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朝鲜《承政院日记》和《李朝实录》关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的相关记载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录入]朝鲜《承政院日记》和《李朝实录》关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的相关记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6-11-27 01:12

[录入]朝鲜《承政院日记》和《李朝实录》关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的相关记载

《承政院日记》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台佐曰,臣闻远接使之言,则康熙死时,在畅春苑,其时康熙身尚无病,而预知其死在不远,召入皇四子,解所着念珠赐之曰,此乃顺治皇帝所尝着者,而临崩解而赐我,尔可谕意,因立为皇太子。又曰,为君,诚不易,忧勤劳苦,不可一日少懈,尝以抚安荒生,为先务,则祖宗之业,可以保有矣。汝其勉之,以此再三戒勅,仍不病而死,其夜以肩舆,载丧而还,满城之人,一时雷哭,莫不如丧考妣,新皇帝立后,处分得当,人心大定云。上:“副勅,以此言于译辈,而皆为出涕云,新皇帝贤否,虽不可知,而大抵康熙,临终时,精神不为错乱,处分极有条理矣。”

《朝鲜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戊辰。即康熙六十一年)

远接使金演,迎敕而归,以闻于译舌者,言于户曹判书李台佐曰:“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像,必封为太子。’ 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戒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 又曰:‘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言讫而逝。其夜以肩舆载尸,还京城,新皇哭随后,城中一时雷哭,如丧考妣。十三日丧出,十五日发丧,十九日即位,其间日字虽多,此非秘丧也,新皇累次让位,以致迁就。即位后处事得当,人心大定。遗诏二十七日除服,而新皇以太短,不忍遵教。康熙后宫德妃,以新皇之所生母,尚今生存。十四王,拥重兵西征,素有威名者,而新皇之同母弟也。新皇即位后,即命召还,必无跋扈之虑云云。” 台佐略举梗概,陈达于今日筵中曰:“此言虽不可尽信,而康熙之临终处事,则可谓善矣。斯言岂其然乎?彼以夷狄之君,又不豫定国本,其诸子之觊觎争立,其势十八九矣。又以其非秘丧,人心大定等语推之,适足以弥增疑惑也。”




洗桐女史 2006-11-27 01:16
李朝实录上的资料,想必大家都应当看过吧,相对来说比较常见,不过《承政院日记》说“康熙身尚无病”倒是第一次听说,这话是转述中国派出的敕使之言,由此可以得知,似乎当时舆论都认为康熙并无大病,是突然暴卒的哦。

洗桐女史 2006-11-27 02:08

李台佐进伏曰,敕行迄无声息,诚为可虑。取见誊录,则辛丑年顺治皇帝传讣敕使,同年正月十二日骑马,二十三日越江。戊戌年皇太后传讣敕使,丁酉十二月十四日骑马,二十五日越江。计其日子,则俱是十二日,而今来敕使,十二月二十日骑马云。而今日即十二月初七日,而形影漠然,计其日子,则乃十八日也。未知其由,又以湾府状启观之,十九日丧出云。而谢恩使所报,则十三日丧出,立第四子云。日子如是相左,虽未知彼中事情之如何,而以臣浅见虑之。康熙末年,幽废太子,二十余子,各拥重兵。今若果如使臣状闻,第四子越次而立,则诸子之争立,势所必至。

朝鲜《承政院日记》,康熙六十一年




大白菜 2006-11-27 14:02
引用
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大义觉迷录》里,康熙关于废太子的遗命,四是这么交待的:

当日大阿哥残暴横肆,暗行镇魇,冀夺储位,二阿哥昏乱失德。皇考为宗庙社稷计,将二人禁锢。此时曾有朱笔谕旨:“朕若不讳;二人断不可留。”此广集诸王大臣特降之谕旨,现存宗人府。



洗桐女史 2007-01-21 17:20
我现在快要笑死了,原来朝鲜人除了YY马齐在康熙临终受命,居然还有王掞承命一说,说王掞错认禛作祯字,把第四误认为十四,所以雍正继位之后王掞因此而获罪,笑翻我了,笑翻我了,敢情说,康熙还是传位给我们四,是王掞这个老眼昏花的看错了,才传出这么一个谣言来啊。(热河日记·铜兰涉笔)

洗桐女史 2007-01-25 16:31

乐乐,你上次不是说,关于康熙中意于弘历,承政院日记上没有记载,李朝实录上则有。而李朝实录是后修的,会不会是受乾隆继位后的舆论才如此呢。

我现在也开始怀疑了,因为今天白菜告诉我,有一篇论文论证福惠是不是雍正元年秘密立储的人选,然后我们就此问题产开了讨论,我回忆起前阵子看朝鲜承政院日记,在雍正死后,不是怀疑雍正遗诏中说乾隆自幼为康熙所宠爱这句话的真实性么,而且还说,康熙和雍正临死前怎么可能说那么多话,说他们的遗诏都不是他们自己所拟的,可见他们除了对那位封妃之子有了解外,对于这位“康熙所钟爱的”皇子并不知晓的。

嘿嘿,偶在想,如果按照那些专家关于雍正篡位的逻辑,写一篇乾隆篡位的可能性的文章,一定很具有蛊惑力



维乐 2007-01-25 22:50
承政院如果确实是当时修的又有小四乾受宠的相关记载的话(姐姐不是说承政院上也有吗),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且这恰恰是最可信的资料,因为郭成康的那个八字说纯属推测,老爷子信八字,弘历的八字好,未必就说明老爷子可能嘱意弘历,因为他必须同时证明弘晰等人的八字不如弘历(如果想证明老爷子因此传位四还必须证明十四的儿子们八字不如弘历,如果牵扯传位大事,老爷子没理由只看弘历一个人的八字,如果早定了四四只是想看下孙子的八字更放心,那么喜欢弘历就不是传位四四的主要理由),至于给弘历文集写序的那些人的所谓燕翼贻谋之说,完全可以理解为当时弘历是唯一可能的继承人,大家吹捧他,讨好他,毕竟那已经是雍正后期的事情了,是个人也能看出来肯定给小四乾(除非四的身体奇佳又活了n多年同时弘曕又特别牛,以当时的情况看基本没可能),提前为自己留下地步也很正常。所以说,雍正初年的承政院或朝鲜人传闻(当然,包括其它种种诡异外国人),几乎是唯一不带利益问题能反映乾隆受老爷子宠情况的资料(前提是以四的高傲不会主动散布这些)。记忆都是被构造的,因此不甚可信,比如小四乾说老爷子夸他妈妈有福之人,或者朝鲜人在后来追述小四乾被老爷子宠爱必立为太子云云~~~~~

洗桐女史 2007-01-25 23:08

是李朝实录上的,我给记差了,承政院日记是说雍正死后,遗诏上说乾隆最为康熙所宠爱的,而并非康熙死后,你看这里,第三王指的就是乾隆: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26887&id=3385&skin=0

朝鲜人是一直YY雍正想立的是封妃之子,也就是福惠,结果因为他死了,所以皇帝一直没有立储。

而且朝鲜人有讨论遗诏的真假,他们还认为说乾隆最受康熙宠爱这个是“诈伪”呢。

我打出来,罗列在这里吧:

遗诏所谓高藏乾清宫,皇考所钟爱等说,皆未免诈伪矣。取鲁曰,与洛君樘,相逢于差祭之所,闻其言则以为,雍正长子,善骑射,不知书,而其所生母,微时所幸云矣。今闻弘昼,有膂力善骑射,似是此人矣。上曰,其遗诏何其多也,何其侈丽也?在鲁曰,必预为代撰而用之矣。上曰,康熙遗诏,亦必预撰,康熙、雍正虽有气力,临卒时何能多言如此,汉昭烈亦不过数节语,而今此雍正遗语,欲效其语势矣。取鲁曰,临急决不可为此等杂言,深察则可见其情伪矣。上曰,雍正所作,上谕册子见之,则本是侈丽者矣。在鲁曰,此非亲作云矣。上曰,雍正虽生于彼国,不是寻常人君,其子何能及也。在鲁曰,年才二十余,而且多诸叔,是为可虑处也。

《承政院日记》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维乐 2007-01-25 23:43

咱们皇帝每回死了才能被他们说“不是寻常人君”啊~~~~~~~~

那所有因小四乾格外受宠而传位四的可信证据这下都没了:

以前有:

八字(不甚可信,因为太不直接,原因见7楼,当然不排除有发现老爷子给其他孙子算命发现都不行的证据~~~~~~~)

燕翼贻谋(当事人的吹捧,因为小四乾是新君是显然的,不过我比较奇怪他们这样写为什么四四不管,难道四默认这种说法?)

朝鲜史料(没有承政院只有实录,实录是后来修的,而乾隆以后经过小四乾宣传老爷子因为疼爱乾隆传位雍正已经成了朝野共识,朝鲜人有此印象非常正常,记忆是构造的,如果雍正朝前期同时的承政院和朝鲜人游记没有,那么这段马齐承遗诏中关于小四乾的内容很可能是编写者脑子里有既定印象而加进去的)

小四乾的回忆,无论是关于母亲的还是关于自己的(显然不能作为证据,就跟我自己夸自己一样,何况小四乾自恋是有名的)

这样算起来,倒是燕翼那个由于四四对小四乾文集序言的默认态度反而有些问题,其他的根本就没办法作为证据了

给新来的筒子们这个链接,关于这个问题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3465&page=1,如果还有相关的,麻烦姐姐多给几个链接,放一块讨论貌似比较好~~~~~~~~


洗桐女史 2007-01-25 23:52

那个时候福惠不是死了么,自然局势就很明朗化了。

我是很后悔,当初我看到一则资料,上面说,雍正元年,满洲的大臣们担心皇帝立汉女(汉军旗女)所生的儿子为皇子,闹事曾经制造舆论,让皇帝必要立满洲女子所出的皇子呢,而雍正皇子中只有弘历一人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由此可以证明,弘历生母是满洲人,也可以证明福惠过分受宠,使得臣下有此担心。可是这条史料我是从图书馆看的,我忘记是出自哪本书了,后来一直没有找到


维乐 2007-01-26 00:05

可是福惠妈妈在旗啊,后来永琰妈妈岂不更过分

元年立储,不太可能是六十,毕竟四是很负责任的人,福惠太小了,而且也不知道以后到底会如何,可是福惠死后形势的确明朗化了~~~~~~~

小四乾啊,你真是不孝啊,如果真是没大有影的事情你乱造谣,会给你父亲带来很大困扰的说,明仁宗沾老婆便宜都被称作吃软饭,四要是沾儿子便宜不知道要被称作啥了(嘿,难怪野蔷薇姐姐的文里四老骂小四乾败家子



大白菜 2007-01-26 05:07
到了乾隆的时候,舆论风向已经大大不同了哦,满汉的融合比以前深多了(虽然乾隆喜用满人为宰辅),八旗的力量都归于皇帝,与汉民实质上都是皇帝的直接臣属了,四朝可不同,才重用一个岳钟琪,朝野都谣言不断,甚至发生了曾静案,他不得不杀了好几个人来为岳钟琪树威,还多次辩解说满汉一体,我哪里有偏重汉人云云。就不说汉人了,以年羹尧一个汉姓人领抚远大将军印都是大清朝前所未有的事情(吴三桂才领过“平西大将军”)。幸好年羹尧漂漂亮亮地打赢了,若和岳钟琪那样,打不赢,或者以康熙朝800万两的国库,一打好几年,那四可不完了?汉姓王、公在清朝极少,200多年二十个人不到,年家一门两个(年遐龄老爷子,年糕),若小福惠又被立为储君,年家更是反奴为主了(汉军本是俘虏来,投降来,归附来的汉人,给满人做奴隶,因经常逃亡,皇太极才为他们另立一旗,后立四旗,八旗,年家在明末是明军指挥使,兵败被俘),那还得了,四朝之前追溯到努尔哈赤,从没有这样的先例。
我看尚洪英考证皇子陵寝和丧制的论文中,认为怀亲王与荣亲王相同,本是密定的皇储,才有这种丧制。我很同意,清朝阿哥何其多哉,封建社会又最讲等级尊卑和仪制,四为福惠行的丧礼甚至又开创很多前所未有的规例(比如为幼儿引幡等),乾隆要葬孝贤的儿子,还要反复和大臣们说明这两个孩子本是储君这一点,而且援用先例只能拿福惠的丧礼来说,可见福惠之丧是相当不合常理的,除非朝野都已经接受这个孩子是皇帝未来储君的事实,否则皇帝要官民全部素服,要怎么向天下人交待才好呢。——所以桐桐看到的雍正初年,满人担心皇帝要立汉军之子为储的史料,是很有可能的哦。
而且雍正元年,皇帝给年家分了三个佐领,那不等同于福惠已有了三个佐领的属人?虽然年家的佐领因罪被收回,但是五年,四竟然又夺诚亲王王府长史那尔太的佐领与他兄弟的佐领,都拨给福惠,一个年仅6岁的小孩,因此就拥有了260多成年男子以及他们家中老少超过千人作为属人(桐桐说的傅鼐都是福惠的属人我还没看到,不过这都已经抓狂了,这小p孩知道什么呀?!),弘历弘昼已经十六岁了,若四此时对弘历已有立储打算,怎会不先为弘历分属人呢?四心目中最初的储君是谁,这些不都比那个八字,那个“有福之人”的评价,康熙爱皇孙(康熙爱的不只弘历一个皇孙,况且活着的父亲爱那个儿子不比死去的祖父更有决定力8!)这些证据更有说服力么?
……先不说这个糊涂爹8,白菜要再骂某个糊涂舅舅两句,年大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汉人是不是呀?和朝鲜人也说他是汉人,先祖是明朝指挥使,宋君荣传教士写给英国皇家学院的信也说他是汉人,因为妹妹嫁给皇帝才成为贵族,死年大,反正你家都给人做奴才了,还尽说这些干嘛呀,你们家本来受宠地就够过分的了,这不更惹着满人侧目以视么!!!!汗,我们家大少太傻了,害得白菜再次母爱大发。



维乐 2007-01-26 13:45

朝鲜人恨满人嘛,年大说自己是汉人,比较容易套近乎,不过那个传教士的比较~~~~~~~~

不过我觉得看后妃,的确乾隆朝和以前很不一样,内务府上三旗奴才家的姑娘都能做到皇贵妃,还不止一个,而且只要女儿做到高的家里就能抬旗,和清前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孝康本质上不是汉旗的,孝懿也自然不是),老爷子的后妃其位号几乎都是按照出身的,神准。那当年四封年mm贵妃简直是(何况皇后无子)~~~~~~~~

另外,四不是元年藏在正大光明后的谕旨立的就是弘历吗?那个时候福惠太小了吧,传给他,几个大哥哥在上,他能坐住吗?年糕虽有兵权,可毕竟在外面嘛~~~~~~(当然,当时朝中还有八什么的,我晕~~~~~~)难道那个也是小四乾后来篡改的(也就是不是元年的而是六年以后的)?不会吧,十六十七都有看到啊,他有必要在四暴卒的危急时刻在这上面作假吗~~~~~~

另外,既然福惠已经死了,立汉军之子已经不可能了,四再这样大办丧事,不是为年家招恨吗?(难怪小四乾一上台~~~~要我也不忿死了,我这么天才,哪点不如小弟弟?另外,我始终不大能搞明白小四乾追封小福惠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出于手足之情?如果是出于朝局的考虑,年家当时还有很大的潜势力吗?要修园寝很费钱的说,何况弘晖和六十都没分家,不能让人家自己家贴,全得小四乾掏~~~~~~)





洗桐女史 2007-01-26 16:42

大家发现没,关于十四王如何如何等,都是在康熙死后才在朝鲜得各种笔记上出现的,康熙去世前是没有的!(但是有第三王和十三王的记载!)而且康熙死后,最初朝鲜人是说“十四王之为人,虽未可知”,他们并不知道十四王到底是如何的一个人!可是后来却又众口一词,说他贤于雍正云云,而且有多少战功,还有说他领兵十五万呢。而且多是夸大之词。而且承政院日记上最早出现关于十四的相关记载,是在雍正元年四月一日了,而李朝实录是后修的,出现记载的时间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那么是不是能证明,当时谣言甚嚣尘上,进而对朝鲜人产生影响?




大白菜 2007-01-26 17:33
我认为正是因为人人都知道福惠是四“素所钟爱”,所以小钱才要在为四的兄弟们平反的关头上作出皇室的兄恭弟友状,我不相信他真的是为了他自己说的“手足之情”,他根本没见过弘晖都!
这下可好了,给父亲的兄弟平着反,对自己兄弟的陵寝毫不马虎,乾隆的名声多好呀!人人都知道四多么爱福惠,可是乾隆一点都不妒忌(当然了,还有什么好妒忌的,这小兄弟早不是潜在敌人了),哈哈。


我倒不认为乾隆篡位了,我就是认为他刚上台,挺急于笼络人心,大事平反的!


洗桐女史 2007-01-26 17:37

嘿嘿,没有人认为乾隆篡位啊,当然除了高阳,他认为雍正是要传位给弘皙的。

偶只是觉得如果按照那些指责雍正篡位的观点,很多都有偏见,同样的事情,乾隆也是做过的,如果拿那些证明雍正是篡位的观点往乾隆身上套的话,那是完全可以的。但乾隆继位没有任何疑念,所以以此可以反证某四是清白的么



洗桐女史 2007-01-26 19:09

还有,朝鲜人还YY,说十四跑到金陵去了,“南、北京成衅,便同水火云”,太滑稽了

看朝鲜原档真是爽,省得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牵着鼻子走!



苇如 2007-01-26 20:39
现在都说元年立储,以后名字没换过,谁知道有没有换过呢,说不定写了弘历,又换了福惠,最后死了,又换上弘历呢。不过说真的,乾隆的命真是好啊,兄弟这么少,潜在对手又死得早。

大白菜 2007-01-27 08:05
引用
偶只是觉得如果按照那些指责雍正篡位的观点,很多都有偏见,同样的事情,乾隆也是做过的,如果拿那些证明雍正是篡位的观点往乾隆身上套的话,那是完全可以的。但乾隆继位没有任何疑念,所以以此可以反证某四是清白的么


超级正解!


我厚着脸皮说句特难听的,就是一万分中之一的可能,四真是篡位了,乾隆大概也会对“皇考”篡位感激地不行了,那乾隆不也等于间接篡位嘛!!!!!


维乐 2007-01-27 12:09
以下是引用苇如在2007-01-26 20:39:48的发言:
现在都说元年立储,以后名字没换过,谁知道有没有换过呢,说不定写了弘历,又换了福惠,最后死了,又换上弘历呢。不过说真的,乾隆的命真是好啊,兄弟这么少,潜在对手又死得早。

可是诏书没有落款吗?

我真希望咱们这里的以后有做清史的,把这些东西弄出来,呕呕某些人,别欺负别人都没看过史料就胡乱说~~~~~~



洗桐女史 2007-01-27 22:33

我们现在说的其实是两个概念,第一就是皇帝要立谁,第二就是舆论觉得皇帝会立谁。

基本上元年皇帝立福惠的可能性为0,因为秘密立储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暗害,因此皇帝不可能立一个三岁的小娃娃。

第二点是,舆论会觉得皇帝立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洗桐女史 2007-01-28 00:24

引用
我是很后悔,当初我看到一则资料,上面说,雍正元年,满洲的大臣们担心皇帝立汉女(汉军旗女)所生的儿子为皇子,闹事曾经制造舆论,让皇帝必要立满洲女子所出的皇子呢,而雍正皇子中只有弘历一人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由此可以证明,弘历生母是满洲人,也可以证明福惠过分受宠,使得臣下有此担心。可是这条史料我是从图书馆看的,我忘记是出自哪本书了,后来一直没有找到

我再次泪奔,刚才我重温白新良的《乾隆传》,看到上面写因为只有弘历的生母是满人,所以在秘密立储前半年就传出皇帝要立他为储,甚至传到了朝鲜(就是李朝实录上所记载的那个吧,唉,因为没有引文,难怪我会记错),这反应了当时满洲大臣们的愿望云云,我泪,我想我可能是因为当初看的资料少,把这段记成了我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555~

翻了好几个月的资料啊,居然以自己记错告终,哭~

不过这样我也死心了,福惠那篇文章,就等着这个资料动笔呢,因为偶素完美主义者么,这下知道这条资料到底是怎么“来”的了,我也可以安心去写了,不过……不过……有些人肯定比我还受打击,对不起大家呢~

偶下次看书一定要记书名,因为相关的书实在是太多了,自己找都得找半天。 

 



大白菜 2007-01-28 02:21
是呢,元年某还叫弘历代他去祭天,那个时候弘历的储位应该没什么挑战的。
厚厚。

引用
因为只有弘历的生母是满人,所以在秘密立储前半年就传出皇帝要立他为储,甚至传到了朝鲜(就是李朝实录上所记载的那个吧,唉,因为没有引文,难怪我会记错),这反应了当时满洲大臣们的愿望云云,


这段也录上来给我们看看8,我无责y一个,四几次三番地因为贵妃母子和诚亲王过不去,难道说“只有满人的儿子才能被立”这种话是老三流传出来的?厚厚~~~

千里之外 2007-01-28 10:09
诸位啊,朝鲜人就是唯恐咱们不乱,不管是汉女之子还是满人之子继位,他们都会有怪话说的.即使真的是如他们所说,康熙传位于“14王”,而14又顺利登位,他们也会说14的坏话。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想和清朝政府友好合作嘛。

飞天199 2007-01-28 11:00

我原先也倾向于四不会立福慧为太子,毕竟福慧实在太小嘛。

之后,我又看了一些有关乾隆继位的论述,根据后来的既定事实,大家猜测当时立的就是弘历。四对弘历和弘昼,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根据乾隆自己后来的回忆,他觉得四对他和弘昼比较不同的地方,只是有次祭祀的时候,四赐了一块胙肉给他,没有赏赐给弘昼。乾隆认为,四应该是将君的人选默告上苍和祖先,对于这一点,只是乾隆自己的臆测,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另外,大家根据宝亲王的这个封号,推测,“宝”就是大宝的意思,但封宝亲王已经是雍正后期的事情了。而事实上,四当时向群臣说明秘密立储的原因是,皇子皆年幼,立储之事原该谨慎,只不过立储事关重大,故秘密立之,以备不虞。四并未向群臣说明立储的人选,理论上诸子其实都有入选的可能。

四秘密立储,声称要“以备不虞”,那么他秘密立储的动机是什么呢?是为了防范康熙时期诸子夺嫡时的混乱朝局,还是为了防范自己突遭不测?三岁的君和十二岁的君,差别是否很大?八爷党的实力当时是否具有颠覆政权的实力?如果八爷党颠覆政权成功,那么,覆巢之下无完卵,四的儿子应该无一幸免。如果四被暗杀的,那么,仓促拥立的新帝,应该具有掌控朝局的能力。但是,当时四的儿子都还太小,那么,能掌控朝政左右局面的,就只有拥立新君的朝臣。雍正元年,年家正处在鼎盛的时期,有这么显赫的外戚,小福慧也未必没有出线的机率。

所以,我觉得仅以后来的结果判断当时四当时立的就是弘历,证据也未必充分。



洗桐女史 2007-02-06 22:18

怎么说呢,我觉得储君还是有一定稳定人心的作用的。如果明景帝膝下有子的话,他不会是那个境地,正因为他无子,一旦他去世,按照血缘的亲疏,英宗势必复辟,那么肯定会有人搞政治投机,为自己日后计了。有些时候也是被逼无奈,如果没有夺门之变,景帝死,很自然的就会由英宗继位,如果没有迎立之功,那么这批人会不会遭到清算呢?

国赖长君这话说的没有错,可是如果雍正一旦去世,不立他的儿子,他的任何一位兄弟继位都会被视为有违伦常的。雍正是否篡位,这个是不确定的,可是如果他的兄弟夺位,这就会遭到一些人的反抗,因为君臣名分已定么。


miniecho 2007-02-06 22:44

雍正的兄弟当然不可能再继位为君,正如桐桐所说的,君臣名分已定,但他们也可能通过控制新君来掌握朝政。弘时不就是被九爷唆摆想立为太子吗。目的就是希望分裂他们父子,或控制未来的储君吧。


洗桐女史 2007-02-06 23:02
关于弘时获罪的原因目前不明,二月河小说中的并非真实的。而且雍正继位后把自己藩邸的属人分配在弘时的门下,如胡凤翚即是。

洗桐女史 2007-02-21 17:13

我算服气了,朝鲜人不但把弘昼说成是弘历的哥哥,还把十五说成是雍正的兄长,还说是他让位给雍正的,我倒,我现在知道那个三兄让位的传说是怎么来的了。

愉王之父王,雍正帝之兄也。年长当立,让于帝,终身尽瘁王室。以此今皇帝(乾隆)亦爱愉王。(《湛轩书外集卷七·燕记·两浑》)



洗桐女史 2007-02-22 16:24

蒋版的东华录记载雍正病重的时候,顺序是上不豫——以弘历为皇太子,以明年为乾隆元年——崩逝,是这个顺序的,有人说弘旺写康熙病逝有隐笔,暗示雍正是篡位的,可是雍正还没死呢,连以明年为乾隆元年都出来了,这个正常么?汗,如果照索引派那个逻辑,我还可以说,东华录暗示乾隆篡位呢。真是的。

另,最近新看到的资料很多,可是都写在电脑里了,而且存放的很没有规律,看来稍后得整理下了。呵呵,写个搞笑版的论证,倘若乾隆是篡位的


亦超 2007-08-10 12:44
以下是引用洗桐女史在2007-01-25 16:31:01的发言:

乐乐,你上次不是说,关于康熙中意于弘历,承政院日记上没有记载,李朝实录上则有。而李朝实录是后修的,会不会是受乾隆继位后的舆论才如此呢。

我现在也开始怀疑了,因为今天白菜告诉我,有一篇论文论证福惠是不是雍正元年秘密立储的人选,然后我们就此问题产开了讨论,我回忆起前阵子看朝鲜承政院日记,在雍正死后,不是怀疑雍正遗诏中说乾隆自幼为康熙所宠爱这句话的真实性么,而且还说,康熙和雍正临死前怎么可能说那么多话,说他们的遗诏都不是他们自己所拟的,可见他们除了对那位封妃之子有了解外,对于这位“康熙所钟爱的”皇子并不知晓的。

嘿嘿,偶在想,如果按照那些专家关于雍正篡位的逻辑,写一篇乾隆篡位的可能性的文章,一定很具有蛊惑力


桐桐JJ真是预言家啊!你不是跟霍氏姐弟PK吗?他们不就有写乾隆篡位说的?还是他们了这个变向抄出来的,没注意那篇关于乾隆篡位的日期,就随便翻了翻。


洗桐女史 2007-08-10 13:13

他们写的那些东西,不还是偷换概念么,他们把传位诏和遗诏混为一谈了,其实乾隆公布的遗诏是以雍正元年的传位招,还有雍正八年的皇帝面授的遗诏大义为蓝本,叙入的。

遗诏和传位诏根本就不同,遗诏也大都不是其本人所写,大都是臣下或储君代拟,这点老爷子说的很清楚了,“殊非帝王口气”么~霍家姐弟的这个观点立足点就错了,还能说出什么来?说乾隆篡位的,早已有之,就是那个高阳,我很ORZ啊,他居然说雍正看上的是弘皙~我倒了,他有点脑子成不?!

怎么说呢,你写的东西有蛊惑性是一回事,但是并不能看着像真的,就是真的了。(基本上文字具有蛊惑性,是因为大家对那段历史并不了解,所以会跟着别人的逻辑走,而缺乏必要的判断力)我看金庸小说还像真的呢,可你能说那是历史么?

基本上我觉得乾隆是合法继位的,但是他的很多做法,如果换在雍正身上,必然就会疑人盗斧,觉的有可疑了。比如雍正的亲随侍卫傅努不也被乾隆圈了,如果雍正做这事呢?其实根本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你先入为主了啊,就觉得什么都看着像是罪证似的!




亦超 2007-08-10 14:27

我觉得这种人纯粹小时候写议论文写出毛病来了,先确定观点,再为观点找证据,就跟写老师一定会用李商隐的蜡炬成灰一样,其实跟这首诗跟老师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那是议论文啊!考证不是应该由证剧引发观点的吗?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四四秘密立储的动因之一是不想让自己心目当中那个儿子变胤礽二号,毕竟不管是康熙儿子的整体素质,还是老爷子对胤礽的态度都显示,胤礽曾经还是不错滴,如果胤礽一开始就很差,那老爷子三十多年都忍了,照理都该麻木了呀!


洗桐女史 2007-08-10 14:47

我忘记是谁说过了,有人问陈圆圆是谁,结果竟然有答陈圆圆是阿柯的母亲,韦小宝的丈母娘……对于一些没有常识和基本判断力的人,能说些什么呢~

其实经历过几个事,偶就知道谣言是怎么产生的了。我以前错把白新良先生文中的一段话错误的理解为雍正想立福惠,满洲大臣不满,所以制造舆论,希望大臣们能够立满洲女子所生的皇子为储君,这个是我记错的,我已经辟谣了,可是有一天看到有人在我的BLOG那里留言,居然成了有人说有大臣担心皇帝立福惠而上满文折子立弘历为皇太子了,我真的觉的很崩溃。

还有这一段: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41&replyID=21131&id=2911&skin=0

我自己曾经错记为,乾隆说弘晓等人蒙雍正教养,所以雍正死,他们应当更伤心才对,但我自己标注为可能,而非肯定了,结果有一天我上JJ看文,居然看到有人将我YY的那段非常肯定的写在那里,作为给作者的提示。真的很ORZ了……有些人怎么能够连给自己喜欢的作者打分都那么不专业,把别人YY的内容复制过来,加一个很肯定的,我看过,我认为……他们言之凿凿,却不知道对别人造成多大的误解。

再有,斑马不是有YY过十四吃月饼噎死的么,结果我就看到很多人不加考证的说十四是噎死的!拜托!十四是死在正月,又不是中秋!

而且不知道大家看到没看到坛子上贴的一篇采访清宫作者的文章,说采访了某些作者云云,他们很多人都是海归精英,说一一留学德国……实际上一一那个时候刚刚考上,还没去德国呢,而且也并未接受采访……

你看……三人成虎啊,谣言怎么产生的,当你自己亲身去体验后,就会对某人产生无比的同情,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

雍正有一句话说得很在理:假如偶有传闻,其事若不合乎天理,不当乎人情,稍有知识之人自应度理揆情~(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17861&id=2541&skin=0

可素……可素……不得不说,大多数人的人都素不理智的啊!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朝鲜《承政院日记》和《李朝实录》关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的相关记载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117227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