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分享]《清廷十三年》中关于康熙之死、雍正继位的记载 (感谢木头姐姐提供资料)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分享]《清廷十三年》中关于康熙之死、雍正继位的记载 (感谢木头姐姐提供资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5-04-23 22:47

[分享]《清廷十三年》中关于康熙之死、雍正继位的记载 (感谢木头姐姐提供资料)

洗桐女史补注(请务必看以下说明):
清廷十三年一直被很多学者当做很珍贵的史料,但是当我研究之后发现,本书的可信度极低,因为马国贤在雍正元年就已经离开中国了,但是他还能绘声绘色的描绘一些他走了之后的事情,而且和其他传教士的描写有抵牾的地方,这点令我无语。
就拿这些事说吧,第一,勒世亨并没有被雍正处死,第二勒世亨进宫,被他兄弟当时担任御前侍卫的给放进来了,并没有被十三挡在门外;第三,给雍正送礼物的是穆景远,也根本不是勒世亨,所以这个可信度是多少,大家显而易见了。我对马国贤的杜撰很无语了,赶上德龄对光绪慈禧的YY了。

+++++++++++++++++++++++++++++++++++++++++++

这本《清廷十三年》是李天纲译本。其中在他的导言——《康乾中梵交往及世界史意义》中对《清廷十三年》关于雍正承祚记叙的历史意义有如下一段论述:
?雍正入承大统,历来是清史研究的公案,学者难下定论。当时民间就有雍正“改诏继位”,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的传说。学者多不相信此谣言,但是对于雍正是否以别的手段篡位,学者多有考证,众说纷纭。马国作为外国人,对于复杂的宫廷斗争不可能有深层的介入,他的回忆录也不可能用来解答这样的难题。但是,他的亲历,还是可以作为第一手佐证。按蒋良骥《东华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刻,上崩于寝宫”。所记康熙驾崩的日期和时辰(“戌刻”,晚上七点至九点),和马国贤回忆的当天的“晚饭后”基本一致,而且他在欧洲发表,没有必要隐瞒。清朝实录常被删改,《东华录》也被怀疑。因此,有了马国贤提供的证据,康熙驾崩的时辰(“戌刻”)可称为“信史”。按马国贤的回忆,康熙驾崩的当晚,气氛确实比较紧张,但随即平静下来。马国贤在宫里听说的情况是:雍正是正常继位。“我随后就被告知,御医们断定皇帝不治后,陛下指定了四子雍正为继承人。雍正即刻继位,人人都服从了他。”情况也确实如雍下后来在《大义觉迷录》里辩白的那样,康熙选定他作为继承人,是在临终前最后一刻宣布的。但是,现场有没有发生混乱?是否是权臣年羹尧和隆科多,胁迫了其他在场和不在场的皇子们让与雍正继位?马国贤不在第一现场,但是他至少是离开畅春园康熙寝宫不远的第二现场,同步地获悉了一些现场信息。他认为雍正是合法继位,宫内的骚动也是正常的。马国贤回国前,应该已经知道朝廷内外有雍正继位合法性的争议,所以他的说法是有针对性的,可以作为证词。可惜《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是为西方读者写的,没有兼顾到太多的中国宫廷内争,否则马国贤应该能够提供更多一些康熙晚年激烈的王储争夺情况。 以下是马国贤回忆录的译文: 1722年12月20日在所住的佟国舅①的房子里吃完晚饭后,我正在和安吉洛神父聊天。当时我们听到了一种不寻常的低沉的嘈杂声,好像还有一些其他的声音从宫中渐渐响起。鉴于对这个国家的了解,我马上把门锁上,对同伴说:要么是皇帝死了,再要么就是北京爆发了叛乱。为了摸清这次骚动的原因,我爬到我们居处的墙头上瞭望。墙角下有一条马路环绕,我吃惊地看到数不清的骑兵,相互之间谁也不说话,驾着马疯狂地往四面八方去。几次看过他们的行动后,我终于听到一些步行的人说:康熙皇帝死了。我随后就被告知,御医们断定皇帝不治后,陛下指定了四子雍正为继承人。雍正即刻继位,人人都服从了他。新皇帝关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装殓好父亲的遗体,在当天晚上,由他自己骑着马,还有他的兄弟、孩子和皇亲国戚们随从着,更还有无数手持利剑的士兵们与他们一起,护送灵柩回到北京的宫里。次日凌晨,我和安吉洛神父及希普一起收拾行李,其目的是回北京去,以表示我们对康熙逝世的哀悼。但是,当天我们没有被获准随从前往。 …… 康熙皇帝死后不几天,上述的葬礼还在进行的时候,继位皇帝雍正颁布了一条谕令,以一种让整个帝国感到吃惊的方式显示了他的掌权②。在他的命令下,官员赵昌被抓了起来,戴上了重重镣铐,宣判以枷刑处死……这位傲慢朝臣的财产被没收充公,家人受罚为奴……陛下在他的一份谕旨中宣布,他之所以要如此地惩罚赵昌,是因为他太傲慢,还滥用职权迫害欧洲人③。所有这些,我只能把它归结为全能的天主的判决。这就是著名的赵昌的下场,他是铎罗枢机主教和所有天主教的公敌。比赵昌的下场更惨的要数是他的亲密朋友勒什亨。这位大人物几个月前去了澳门……接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后,他急忙赶回来,并打算把他收集的珍物送给皇帝。他的朋友们十分清楚朝政中发生的变化,比如目睹赵昌被打入牢房,此外还有许多他所认识的其他贵族们,都劝他延期回来。然而,他却相信他那饱含奇巧技淫的礼物产生奇效,把他们的忠告置若罔闻。回到北京后,他把自己的厚礼献给了皇帝。皇帝照单全收,给了他很大的面子。这些我都是亲眼所见,因为陛下刚刚登基,命令希普和我在宫里做事。几天以后,勒什亨奉召进宫,他春风得意地来了,穿着他最为华贵的披风,前呼后拥的一大群随从,不指望得到什么赏赐。然而,他发现自己得到的远不是他所期待的。他刚刚踏进门槛,在靠近希普和我站立的地方,皇帝的第十三个兄弟就命令他跪下,并以陛下的名义, 要他立即充军去,去参加抵抗准葛尔头人策妄阿布坦的战役。此外,还宣判他有重罪嫌疑,并且必须承担所有宣判后的有关费用④。面对这个意外的打击,不幸的勒什亨被吓懵了。过了一会儿,他才鼓起了勇气,卑谦地提出:他既缺乏军中生活经验,而且身体状况很糟糕,完全不合适去服这项兵役。他请求仁慈的陛下给予赦免。但是亲王完全懂得皇帝的意思,坚持这个命令,他回答说:“勒什亨,你最清楚朝廷的规矩,服从,不要多说,否则强制执行。”说完亲王转身就走了。……第二天他就离开首都,至陕西充军去了。到达目的地后,他被带到一个房子里,皇帝的一个兄弟也关在这里⑤。这个亲王被怀疑向他违法地提供了资金去购买那些礼品,这些礼品过于豪华,任何私家个人都负担不起。虽然被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两个流放者却设法互相通信,卷入反叛活动,但最终败露。他们两人都被上了镣铐,带回北京 。悲惨的勒什亨受了三次大刑,在此酷刑之下,他承认了自己有罪,但是没有牵连出亲王。 木头注: ①这佟国舅是指隆科多吧。 ②雍正这样做除了彰显自己已掌权,我想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有效的压制其他皇子。 ③忘了那本清史评论集里以赵昌的死来作为雍正得位不正的佐证(懒得翻书)。大意是说,赵昌是掌管内务府的,深得康熙重信。又是马国贤的顶头上司,马国贤和他关系非浅,而马国贤对他的死甚疑惑。说可能赵昌是因为知道了雍正对康熙用了非常手段,才在康熙死后不久即处决。所以今回得此译本就着重看了这一段记载。似乎马国贤对于赵昌的评价不怎么高,对他的死是再高兴不过了,认为他是罪有应得。而雍正在未妥善处理完皇考葬仪前就处决了他,看来这赵昌除了可能是政敌的党羽之外,也可能是极招雍正厌恶之故。 ④笑。原来那时而兴起败诉者承担所有诉讼费的条例。不知道是大清律已有如此规定,还是循了国外的法律呢? ⑤这里指的应该是胤禟吧。 其实关于雍正得位的合法性,似乎很多清史学家都忽略了一点,就是隆科多口口声声的“昔日‘白帝城托孤’”的这句话。什么叫白帝城托孤,那不就明摆着康熙传位给雍正要隆科多去襄辅他吗?虽然康熙不是刘备,雍正不是阿斗,那隆科多更不是诸葛亮。但是从康熙晚年对隆科多的倚重,这个比喻亦不为过。隆科多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雍正是合法的继承人。

桐桐补注:马国贤记载勒什亨后来被刺自尽,刽子手留下毒酒、白绫和匕首让他挑选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这个人有胆子惹事,没胆子死,结果第二天,刽子手回来看的时候发现他还活着~他给刽子手很多金银珠宝,请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但是刽子手接受礼物之后却回宫向皇帝禀告,结果勒什亨还是难逃一死~而且被挫骨扬灰~

洗桐女史 2008-09-15 13:19
在此需要更正,一是赵昌没有被处死,只是枷号示众,并且他活的还很长。
第二,马国贤说勒什亨被处死挫骨扬灰,这一点还需要再进一步证实,因为与其他传教士的记录有冲突。

queeny138 2008-09-24 10:45
反正我认为雍正的继位也应当是正常继位的

庸庸碌碌 2008-11-26 14:00
我觉得雍正是正当的接位的,其他的康熙儿子我想不出有更合适的人选

居然 2008-11-26 16:53
老爷子怎么可能没有识人之明,他应该是非常了解他那些儿子的性格的吧,比来比去只有四最合适了。再加上老爷子晚年宽仁治国,他也应该看到弊处了吧,只不过力不从心,所以只有四这种性格的人才能力挽狂澜。。。hoho~~~~~~~~~~

宇文羲若 2008-11-27 13:20

      这事儿反正不正常,衡臣的自撰年谱对此一个字都没有提。而且有相当的证据证明玄4想传位14阿哥。现在史料不足,再争也没有意思,不像光绪,能够用科学手段证明是被毒死的……


 


    ps:怎么还不认证我啊,我的密码都不能改,非常不人道……


feature2009 2009-05-20 04:39

这个马国贤真有意思,


描写勒什亨那段读着感觉怪怪的,有点鄙视


勒什亨的意思——!


charlesv 2009-05-20 11:32
据郎世宁的回忆,当时就有两种传说,一是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二是康熙死于心血管病(就职于太医院的一位传教士猜测的),而传位于雍正的原因是想将皇位再传给乾隆,这与当时朝鲜使臣的记录一致。

洗桐女史 2009-05-21 01:02

郎世宁的回忆的原文呢?目前所见到的有一篇所谓的郎世宁的回忆录实际上是今人写的小说啊。


你所说的,我并未见过。可否提供具体出处。


还有,马国贤很多地方说的都是满嘴跑火车,和事实并不相符,也和当时其他传教士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处。这家伙,能把到了雍正十几年还活着的人愣说是给处死了。


charlesv 2009-05-21 02:24
以下是引用洗桐女史在2009-5-21 上午 01:02:00的发言:

郎世宁的回忆的原文呢?目前所见到的有一篇所谓的郎世宁的回忆录实际上是今人写的小说啊。


你所说的,我并未见过。可否提供具体出处。


还有,马国贤很多地方说的都是满嘴跑火车,和事实并不相符,也和当时其他传教士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处。这家伙,能把到了雍正十几年还活着的人愣说是给处死了。


胤祯即位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他是靠阴谋篡位。关于新皇帝登基的说法很多,北京城里甚至有传言。雍正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但是,更多的人相信,老皇帝因为喜欢自己的孙子弘历才将帝位传给了雍正。


 


我有一位同乡是皇家医院的医生。他推测,康熙很可能死于突发性脑溢血。


 


《圆明园》解说词中就是引述了郎的书信内容,原文肯定是意大利文或拉丁文。


洗桐女史 2009-05-21 05:49
我晕,《圆明园》解说能相信?那个纯粹以郎世宁的视角来写的,还写郎世宁亲眼看到雍正服用丹药和杀子呢,可你觉得雍正会让一个传教士看到这些?而上面引述的一些书信,即便是有的,也不是出自郎世宁,而是别人的。还有脑溢血的那个……我笑死了,传教士是说康熙的血液凝固了,不是说脑溢血,由此可见,圆明园解说这段,纯属杜撰。查兄,像这种片子的引述,必须要有出处才能信的,他们说无一处没有来历,那是出于商业运作的考虑而做的宣传,这个纪录片硬伤多了去了,你不会相信他们确实是句句有来历吧?

charlesv 2009-05-21 07:36

而上面引述的一些书信,即便是有的,也不是出自郎世宁,而是别人的。


————————————————————


为什么这样讲?这个记录片一开始是以郎世宁的视角讲述的,其中有不少细节,比如初见康熙的时候情景,铸造青铜兽首的情景,这些细节显然都是出自于郎世宁本人的书信记录,我不相信会是写剧本者凭空杜撰的。


 


郎当然不会知道康熙的具体死因,但这一段记录说明了就在当时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小道消息),它们与其他记录也相符。


charlesv 2009-05-21 07:42

小道消息本身内容未必准确,但反映了流传者的心态与认识,比如老四政敌们散布老康被老四毒死,这与大义觉谜录中的记录是相符的;另有些人相信老康想再传于乾隆才将皇位给老四,这与朝鲜使臣和马齐散布的信息相符,这些都说明就在当时已经有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郎世宁作为一个局外人,只是忠实记录下了大位相传时的这两种流行的说法而已,不过他本人显然是倾向于后一种的,因为他有个意大利同乡在太医院猜测老康是死于脑溢血。这部记录片当然会有错误,但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伪造这么重要的细节。郎世宁的书信在欧洲都有保留,迟早会被翻译成中文的。这个我倒是想提议我一哥们试着出版。


洗桐女史 2009-05-21 08:32

圆明园在很多史实上都有虚构的,而且编剧连雍正的名字都没有搞清楚,汗~~这个片子很多地方是和史实是相左的,关于郎世宁的问题,也是错误的非常离谱,和郎世宁本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出处。郎世宁在康熙五十四年来华,试问他如何见证康熙一废太子,但是那上面居然借他的口说什么某个军官参与了皇太子密谋的造反,这是不是一大硬伤?所以这显然不是出自郎世宁留下的书信的,只能是出自编剧的杜撰,或是将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事情移植在郎世宁身上,所以我不信《圆明园》的说法!其他的诸如此类的硬伤还不少呢,与郎世宁的经历相对照就知道,是颇为值得质疑的了。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偏听偏信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是否相信郎世宁的叙述,而是郎世宁是否说过那些话。


在没有看到确切的记载的前提下,我是不会相信圆明园中的叙述的。


至于郎世宁的书信,我目前没有看到,呵呵,查兄要是能够看到的话,能否提供呢,坛子里还是有很多强人,可以翻译的。


很多东西,还是要看原档的,现在的人做学问态度很不严谨,所以关于转述也不能尽信呢。
 
 



charlesv 2009-05-21 08:52

郎世宁在康熙五十四年来华,试问他如何见证康熙一废太子


——————————————————————


片中没有这个情节,你自己看影片不仔细。只有某个人呼吁再立太子,被老康拿下的情节。


charlesv 2009-05-21 08:59

听说皇帝爱好天文,我们就从欧洲带来了最好的天文望远镜。教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康熙皇帝对我们的礼物果然很感兴趣。但是,变故突然发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被当场抓走的军官与谋反的皇太子有关。


————————————————————


这是影片的解说词,根本没提及废太子事件。


 


charlesv 2009-05-21 09:02

看原档当然是非常非常应该的,但我相信档案中永远都不会有老康被害的情节(如果是真的话,我本人倾向于老康是自然死亡)。


洗桐女史 2009-05-21 09:22

但是,变故突然发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被当场抓走的军官与谋反的皇太子有关。


————————————————————————————————


我所说的就是这个,我觉得我理解为太子被废比你理解为官员们要求复立太子更符合剧中的本意吧。你非得说剧中不是这个意思,我也没有办法。反正这部剧不合史实的地方还多了去了。说白了,这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纪录片,所以才给了郎世宁这么一条线,很多事情,郎世宁不可能亲历,但却还是以他的口吻来叙述。


我想说的是目前传教士的书信中真的没有记载过康熙被毒死的传闻,顶多就是他很痛苦的呼号,所有传教士的书信内容对于康熙的死的说法都很统一的,毒死说还真没见着过,因而我质疑他的说法。


 


 


 


洗桐女史 2009-05-21 09:30

还有,朝鲜史料中记载的,有当时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言,但同样没有康熙被毒死的传言。


而,传教士笔下雍正本人的“道德”还是比较好的,这两种传言都没有。至于有人说传教士记载康熙是被毒死的,那纯粹是从关于康熙痛苦呼号那句话引申来的。最早好像是王钟翰先生根据马国贤关于康熙痛苦呼号这一见闻推断康熙不是良死,但是不少转引者都忽略了这个得出观点的过程,直接说,传教士有记载,康熙是被毒死的。但实际上人家并没有这么说。他们提到康熙的死因是因为血液凝固了。因而如此痛苦也根本没有什么可疑的啦。是有些人断章取义,以讹传讹吧。


 


 



charlesv 2009-05-21 09:35

你前面说的可是:“郎世宁在康熙五十四年来华,试问他如何见证康熙一废太子”,剧中哪有这个情节?如果有,当然可以证明是错误。


 


康熙54年的时候太子已经被囚禁了,因此当然不是一废太子事件(何况此事也非发生在北京),只有可能是为了复立,或以前的老帐被翻出来了,这件事难道不可能发生吗?


 


引用
,所有传教士的书信内容对于康熙的死的说法都很统一的,毒死说还真没见着过


 


这个结论的逻辑前提是,你看过了所有传教士的书信,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charlesv 2009-05-21 09:36
哪些事情郎世宁不可能亲历却被编造进剧本了?

洗桐女史 2009-05-21 10:01

我所指的我所看到的所有的传教士书信,这些人的说法很一致,并没有毒死一说。


另,我去找了圆明园的剧本,上面说那个被带走的是普齐,也就是说是结党会饮,呵呵,这个时候郎世宁可真的是没来华哦。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1164_26556.html


还有,你问哪些事是郎世宁不可能亲历的,那我倒要问一句,难道你真的认为郎世宁能亲见雍正处死弘时,以及雍正服用丹药郎世宁都有可能亲历?既然你觉得圆明园是信史不是虚构的,那我也无话可说。


charlesv 2009-05-21 10:46
以下是引用洗桐女史在2009-5-21 上午 10:01:22的发言:

我所指的我所看到的所有的传教士书信,这些人的说法很一致,并没有毒死一说。


另,我去找了圆明园的剧本,上面说那个被带走的是普齐,也就是说是结党会饮,呵呵,这个时候郎世宁可真的是没来华哦。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1164_26556.html


还有,你问哪些事是郎世宁不可能亲历的,那我倒要问一句,难道你真的认为郎世宁能亲见雍正处死弘时,以及雍正服用丹药郎世宁都有可能亲历?既然你觉得圆明园是信史不是虚构的,那我也无话可说。


没人说是信史。


 


后两个情节我不清楚是否可能亲历,老康捉弄后妃的情节传教士也能看到,吃丹药又如何?谁也不能回到过去,难讲。


 


反正历史不是想象的那样,更不是档案、实录记载的那样,那些都是精心修饰过的。


 


剧本和最终的解说词有差异的。


 


我也不相信老康是被毒死的,但这确实是当时就有的一种传说。


charlesv 2009-05-21 11:05

我越发不相信存在什么“信史”,任何记录都是文本撰写者出于不同的目的虚构出来的,高明的虚构者利用一些事实性的骨架(比如某年某人登基)掺杂些自己的私货。了解事实真相的惟一途径就是多来源的信息比对,但就是这样也没人敢说自己复原的真的就是历史本身,也不过是出于不同目的另一种虚构而已,看谁更能让人信服了。


 


历史,甚至现实的事实都是一种概率的近似。


charlesv 2009-05-21 11:08
历史研究还有什么意义?有,而且很有意思,历史研究就是一层层揭开历史记录的形成过程与底层的可能的目的,很像破案。

charlesv 2009-05-21 11:42

Memoria Postuma Fratris Jospehi Castiglione , Bras. 28, ff. 92r–93v, Archivum Romanum Societatis Iesu (ARSI), Rome.


 


郎世宁的原始资料,还处于手稿状态,存于罗马,我想办法翻译出版。


charlesv 2009-05-22 01:08
以下是引用洗桐女史在2009-5-22 下午 12:51:37的发言:

我脑子糊涂了,刚想起来普奇那个是矾书案,那个确实是五十四年发生的。另,问题是圆明园很多确实是演绎的,那个是小说笔法,不能当真的。


另,你快找人把那个翻译吧,最好把法国耶稣会士书简集的那个完整版也找人翻译出版得了,现在出的都不全。


嘿嘿,何止发生在康熙五十四年?而且就发生于十一月间。“五十四年十一月,有医贺孟頫者,为胤礽福晋治疾,胤礽以矾水作书相往来,复嘱普奇举为大将军,事发,普奇等皆得罪。”


 


郎世宁是何时见老康的?我提供一个精确的时间给你:西元1715年12月21日 → 清聖祖康熙54年(歲次乙未)11月26日。


 


地点:畅春园。


 


时间、地点、事件都对!



洗桐女史 2009-05-22 10:20

你少得瑟了,他确实是马国贤引见给康熙的,但是马国贤并没有那样的记载。


这就和写小说一样,即便一些情节和历史对的上号,也不能说小说绝对符合历史。再说了,普齐那种人根本就是墙头草,八面玲珑的主,康熙深知这一点,所以根本没拿他怎么样。



charlesv 2009-05-22 10:49

只是说明,你想用康熙拿下普齐的情节来否证解说词是不成立的。


 


我前面早说过了,没有任何记录(包括实录、档案)“绝对符合历史”,更不要说小说了。


洗桐女史 2009-05-22 12:51

我脑子糊涂了,刚想起来普奇那个是矾书案,那个确实是五十四年发生的。另,问题是圆明园很多确实是演绎的,那个是小说笔法,不能当真的。


另,你快找人把那个翻译吧,最好把法国耶稣会士书简集的那个完整版也找人翻译出版得了,现在出的都不全。



洗桐女史 2009-05-24 03:23

第一,矾书案别有内情,康熙为了保护一些人,两年之后才始吐露一些详情。普齐不是这出戏的主角。我没说什么是绝对符合历史的,但是对于矾书案,比你想的更多,所以我有这样的确信。


第二,就是马国贤这个人,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亲见逮捕普齐这样的消息的,这个人即便是没有亲见,听别人捕风捉影谈论的事,都能描绘的绘声绘色,如同亲见一般。要真有这样的消息,他怎么可能不记上一笔?


嘿嘿,要不咱俩打个赌,你让你的哥们先把郎世宁进京那段资料先翻译出来,我敢说圆明园关于普齐这段绝对是杜撰。


 


吴雅清宁 2009-05-31 12:05

以康熙的个性,他已经告知天下胤礽是他教育失败的一个例子,所以,雍正因该是正常继位的,因为他是康熙唯一亲自教育过的皇子,康熙不可以失败两次。他必须向世人证实,他对儿子的教育是成功的;


燕山道士 2018-01-14 20:18
这么早的帖子不知道会不会给我回复,我也比较喜欢历史,我想请问,隆科多到底充当了个什么角色?以他当时的步军统领的职权可以控制皇宫内外么?有隆科多的帮助就能继位??有书上说,皇十六子胤礼在得知他四哥继位后,变得神色慌张,有类疯狂,策马狂奔而去?皇太极和顺治的继位也都不是顺利过渡,里面充斥了不少的阴谋和各方势力的妥协,如果说康熙猝死,未及指定继承人,那么康熙死后各方势力因该会有一场争斗,如果没有,那么雍正就是合法继位?那就是真的有遗诏了?那么遗诏有无可能是伪造呢?


查看完整版本: [-- [分享]《清廷十三年》中关于康熙之死、雍正继位的记载 (感谢木头姐姐提供资料)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7799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