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转帖]康熙自述:我的几个儿子by史景迁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懋勤朝暮 -> [转帖]康熙自述:我的几个儿子by史景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冰木琴 2005-03-30 07:59

[转帖]康熙自述:我的几个儿子by史景迁

     这是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学者史景迁所著的《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中的一节,作者根据史料,用“自述”的形式,谈及了这段历史以及对一些人与事的看法,以下是其中一个片断———
  我常对儿子们说:“春夏两季,孩子们应该在外面花园里玩玩,无需阻拦他们,不要老是把他们困在阳台上。”
  我常对他们说,不要像粗人那样随意骂人,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愤怒和欲望,年轻时要节制房事,壮年时不可逞强斗殴。我的宫殿里只有三百嫔妃,那些并不亲自侍奉我的宫女,当她们三十岁时,我就让她们回家嫁人。你们这些儿辈的,也应该像我这样。不要把金钱浪费在女人的化妆品上,应该满足于宫里的毛地毯,别为千金裘操心———这并非必需的东西。时尚总在改变:一时狐皮取代了黑貂,一时貂皮又取代狐皮。当我女婿耿昭忠第一次穿着他的貂皮大衣时,人们是何等的羡慕,可现在貂皮已不那么珍贵了。
  我常对他们说:“生日是快乐的日子。”
  我告诉他们,在我小时候,每个人争相夸奖我的箭术,可有一个年老的太傅却不夸我,他说我射得不好。正因为他的苛严,才有我现在这么好的骑射技术。我差不多每天带着儿子们在御花园里射箭。我告诫他们,不要抛弃了满族传统,即便在诸如服饰、食物、器皿这些事情上也不可背离传统,不可像过去金、元两朝的统治者那样过分汉化。我建议他们从广阔天地的生活中去汲取快乐,不要像汉人自以为美的那样将自己关在房间的狭小天地里。
  我对他们说,有三种学生,一种勤奋,一种心不在焉,另一种愚笨。愚笨者经过耐心教育可变为勤奋者,可是心不在焉者却最难教育,他们不从自己的错误中去吸取教训,他们粗心草率而又反复无常。所以为能使他们掌握好所学的东西,我情愿慢慢地教他们学习,逐渐增加学习内容的难度,一步步地提高他们。
  从婴儿期到十岁左右,孩子可能凭天性行动,但在生命的其他阶段则是训练和习惯直接支配着他,他应当懂得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他们必须在先天的智慧、学习和通过痛苦的经历所获得的知识这三者之间寻求平衡———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溺爱孩子便是害了孩子,因为那些受到过分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极可能智力低下,或者是奢望过多,并且缺乏宽宏大量。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比这样的“爱”更好。
  我把有些儿子托付给他人。长子胤(右礻+左是)在内务府总管噶礼家里长大的;三子胤祉是在皇宫侍卫大臣家里抚养大的;五子胤祺是在皇太后宫里抚养大的。但次子胤礽———皇后所生的儿子,却在东宫由我亲自抚养,我两次立他为皇位继承人。他四岁时出过天花而幸免于死,我祭扫了上天,重赏了御医;我,皇帝,则充当了他温情的老佣人。我亲自教他读书,把他的教育托付于张英和熊赐履,任命最博学的翰林学士负责他的道德教育。他擅长学习和骑射;他研读翁叔元注的《尚书》,观看王原祁作山水画。我教他学习治国方略,和他一起讨论国内的叛乱问题,征讨噶尔丹时,我让他代理朝政。
  但当战争结束,我班师回朝时,得知胤礽宫中有四人参与了非法勾当:有两个是我的御厨,一个叫德珠的男孩,另一个叫亚涛,是御茶房的。他们确实可恶而又桀骜不驯,我传谕将德珠、亚涛和一个御厨处死,另一个御厨因其父求情而轻判为监禁。其他几个儿子也给我惹了一些麻烦。三子胤祉在敏妃死时不服从丧葬礼法,故不得不降低其地位;长子胤(右礻+左是)因在1690年的征战过程中与我的哥哥(福金)争吵,不得不被召回北京;而四子胤禛极度忧郁,有一段时间我不得不亲自照看他。但他们中谁也没有表现出胤礽及其追随者们那样的可恶、残忍,那样地让我感到羞愧。他截取送给我的贡品,甚至未经允准就擅骑御马,致使蒙古人深感愤怒;他极爱奢华,任命自己奶我娘的丈夫凌普执掌皇宫内务府,这样他就可以任意拿取他想要的东西;当我和他的兄弟们生病时,他毫无同情之心;1708年夏天,他甚至深夜潜入我的帐篷,撩开内帘向里偷看。
  1702年,他在旅经德州生病时,我派他的舅父索额图去照看他。而索额图本人也狂妄自大,骑着马直到中门,使得周围的人感到惊恐不已。而且我还听说,他正在大谈杀人之事。于是在1703年,我根据索额图一个仆人提供的消息,下令将他拘禁,并告谕皇宫侍卫队的头领们:“绝对无法预计这种‘杀人’的时间,也无法知道是索额图要杀别人,还是他将要被别人所杀。这一有关杀人的言论,是预示着谁将被谋杀呢?”我直觉到,如果我不先下手,那么索额图就会先下手。所以我抄了他的同伙的家,没收了抄出的信函,然后将索额图判处了死刑。
  我开始怀疑胤礽在密谋复仇。我难卜是今日被鸩,还是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已,无法安宁。我怎能让胤礽继承皇位呢?他出生的当日,生母即崩,现在他又是这么放荡奢靡,这么贪求无止,这么喜欢惹是生非。
  六天后,我让次子———皇太子,在我行宫外面当着随臣们的面跪下,静听宣旨:
  “朕继承太祖、太宗和世宗之皇位已达四十八年,朕兢兢业业,体恤臣民,但求国泰民安。”
  “现在朕看到胤礽丢弃了祖宗的美德,违抗朕的旨意。他放荡、暴虐、残忍、堕落,简直让人难以启齿。朕已宽容了他二十年,可他骄横日甚,蔑视、虐待朝廷中所有人———亲王、贵族,大小官员———还独断专行。他结党营私,刺探朕的秘密,监视朕的日常每一行动。国家只能有一主,岂容胤礽对王公大臣妄加打击,残酷虐待?平郡王纳尔苏、贝勒海善和公普奇都曾被他打过。从最高大臣到普通士卒,少有幸免他的迫害。朕知道他的所有恶行,但朕未和任何大臣说起过,因为谁如果谈起他的恶行,都会招致他的痛恨和毒打。”
  下了决心以后,我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资格,并传谕将索额图的六个儿子处死。我尽可能向满族的高级大臣清楚地解释我愤怒的原因:“多少年来,朕饱读史书,总是小心地不让外面的女人出入于宫廷。朕不要漂亮的男孩侍奉。朕保持龙体的圣洁,不使染有任何瑕疵。现在的关保和伍什他俩自朕幼时便服侍朕;他们知道朕的一切。现在皇太子的品行已至于此,朕无法克制内心的愤怒和悲伤。”
  然而,我命令伍什告诉侍卫和士兵,我不再杀其他人,他们不必害怕;我不再听从其他人的控告了,我原谅了他们当中的其他的人;也许我没有说清楚我何至于这样愤怒、不安和悲痛。我开始思考,胤礽所受的教育那么好,照料得那么精心,为什么还会有那样的恶行呢?他的其他一些习惯也很奇怪:白天睡觉,夜里吃饭,连喝几十杯酒而毫无醉意,连吃七八碗饭而不知饱;他看到了鬼魂就惊恐不安,不断地更换住所;每逢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是那般地惊恐万状,以至于不知躲向何处;在祭祀上天时,他是那样地惶恐不安,不能恰当地执掌仪式;他行为古怪,言辞荒诞;似乎是中了邪。我记得他常常去撷芳宫去和他的女人们幽会———那是黑暗、阴森、肮脏的地方。许多住在那儿的人都得病死了。胤礽去那儿时,,肯定在某一次有什么幻化的邪魔附入他的体内了。如果他真的疯了,他的行为倒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说明连他的最喜欢的仆人也讨厌他的原因。但这是不正常的。
  到了十二月中旬,一些大臣开始上书建议恢复胤礽的地位,可是我警告了他们。我又和胤礽交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已原谅了他。那些希望恢复他已废皇太子地位的人们不要高兴,那些不希望这样的人们也不必悲哀。一切都在未定之天。12月25日,我在畅春苑召集群臣讨论立嗣问题,命令我的蒙古女婿班第亲王主持讨论。我说,长子胤(右礻+左是)行迹太坏,不在考虑之列;“除他而外,你们议论一下,究竟我的哪位皇子合适,我将听从你们的劝告。”尽管除了少数几个推荐胤禩的大臣而外,大部分大臣不敢说话,讨论还是进行了一整天。那少数几个人是明珠之子换叙、遏必隆之子阿灵阿、佟国纲的儿子鄂伦岱,户部尚书王鸿绪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拒绝了这一建议,说:“确定皇太子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你们必须运用一切智慧来讨论此事。朕之八子没有经验,而且他刚犯下罪行。况且,他母亲出身低贱。宜再仔细斟酌。”
  3月中旬,我外出巡游,带着胤礽、皇七子、皇八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和皇十六子,一会儿走陆路,一会儿走水路.老天降下五寸厚的大雪,预兆着国家的安泰。4月,在闻达和李光地的主持下,我们又恢复了胤礽以前的皇太子地位。
  后来查明许多,阴谋和腐化舞弊自始至终都牵涉到胤礽。我对皇族的成员说:“所有这些事情皆由胤礽而起。胤礽的所作所为在全国妇孺皆知。假如他心里真存孝顺,且能乐善好施,那么全国都将知道他确是朕的儿子,因而不会为朕所疏远。”相反,他却让一帮奸佞小人追随其左右。
  每个人都有其所钟爱之子,也有其所不喜爱之子。许多年来,我默默地忍受着痛苦,这是十分艰难之事,只有我才能这样忍受,而后胤礽的行为却使我加倍地痛心。他让我谴责谁,我就谴责谁,他让我惩罚谁,我就惩罚谁,他让我流放谁,我就流放谁;除了他要我处死谁我没有照办。我依从他,可他却不改自己的恶性;我不禁心灰意冷。臣子们胆战心惊地说:“倾向于两派中的一派,便意味着死亡。”因为错误地选择了效忠对象,另一方就会杀害他们。胤礽的妻妾也感到心寒,我深信他若是被废黜,没有人会为他哭泣。他的侍卫官们总是极度地疲劳,满面愁容,不胜惊恐。我每天派我的十个侍卫去监视他,可胤礽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依然让那些龌龊邪佞之徒出入于他的门庭。我见他日渐消瘦且面带病容。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没有一个大臣肯说一句安慰我的话。我说:“朕既然已下了最后的决心,再说宽慰朕的话已没有用了。朕第一次废黜他的时候,真感到痛心疾首,可这一次朕不会再如此了,朕对此泰然自若。”我对朝廷众臣说,第一次我只杀了几个人,而这第二次,我将只杀一个或两个人,让其他人放心,让他们重新忠顺于我———这样才会有太平的日子。以后若再有人以胤礽已改邪归正为由请求恢复他的地位,则该当死罪。长子胤(右礻+左是)神仍受监禁。1714年,我再次囚禁皇八子胤礽,因为他狂妄阴险,夸耀自己有人支持并诅咒我,将一只垂死之鹰作为礼品送给我。
  我常对儿子们说:应该尽可能地寻找愉快,因为寻求愉快能导致繁荣昌盛。饭后,我们常谈论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常欣赏珍贵稀有的古玩,这样有利于消化和身体健康。
  我常对他们说:通过留心观察眼神去判断你手下的人,眼神会表明他是否怀有隐藏的邪恶:瞳孔应当清澈,不应为惶恐和迟疑所模糊;坐时不要东张西望,行走时不要回头;我们满族人最忌讳这些。
  我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道德规矩,阅读、听讲、反省、体验都是学习的途径。我说,存敬于心。这种敬意意味着爱怜、关怀哪怕是最渺小的东西。当并无重大事情要做的时候,便应该持敬以修;出现问题时就运用这种诚敬去解决问题。凡事自始至终都该专心致志,该有长远的眼光。如果这能变成你的习惯,你便自然心平气和,因为有这分诚敬在心,你的良知便能居正,正如一家之主能够井井有条地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一样。
  我告诉他们提防自己的下人,因为这些人常常巧妙地迎合主子的心意,以自己之所好引诱主子,他们只寻求自己的利益。然而同时,主子对仆人既不可太严厉也不可太宽厚。当他们该受惩罚时,就要惩罚他们,不能一味地发怒,那样会吓坏了仆人而又毫无益处。此乃用人之道,要铭记在心。
  尽管我多次警告不要再提立太子的问题,可是大臣们还是要不断地提起。1713年,左都御史赵申乔奏请册立新的皇太子,我驳回了这份奏章。1717年,王掞接和一班御史又一次为册立太子问题上书启奏,我指斥他们不识时务。后来,年轻无知的翰林院检讨朱天保请求恢复胤礽的地位,说胤礽已变得忠孝仁义而且稳重可敬了;而我因为未能当面会见他而应该受到责备;他的不幸可与汉武帝的太子相比较———汉武帝的太子被迫自杀———将军费扬古企图杀他。我发现朱天保的妄为是受其父鼓动的,而他们父子又都与一个私党的其他人有联系。为他们着想,我再一次略陈胤礽的明显过错,并列举了一些新近发现的罪过———他用矾水写信给某些满族高等贵族,打听他可否能被保举做大将军;他假称我曾称赞过他;并利用其妻子的医生私自为他传信;他诅咒自己的太傅徐元梦;辱骂过自己的叔父和堂兄弟;他曾当面轻慢过我。所以,毫无疑问,他必须仍受监禁。至于朱氏父子则罪不容赦。起先,我下令将朱天保斩首,然后再将其父处以凌迟。后来,我心生怜悯,只让其父观看自己的儿子斩首示众。
  我常对儿子们说:“春天的时节,春日融融,百花竞妍,百鸟鸣啭,对世人来说,这更加真实。享受宁静,安居乐业,他们很自然地互致祥和,乐为善事,因此,一生坦然,略无亏心。”

满族文化网新论坛挥发安答录入  




洗桐女史 2005-06-02 12:09

这些很多内容都是根据雍正辑录康熙的教子语录——《庭训格言》上的内容~呵呵,原文写的比外国人形容的有味道啊~


洗桐女史 2005-06-02 12:46
以下是引用滇猫在2005-04-06 04:58:39的发言:

原文是用中文写作吗?还是英文?我也要来挖这本书!

好心疼哦,为什么胤禛极度忧郁呢?

某桐劝你还是不要看这本书的好,本来我也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看过之后彻底失望,我觉得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除非是外籍的华人或是东南亚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邻国所写的文章还值得一观,其他的嘛,恐怕因为没有那种文化氛围,写出来的东西不能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

洛青阳 2005-06-02 16:09

我想看康熙爷爷的《庭训格言》~~~~

不知道哪里能看到呢?


洗桐女史 2005-06-02 19:46

去孔夫子看看吧,应当有的,我这有一本,但是版本不是很好,缺少雍正的原序,而且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译文有点糟糕的说~

雍正所编、所写的书,偶手头上有的,版本最好的就是《悦心集》了,其他的都so so


洗桐女史 2005-06-24 03:24
冰冰手头上有英文原版的《康熙皇帝自画像》,据说还不错,可想而知这翻译有多糟糕了,其实以冰冰的文笔和对这段历史知识的了解,大可以翻译一下啊,给我这英文不灵光的孩子解解馋。

冰木琴 2005-07-07 10:16
英文原版的此书在中关村图书大厦有得卖,但是很贵,好象是得400元银子(RMB)呢

jessieoliver 2006-11-15 19:22
胤礽所受的教育那么好,照料得那么精心,为什么还会有那样的恶行呢?他的其他一些习惯也很奇怪:白天睡觉,夜里吃饭,连喝几十杯酒而毫无醉意,连吃七八碗饭而不知饱;他看到了鬼魂就惊恐不安,不断地更换住所;每逢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是那般地惊恐万状,以至于不知躲向何处;在祭祀上天时,他是那样地惶恐不安,不能恰当地执掌仪式;他行为古怪,言辞荒诞;似乎是中了邪。我记得他常常去撷芳宫去和他的女人们幽会———那是黑暗、阴森、肮脏的地方。许多住在那儿的人都得病死了。胤礽去那儿时,,肯定在某一次有什么幻化的邪魔附入他的体内了。如果他真的疯了,他的行为倒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说明连他的最喜欢的仆人也讨厌他的原因。但这是不正常的。

老爷子是真当局者迷还是给太子找借口啊 

老爷子是真当局者迷还是给太子找借口啊 

还有另外几段,读了之后只觉得想冷笑,有点儿虚伪的说,

就是众人推荐八爷当太子时他说的那些话,就算他想否决那些提议也不用说成这样吧

还有,一点都不反省自己有什么错,真是

个人观点,不同意的别打我

说完我就舒服了



水佩风裳 2006-11-19 13:05

怎么感觉文风像读者上的东东啊。

引用
不要把金钱浪费在女人的化妆品上

溥杰说宫里的女人能用上哈喇油和胰子就算好的了。

江宁婆婆 2006-11-19 19:34

从香港购得史景迁此书的台湾版翻译,全书翻来是文言文,读起来满口生香,与大陆版的乏味干燥相比,实在是令人愉悦~~~

故知,并非书不好,书翻译之误也~~~


洗桐女史 2006-11-20 20:01
那个嫔妃翻译有误,老爷子的意思是三百宫人,不是嫔妃的说。

冰木琴 2006-11-20 20:26

等到玄郎忌日的时候俺把台湾版的录上来大家看看,绝对比大陆版的文雅~~~

哎~~~~难道非逼着俺们自己来翻译不可吗????


洗桐女史 2006-11-20 20:38
老爷子的忌日貌似是今年元旦呢,正好和苇如阴历生日是一天,所以苇如只好过阳历了,风头就全让给老爷子吧。

清乐 2007-03-16 23:29

溺爱孩子便是害了孩子,因为那些受到过分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极可能智力低下,或者是奢望过多,并且缺乏宽宏大量。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比这样的“爱”更好。

————————————————————————————————

结果就养出了了那么一个疯二……

老爷子这是在仰天自责么?


清乐 2007-03-16 23:33

而四子胤禛极度忧郁,有一段时间我不得不亲自照看他。

——————————————————————————

四哥,请问你这是真有抑郁症,还是……


清乐 2007-03-16 23:37

少年来,朕饱读史书,总是小心地不让外面的女人出入于宫廷。朕不要漂亮的男孩侍奉。朕保持龙体的圣洁,不使染有任何瑕疵。现在的关保和伍什他俩自朕幼时便服侍朕;他们知道朕的一切。

——————————————————————————————————————————————

老爷子,您老人家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绝对不相信您会说出这样的话啊啊啊……


清乐 2007-03-16 23:43

他的其他一些习惯也很奇怪:白天睡觉,夜里吃饭,连喝几十杯酒而毫无醉意,连吃七八碗饭而不知饱;他看到了鬼魂就惊恐不安,不断地更换住所;每逢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是那般地惊恐万状,以至于不知躲向何处;在祭祀上天时,他是那样地惶恐不安,不能恰当地执掌仪式;他行为古怪,言辞荒诞;似乎是中了邪。我记得他常常去撷芳宫去和他的女人们幽会———那是黑暗、阴森、肮脏的地方。许多住在那儿的人都得病死了。胤礽去那儿时,,肯定在某一次有什么幻化的邪魔附入他的体内了。如果他真的疯了,他的行为倒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说明连他的最喜欢的仆人也讨厌他的原因。但这是不正常的。
——————————————————————————————————————————

疯二啊,疯二啊!你不时常跳出来发发病,老爷子就没法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啊1


步凝烟 2007-03-24 20:07

我觉得这个文很有意思

胤礽生病的时候,我做了他温情的老佣人!

——说实在的,这翻译的人是怎么想的,说得太搞笑了!


福尔雅蒂 2010-06-18 17:08
1714年,我再次囚禁皇八子胤礽,因为他狂妄阴险,夸耀自己有人支持并诅咒我,将一只垂死之鹰作为礼品送给我。

此处有误,应该是胤禩

鱼幼薇 2012-08-19 21:45
有意思~~


查看完整版本: [-- [转帖]康熙自述:我的几个儿子by史景迁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7887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