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康熙至乾隆人口与国库存银变化的不完全数据(《陶庐杂录》)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康熙至乾隆人口与国库存银变化的不完全数据(《陶庐杂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大白菜 2007-02-16 10:24

康熙至乾隆人口与国库存银变化的不完全数据(《陶庐杂录》)

康熙元年:

人丁户口一千九百二十万三千二百三十三田地山荡畦地五百三十一万一千三百八十八顷一十四亩征银二千五百七十六万九千三百八十七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一十二万一千六百一十三石五斗有奇,草二百二十六万五千七百三十四束,茶一十五万七千九百二十八引,行盐四百二十万四千五百九十八引,征课银二百七十三万三千五百七十八两六钱,铸钱二万九千七百八十九万六千三百八十有奇。

雍正元年

人丁户口二千五百三十二万六千三百七,又永不加赋,滋生人丁四十万八千五百五十七。田地山荡畦地八百九十万一千八百七十九顷六十二亩有奇徵银三千二十二万三千九百四十三两有奇,米豆麦四百一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十七石有奇,草四百八十二万七千八百六十一束,茶四十九万五千六百三十引,行盐五百二万四千一百三十八引,徵课银四百二十六万一千九百三十三两有奇铸钱四十九万九千二百有奇。

《圣制诗》五集二十八卷,乾隆丁未填仓日作。小注:国朝天下民数一千六十三万。迄今一百四十年余以来,已增至二万七八千万。几至二十倍之多。承平日久,休养生息,户口日益繁滋。用谷既多,其价安能不日加昂贵耶。

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戊午谕:朕恭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按:乾隆五十七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五倍有奇。我国家承天眷佑,百余年太平天下。化泽涵濡,休养生息。承平日久,版籍益增。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且居户既日益繁多,则庐舍所占田土,不啻倍蓰。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于闾阎生计,诚有关系。若再因岁事屡丰,粒米狼戾,民情游惰,田亩荒芜,势必至日食不继,益形拮据,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藉以暂谋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总须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方可户庆盈宁,收耕九余三之效。各省督抚及有牧民之职者,务当随时劝谕,剀切化导。俾皆俭朴成风,服勤稼穑,惜物力而尽地利,共享升平之福。毋得相竞奢靡,习于怠惰,用副朕爱养黎元、谆谆教戒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乾隆六十年各省通共大小男妇二万九千六百九十六万八千九百六十八名口。

自康熙年间起,至乾隆三十九年止,户部银库每年积存银数,按年查明进呈。(白菜按若以积存库银数计算,此数据应为每年收取开支之后的总结存额,非库存最高额康熙年间档册霉烂不全,未能按年开载。

康熙六年实在银二百四十八万八千四百九十二两(最低,十一年实在银一千八百九万六千八百五十两,十二年实在银二千一百三十五万八千六两,十六年实在银五百三十万七千二百十六两,十七年实在银三百三十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两(次低二十五年实在银二千六百五万二千七百三十五两,二十六年实在银二千八百九十六万四千四百九十九两,三十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八十四万九千七百一十九两,三十一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二十五万五千二百八十五两,三十二年实在银二千七百六十万六百六十三两,三十三年实在银四千一百万七千七百九十两,三十四年实在银四千二百二十六万三千五百一十六两,三十五年实在银四千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九两,三十六年实在银四千六十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两,三十七年实在银四千五十四万二千九百六十六两,四十二年实在银三千八百三十六万八千一百五两,四十三年实在银三千九百九十八万五千三百六两,四十七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十八万四千七百八十八两(次高四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三百七十六万七千九十四两,四十九年实在银四千五百八十八万一千七十二两,五十二年实在银四千三百九万四千二百三十九两,五十三年实在银四千七十三万四千八百二十五两,五十七年实在银四千四百三十一万九千三十三两,五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七百三十六万八千六百四十五两(最高),五十九年实在银三千九百三十一万七千一百三两,六十年实在银三千二百六十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一两。(六十一年数据缺乏,据其他史料载,结存800万两有奇)

雍正元年实在银二千三百七十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两(最低二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六十二万七千六百八两(次低),三年实在银四千四十三万四千七百四十四两,四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四十万九千七百八十两,五年实在银五千五百二十五万二千九百三十三两,六年实在银五千八百二十三万五千七百八十两,七年实在银六千二十四万八千七百四十七两(次高),八年实在银六千二百十八万三千三百四十九两(最高九年实在银五千三十七万三千九百五十三两,十年实在银四千四百三十九万二千八百四十八两,十一年实在银三千七百九十三万三千七百四十三两,十二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五十万三千四百二十八两,十三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五十三万四百八十五两。

乾隆元年实在银三千三百九十五万九千六百二十四两,二年实在银三千四百三十八万五千一百三十八两,三年实在银三千四百八十五万八千四百七十八两,四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五十八万二千九百七十六两,五年实在银三千四十八万五千八百七十六两,六年实在银三千一百四十六万三千五百三十九两,七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七十四万六千七百五十二两,八年实在银二千九百十二万一千一百四两,九年实在银三千一百九十万二千五百十八两,十年实在银三千三百十七万六百五十五两,十一年实在银三千四百六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七两,十二年实在银三千二百三十六万三千四百四两,十三年实在银二千七百四十六万三千六百四十五两(最低十四年实在银二千八百七万三千四十三两(次低),十五年实在银三千七十九万六千一百七十七两,十六年实在银三千二百四十九万三千七百八十六两,十七年实在银三千八百六十三万二百八十七两,十八年实在银三千九百八十七万三百九十四两,十九年实在银三千七百六十万五千四百二十二两,二十年实在银四千二百九十九万七千四十八两,二十一年实在银四千三百二十二万二千三十两,二十二年实在银四千十五万二千二百五十四两,二十三年实在银三千六百三十八万八百九两,二十四年实在银三千六百七十三万二千八百六十五两,二十五年实在银三千五百四十九万六千九百二两,二十六年实在银三千六百六十三万八千五百七十二两,二十七年实在银四千一百九十二万七千九百二十四两,二十八年实在银四千七百六万三千六百十两,二十九年实在银五千四百二十七万三千八百十四两,三十年实在银六千三十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三十一年实在银六千六百六十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七两,三十二年实在银六千六百五十万一千五十二两,三十三年实在银七千一百八十二万三千八百八十八两,三十四年实在银七千六百二十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两,三十五年实在银七千七百二十九万九千七百三十六两,三十六年实在银七千八百九十四万一两(最高),三十七年实在银七千八百七十四万二百六十二两(最低)三十八年实在银六千九百六十七万七千七十一两,三十九年实在银七千三百九十万五千六百十两。

摘自:《陶庐杂录》 清·法式善






大白菜 2007-02-16 10:29
这是经济学家研究康雍乾人口与国库存银的数据来源之一,其他的我慢慢补充.
这个论坛据说只承认一种表格,白菜还不会弄,等我研究研究论坛功能,打个表出来,各位请谅先.

另:我们四多么多么多么多么有钱啊!嘎嘎,2千六百多万人口的国家,他十年内修了将近三百个水利工程,打了四五场仗,雍正8年国库里结余还有将近7千万两!瓦!!!!!!花痴中,有钱多好呀!!!!!!


苇如 2007-02-16 17:08
这个实在银是什么意思啊?是光指银子,还是金银等都折合成银子,还是按实际购买力折成的银子啊?

大白菜 2007-02-16 21:43
光指银子。实有的银子。各部正在使用的钞、币、钱等全不算。

球球 2007-02-18 11:46
康熙六十年至六十一年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花了两千四百多万两银子,就是打仗也花不了那么多啊!

贲然来思 2007-02-18 12:28

康熙五十九年大地震,六十年山陕大灾,六十一年大旱灾,康熙允许大米进口,即使这样,四刚继位的时候北京人都没粮食吃,三阿哥等还趁机哄抬大米价钱。(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28573&id=3492&skin=0)大旱一直到雍正元年夏季还没有缓减呢。况且康熙的时候大多数省份还是按人丁收税,而不是收亩税,一旦大灾,人口逃难,流动,就没法收税,加上国库要支出抗灾,在康熙去世的时候,国库结余少就不足为怪了。
等四继位,就在全国实行摊丁入亩了,越有地的富人,交税越多,就能基本保障国库的税源了。

天灾固然是原因之一,国库空虚的更主要原因是人祸。地方官随意亏欠国库,账目不符的情况很严重,大家看到的这些数字水份很大,圣祖也早有觉察,康熙六十年,圣祖令各省督抚将仓粮补清,交清国库亏空,限期三年。清史稿说:圣祖在位六十年,政事务为宽大。不肖官吏,恆恃包荒,任意亏欠,上官亦曲相容隐,勒限追补,视为故事。世宗在储宫时,即深悉其弊。即位后,谕户部、工部,嗣后奏销钱粮米石物价工料,必详查覈实,造册具奏。以少作多、以贱作贵、数目不符、覈估不实者,治罪并令各督抚严行稽查所属亏空钱粮,限三年补足,毋得藉端掩饰,苛派民间。限满不完,从重治罪。濒江沿海地,定例十年一清丈。雍正元年,谕令随时清查,坍者豁免,涨者升科。

还有很多别的原因,很多论文有具体分析,回头我录一部分上来。






洗桐女史 2007-02-18 12:55

不但粮食匮乏,就连草炭的价格也被诸王给抬高了(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17920&id=2569&skin=0),真是的……

雍正后来不得已都允许发霉的粮食出城了,默 



charlesv 2007-11-27 23:12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丁、户、口”不是实际的人口数,而是经过折算过的人头税单位,是三种单位的混合。

贲然来思 2007-11-27 23:36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丁、户、口”不是实际的人口数,而是经过折算过的人头税单位,是三种单位的混合。

我本来也这么认为,但后来看某论文(让我想想是那一篇)中提到乾隆的说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按:乾隆五十七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作者认为民数即人口数(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康熙中晚期既有部分省份不再计算人头税,如湖南湖北,郭琇年遐龄已在湖广实行摊丁入亩),我就暂且把这些数字当作官方的人口数了。以当时的统计水平,遗漏估计是很多的。



toutou 2007-11-27 23:40

康熙六十一年的实在银是两千七百十一万九千二百八十六两七钱五分(怡王奏折里写的),圣武记错了,怎么会是八百万多,差的太远了

哈哈哈,偶这样夸全人不过分吧

怡王于雍正帝登基伊始便授命户部,其直接目的是挽回康熙末年国库亏空、钱粮短缺以至于“库帑亏绌,日不暇给[1]的情况,因此到部之日,便展开了开源节流行动。内清积弊,外拓财源,使雍正一朝的国家财富迅速积累,雍正初年一场青海大战前后一年有余,至雍正二年底,国库存银三千一百六十二万七千六百八两,[2]较雍正即位之时的两千七百十一万九千二百八十六两七钱五分无减有增[3]。而至雍正八年怡王逝世,其时户部存银为六千二百一十八万三千三百四十九两,是为雍正一朝之极盛[4],此后由于西北用兵等种种原因,存银又直线下降,至乾隆初户部仅余三千四百五十三万零四百八十五两,与雍正二年的水平相当。[5]而直至乾隆三十年左右,才又在人口大量增长的情况下重新达到了雍正八年的水平,[6]由此数据则大可析见怡王理财之善。
    



[1]
        
昭琏《啸亭杂录》卷一,《理足国帑》,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一,第二十四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3]
        
《陶庐杂录》无载康熙六十一年,此数为雍正二年四月十四日怡王上折密奏时所陈康熙六十一年实在存银。魏源《圣武记》附录称康熙六十一年存银八百余万两,有误。

[4]
        
《陶庐杂录》卷一

[5]
        
同上

[6]
        
据《陶庐杂录》载,乾隆三十年户部存银六千三十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



[1]
        
昭琏《啸亭杂录》卷一,《理足国帑》,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一,第二十四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3]
        
《陶庐杂录》无载康熙六十一年,此数为雍正二年四月十四日怡王上折密奏时所陈康熙六十一年实在存银。魏源《圣武记》附录称康熙六十一年存银八百余万两,有误。

[4]
        
《陶庐杂录》卷一

[5]
        
同上

[6]
        
据《陶庐杂录》载,乾隆三十年户部存银六千三十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




charlesv 2007-11-27 23:48
以下是引用贲然来思在2007-11-27 23:36:47的发言:
<div class="quote">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丁、户、口”不是实际的人口数,而是经过折算过的人头税单位,是三种单位的混合。</div>
我本来也这么认为,但后来看某论文(让我想想是那一篇)中提到乾隆的说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按:乾隆五十七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作者认为民数即人口数(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康熙中晚期既有部分省份不再计算人头税,如湖南湖北,郭琇年遐龄已在湖广实行摊丁入亩),我就暂且把这些数字当作官方的人口数了。以当时的统计水平,遗漏估计是很多的。

乾隆糊涂了,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呵呵。他误读了他爷爷的实录,而且还计算错误。

清代从来没有取消丁税(人头税),只是采用不同的征收方式,康熙五十二年又冻结税额(以五十年为准)。


贲然来思 2007-11-27 23:50
我认为十月康熙去世时,六十一年的国帑还未结存,怡王的数据是转年才报上来的,不学财会的人不知道,年底结算的cash和年中cash是不一样的。圣武记等书我认为记载的是康熙刚去世时的情况。——这点还需要察看更多资料才知道,圣武记资料来源比较严谨,证据不足之前,我觉得他的说法未可轻易否认。

另有,户部固然理财有功,但我认为主要是雍正朝的一些经济改革措施发生实效,国库才开始充盈,之后的战争使国库所存银两减少,但正因为有那些经济措施作保证,才不至于发生大的财政危机。怡王是极好的会计和辅臣,这些经济措施的辅助推行者之一,但是国库充盈,并不就都是怡王善于理财之功,而国帑减少,也不就是怡王去世的缘故,我觉得悠悠的文有点过分夸大怡王的个人作用了。

建议悠悠找学过财会学的人问一问这些关于结算,accounting term这些问题,他们会给你更详尽的解答,我认为财会结算的时间性是这些数字来源是否可靠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原谅我学金融,经济的人,对数字这种事比较较真。



贲然来思 2007-11-27 23:52
引用
乾隆糊涂了,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呵呵。他误读了他爷爷的实录,而且还计算错误。

这当然也是可能的,乾隆未必是赋税专家,他的话我们的确不能不加考证的相信,哈哈。

toutou 2007-11-27 23:57

我知道是综合方面的问题,可你看三藩大乱不算,就西北几次局部的战争,康熙五十七年至六十一年下降了多少,雍正元年至三年又是多少,雍正八年至十一年又是多少,乾隆初征准部又是多少。国家财政年收入和经济政策密切相关,但存银则与理财更直接些,陶庐上也有康雍乾历年国库收入,雍正时的并不是最多的,或者说并不是很多,而国库存银却明显增长,特别是在二年到八年这一段,可见经营之善还是颇为重要的,何况四同学不也天天念叨“自怡贤亲王总理户部以来,国帑日丰,弊绝风清。”么,

另,怡王奏的就是康熙六十一年的府库存银,他的意思是封印前统计的,就算是和老头死差上一个多月,那也是十一月份秋粮、银运京后的情况了,差不了多少


charlesv 2007-11-28 00:01
以下是引用贲然来思在2007-11-27 23:52:18的发言:
乾隆糊涂了,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呵呵。他误读了他爷爷的实录,而且还计算错误。

这当然也是可能的,乾隆未必是赋税专家,他的话我们的确不能不加考证的相信,哈哈。

但他犯的错误有点匪夷所思:

圣祖实录原文:“是岁(康熙四十九年)人丁、户、口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三千五百二十四”,统计对象是“人丁、户、口”三项,而不是乾隆认为的“民数”。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各省奏报的民数,为“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这一统计对象是“民数”。

这两者完全不搭界,而编审人丁制度是乾隆皇帝亲自于三十七年废除的,民数汇报更是他亲自于五年建立的,他自己却完全不清楚了,所以说是低级错误。

而且这两个数字相差13倍,也不是15倍多。年纪毕竟大了,呵呵。


贲然来思 2007-11-28 00:02

另,怡王奏的就是康熙六十一年的府库存银,他的意思是封印前统计的,就算是和老头死差上一个多月,那也是十一月份秋粮、银运京后的情况了,差不了多少……存银则与理财更直接些,陶庐上也有康雍乾历年国库收入,雍正时的并不是最多的,或者说并不是很多,而国库存银却明显增长,……


未必,一个月数字会差很大的,尤其是年底。我还是那句话,悠悠可以学一点财会统计知识,然后再审视下这个问题。还有,清政府平常开支,银、钱兼用,年底结算融银,也会改变库存银数(因为只以白银入库)。我因此认为,在未找到更多翔实的资料为佐证之前,轻易推翻圣武记援引的数字似为不妥——魏源氏的数字来源也很值得探究一番。

《陶庐》的记载,很明显只是不完全数字,《清史稿》《陶庐》等书都只记载了赋税而得的国库收入,其他收入,比如各省生息银收入,耗羡归公,结算养廉银后的余银这两项,就都没有算在他的统计数字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国库存银的变化(而且都是国库存银变化的主要原因)。若只看赋税收入的话,康熙还说了,“永不加赋”呢,雍朝人口前几年也没比康熙朝末年多多少,若无大的政策调整,光靠个人的矢忠矢廉,铁公鸡不掉毛,凭什么国库就能存银翻番儿呀(大跃进时我敢说官员们比现在都清廉多了,咋大家还一起吃糠咽菜呢,雍正说的那个怡王的话很明显是赞美之词,怡王掌管户部,“弊绝风清”,不可能就是“国帑日丰”的根本原因,只能说是原因之一)。而且,经济措施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才开始发挥作用的么。没有说今天我们实行摊丁入亩8,土地还都没丈量呢,明天我们就暴发了的道理呀。只拿查补亏空来说,雍朝就是查补亏空还给了大家三年呢,也不是说皇帝明天就带着狗上门要债,还不起立刻就把喜儿拉走了!追赋补空,放生息银等是国库存银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怡王也有一些提议,但多半只居辅助襄赞,筹算经理之功呀!说到这点,某四很像ceo,怡王很像会计部主任,ceo和各地分公司经理不想办法挣钱,会计部主任通过精打细算,节控得宜,公司就凭空做大了,哪儿有这等好事),
雍正朝国帑结算的变化正好反映了这些经济措施发生效力的时间性。怡王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也必须是在这些大政策前提下才有发生的可能么。
——————————————
ps.题外话:说道追赋,突然想起前几天一个笑话,我和一个人说某事越作越麻烦,情不自禁地说:你这是张楷追赋,越追越亏了。hehe~事后想想失笑,歇后语原来就是这么起源的。












toutou 2007-11-28 10:19

究库存银之多寡,关系国家大政、经济环境、官吏能否廉否乃至农、工、商生产相关之气候、交通、人力流动等,其影响因素甚多,然作为当中收支调配筹措存贮的核心节点,怡王之在户部,盖不可谓无功。

这样可以了吗



贲然来思 2007-11-28 12:27

恩,我觉得这样一改是好得多了,写论文么,以文字逻辑严谨细密者为佳,任什么样的质询刀枪剑戟的攻来,我自铁桶江山,滴水不漏~嘿嘿~没准亚,悠悠老师就是偶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剔家伙呢~不防一万,只防万一,哈哈~~~~~~~~~~~~



星熙雅 2007-11-28 13:15

引用
认为十月康熙去世时,六十一年的国帑还未结存,怡王的数据是转年才报上来的,不学财会的人不知道,年底结算的cash和年中cash是不一样的。

啊。。。那时候也分结算期间的么,我还以为他们的财政制度都是以Cash Basis的呢!




贲然来思 2007-11-28 13:45

应该有时间性阿,怡王提到过的字眼就有奏结银,完结银,实在银,欠银等等(奏结与完结不是同步完成的,都有各自的期限,说起来咱家年仲隆爷爷,就是过了限期还不报账才丢官的),可见账目上的银子与国库的实在银并不完全一致。而且若一致的话,某四也不用jw账目与银两不符,要清查,要追补了。清政府还存在要把钱兑成白银入库,派发的生息银到期要连本带息的索还等等问题(康熙朝就有生息银的发放,类似于现在的信贷系统,这都是有时间性的),你不要小看他们哦,他们的财务系统还挺复杂呢。





松柏竹梅 2013-10-09 21:28
同意11楼看法。。。。。。。存银的增加和实施的政策有关,怡王功不可没,没有好的政策支持,也不会有显著成效。 四四实在是偏向。


查看完整版本: [-- 康熙至乾隆人口与国库存银变化的不完全数据(《陶庐杂录》)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88350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