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正皇帝对清代文书的贡献(历史普及版)by高洁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录入]雍正皇帝对清代文书的贡献(历史普及版)by高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seaprincess 2007-01-25 15:33

[录入]雍正皇帝对清代文书的贡献(历史普及版)by高洁



刊载于《秘书》2005.1

雍正皇帝对清代文书的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级研究生 
高洁

雍正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
  13年(1723年——1735
  ),但奋发有为
  、励精图治,上承康熙伟业,下启乾隆盛世,使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雍正皇帝对文书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古代秘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雍正皇帝勤于政务,对于臣工的奏章极为重视,“
  立志以勤先天下,凡大小臣工奏折,悉

皆手批”,每日阅批奏折二三十件,多时达五六十件。他十分注重文书处理的时效性,“阅览本章,不畏繁琐”,谕令每日“
  将本多送”,不许积压。据统计,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他共处置六部及各省题本192000余件,每年平均达14700件之多,每日平均阅览题本在40件以上。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位勤政务实的皇帝,才有其对文书工作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一、设立新的文书工作机构———军机处

 
  
  
  稿
  》卷114记载“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雍正皇帝以西北用兵军情紧急,瞬息万变为由,于雍正七年设立了集中事权的军机

房。雍正十年,将临时性的军机房改为军机处。“以奏折请旨者归于军机处,以照例题本者归于内阁”,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成为皇帝的御用秘书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三人,他们“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机密”。军机处设有专门的文书撰写机构——方略馆,由方略馆供事负责誊写等工作;同时还设有文书档案管理机构——清档房和汉档房,分别管理满汉文档案。军机处每届三年或五年修补文书档案,届时专设临时性机构,名“办理军机满(汉)档案处”,派军机章京总办,事毕即撤。

  军机处的设立导致了上下文往来制度的变革。各地官员的奏折均由其亲信直接呈送内廷,不须层层照转,缩短了公文流程,又加强了保密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皇帝除通过军机处转内阁“明发上谕”外,还可直接通过军机处发出“字寄”(或称“廷寄”、“交片”)给各省和在京各部,从而大大简化了发文手续,提高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的指挥效能。

  二、大力整饬文书工作人员——书吏

  清代从中央部院到地方督抚以至道府州县的各级官府衙门,都有书吏参与政务活动,大小机关的文书处理和档案保管都控制在书吏手里,因此,书吏队伍之贤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吏治和行政。康熙晚年政宽事省,无为而治,致使吏治败坏。有些官衙书吏“舞文弄法、招摇撞骗、包揽词讼、侵欺钱粮”;有些甚至公然盗取、改易或焚毁档案文件,严重妨碍国家行政。《清史稿》卷九记载:“雍正元年癸卯春正月辛巳朔,颁诏训饬督、抚、提、镇,文吏至于守、令,武将至于参、游,凡十一道”。雍正实行铁腕统治,对书吏进行大力整饬,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为防止刑部书吏舞文弄弊、作奸犯科,指令刑部各官“禁书吏,不得借端需索”;为防止书吏查阅档案时“盗取文稿、改易字迹”,规定各衙门长官要亲自查点档案;为防止书吏利用档案交接之机篡改盗毁档案,规定案卷“新旧交盘,各具甘结,说堂存案”。在整顿吏治的同时,雍正还逐步完备、严格秘书人事制度。比如,把官衙书吏的使用也纳入人事回避的范畴,明令禁止与主官有血缘关系的人充任书吏,要求各省文武官员每年应汇奏书吏的姓名、出身、人品事迹,以备查验。他还规定,各衙门的书吏必须“五年一换”,“役满回籍”,严禁冒名顶替。(《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十八、一百四十六)经过雍正的大力整饬,吏治清明了很
  多,文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三、全力推行新的文书文种———奏折

    奏折是后起的公文文书,是臣对君使用的一种报告文书。自古以来,臣工报告多以“章”、“奏”、“表”、“议”等名称出现,以“奏折”作为正式公文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时期。

    康熙时,奏折使用不是很多。到了雍正时期,奏折作为君臣之间商讨政务最重要的工具,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全力推行。其具折人数之多,奏折内容之丰富,均为前所未有。

雍正时期,扩大了奏折使用主体的范围,除各省总督、巡抚有权密折奏事之外,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地方大员,甚至一些道员、知府也获得了奏折的使用权。题本作为正式的行政文书,有严格的程式要求,很多事情在题本中不能或不宜表述,而奏折作为保密性极强的非正式公文,可以用来直抒己见,大到国家政务、考察吏治、控制官员,小到陈述民生民情、请安谢恩等,尽说详情。雍正年间许多重要的政策多是先在奏折中经过君臣密议决策,再公布实施的。如摊丁入亩制度,即是雍正皇帝同黄炳、李维钧及九卿通过密折商议定夺的。

  奏折作为上行文的主要形式,由上书官员亲自书写,直接送至奏事处进而呈送皇帝,因而省去了若干中间环节,缩短了公文传递的周期,消除了内容被泄露和篡改的可能性,在国家文书工作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四、进一步完善文书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与改善文书工作,雍正皇帝在文书的往来、办理、归档、保管及借阅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朱批奏折回收制度。雍正时期,“各部院奏折及内府奏家事,并由奏事处官转上”,“直达御前”,皇帝亲自拆封批阅,加朱批,谓之朱批奏折。雍正一即位即下谕:“所有皇帝朱批谕旨,俱著敬谨封固进呈;若抄写、存留、隐匿、焚弃,日后发
  
  ,断不宽,定行从重治罪。”雍正八年又谕:“内阁、各省文武诸臣奏折,经朕朱笔批示者,俱令呈缴,以备稽查。”此后,交回朱批奏折成为定制。现存满汉文朱批奏折,其总数约达72万多件,是因雍正规定了朱批奏折回收制度之后才得以集中保存下来的,为后人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又如文书副本制度。雍正七年下谕:“
  ……内阁本章及各衙门档案,皆应于正本外立一副本,另行收贮。”这些文书档案副本除了用于存档备查,也用于发送京城各政府机关作为执行情况的依据,又可抑制文书档案被奸胥猾吏垄断、“隐藏改换”。也正由于文书档案有了副本,我们才能够见到较为完整、真实的清代档案。





mtzeng 2007-03-01 13:03

为什么没有人评论呢?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正皇帝对清代文书的贡献(历史普及版)by高洁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77374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