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整理]雍正朝满文奏折中关于魏珠相关记载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录入整理]雍正朝满文奏折中关于魏珠相关记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7-03-21 22:24

[录入整理]雍正朝满文奏折中关于魏珠相关记载

刑部尚书佛格等奏请斩太监魏珠折
雍正元年九月十三日


刑部等部尚书臣宗室佛格等谨奏:为遵旨会议事

臣等会同前往魏珠家中,经暗中详细查看,伊于原修之院外,将山脚东侧向里刨六尺余,向下刨二尺余,使长八丈,宽六文,铲平,然后砌墙圈入院内。里面种三架葡萄,堆一堆粮、草。在其大门外街上,陵寝院墙口对面,有一座旧破损石桥,为挡此桥,砌墙一道。然陵寝院墙口却被此场遮住。将此询问魏珠,据告曰:今年二月,我派家人斗巴尔、王福买下此房,加以修缮,斗巴尔等如何刨山砌墙圈围之处,我不知道。四月,我随梓宫前来,每日在陵寝内。嗣后我家人又如何挡大门外之桥而砌墙之处,我不知道。本月十六日,我回家才看见。或以为墙外系非禁地而砌墙等语。经询问魏珠家人王福,据答曰:今年二月,我主子派我和斗巴尔购买此房,刨山铲平砌墙已是四月,日子记不请,嗣后为挡门外之桥,又砌墙是实等语。经询问总兵官范时绎,据告曰:四月十四日,我经过魏珠所住之房时,未见取土铺其大门前低洼之地,亦未见砌墙。五月初一日才看见,刨山砌墙定是四月十四日后,五月初一日前动工等语。故将魏珠摘翎,以铁索索之。讯魏珠:据总兵官范时绎告曰:四月十四日,我经过魏珠所住之房时,未见砌墙圈地,五月初一日才看见等语,而尔家人王福告曰:刨山铲平,砌墙田地已是四月等语。以此观之。显系尔来此后,知道刨山砌院墙园地及挡桥砌墙之事。面尔至今仍为脱罪巧言回避,可乎?尔刨关系陵寝风水之山,铲平砌墙圈入院内。又,挡陵寝院墙口砌墙,究系如何?何月何日刨山砌墙?凡处俱应据实供之等语。据供曰:我派家人斗巴尔、王福于此地买房时,于今年二月,王福等寄信告我曰:本月初九日,买姓穆之人二十八间草房,现于此处维修等语。何日开修我不知道。我随圣祖仁皇帝梓宫前来,每日住陵寝内,四月十五日拜佛前来房中,我家人才告我欲取山根之土砌墙。我以陵寝院外众人居住之处与风水无关,即准照家人之言维修是实。今审问之时,我才知晓院外之山亦与风水有关。我该死,我尚有何言可辨等语。臣等议覆,太监魏珠刨陵寝院外与风水有关之山砌墙一案,经暗中详加查看,魏珠将家院外山脚东侧向里刨六尺余,向下刨二尺余,使长八丈,宽六丈,铲平,砌墙因入院内。在其大门外街上,陵寝院墙口对面,有一座旧破损石桥,为挡此桥,砌墙一道。然陵寝院墙口却被此墙遮住。经将魏住拿获严讯,据供曰,我派家人王福、斗巴尔于此地买房,于今年二月,王福等寄信告我曰:本月初九日,买姓穆之人二十八间草房,现于此处维修等语。何日开修我不知道。我随圣祖仁皇帝梓宫前来,每日在陵寝内。四月十五日拜佛前来房中,我家人才告我欲取山根之土砌墙。我以陵寝院外众人居住之处与风水无关,即准照家人之言维修是实。今审问之时,我才知晓院外之山亦与风水有关。我该死,我尚有何言可辩等语。故魏珠本应照建陵寝处以外,墙院二十里以内,刨山取石、修坟、建台、湖者,杖一百,遣边卫充军之律例,枷号三个月,鞭百,惟魏珠荷蒙圣祖仁皇帝重恩,圣主又施重恩,然并未思竭诚报效,于梓宫附近并不恭敬小心,于梓宫安放地宫前,即维修住房、院落,任意刨禁地之山,铲平修院,又挡路砌墙,以致遮住关系陵寝风水之院路口,殊属不敬违法,不可照一般律例拟罪,将魏珠照大不敬律例立即斩首,其房屋、家产、人口俱抄没入官,挡陵寝院墙口所砌之墙毁之。此非臣等擅便之处,谨奏请旨。

刑部尚书臣宗室佛格、户部尚书兼管工部尚书事臣孙渣齐、大学士臣萧水藻、形部郎中臣淳柱、主事臣常鼐。


朱批:三法司会议具奏。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页336337

护军统领衮泰等奏报缉拿太监魏柱管家等情折
雍正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理九门提督事务之护军统领衮泰、内务府总管李延禧谨奏:为请旨事。

雍正元年九月初二日,办事王大臣等查封了太监魏珠家产,交付我等。除清查完毕另行具奏外。因魏珠管家张成全居于东安县之马坊村。故即遣提督衙门官员一名、内务府官员一名前往缉事查封家产。据伊等返回禀报:我等初三日到达张成全家,张成全不在家。据其妻曰:我主子九月初生日,我丈夫前往山陵尚未回来。等语。遂即沿村周围一带寻找,自张成全内弟之子孟贵文家觅得张成全所骑骡子二头、衣服一套。以此证物将孟贵文锁拿究问。据其供称:张成全乃我姑父。八月二十九日坐车前往山陵,九月初三日晚骑骡与家人辛力一同来到我家,扔下二头骡子,脱下衣服,改换穿上我的布衣,让其家人辛力去天津卫其四弟张成德处,其自称前往雄县,遂步行而去。等语。故派人前往雄县、天津卫张成德家捕拿,张成全、辛力俱不在,遂将张成德锁拿带来。经闻问张成德:尔兄张成全是藏于尔兄弟亲戚家中,或在何处,须从实供来。据供:我现有兄弟三人,二兄为张成全,三兄为太监,改名为王得勇进了宫内,现为古董房大太监。张成全未来我家,是否藏在亲戚家,我不得而知。等语。除已派出番于四处缉拿张成全外。太监王得勇即为重犯魏珠管家之胞弟,现于大内行走,如何处置之处,祈请皇上训示。为此谨奏,请旨。


朱批:将王得勇亦拿下,鞠问何缘改姓入宫,其兄逃往何处亦著审问。张成全拿获归案时再奏。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页363364

PS:是书,将魏珠翻译做魏柱,今径改为常见的魏珠。



洗桐女史 2007-03-21 23:35

太监问题放一块,再录一篇。

闽浙总督满保奏报浙江省内太监亲戚任职情形折
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福建、浙江总督臣觉罗满保谨奏:为钦遵上谕事。
雍正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臣赉折家人返回,奉内封朱谕:尔等督抚皆为封疆重臣,理应甄别属员善恶,为民造益。尔等下属内,凡系太监亲戚兄弟子侄捐纳者,或央托录用以及由王阿哥府上汉幕僚捐纳为官者,伊等皆与大光棍奸邪无赖朋比为奸,纠结成党,一俟捐纳为官,前赴任所,则恣意搜刮地方百姓,此事朕悉知之。类似之人,著尔等密访查明,一面密折具奏,一面具本参革。倘有徇情贪赃,隐瞒不奏且不参劾者,一旦为朕查出,决不姑贷,将尔等一并从重治罪。朕宫内太监唯行差而已,并无亲信之哈哈珠子太监。朕近前左右亦无一倚用之人。尔等知此,著钦遵效力。密之,慎之。谕满保。钦此钦遵。臣经密访福建浙江两省,浙江省杭州都司经历魏丰,康熙六十一年接任经历。据闻魏丰之兄李启宗为十二阿哥府上太监。但李姓何为魏姓,且魏丰履历内载,其乃江南昆山县人。此不可不查明。故复派人密查。若魏丰确系太监李启宗之弟,臣则遵旨一面缮折奏闻,一面具本参劾。又查,浙江宁波府知府尚保,正黄旗人。康熙五十四年上任知府,居官不好亦不大恶,唯其老实行事。兹访得尚保乃原内大臣索额图府上尚管家尚三弟弟之子。其出身非系正途,唯以尚三之侄授官原由,臣确不知晓。是以仅就所知,据实陈奏,听候指示,遵奉施行。(朱批:此等之人,亦须看其才能,居官善恶。倘属平庸之辈,则即革退;若于地方百姓有所作为者,著别陈情具奏。唯不可少存徇庇,亦不可无辜嫁祸良善,指良为莠。务必明白朕之本意,诸事唯依理公正办理。)再凡事倘或先知,早报宸聪,于事方且有利。唯浙江杭州等地距福州一干八百余里,得知消息派人确查,问明情由再事奏报,来往反复必需二个月。而杭州各衙门奏事,十五日即可到京,故臣署奏报浙江案事,经常拖延二月之久。此因地方遥远无奈稍有延误之情,伏乞明鉴宽谅。为此一并先行奏闻。
朱批:此稍有迟误之情,朕岂有不知?所奏知道了。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页102-103



洗桐女史 2007-03-22 01:27
这些太监,真的太不安分了。
我在想,苏培盛该不会也那么富有吧,不过估计肯定在外边养了“老婆”和孩子,和人家以夫妻名份居住。对了,第二份奏折的李延禧大家有没有印象,就是因为裁减佐领风波,被抢的那一个。

桃乐丝 2007-04-12 15:08
魏珠是康熙的哈哈珠子,所以了.九阿哥让自己的儿子称他为叔父吧??...
这点就能看雍正..,他是绝不会做此事的...

洗桐女史 2007-06-16 14:05
我要喷薄了,索引派都是瞎子聋子,他们的话不能信,凡是对雍正有利的信息都被他们自动过滤了!!!说什么魏珠被雍正处死了,信这些人的话真是见鬼了!魏珠活到乾隆朝呢,雍正没杀他,让他去寿皇殿当差了!!!
国朝宫史记载的,我晕,为啥雍正死后的上谕部分我先前都没看呢!
对了,还有雍正查抄内务府官员赵昌,房屋有五百零五间,田地五十六顷七十六亩一分,感觉是因为经济犯罪,而且他也是没被四处死,而被红学家和篡位学者YY死的。

桃佑 2007-06-16 18:28

这个有确切的证实吧?几乎所有的资料,我是说网上看到的那些,不是我们这的,都说魏珠是被四处死的,言之确凿,难道那些立言著述的人们,也都没有见过么,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洗桐女史 2007-06-16 23:24

有,乾隆上谕!

这些还不是那些红学家弄出的乌龙,他们有的时候比写清宫文的还能YY,最起码小说大家都知道是虚构的,他们则是把自己推测的当成史实!

我看红学家的文章最受不了的一句话就是诸皇子党中势力最大,也最阴险的就是皇四子。

姑且不论后半句,前半句就是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



玻璃假面 2007-06-17 09:34

偶文档里有录下来,拷贝过来就可以了:

乾隆元年十二月初四日,上谕:从前魏珠(汗,偶每次看到这个名字就想到“喂猪”~~~)在世宗皇帝时身获重罪,因将伊祖母、生母发回原籍。近将魏珠宽宥,著在寿皇殿当差,曾降旨不许出门。今魏珠竟在王大臣前妄行递呈,求伊祖母、生母来京居住。魏珠系不许出门之人,如何擅递呈词?王大臣等从何处接受?魏珠在何处投递?著问明具奏。随即传问庄亲王及内务府总管,据称:系纪文替魏珠递呈。奉旨将纪文、魏珠交于总管仪罪具奏。总管李英、谢成仪:将纪文官职革退,仍罚月银三年,重责三十板。魏珠罚月银二年,重责二十板。等因。具奏。奉旨:纪文著革职,魏珠罚银三年。

---------摘录自《国朝宫史》训谕四

魏珠被杀一说是源于“不许出门”吧。






洗桐女史 2007-10-28 15:09

http://www.jinmoju.com/lit/journals/DuShu/1994/vol-182?page=main

读《说葫芦》说葫芦


好友王世襄所著《说葫芦》一书,卷首为说葫芦前言,上卷有:一、天然葫芦,二、勒扎葫芦,三、范制葫芦,四、火画葫芦,五、押花葫芦。六、针划葫芦,七、刀刻葫芦。下卷分为:一、鸣虫种类与所用葫芦,(一)缘枝类:一蝈蝈,二扎嘴。(二)穴居类:一油壶鲁,二蛐蛐,三梆儿头,四金钟。二、畜虫葫芦各部位分述。三、秋山捉蝈蝈。四、育虫与选虫。五、鸣虫之畜养。除文字中附有黑白插图外,最后部分为彩色图版一八八幅,每幅皆有详核可据之器物说明。前言和各类论述之内容,包括引自经史百家有关匏瓠之言以及园丁老圃或市井贩夫道及葫芦种种征实之语,尤以自身之经历最为翔实可贵,堪称搜罗群籍,贯穿百氏,前所未有之葫芦器专书。
当我未进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前,关于有文物价值的葫芦器我只见过一件,就是家藏的玩器中有一件范制的“康熙赏玩”款葫芦。这件葫芦属于畜虫的葫芦,但究竟是装蝈蝈的、蛐蛐的或油壶鲁的,我不具备这种判断知识,所以只泛称葫芦。我家的习惯是买许多蝈蝈,当然是在夏天,都是关在原来的笼里,挂在廊檐上听叫,买蛐蛐、金钟则放在瓷帽筒里听叫。没有养过冬虫,所以也没装过葫芦。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京故宫工作。在“提集”“编目”的工作中,看到大量范制葫芦器,约数百件,包括盘、碗、笔筒、尊、瓶、炉、盒、砚匣、钟楼等形体各异的器物,有康熙款和乾隆款两个时代的作品。还有弦乐器用范匏做的音箱,这类精品都是古玩店中所见不到的。我和世襄兄在故宫古物馆一起工作的期间,曾共同布置过匏器陈列室。不过当时关于范制匏器的知识,我只限于在清高宗《御制集》诗注中提到的一点点,其他文献尚未见过,可以说是极其无知,只是欣赏这些精致的器物而已。这次读到《说葫芦》,我才长了许多关于葫芦的知识。
《说葫芦》附录中有一段信修明写的魏珠故事。说他居功向雍正讨封,求赏一个城,结果将他软禁在团城。我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
关于魏珠,我曾经在懋勤殿旧藏“圣祖谕旨”档案中见过,有三条魏珠传旨的史料,“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从略)”“西游记原有两三本,甚是俗气……(从略)”“问南府教习朱四美,琵琶内共有几调,每调名色原是怎么起的,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这样名色知道不知道?还有沉堕、黄鹂等调,都问明白。将朱的回话叫个明白些的著一写来,他是八十余岁的老人不要问紧了,细细的多问两日。倘你们问不上来,叫四阿哥问了写来(四阿哥即雍正),乐书有用处”。
以上三条都是针对南府讲的,从内容和语气都可以看出魏珠是南府的总管,并且也懂乐器,可以联系到传说中魏珠范制葫芦音箱的设想。不过信修明的话本质上也和其他太监无知信口开河是一样的,他们每一个人只知道自己小范围内的一点事,此外的话就不可信了。有的是听别的太监胡说,他也没有鉴别能力,也有的是他对事物的误解,就自造出一段故事。所以访问太监或宫女时,必须先从官书和档案中完全了解宫殿监都领侍管辖下全部太监的职掌和服务地点,才可以向他们提出范围内的具体问题。以信修明为例,他说魏珠当了北海团城的总管,可是根据《国朝宫史》卷二十一至二十二“官制”中开列太监职掌和分配的处所,在西苑只是瀛台、永安寺、春雨林塘、阐福寺、万善殿五处,每处设首领太监一名、太监若干名。这部书是乾隆年编纂的,其内容包括自顺治至乾隆,在这期间,团城未设过太监。我认为魏珠做过范匏是有可能的,因为南府的院落很多,树木又少,有条件种葫芦,所以当作佳话在太监中流传,在流传中逐渐产生许多以讹传讹。根据清代惯例,即使是一个太监立了功,也绝对不敢向皇帝提条件,至于要一个城的话,如果真提出来只能说明本人是疯子,也就是他的死期至矣。况且太监被处理只是皇帝一句话,用不着客气还给个总管软禁起来,按照惯例可以发到打牲乌拉,严加管束,或是交内务府所属某个庄头处铡草。至于团城承光殿,岂是软禁太监的地方?


天然葫芦,我曾经有几年的接触过程,自一九五四年家中把一座宅的大部分卖给煤炭部,自己家留一小部分,在这一小部分中穷开心,以自嘲的方式,取八景之名,并各系以诗。八景为“太平双端”(上房阶前两棵太平花)、”玉芝呈祥”(花下多白色菌,即俗称狗溺台)、“壶中天地”(葫芦棚)、“香雪春风”(老丁香两棵)、“紫云绕径”(甬路两侧植紫牵牛花)、“映日金轮”(葵花)、“槐窗月色”、“红杏朝晖”。葫芦棚在八景中最突出,因为占春夏秋三季,可以长期观赏,夏日坐棚下浓荫蔽地清风徐来,初看花,花落之后就变成全身白毛的小纽绊,渐渐长大变成绿葫芦,这期间最好看,再过些日子叶子逐渐枯黄,葫芦也接近成熟。每年收成的葫芦也有上下匀称的,也有上很小下很大的,从头至尾的全长没有太大和太小的。葫芦既贵大,更贵小,在这样标准下选择我家种的葫芦就无可入选的了。天然葫芦最小的,我只见过一件。文革前,内子仲巽有一玉钗,上面镶着一个小葫芦,只有三分长。玉钗是用碧玉做成一根竹杖形,在杖端用赤金做成绦带拴在葫芦腰,下垂一个绦结。很简洁雅致。仲巽的外祖是清代理藩院尚书,宗室寿耆,是一位榜眼公。他家住在东四九条胡同,一座宅院有花园,榜眼公有两个妹妹都不出嫁,家里人称这两位老姑娘为“五老爷”“六老爷”。这个三分长的小葫芦就是五老爷种的。五老爷是一位诗画兼能的才女,喜欢听戏,游山,栽花,养鱼等,又善于培植各种盆景。其中有两盆小葫芦,所谓小者也都有二寸来长,有一年秋天结了几个一寸左右的,其中一个最小的就是那个三分长的小葫芦,这位五老爷精心用意的保护,一直到初冬天气,每天还从屋里搬到廊檐上追太阳,总算长老了没出毛病,五老爷向仲巽说:“可惜配不上对,要再有一个一般大的,给妞镶一对耳坠子多好”。仲巽说:“您自己镶一个首饰戴两把头上,多好。您今年整生日,镶一个戳枝花,葫芦就像老寿星拐棍上挂的一样”。五老爷说:“福禄寿三星未免太俗气了”。仲巽说:“嫌俗气就别联系老寿星,东坡的诗,有:‘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的句子。我给您出个主意,叫玉作坊用碧玉给琢一根竹杖形的戳枝,叫三阳金店用足赤打一个绦带结子把葫芦镶上,岂不是一件有诗意的首饰”。五老爷就照这样办了,后来五老爷终于把这件竹杖小葫芦给了外孙女赵仲巽。这次世襄兄编纂这部《说葫芦》如果小葫芦还在,当然会收入书中。
世襄兄最近正在编写鹰和狗,这又是前所未有的专书,盼望这部书早些出版。
(《说葫芦》,王世襄著,香港壹周刊出版社出版)

朱家溍


洗桐女史 2010-12-26 12:28
原来为雍正勘陵之人除九凤朝阳外,尚相中东陵附近另一处吉地,惜因太监魏珠挖伤地脉破坏风水而作罢。想魏珠受康熙之恩最深,居然破坏龙脉触犯大忌。兼之贪赃枉法,收受贿赂数目较之阁臣尤甚。身为宦官于直隶开设煤窑,仗势欺压民人,其罪较之和珅管家刘全尤重,而得善终活至乾隆之世,焉可谓世宗残刻?
引用
引用第3楼桃乐丝于2007-04-12 15:08发表的 :
魏珠是康熙的哈哈珠子,所以了.九阿哥让自己的儿子称他为叔父吧??...
这点就能看雍正..,他是绝不会做此事的...

不是叔父,是伯父,魏珠比老九大。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整理]雍正朝满文奏折中关于魏珠相关记载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118782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