[26]。既然各地方志记载都是一致的,那就说明年家在康熙朝属于镶白旗是没有疑问的,而且直至康熙朝的最后两年——六十、六十一年仍在镶白旗[27]。

胤禛的以上诸哈哏阿同属镶白旗,使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判断:皇四子胤禛在康熙朝分封于镶白旗。而且胤禛还曾明确说过:“镶白旗希尔根佐领下骁骑校阿林,系朕藩邸之人”[28]。更清楚地说明他封入镶白旗,因领有该旗的希尔恨佐领。



据《实录》载,胤禛在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贝勒,同时封贝勒的还有胤祺、胤佑、胤禩[29]。次年正式分封入旗,分予佐领,这在“会典"中有记载,“康熙三十八年奏准,给贝勒旗下满洲佐领三、蒙古佐领一、汉军佐领二;内务府佐领、内管领如王例”[30]。

这几个皇子就是按这个规定,以贝勒爵分到应领的佐领。傅鼐、常赉、博尔多、沈廷正就应是这一年分予胤禛的满洲佐领、汉军佐领下人。雍正五年二月一日常赉的奏折中有“伏思傅鼐、博尔多自幼跟随皇上,受三十年教养之恩”之语[31],从康熙三十八年至雍正五年,正好近三十年。

常赉自称:“臣自幼侍从皇上,受数十年教养之恩”[32]。雍正告诫沈廷正“数十年培养之恩当报”[33],表明这二人也是此次被拨予胤禛的。康熙四十八年,胤禛由贝勒晋为亲王,赐号“雍”,按规定,“给亲王旗下满洲佐领六,蒙古、汉军佐领各三”[34],胤禛应增拨佐领,年羹尧则是这一次拨与的镶白旗汉军佐领下人,他在康熙五十六年给清圣祖的奏折中,说他“臣属雍亲王门下,八载于兹”[35]。由康熙四十八年至五十六年,正好八年,时间也相符。

雍邸的这些属下、门下人与胤禛的主仆关系,是他们私属于胤禛,为胤禛所领旗下佐领人的佐证。如胤禛在康熙末年给年羹尧的信中即训诫他,“祖宗制度,各王门旗属,主仆称呼”,“莫不皆称主子奴才”,并针对年在给他的信中未自称奴才而以自己的巡抚职自称,而痛斥他是“藐视本门主子”,“且汝父称奴才,汝兄称奴才,汝父岂非封疆大吏乎”,说他“六七个月无一请安字,视本门之主已同陌路人矣”,“岂主子奴才之礼乎”[36]。

雍正对沈廷正所说的应报答几十年“培养之恩”,他们也说受主子几十年“教养之恩”等等这类养与被养,被“恩养"之类的语词,也是清代属主与属下之间主属私隶关系的经常用语,这类语言在《满文老档》,《清实录》及奏折、书信中颇多。正因为他们之间有主仆关系,所以主子也常常役使他们,让其充当仆从,侍奉于府邸。傅鼐就是“年十六,侍宪皇帝(胤禛)于藩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37]。前举资料所记常赉“事世宗雍邸”,“自幼侍从皇上”,也是侍奉于雍王府之义。镶白旗的这些旗人确曾分拨予胤禛,他们之间确有满族王公与哈哴阿的那种特殊的主属关系,是胤禛封于镶自旗的进一步证明。

胤禛被误解为封入镶黄旗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雍亲王府也即后来的雍和宫是建在镶黄旗地界。其实,府邸在某旗界内,并不表明他封于此旗。清代受封皇子的府第,大多数都不在自己所在旗的地界。如:常宁封于正蓝,府第在正自旗界的铁狮子胡同;胤褆封于镶蓝,其直郡王府在正黄、正红旗交界的西直门大街;胤祺封于镶白,其恒亲王府在正白旗界内的烧酒胡同;胤禩封于正蓝,其府第开始与胤禛的雍王府相邻,在镶黄旗界内,后被移往正白旗界内的王府大街;胤禑封于正红,其愉郡王府在正黄旗界内的龙头井等等[38]。乾隆皇孙绵恩封于正蓝,本为东城左翼之旗,其定王府甚至建在西城右翼正红旗界的西四牌楼[39]。

清代八旗有一半即十三、四万旗兵及其家属驻在北京内城,内城中还有皇城占据一部分,各旗界内用于建宅的地面本不宽裕,大批的皇子封入下五旗,不可能全在下五旗界内建府,而无皇子受封的上三旗三个旗的地面反而不建王公府第,所以康熙的皇子中就有胤禛、胤祺、胤禩、胤禑等人建府于上三旗界内。胤禛封于镶白而府第在镶黄旗地界内,也是很正常的。




基于以上考察结果,本文对雍正史上以下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皇四子胤禛党在康熙朝储位之争中的势力问题。如前所述,胤禛与其属下具有特殊的主属关系,因而他们之间很容易结成集团势力,主子把属下作为争夺储位的心腹助手,属下希望主子异日荣登大宝自己沾光而奔走效劳,比如戴铎,就曾为胤禛争储而出谋划策、积极活动。在估计皇四子党的成员及势力时,前述胤禛属下镶白旗诸人,就应考虑到他们有属于这一集团的可能。而非镶白旗者,首先就应否定他们是胤禛的属下,不具有主属关系,他们是否属于这一集团,需要以其他关系和因素来确定。

我们认为,目前被误认为是胤禛属下而被划入这一集团的,至少有以下几人:广东布政使官达、山西巡抚诺岷、湖广提督魏经国、福建巡抚黄国材等。

官达之被算作属下,是因雍正曾说:“常赉乃朕藩邸旧人,官达乃包衣微贱之流”[40]。我们认为,这句话并不能说明官达与常赉同为胤禛藩邸之人,再查官达,乃镶红旗人[41],不可能是胤禛属下。

诺岷,雍正说:“天下督抚中,倚恃朕躬,真实不贰者,诺岷为第一”[42]。雍正这句话并非说作为其属下的诺岷对主子忠贞不贰,应是臣事君以忠的用语,且诺岷是满洲正蓝旗人[43],乃封于正蓝旗的恭亲王常宁之子满都护的属下,《清实录》有“贝勒满都护之属下诺眠,为山西巡抚时”一语可证[44]。

黄国材,雍正朱批谕旨中,批评黄不要炫耀自己是“朕潜邸旧识”[45],“潜邸旧识”并不等于是藩邸时的哈哴阿,再者,黄国材传记他为“汉军正白旗人”[46],也说明不是胤禛的属下。

魏经国,雍正上谕中说过:“魏经国系藩下至微极贱之人”[47]。我们认为,雍正称魏经国是“藩下”人,并非说他是自己藩邸下人,因而也不用前举诸人所称的“朕”、“藩邸”、“X X人”那样的私属性词语,而是说他是原三藩藩下之人,清代,原吴、尚、耿三藩所属之人才被称作“藩下”,《清圣祖实录》康熙四十九年载:“兵部议覆:福州将军祖良壁奏:康熙二十二年。拨耿精忠藩下兵一千名分入上三旗……得旨:……天下之人皆朕民庶,今藩下之人均朕之人,并入汉军,嗣后不得仍称“藩下”[48]。礼亲王昭梿也说:“康熙中平三逆,其藩下诸部落亦分隶旗籍(汉军旗)”[49]。《清史列传》记,尚可喜次子尚之孝,“幼随父于镇所,康熙十三年,任藩下都统”[50],等等,都可证明。另据庄亲王绵课之子奕赓所述:“三藩平定后,所属下之人俱隶汉军旗下……而原属旗下之人俱贱视之,故相戒无与结婚姻者”[51]。

这又说明,这些三藩的“藩下”人被收编入汉军旗后,身分地位低于原汉军旗人,被“贱视之”。雍正斥责魏经国“系藩下至微极贱之人”,又说他“原隶藩下,出身卑贱”[52],也正是这个意思。再查魏经国传,又属“正白旗汉军(旗)人”[53],也可证明他不会是胤禛属下。胤禛集团的成员需打折扣,其势力也就不能估计过高。

(二)雍正继位以后的用人方针。有一种意见认为,世宗承统后纷纷派出早年藩邸门下主持一方,以剪除异己,鄂尔泰擢任江苏布政使,田文镜出任地方要职,都基于同一原因。并认为田文镜充当过胤禛藩邸庄头[54]。杨启樵、冯尔康先生已根据田文镜的履历等等,考证了他不可能当过胤禛庄头[55]。如果按照本文考察的结果,田文镜也不会是胤禛早年的藩邸门下,因为田文镜原为正蓝旗汉军人,雍正五年七月抬入正黄旗汉军[56]。至于鄂尔泰,则是镶蓝旗满洲人[57],也不可能是胤禛的属下,至多可算是藩邸旧识,为胤禛所了解,受到赏识,因而继位后特加擢用,这在《啸亭杂录》中有载:“鄂文端(即鄂尔泰)任内务府(员外郎)时,宪皇时龙潜藩邸,尝有所请,公拒之曰:‘皇子宜毓德春华,不可交结外臣。’上心善其言。及即位,首召公入,其戚友以故嫌故,代为公忧。上见公即谕日:‘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坚,今任汝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请托也。’因立授江苏布政使,不十年超登首揆”[58]。

这才是雍正重用鄂尔泰的主要原因。这段史料所记胤禛之“有所请”,及鄂尔泰断然拒绝的态度,也表现出他们不会是主仆关系。有的藩邸之人,由于胤禛对他们比较了解,且有某种长处,雍正继位后任为某职,也是事实,如博尔多:“因藩邸人,通文墨,推郎中,转布政”。

但说他纷纷派出早年藩邸门下主持一方,似乎还谈不上,前述地方大吏诺岷、黄国材、官达、魏经国等人,已证明不是藩邸旧属,而前举门下人中,年羹尧、戴铎是康熙朝即任为地方疆吏;冯国相在康熙朝已经死去;傅鼐在雍正朝的最高职务是监京户部侍郎,非地方显要之职;沈廷正则是由康熙末年的兰州府同知,雍正初迁临洮知府,河南开归道,然后升至福建布政使、云南巡抚;常赉的仕途也大致如此,从他们的经历,看不出是因藩邸属下而骤擢地方大员。

而且,胤禛在藩邸时领有满洲、蒙古、汉军共十二个佐领的旗人,即使重用了两三个人,也不能说明他大量任用旧属。再者,任职的那些属下人也屡被申斥,乃至罢职、惩处,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见他对旧属并不因私人关系而迁就任用。宠眷不衰、始终被重用的心膂股肱之臣,恰恰是非属下的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等人。





原出处:来源:http://img.ssreader.com/n/P2JPathQikan?ssnum=10580426a84&epages=90&spages=84&template=templateqikan&a=B4D88C2B9D51B722FBF55DEE9C62BF61

参考文现请查看原出处.



尤兰达 2011-11-26 22:23
文中的"诺岷" 即为 被雍正处决了的 "贪名巡抚 诺敏"  满文翻译的问题.

洗桐女史 2011-11-27 23:02
杜先生的文章很早之前就看过了,那位日本学者的观点也是缘于此的啊。而冯尔康先生在雍正继位之谜中提到蒙杜先生告知,年羹尧旗籍镶白旗云云,这些都是一直以来的观点,何来不同呢?

尤兰达 2011-12-05 17:17
四四和年年的旗籍我没有疑问.

疑问的是下边这个.


康熙帝诸子受封者十九人,胤禛以外的十八人,胤褆、胤祉、胤禵、胤禧入镶蓝旗;胤祺、允祐、胤祁入镶白旗;胤禩、胤禟、胤祥、胤祎、胤祜、胤(礻必)入正蓝旗;允礻禺、胤佑、胤礼入正红旗;胤禄入镶红旗[1]。


没有说太子的旗籍问题.

洗大人写到的1-14是康熙编的.具体在什么资料里边么???

雨雪绯霏 2011-12-05 23:38
太子应该无旗,康康要是大方可能会在上三旗中选一个给太子练手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资料]雍正帝继位前的封旗及相关问题考析by杜家骥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77970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