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Champollion araha] 格格、阿哥二词释义勘误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清史撷英 -> [Champollion araha] 格格、阿哥二词释义勘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Champollion 2010-05-22 10:27

[Champollion araha] 格格、阿哥二词释义勘误

首发数典(这个要不要强调@@)

有清一代,满语文乃清朝国语,许多汉语称号在清代添加了对应的满文。现代人多不通满语,许许多多的误解也由此产生。格格与阿哥二词便是其中的典型。


格格、阿哥,满文转写做 gege、age,此二词的确可用于指皇子宗女,但作此含义讲时有许多条件,而且更多的情况是用在普通人身上的。亦即gegeage并不对应汉语中的公主与皇子。下面我会从多个资料以及实证中解释这两个词所有的含义:


一、格格的含义:

1、从《御製增订清文鑑》看格格之含义:

清代定制以后,皇太极时期皇帝女儿始称为公主,又分为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两种;其他宗室之女称格格。这说明,第一,格格并不指公主;第二,即便在格格指代宗女之意时,也并不是简简单单说一个格格就可以的。
在《御製增订清文鑑中》,由于此书按照词类划分,所以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场合使用gege一词时,指代不同的含义。下列出:

①指宗女
【卷三 君部】【君类 第二】(即与皇室相关的词)按顺序:

[attachment=6889][attachment=6890]

翻译:
Gurun i gongju 固伦公主:汗的亲生女儿抬称为 固伦公主。【满文词条直译:国的公主】
Hoxoi gungju 和硕公主:汗的养女抬称为 和硕公主。【满文词条直译:和硕的公主。即一方之公主】
Hoxoi gege 郡主:和硕亲王的女儿称为 郡主。【满文词条直译:和硕的格格。由Ho?oi cin wang和硕(的)亲王 一词而来】
Doroi gege 县主:多罗郡王的女儿称为 县主。【满文词条直译:多罗的格格。由Doroi giyvn wang多罗(的)郡王 一词而来】
Beile i jui doroi gege 郡君:多罗贝类的女儿称为 郡君。【满文词条直译:贝勒的孩子多罗的格格。由 doroi beile 多罗(的)贝勒 一词而来】
Gūsai gege 县君:固山贝子的女儿称为 县君。【满文词条直译:固山的格格。由Gūsai beise 固山(的)贝子 一词而来。】
Gung ni jui gege 乡君:镇国公、辅国公之女,都称为 乡君。【满文词条直译:公之女。】

指姐姐:
【卷十 人部】【亲戚类】
[attachment=6891]
Gege (上个词条汉语为:姐姐):称呼姐姐(eyun)为 格格。


对女子尊称:
【卷十 人部】【老少类】
[attachment=6892]
Gege 姐姐:任何女子、女孩,恭敬的称呼为 姐姐(gege)。


2、从《续编兼汉清文指要》看格格之含义:

《清文指要》为清代比较流行的满汉文课本,记录了民间的各种对话和文章。Salgabun 姻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gege be tuwaha manggi, age be inu hūlame dosimbufi, ubai taitai sade tuwabuki, ishunde gemu gūnin de acaha sehede, jai gemgkileci, inu goidarakū kai.”
此处说的是说亲的时候。看过格格(姑娘)之后,把阿哥也叫进来,让这里的太太们看看,彼此说合意了,再磕头也不迟啊。

可以肯定,此书中所记录的对话场景绝非宫中之事(宫中事另有记载,不会在民间刊印流传)。此处格格所指就是女孩子、姑娘。另外也可见阿哥一词,所指亦仅仅是男子,阿哥用于民间称呼可找到更多例子,清文启蒙、清文指要中几乎比比皆是,或许是因为书中记载多以男人的视角吧——这一点后文中还会再说。


3、从现代满语使用中看格格之含义:

如下,为三家子满语采风的录像。老人说计家他姐姐也会(说满语),此处姐姐用的就是格格gege
215″,老人说:em boi ge’e, ge’e ye mutumie. (口语)即为书面语:emu booi gege, gege inu mutembi.翻译:一家的姐姐,姐姐也能(说满语)。




二、阿哥的含义

1、从《御製增订清文鑑》中看阿哥之含义:

指皇子
【卷三 君部】【君类 第一】
[attachment=6893]

Age 皇子:汗的 未受封的 儿子,称为 age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age是没什么地位的皇子。如果受封之后,则必须要称呼其称号。如和硕亲王等。
在清代的传位诏书中,亦可看出这一点。

道光立奕詝为皇太子诏书:
[attachment=6894]

Duici age i ju hūwang taizi de ilibu
翻译:(第)四阿哥(指皇子)立为皇太子。此时奕詝没有称号。

雍正传位诏书(截图):
[attachment=6895]


红线所画之处:
Boobai cin wang duici age hung li banin salgabuhangge (gūsin)…
翻译: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

此处必须要写其称号(宝亲王),之后还有 hvwang taizi hung li (皇太子弘历)字样,而不能单写 duici age(皇四子;(第)四阿哥)。

指哥哥
【卷十 人部】【人伦类 第二】
[attachment=6896]

Age (上个汉语为 哥哥):自己的哥哥(为上个词ahūn)称为 阿哥。

ahūn 含义(贴图略):同父所生,比自己年岁大的,称为ahūn。同辈之血亲,比自己年岁大的,也称为ahūn

指对男子尊称
【卷十 人部】【老少类】

[attachment=6897]
Age 兄长:把人的敬称为 age


2、从《清文启蒙》看阿哥之含义
《清文启蒙》乃《清文指要》的前身,所记录对话文章场景,几乎与《清文指要》无二。对话中二人互称阿哥之处,比比皆是:
[attachment=6898]?


结论:
格格、阿哥二词有多个含义,在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之人说出来,所指不同。而就其本意,仍应是指:姑娘(姐姐)、男子这两个含义。即便在【君部】作为称号所讲,亦是如此。不能单用格格做称号,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必须要指明是何人之女,如doroi gege 多罗的格格,其源于doroi giyūn wang多罗郡王
称号)。


汉语中有一些词是皇室专用的称呼,民间不得僭越使用,然而满语中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例如汉语皇帝在正式的公文、诏书中自称“朕”,其满文部分均写 bi(我),并没有专门用于皇帝自称的词汇。

满语中看是否作为贵族用语、称号,主要是依靠说话人以及说话场合来决定的。望此文能纠正长期以来对“格格、阿哥”二词的错误理解~

参考文献:
1.《御制增订清文鉴》
2.《清文指要》
3.《清文启蒙》

Champollion 2010-05-22 10:52
ahūn-age;eyun-gege,这两组词或许有一些语音上的关联。例如在最古老的古语时代这两对其实都是一个词,后来有些方言区弱化了,有些没有,慢慢变成了两组词……当然这只是个猜测,语音学上的理由对不了解满语的人可能有些复杂,简言之就是 a-ū-u-e以及ge-e的音变在满语中非常常见,所以在漫长的时间里分化成了两个词……

而语音再往上推测,最初的词可能是 aga,ege(感谢数典余少平童鞋的提示);或gaga,gege。字首的k g h音增音或脱落非常常见,而原来的这两个词必然是阴阳的对应的,至于是gaga-gege还是aga-ege,我认为这两者都有可能。

比如金代的时候说hadu,清代则说adu;满语南音说emu,宁古塔方言说gemu(一),阿尔泰语系中的ge\e;ha\a(kgh三个辅音此处都一样的)其实本身说起来是差不多的音,并不像汉语那样泾渭分明。

梦妍 2010-05-22 11:38
多谢小C的讲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这个意思吧!看到满文的写法都差不多,汗!

Champollion 2010-05-22 12:06
呵呵,是的。而且一般来讲,单说 gege age 时,指的都不是皇子公主

九君 2010-05-22 14:04
楼主竟然搞到了道光册封咸丰和鬼子六的诏书,正好需要,打包带走了,呵呵。

弦月 2010-05-22 20:34
皇孙也可称呼其名加上阿哥两字呢,看来阿哥真的不只是皇帝的儿子了。

长乐未央 2010-05-26 22:30
以往认为阿哥格格专指皇子皇女 主要因为此谕 出自太宗实录卷二十二
宗室者 天潢之戚 不加表异 无以昭国体 甚或两相诋毁 詈及祖父 已令系红带以表异之 又或称谓之间尊卑颠倒 今复分别名号 遇太祖庶子 俱称阿哥 六祖子孙 俱称觉罗 凡称谓者 就其原名 称为某阿哥 某觉罗 六祖子孙 俱令系红带 他人毋得紊越  

奶c对此谕有何看法

Champollion 2010-05-28 23:07
引用
引用第6楼长乐未央于2010-05-26 22:30发表的 :
以往认为阿哥格格专指皇子皇女 主要因为此谕 出自太宗实录卷二十二
宗室者 天潢之戚 不加表异 无以昭国体 甚或两相诋毁 詈及祖父 已令系红带以表异之 又或称谓之间尊卑颠倒 今复分别名号 遇太祖庶子 俱称阿哥 六祖子孙 俱称觉罗 凡称谓者 就其原名 称为某阿哥 某觉罗 六祖子孙 俱令系红带 他人毋得紊越??

奶c对此谕有何看法

我认为这里还是说话场合的问题~这是规定在宫里这种场合下,阿哥被赋予“皇子”的含义,不得与觉罗混淆称呼——但这并没有说其他场合下不可以使用阿哥这个词了,也没有说其他场合下的僭越问题~

事实上清代如果某个词这的做了“其他场合”禁用这种规定(一般来讲都是词义的自然演化),那么就不会再把原来的意思收录入字典中了~最典型的就是 juxen --诸申 这个词,原来那个“女真”的含义不再收录入字典里了;最近又发现 uksun--宗室 一词有可能以前仅仅做“(大)宗族”讲(参见太宗年间一道老满文奏折),而这个词在字典里也仅仅收录了 宗室 这个含义。

心筠 2010-06-07 11:26
格格和阿哥的释义无误,不信者可去看《雍正实录》中关于二阿哥允礽的记载。

Champollion 2010-06-14 17:27
没看懂你说的意思……文章没有否认 阿哥 一词有皇子的含义。

洗桐女史 2011-01-06 13:35
关于乾隆生母钮祜禄氏在藩邸号格格,我就想起启孮先生说的,一些低等侍妾往往被称作某姑娘,或某某孩子的娘,是不是这个藩邸格格,就是做姑娘讲

Champollion 2011-01-06 21:02
对,格格的本意就是姑娘,在用作宗女讲的时候,满语要指明是什么人的格格……

燁嬅月 2011-02-24 22:17
             但我还想弄个清楚,很多说法是皇帝的女儿只有册封后才能被叫做“公主”。那之前是叫“皇几女”或是“格格”?可我认为叫“格格”不妥。难道说“格格”是公主的口语,太监宫女可以叫没被册封的公主为“格格”,而皇帝嫔妃大臣们则不叫?
      比如“万岁”这个词,在旗的满人有时称皇帝为“主子”,但也不会称“万岁”;“万岁”之类只是戏剧舞台上的称呼。在雍正朝,不要说口头称“万岁”,就是在奏折中出现“万寿无疆”、“万岁”字样,也会受到痛斥-----雍正最讨厌这种阿谀奉承的虚文。清中期以后,皇帝的近侍太监、宫女开始称呼在位皇帝为“万岁爷”,对死去的皇帝在“爷”字前加年号,如“康熙爷”、“乾隆爷”。太监和内务府记录的有关皇帝的档案也标以《万岁爷档》之类。但是,这也是局限于一小部分太监,大臣们是不会这样称呼的。

      还比如“老佛爷”这个词,乾隆皇帝寿高,当时近侍、太监背后的确称他为“老佛爷”、“老爷子”,但大臣们却不会这样称呼。野史记载:纪晓岚曾在背后称乾隆为“老头子”,恰被乾隆听见,欲加治罪。幸亏纪氏机智解释才使乾隆转怒为喜。故事真实与否姑且不论,但由此可见大臣们在背后对皇帝是不能随便称呼的。近侍、太监对皇帝“老爷子”的称呼一直到清末还存在,如溥仪的乳母就这样称呼他。
      清末一小部分近侍太监与内务府官员背地里也称慈禧为“老佛爷”,以示受宠和亲近,不过当面是绝不敢如此称呼的(据记载,也有称呼“老祖宗”者)。

燁嬅月 2011-02-24 23:01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
署理都统事务多罗贝勒飞素奏称:
大内阿哥格格等合卺吉期,例由礼部查选八旗原配夫妻内属相相符之妇人。但伊等佩服之顶帽朝服簪珥素珠等物,各该旗并无预备者,故每次派出之人俱系自行借用。此项乃必需之物,若俟临期借用,似属不便,请交与内务府,量其足用,制造数套,收贮备用。若派出之人系何旗,即令该旗出具印文领取,用毕仍具印文缴回。
奏入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旨依议

这件奏折的内容,讲的是关于皇子皇女们结婚礼仪上,要请八旗妇女陪伴执行礼仪,对这些八旗妇女的服装首饰,要求内务府统一造办。其中“大内阿哥格格”,应当是指皇子皇女。但如果更谨慎一点,当然,这里的“大内格格”很可能包含了皇女和皇孙女等,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皇孙女也可能居住在大内。

还有一条是康熙时的谕旨,有小阿哥小公主小格格的说法,不知所谓公主和格格是何区别,是否前者为已经册封,所以可以称为公主,后者尚未册封,所以称为格格。

上谕:可传谕小阿哥、小公主、小格格处乳母等,各宜切实经心,不许怠慢。如有粗率怠慢之人,现有十一公主乳母之例,一家俱行充发。乳母之夫现鎻禁慎刑司。嗣后若不小心伺候,即照此例。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另一条材料出自《皇朝文献通考》,是乾隆关于其孙女出嫁的谕旨。
谕曰:三阿哥之格格指与丹巴多尔济为婚。完姻在迩,恐伊等念系朕之孙女,于一切典礼俱按公主一体举行,亦未可定。朕之孙女较之公主又隔一辈,自不应按照公主仍行主仆之礼。即如扎拉丰阿所尚系皇祖之孙女,伊于姑前如何行礼之处,三阿哥之格格自应仿照而行。如果能按家礼克尽妇道,朕方为之欣悦。倘必欲固执以为朕之孙女,应照公主礼相待,反与朕之施恩指婚本意不合。再罗卜藏多尔济之子旺亲巴穆巴尔曾将五阿哥之格格指与为婚。俟完姻时亦应一体遵行。嗣后朕之孙女指婚后,俱照宗室格格礼行,毋违朕谕。凡公主下嫁之礼,内务府豫札钦天监?指婚吉日,并列大臣命妇中偕老者,奏襄婚事。既得旨,礼部以告于额驸家。届期赞事大臣偕额驸蟒袍补服诣干清门东阶下。额驸北面跪,赞事大臣西面称有旨:今以某公主择配某人额驸。祗受命行三跪九叩礼兴退。

我觉得上述乾隆的谕旨大概就是说:礼部不能因为是皇帝的孙女就按公主的标准来操办,孙女不是公主,是格格,“朕之孙女较之公主又隔一辈,自不应按照公主仍行主仆之礼.........嗣后朕之孙女指婚后,俱照宗室格格礼行,毋违朕谕”。


再来看《国朝宫史》中的两条上谕:
上谕:总管等告知诸母妃照看小阿哥、公主所穿衣服,不必用织绣等物过于华丽,只用随常衣服,为幼年人惜福之道。乾隆三年正月初三日

这里没有提到小格格,仅提及公主。

       从上面几条上谕中我猜想“公主”和“格格”之分大概是随着皇室的礼仪条款增多而改变的。乾隆以前,皇室对公主的称呼可能没那么严谨,但在乾隆朝时礼仪标准增加了很多,公主格格不能对等,也万不能喊错。再比如“汗阿哥”事件,大臣中的“奴才”“臣”的事情,可以说明小44热衷于对礼法的规定。





九君 2011-02-24 23:55
皇帝的女儿生下来就称小公主啊,序齿之后称几公主,不会称其为格格的。你是对宫里的小格格有疑问吧,像宫中抚养的皇孙女、宗室之女,幼年的都称为小格格的。公主和格格是不能混叫的,可以参考一下康熙朝满文朱批《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预备猪鹅鸡等数目清单》。

秋雨惊梦 2011-02-28 09:23
看着满文挺像蒙文的。

燁嬅月 2011-03-02 22:51
原来如此,我就说嘛。清承明制,皇帝的女儿怎么会与王公大臣们的女儿等同。但有人说公主在宫里没被册封时,那些下人可以私底下叫她为“格格”,比如心腹太监和宫女。真的可以么?请教

内大臣 2011-03-03 14:47
有启发

九君 2011-03-03 22:02
你能举出具体的史料我们来分析一下好吗?我看到的资料中皇帝的女儿都是称公主的,那些称格格的身份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至于什么心腹太监称公主为格格,这个有出处吗?

燁嬅月 2011-03-15 13:46
给事中大人,我在百度贴吧里反复强调了很多遍“公主”和“格格”的区别,还珠格格吧的把我贴子给删了,一群萝莉不和她们计较,其余的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电视剧和宫锁心玉等都比较诚恳。但后宫甄嬛传里也有怀疑的声音冒出,人家内部消息都说剧里皇帝的女儿是叫的公主,她还在那里跳来跳去。

越狱兔 2011-03-18 23:21
我觉得吧,皇帝的女儿生下来就叫格格,就像儿子生下来叫阿哥一样,后来呢 再册封,或者成人之后就叫公主了,再高点就是固伦呀和硕之类的。。。因为本来就是公主嘛,至于别的王亲大臣的女儿估计就是格格,郡主之类了,除非有什么特殊册封

九君 2011-03-21 02:07
据档案记载,刚生下来的皇女就叫公主了。所以根本没有称皇女为格格一说。

wenlangbao 2011-04-03 17:04
恩,人们一致认为皇女都为格格,全拜《还珠格格》所赐。。。

wenlangbao 2011-04-03 17:13
还有一个疑问,清史稿提到的一些皇子府邸的格格们(差不多侍妾的那种)也算称呼为姑娘吗?困惑中

Champollion 2011-04-05 16:30
你是说苏拉格格那种?我认为是归类为对女性尊称那种

kayuko 2011-06-20 11:39
好深奥

kayuko 2011-06-20 11:40
貌似完全不是一回事

完颜蓦 2011-08-17 20:47
那..........我看到有些侍寝过的人也叫格格....这又是怎么回事,好吧我又歪了

leolo4200 2011-09-29 05:38
引用
引用第27楼完颜蓦于2011-08-17 20:47发表的 :
那..........我看到有些侍寝过的人也叫格格....这又是怎么回事,好吧我又歪了


另外一个意思,低阶侍妾,等于称某姑娘


罗罗嗦嗦 2011-10-04 23:09
引用
引用第27楼完颜蓦于2011-08-17 20:47发表的 :
那..........我看到有些侍寝过的人也叫格格....这又是怎么回事,好吧我又歪了


第三种释义是对女子的尊称,也没区别已婚和未婚,就可着劲的往上套~

威利敏兹 2011-10-07 22:01
相对于公主,格格更具民族特点,毕竟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这可能就是大家在情感上更愿意接受后者的原因吧。

yuhuan_123 2012-12-02 11:20
王室宗亲家的女儿可以叫格格

那——王宫大臣家的呢
比如康熙初年时的
赫舍里 纽祜禄?? 瓜尔佳
她们是否也能被能被叫做格格
下人们叫是不是也叫格格呢?


查看完整版本: [-- [Champollion araha] 格格、阿哥二词释义勘误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8161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