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琴制都是七根弦的,五根弦的不是没有,只是非常少。角、徵、宫、商、羽是五度相生律中的音阶名,不是琴弦的名称。琴谱用减字谱,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记谱法,除记录了音高之外,还记录了演奏技法,把徵位记熟以后,其实不难读懂。琴棋书画这些东西在古代都是常识,读书人基本上都会玩一玩,就像今天的小孩玩电脑游戏一样。 另外,琴弹得好不好,不看他收的谱子如何,而看他对谱子的理解如何,以及他手指上的技法熟练程度如何。减字谱没有规定音长,而且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修改演奏技法,所以同一个谱,不同的演奏者弹出来的味道可以相差很远,就好比同一篇文字,不同的书家写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音韵训诂、吉金文字这些东西在清朝很流行,年大有所涉猎也是情理之中。至于年大的医术,俺就不说了,光读书,医术再好也是有限的,除非真的是扁鹊下凡,从天上带到娘胎里的本事 。烹调方面嘛,袁枚同学更在行些。 金庸先生的黄老邪只是个虚构的人物,古代真实人物中比黄老邪强的其实还是很多的。先秦两汉那些记载可信度不高,就不说了,近的比如苏轼,比如王安石,就是到了雍乾年间,也还有个徐大椿(此人武艺十分了得,内外兼修,就说长相,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俺严重怀疑金庸先生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出黄老邪这些本事的 ),这些都是正史有记载的人物,正史没记下的就更多了。中国古代的牛人,很少有到朝堂之上的,尤其到了明清,看看皇帝们花多大心思去找世外高人就知道了。 托贲然兄的福,俺有幸见到年家二位少爷的几种作品,老实说,就是在同朝做官的人之中,年家二位的水平也算不得高(年将军的兵法除外,这一点俺是很佩服滴)。贲然兄爱护自家人才的心情我理会得,不过太夸大了会吓坏小朋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