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正赦回年羹尧之子的上谕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治平经邦 -> [录入]雍正赦回年羹尧之子的上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  Pages: ( 2 total )

飞天199 2006-11-07 22:24

[录入]雍正赦回年羹尧之子的上谕

雍正五年正月十日奉上谕:向因年羹尧狂悖妄乱,结党肆行,法难宽宥,朕出于不得已将伊治罪,又恐其党援固结不散。若将年羹尧诸子留在京师,或彼此暗相比附,又生事端,深属未便。故将伊等徒居边远之地,曾有言遇赦不赦。今见年羹尧正法之后,伊平日同党之人实皆悔过解散,已无一人比附之者。盖年羹尧之结党为时尚浅,是以易于解散,非如阿其那、塞思黑、苏努、阿灵阿、鄂伦岱之党因结甚深,如胶似漆,牢不可破也。凡属匪党,若恃强不肯解散者,朕立志必加诛戮,断不宽宥,以整饬纲纪,除国家之大害。此皆伊等自取,朕何容心?伊等若肯实心悔过,解散党羽,朕即开恩宽宥矣。今年羹尧之党既散,而当日平定青海伊亦著有功绩,着将伊子远徒边省者俱赦回,交与年遐龄管束,以示朕格外恩宥之至意。

PS:皇帝诏“令年羹尧自裁,其父年遐龄,兄年希尧革职,子年富,斩立决,其余十五岁以上之子发遣广西、云南、贵州极边烟瘴之地充军,嫡系子孙将来长至十五岁,皆次弟照例发遣,永不赦免。”

——四当时煞有介事,口气相当严厉,一年后就心软了,就把年羹尧的儿子全部赦免了。


洗桐女史 2006-11-07 22:28
雍正赦免年家一家老小之后,以“年兴不可留京城”,将他发往船厂,感觉这个地方只是让他不能生事而已,待遇应当还不算差^_^

大白菜 2006-11-08 02:30
雍朝的一大德政,除豁山西,陕西乐籍,最早就是年糕的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的那个)提出的。白菜很喜欢尊重妇女,帮助妇女改善地位的小孩。

年糕从杭州械系回京的时候,成年儿子不说了,年幼的小儿子就有五个,要在母亲和仆妇的照顾下坐船回北京。还好皇帝没把这么小的孩子发配边疆,说他们长到十五岁再发配,后来又改了主意,否则实在太狠心了一点8。


另揭发无良四对年家热宠的时候做的好事!

年希尧在康熙末年作广西按察使的时候因受贿4万多两白银,五十九年在安徽布政使任上(二品官员)被革职,但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老爷子刚一闭眼,老四就让他重领布政使衔,同年同月就外放广东巡抚了,那时候四自己还都没登基!!!!!

你说年大和这样人成天在一起不犯心脏病阿,好到天上了也是你,坏到地下也是你,可怜我们年大还要做内务府主管n多年,伺候这个极端的家伙!




余年陇亩 2006-11-09 19:32

年大受贿?

我一向对他印象还不错的说,感觉应该是个粉老实的人,咋随随便便受贿涅?(无良小声说:不会是为了某四吧?看他还没登基就“既往不咎”了,没准儿是心里清楚着呢~~~


飞天199 2006-11-09 21:31

这个,当时受贿肯定是落入自己的腰包了.看来,年希尧挺会花钱的,四一直蛮照顾他,年希尧当的可都是肥差.

这里最好玩的是四的态度.我想当时他只想表明一下态度,事情一过,他就赦免了年家.只可惜,年遐龄不久就过世了.


大白菜 2006-11-10 06:08
我们家大公子五十四年在广西做按察使的时候,花钱那叫一个阔气阿。老爷子给湘山寺写“寿世荫慈”四个字,人广西巡抚陈元龙(就素野史里乾隆的真爸爸!)和年大,两人自己出钱雇工匠给老爷子刻到悬崖上去了,四个字长8米半,高2米6!壮观之至啊!

年大就这么个花钱法儿,不受贿哪儿玩儿的起呀?

《清史稿》说:(五十八年)两江总督常鼐疏言安徽布政使年希尧、凤阳知府蒋国正婪取,为属吏所讦。命从典与副都御史屠沂往按,国正坐斩,希尧夺官。

看看,玩儿出火来了8?就这样,四还一边儿骂这贵介公子哥儿,一边儿尽惯着他,不是叫他做巡抚,就是叫他做内务府总管,年大几乎就是吃喝玩乐了一辈子!雍正初年,某人嘱咐他,别老想着倚仗贵妃,可是年糕,贵妃,福慧都死了,某对年大恩眷更甚!
最可笑,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就是四竟然授年大一品大员左都御史(同时仍领内务府主管)了!这个活儿相当于今天中国最高检察院院长,纠察全国十五道!在京百官谁敢不巴结逢迎他(《清史稿列传八十二》)?白菜要笑喷!就年大这样一糊涂人,人家不参劾他就不错了,四儿你指望他参劾谁呀??!!——白菜揣测上意,解释是,为防止别人参劾年大,四只好叫他去管参劾别人一职了!
真也怪不得乾隆看年大粉不、粉不、粉不顺眼,雍正十三年四一宾天,马上就把年大家抄了!娃哈哈哈~~~白菜虽然是死心塌地的年党,但是对年大一点儿也不文过饰非亚~自己给自己发朵小红花戴~!




小声地说,四英明伟大,可是对年家兄妹连绵不绝的恩宠,很有点昏君的意思……(白菜一定是疯了,竟然这么摧四,桐桐要给我判斩立决了!)

大白菜 2006-11-10 06:55
白菜战战兢兢地录进一段资料给大家看,曹雪芹老爹给康老爷子在康熙五十八年或者五十九年初上的密折,大笑,叫你参!

最后你们曹家和李家那官儿还不是给年妹妹的姐夫/妹夫做了?四怎不说年大是“一向混账惯了~”?细细。

二百五十三 曹頫奏陈知州王承勋控案由摺
原摺无日期

  谨奏:奴才访问得颖州知州王承勋揭详安徽布政司年希尧一案。蒙万岁特差大人前来滁州审理,其冒蠲一款,闻系前往知州王盛文亏空钱粮无着,前任督抚布政要将凤阳知府蒋国祯题参,蒋国祯情愿代赔,尚未补完,乃系前任督抚布政任内之事。闻得所审年希尧各款皆虚,其知府蒋国祯各款,有虚的,亦有实的。闻因知州王承勋现多亏空库银,故尔捏揭,欲图司府圆全之意。至于其中详细,奴才不得深知。今大人审事已完,闻即往淮扬一带阅看河工。理合奏闻,伏乞圣鉴。






大白菜 2006-11-10 08:37
说道白菜又恨又爱的傻年大,再提供给各位年党一个八卦消息:

年家真是世代才子佳人阿。年大被两次抄家,子孙辈受尽打击,不能参加科举,也不敢结交外臣(人家也不敢和他们结交阿)。但是年大的儿子年士臣也是才子。年士臣(白菜按:应为年王臣),字汝都(一作汝遴,汝邻),号寄涛、瘦生、不朽居士、采玉山人,善画能诗。曾写山木竹石画赠友人黄煦堂,上题一绝云:
  几度行吟问水滨,
  西风回首总无因。
  年来笔墨皆拘束,
  只写溪山懒画人。
年士臣遗后,名年英,字武山,亦善画,工白描,写水仙法,宗赵子固。这年英的女儿,据清人野史说,她容貌非常美丽,才气过人,和珅那厮非要逼她做妾,幸而被才子王尔烈机智化解。王尔烈去和和珅说,这女孩子是我干女儿,你要娶她,就要养我,哈哈~和珅怕跟他争不来那个闲气,只好作罢。

野史小说者言,写来供大家一笑。


云想衣 2006-11-10 08:59

这年英的女儿,据清人野史说,她容貌非常美丽,才气过人…………白菜被你这么一八卦,我又想到年MM了……

这个四怎么就这么宠着年大呢?可想而知,如不是年糕的嚣张跋扈,四四会宠年家宠到什么地步!(四四宠吧,宠我家年年就行了)我觉得最可惜的还是子孙后代,如果不是这2次抄家,或者说如果不是第2次抄家,他们家要出多少的文人才子啊


大白菜 2006-11-10 09:59
关于我说:“白菜揣测上意,解释是,为防止别人参劾年大,四只好叫他去管参劾别人一职了!”那句话,白菜压低声音说给年党们听哦:年大五十八年犯事儿,参劾这位二品高官的人就是左都御史田从典和副都御史屠沂(年大看看你,劳烦人最高检察院正副院长都出面),天啊,风水轮流转,一转眼,年大竟然也被四儿授做作左都御史了(还好田从典雍正六年从太子太师上退下来便死了,不知此事,否则老爷爷还不给这郎舅君臣气着)!大家来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啊?

若不是因为四“为防止别人参劾年大,只好叫他去管参劾别人一职”这个原因,会不会就是因为四认为年大对他最诚实无欺啊(可怜的年大,无依无靠,除了四和十三,还有谁肯罩他啊)。擦汗……看来年大在年糕倒台之后,给十三看着,做人还算是很规矩的么……

另:莲花推测,从曹家为老九藏铜狮子的事情来看,老九和曹家关系密切,曹家参与参奏年大,褫夺二品高官的官职,不知有没有更深刻复杂的人际背景呢。白菜觉得也有一番道理哦!

看四说曹家“一向混账惯了”,如果这么推测,四的话里面,不但有对曹家向来不法之事甚多的愤怒,也有小小芥蒂旧怨在喏~嘿嘿~~都说十三护属人短,也许四有过之而无不及呢~笑~

无责猜想,哈哈,无责猜想……红学家不要向我看过来……


大白菜 2006-11-10 11:17
笑,白菜今天八卦的兴起,贴清稗类钞的一段给大家看,年大原来是嫡子,而年糕原来是婢女所生的庶子,年大日后官至一品,而年糕更是位极人臣,有算命的从小就看出来了:

顺、康间,浙东有史瞎子者,遇男子则揣骨,遇女子则听声,言休咎,多奇中。
 
 年遐龄有二子,曰希尧、羹尧。希尧,嫡出也。某岁,遐龄以内擢都统入觐,闻史适在都,因召之入邸,令相希尧。曰:「一品官也。」时羹尧方就抚于遐龄之仆,已为史所见,即告遐龄曰:「顷在门房相一儿,他日当位极人臣也。」遐龄大诧,即呼阍人入,诘之,以某仆之养子对。立召之至,询何来,仆乃备述始末。盖遐龄之夫人妒而无子,希尧未生时,遐龄通于婢而生。夫人觉,逐婢弃儿,儿遂为仆所养。至是,遐龄见其状甚雄伟,乃告之夫人,抚为子。其后果掌大将军印,如史言。

天啊,原来年爸都当省长了也是这么个糊涂人,自己几个儿子都不知道!晕死!!!人家这家人,书都怎么念的阿!!!!


还有四写去骂年糕的信说,你父亲兄长对我都自称奴才,怎么你就不肯?笑,若是年糕真是庶子,这句打压他的话儿就说得更狠了,哈哈!



飞天199 2006-11-10 12:47

想起四当时说年希尧是“傻大公子”,年希尧当时认错态度诚恳,但是,糊涂事大概是照做不误。四也确实一直惯着他——爱屋及乌哦,四虽然看似有点昏头了,不过,哈,我喜欢。

还有,四不但赦免了年羹尧之子,对年遐龄也不错哦,恢复了他的一等公爵位。关于内务府总管,毫无疑问的,是个肥差。我记得高阳在《慈禧系列》里写过,胜保为人骄奢,恭亲王原有意保全他,让他当内府府的总管,这样胜保就可以维持他的排场。可见这一职务有颇多的好处哦。

乾隆这孩子不HD,一边追封小福慧,一边对年家下手。年府怎么就让乾隆抄了两次家呢?白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的事啊?有没有乾隆的谕指呢?这样年府一定会衰败下去的呀。

另外,似乎布政使只有从二品,左都御史只有从一品?


大白菜 2006-11-10 13:23
清朝是九品十八级。正一品和从一品是级别的区别,都是一品。
薪俸银子一样,禄米也一样。当然了,品级薪俸一样,缺有肥瘠之别,笑,年大是内务府总管加左都御史加淮安关总监,宿迁关总监(细细水利工程与税收,又是肥差),年大领数份薪水哦。

康熙让凌普主管内务府,也是为了让胤礽取用东西更方便。

年大雍正年一次抄家革职,雍正十三年四去世后,年大又被抄家。

云想衣 2006-11-10 13:38
那后来年大他们一家子怎么过日子啊

大白菜 2006-11-10 13:52
这也没什么啊,早早学会谋生,不比其他八旗子弟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要好些?而且我觉得他们家的人自此远离官场,也是莫大的好事呢。

做人哪儿能老是靠祖宗?四都说了么,凡是不要依仗贵妃,“一切自己挣来,才是大丈夫,勉之。”

笑,云云就甭提他们家人担心了。摸摸~



飞天199 2006-11-10 14:19
 

我一直认为,布政使是巡抚的属下?但布政使与巡抚同为从二品,巡抚应该如何节制呢?

年府是诗书世家,没有了出仕这条路,只怕也会过得挺辛苦。更何况,之前又那么显赫过。不过,白菜说得对,早早学会了谋生也不错。虽然如此,还是不得不说,乾隆是个不HD的孩子。

云想衣 2006-11-10 14:53
担心还是难免的,毕竟……唉,更多的是心疼,其实纵观清史,在政治斗争中泯灭了多少家族,哎……

洗桐女史 2006-11-10 15:31
特别奇怪,我看到的资料说,年大附和雍正,和自己的弟弟划清界限以自保,还说他落井下石,为士人所不容,乾隆因此很厌恶他的为人,所以一继位就拿他开刀,可是事实不是雍正让年大和年二对质,年大顶了雍正,说不忍老爹伤心做此有违天伦之事,不肯和自己的弟弟对质么,那么何来落井下石一说呢?难道这个舆论是某四自己营造出来的,意在说年羹尧天理不容,为自己亲人所众叛亲离?

大白菜 2006-11-10 23:33
唉,可怜的年大,弟弟死了,株连好多人,还发生了好大的两次文字狱,他自己倒继续高官厚爵,难免世人做此事想了(四对年贵妃的感情,由此看来,也有不理智之处)。

看到悠悠说年大竟然不从四叫自己与弟弟对质的要求,怕父亲伤心,还真是叫我一惊。感觉他不是这种性格强硬,敢于和四说不的人,看来大凡读书人,无论如何都还是有这三分“呆气”。

洗桐女史 2006-11-10 23:57

白菜你说年大是信教的,圣经他都会背,可是他后来被四四“逼”的,在折子上和他探讨佛学,我不知道年是改变了他的宗教信仰,确实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是纯粹为了取悦四四呢。


大白菜 2006-11-11 00:04
哈哈,我认为是取悦我们四儿呢。不过从年大看过这么多书这一点上来看,佛经也是看的懂得8。四好厉害,从思想上也要同化他,哈哈。我觉得四一定没有把年大的佛学修为看在眼里,他叫大家对答的那个“禅机片子”(四四的脑筋急转弯,细细),120份里没有年大的名字。

年大只是心里信,他至死也没敢加入基督教会。这是一个在西学东渐之初,夹在裂缝里的中国人。

大白菜 2006-11-11 12:38
年党姐妹们看来都很关心年家的后人们的生计问题,白菜今天特意找了一些资料,抄录了来解答姐妹们的问题。年王臣与年汝邻有的书说是一人,有的书说是二人,还有人说年王臣是年羹尧的孙子,众说纷纭,白菜仍需继续查找资料考证。不过,年家后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精神生活富足,不计较物质生活的贫瘠,这一点与年大第一次被四抄家,刚刚复官,拿了薪水,便不管不顾,着力于刻印书籍的那一点书生气非常相似,令白菜十分感动。

年王臣,字瘦生。家本勋业,僦居邗上。雅慕云林山水枯木竹石,落笔似之。时忍饥饿,未尝有所干谒。其作画,惟与二三知己互相盘礴,不可以货取。(白菜大泪:是不是为了避祸啊?画了不卖也不示人!)能诗,有瘦生吟稿。——《历代画史汇传· 扬州画舫录》

年瘦生,名王臣,家本勳舊,不樂華膴,僦居邗上。時忍飢僵臥,未嘗有所干謁,其作畫,亦惟二三知己互相切磋,尤不可以貨取。生平雅慕倪雲林,畫山水,落筆輒似之,亦不畫人。且能詩,嘗寫枯木竹石贈黃煦堂,題一絕於上云:「幾度行吟問水濱,西風回首總無因。年來筆墨皆拘束,只寫溪山孏畫人。」——《清稗类钞》

李艾堂云:瘦生画好仿古人,若营丘、北苑诸派临之皆能得其神理。似此当为一人。历代画史汇传,列为二人,绘境轩读画记已辨其误。——《墨林今话·年王臣传》

年汝邻,又名王臣,本年羹尧少子,或曰:其孙也。曰:王臣者所以示不臣,曰不孤者所以示孤孽,其志盖可悲矣。近人以王臣、汝邻为二人,又以不孤为不朽,皆误。——《骨董琐记》














大白菜 2006-11-11 12:41


这些天到处看年家的资料,白菜附庸风雅,自己都觉得神清气爽起来了,转贴一篇论文,作者顾工。与大家同观:



        
年汝邻与18世纪仿古山水画的终结


清代中期以前,大致在18世纪,是中国晚期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时期。唐宋绘画的气势雄健,元代绘画的淡雅荒疏,明代绘画的文人逸致,到明末清初

四僧四王的变古与复古,古典中国画至此基本终结。一般认为,近代中国画的起点是19世纪后期的海派,这从时间上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合拍的。但作为海派先导的活动于18世纪的扬州八怪,从作品风貌来看也完全可以纳入近代中国画的体系。而且古代、近代画家身份的变化(元明清画家多是文人画家和供奉画家,近代画家多是职业画家),以及中国画大规模的商品化,都得从18世纪的扬州画坛算起。所以,百家争鸣、新旧交替当是18世纪中国绘画的主旋律。



   
昆仑堂美术馆藏《幽谷春晚图》,是18世纪山水画家年汝邻的作品。年汝邻在画史上名声不彰。据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的《扬州画舫录》载:年汝邻,字寄涛,号瘦生。顺天人,居扬州。画山水好仿古人,若营邱、北苑诸派,临之颇能得其形似。[1]然而在年汝邻当年活动的扬州附近地区的大小博物馆里,竟然没有留下年汝邻的任何一件作品。此幅作品系日本朱福元先生捐赠。浅绛设色。落款为:抚二瞻法,并录其题于上。半壁烟霞接晓松,孤亭高峙小桥通,谁知幽谷春还在,时有岩花映涧红。年汝隣。年瘦生白文印。查士标(字二瞻)是清初流寓扬州的徽籍著名画家,山水学倪瓒、吴镇,多荒寒之气。年汝邻此图则要滋润茂密一些,山峰蔚然深秀,用枯笔勾勒皴擦,墨色温润,不显火气。山石多用点皴,笔法近黄公望。



   

同是乾隆年间成书的《历代画史汇传》载:年汝邻,字寄涛,号瘦生,又号不朽居士。顺天人,居扬州。山水宗营丘、北苑,竹石古木仿佛云林。前面紧挨着还有一条:年王臣,字瘦生。家本勋业,僦居邗上。雅慕云林山水枯木竹石,落笔似之。时忍饥饿,未尝有所干谒。其作画惟与二三知己互相盘礴,不可以货取。能诗。[2]年汝邻和年王臣字号、籍贯、家世、画风都非常相近,因而美术史家俞剑华把年汝邻、年王臣定为同一人:年王臣,[]字汝邻,后以字行,别字寄涛,又字瘦生……羹尧从孙,鬻画邗上。书法赵孟頫,画摹倪瓒……《历代画史汇传》列为二人,《绘境轩读画记》已辨其误。[3]据笔者查考,年汝邻传世作品极少,屈指可数。而署名年王臣的作品至今还未发现。现存年汝邻两件有纪年的作品,分别是安徽博物馆藏《听秋图》和上海朵云轩藏《寂寥图》[4],作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和乾隆五十二年(1787),由此可推知他的主要活动时间,当在乾隆中期至后期,与扬州八怪后期画家以及小四王同时。



   

笔者藏有一件年汝邻《春江图》扇面。上边缘处有少量银粉残留,估计原为洒银笺。款题写春江树杪船诗意,以应二亭先生命。寄涛年汝隣。寄涛白文印。画面中部为江水,远近两侧皆山,树木茂盛,左侧巉岩突起,下有茅亭。透过树梢望去,中部和右侧江边山崖下歇有许多小船。山石用枯笔短皴,笔法浑厚。坡石、杂林繁而不乱,有苍莽气息。春江树杪船句出自唐人张乔的五律《送友人进士许棠》。张乔是安徽池州人,晚年隐居池州境内的九华山。诗中描写的应是池州一带的江景。年汝邻是否去过池州,不得而知,也并不重要,其作品对诗意的表现能力是令人赞叹的。



   
年汝邻的早期作品《虞山胜概图》[5],尺幅不大,但笔法甚精,作风细谨。画上的题款与其后期作品有明显的差异。款字虞山胜概。摹一峰老人法。寄涛年汝鄰。为行楷,一笔不苟,极似赵孟頫;而其后期作品上的落款虽然也是赵孟頫风格,但都是娴熟的行草书。且旁在右,也与后期落款旁在左不同。虞山在江苏常熟,为王翚(四王之一)、王玖(小四王之一)的家乡。年汝邻游览常熟,也许会与虞山派画家有所交往。但他的画风,没有受到虞山派的直接影响,仍然是取法元人。王翚擅长画树,在他《虞山十二景图册》中,树相对于山更为突出,成为画面的中心;而年汝邻此幅,山峰层层叠叠,完全是黄公望画法,反而不太像真实的虞山。

年汝邻的仿古画风,是有其艺术史背景的。从晚明到清初,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着好古尚雅的风气,凡生活起居、文房用具、钟鼎器皿、书画法帖,事事考究,由好古导致仿古,又有商人附庸风雅。由此构建起的一套仿古、复古的收藏鉴赏观,由文人士大夫的品位来引导,又得到文人官僚阶层的附和,有着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6]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古物市场活跃,仿古手工艺技术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在绘画方面,产生了一批以鉴赏古物为题材的绘画。绘画风格和技法上的仿古,在明人表现为以奇为古,融入强烈的个人创造,譬如陈洪绶;在清人表现以正为古,突出绘画的技巧性,譬如四王。美国高居翰先生也认为,1417世纪是中国晚期绘画史上两次复古的高潮,在这两个时期里,从事各种复古创作的画家们对于整个绘

画艺术的过去,进行了影响至深的再思考。” [7]

   

清初以来,画仿古山水的画家已经有一大批人,如四王、查士标、黄鼎、李世倬、张宗苍、蔡嘉、方士庶、董邦达等。他们不仅取法明代沈周、文徵明,更上溯到元人、宋人。或仿荆关董巨,或仿黄王吴倪,仿古成为一时之风气。18世纪与年汝邻同时的还有钱维城、潘恭寿、黎简、王昱、王玖、王宸、王愫等。他们推崇的笔墨情趣,都是文人逸致,题材也不出荒林野水、寒山萧寺、茅屋书斋。他们的绘画都属正统派范畴。



   

作为乾隆时期画坛中心的扬州情况如何呢?据《扬州画舫录》的资料,当时的扬州画坛除了被后世称为扬州八怪的一批花鸟、人物画家之外,还有仿效倪、黄模式的山水派、以袁江、袁耀为首的界画派、以禹之鼎为首的写真派等等,各负时名。现在的画史只讲扬州八怪,好像八怪是当时扬州画坛的大名家,其他画家都是小名家,并不正确。



   
从全国范围看,乾隆朝的画家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流派,一是以小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一是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人画的革新派,还有就是以郎世宁、王致诚为代表的西洋画家。[8]至于扬州一地,实际上只有正统与革新两派。当时正统派的仿古山水遍及画坛,其人数远较八怪为多。前有查士标笔更超迈,真窥元人之奥[9],后有以方士庶(号小师)为首的小师派,同时还有唐志契画笔萧散清远,有元人风[10],孙人俊山水学巨然,画古树皴染得古人法则[11],汪元麟山水法梅道人[12],汪涤崖画学大痴[13],吴麐山水学黄子久[14],徐午有宋元人气味[15]

扬州有这么多学习宋元传统的画家,要归功于这里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本来,宋元作品传至明清时代已经很少了,民间很难看到,许多画家只能学习近代作品。而扬州因其经济繁荣而聚集了大批画家和收藏家(画家必有收藏,否则就无法学习,如查士标就家藏鼎彝和宋元人真迹),宋元书画收藏能在友好之间共享,这是扬州画家得天独厚的眼福。若无这个条件,学习宋元只能是一句空话。



   
从关于年汝邻的简短记载中,可以知道他与扬州八怪同时生活在东南都会扬州,但与八怪有许多明显的不同:



   
首先,从画种上看,年汝邻专攻山水,而八怪都以花鸟、人物为主。当时各画派,如娄东、虞山、常州、金陵、新安、江西诸派都以山水为主。八怪可能是看到当时画山水的画家太多,创新难度大,而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花鸟和人物画进行突破。他们经常画商人和市民阶层喜欢的清供、和合二仙、八仙、梅兰竹菊、果蔬菜肴、利市、松鹤延年等内容,题材世俗化是八怪的特点。



   

其次,从风格取向上看,年汝邻的小写意仿古画风,不追求强烈个性,注重的是笔墨情趣。他崇拜的是李成(营邱)、董源(北苑)、倪瓒(云林)。书法取法赵孟

頫,这是和他的文人画风相一致的。扬州八怪俱是大写意画风,强调个性化。他们崇拜的是徐渭、高其佩、石涛。八怪多为性情中人,为人率真不拘小节,

脱略放浪,个性强烈。



   
第三,从生活方式看,扬州八怪都以鬻画为生,许多人依靠盐商,作品有浓厚的商品画气息。而年汝邻一方面生活无着,需要卖画;一方面其作画惟与二三知己互相盘礴,不可以货取,抱着自娱为主的心态,不为名利所诱。

年汝邻的绘画不走市场化的道路,还有一层原因,当与他的家族背景有关。他的叔祖年羹尧是清康熙、雍正两朝重臣,先后平定西藏动乱和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立下赫赫战功,官至一品。因其权力过大,恃功自傲,对皇权形成威胁,雍正三年十二月(1725年初),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自尽。到了乾隆朝,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作为罪臣子孙,年汝邻仍小心翼翼,行事低调,不参加画家、文人的诗酒之会。时忍讥饿,未尝有所干谒,显然也没有成为盐商或官员的座上宾。这就使得他的知名度远不如八怪,到了200多年后作品几乎灭失殆尽!仿古画风在1718世纪画家众多,又得到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的喜好。乾隆是一个完全汉化的皇帝,他有着琴棋书画等属于汉族文人的一切嗜好。乾隆观赏到大量的宫廷绘画收藏并参与对它们的品鉴题跋,因

而他推崇宋元以来的传统笔墨也是必然的。乾隆朝的翰林画家,重要的有张宗苍、董邦达、钱维城等,董邦达官至礼部尚书,钱维城是状元郎,他们都是仿古山水的行家,创作了大量仿宋元的画作。翰林画家的作品体现了董其昌推崇的南宗绘画的笔墨传统,又是四王画风与宫廷绘画的结合,具有庙堂之气,乾隆赞赏之余,常常在这些画家的作品上题诗。然而,当时非常流行的仿古画风,非常有地位的山水画家,仅仅过了200年就大多退到美术史的幕后去了。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和评价问题。首先我们可以指出这些仿古山水画家重视了绘画语言的艺术性,而在创造性上表现不足。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意仿之作,通常标明仿某一古代名家。他们摹仿的对象不必确有一作品,而是抽绎古法,以定型化的造型、笔法系统和构图模式,兼收并览,融会于一幅或制为成套的作品。[16]画法的定型必然压制了创造力,这是临摹的局限。不能说这些画家没有思想,他们看到画坛门派林立,作品的气局和境界日渐卑下,力图通过学习宋元传统来矫正时弊。这就是高居翰所说的再思考。但问题在于,复古的目的何在?临摹宋元较之于临摹明清更能解决绘画的时弊吗?



   

五代宋元的山水画家,他们与自然山水保持非常亲近的关系。李成也好,郭熙也好,倪瓒也好,他们都是天性热爱山水,以山水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特别是生活在乱世的画家,他们往往避开城市,来往于山林间,精神与山水相通。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有创造,在于他们的画法是从真山水而来,并加以个人化的总结和发挥。北方山有北方特点,南方山有南方特点,画家所处地域不同,画风也必不同。大师一出,各地画人竞相临摹,从书本到书本,只知技法传承而忽略了山水性情。仿古山水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品。



   

从画家的身份来看,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而清代画家仅仅是画家而已,此时文人画转变成了画家画。画家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元明以来山水画中蕴涵的精英文化转变成市民文化。虽然诗书画合一的形式还能维持,甚至有的画家还能刻印,变成诗书画印合一,但质量已经明显下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代画家的诗普遍不够好,包括四王八怪在内。在我们前面举到的5件年汝邻作品中,居然没有一件有作者自己的题诗,这也可看作是作者不擅作诗的证据。虽然他的作品坚持着元代文人画的技法规范,也营造出可居、可游的笔墨意境,但自身文化修养的缺失,导致清代画家再也达不到元、明画家的文化地位。



   

清代画家整体素质的下降,学习方式的单调,导致山水画的境界日渐狭隘。17世纪的石涛、八大、龚贤以及四王,虽然他们也有不少意仿古人的作品,但都是个人风格很强的大画家。到了18世纪,这样的画家几乎就绝迹了,画家们竞相以模仿古人为能事,文人山水和仿古山水演变成一种陈陈相因的图式。对古典文人山水画而言,它不但依赖于画技,还依赖于画家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仅仅在书斋中模仿古人,是不能领会山水画的真谛的。仿古山水和扬州八怪绘画地位的此消彼长,正反映了中国文人画蜕化和世俗文化渗透的特定历史状况。18世纪结束以后,仿古山水益加衰微。直到20世纪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等画家走出书斋,到山水中大量写生,山水画才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注:

[1] [
]李斗:《扬州画舫录》45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2] [
]彭蕴灿:《历代画史汇传》,《中国书画全书》第1119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3]
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193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4]
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2328页和383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5]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141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6]
参见杨美莉:《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台湾《典藏》200312期。

[7]
高居翰:《气势撼人: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第1版。

[8]
参见刘曦林:《扬州画派的历史坐标》,《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 [
]李斗:《扬州画舫录》4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0] [
]李斗:《扬州画舫录》39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1] [
]李斗:《扬州画舫录》4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2] [
]李斗:《扬州画舫录》43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3] [
]李斗:《扬州画舫录》43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4] [
]李斗:《扬州画舫录》44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5] [
]李斗:《扬州画舫录》48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16]
何传馨:《明末清初绘画的仿古风》,台湾《故宫文物月刊》249期。



图:

[
]年汝邻  幽谷春晚图  85×33cm 
纸本  昆仑堂美术馆藏

[
]查士标  南徐山水图(局部)  纸本  昆仑堂美术馆藏

[
]年汝邻  春江图  17.3×54cm 
纸本  顾工藏

[
]年汝邻  虞山胜概图  41×59cm 
纸本  中国文物商店总店藏——《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141

[
]方士庶  蜀中山水  173×78cm 
纸本  扬州寒英馆藏


大白菜 2006-11-11 13:04
家门历遭不幸,败落至此,子孙尚能风雅若斯,年贵妃何许人也?真令人不胜遐思。想来对审美趣味极高,学识渊博的四来说,一般庸脂俗粉他也不会放在眼里8。尝见jj小说,某穿越mm 托体年氏,大唱现代流行歌曲,白菜读后,肠胃甚感不适。


附上年汝邻画作二幅。笑,看来看去,果然是“只写青山懒画人”啊~





冰木琴 2006-11-12 00:36

白菜,一路读下来,对年大越来越喜欢~~~

我决定,认年大做干儿子了~~~嘿嘿~~~


大白菜 2006-11-12 02:37
那婆婆就是白菜双重的婆婆了……四妈和年妈……哈哈~抱住~~~

今天为小说作卡片,写到被抄家后,汝遴已无钱买纸,找了一根木枝,一边回想倪云林(倪瓒)的画,一边在雪地上摹写,年希尧看到了就在旁边指点,还说,姑姑就喜欢倪瓒,她在圆明园住的地方“梧桐院”,收藏了很多倪瓒的画,现在那里就叫“碧桐书院”。乾隆此时正在碧桐书院里,观看着倪瓒的画,粉幸福的把自己的印章盖到画上去了。白菜y到这里,自己也笑喷,看到年汝邻喜欢倪瓒的资料,我先想到的真的就是“洗桐女史”四个字哦,挖嘎嘎,可真乐坏我了~虐了年大,年糕孙子(我想年糕死了,子弟都由年大抚养8?年家人多,是不是四给年糕领内务府总管还有这么多兼职的缘故呢?),还弄污了我们桐敦肃的藏画,另捎带把乾隆给摧了一把~~想起那电影名“一个都不能少”了,虐的好开心呐~


桐桐,你再卖身一次给我好不?!抓住袖子求!



云想衣 2006-11-12 19:08
白菜,你这小说……
不过说实话,在白菜的熏陶中,我是越来越坚定的成为年党,越来越心疼他们。
虽然乾隆时期的抄家后,年家基本完全淡出了政治舞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正是因为这一家子就算是被二次抄家,就算是失去了生活的物质保证,还如此对文化孜孜不倦的那种“痴气”,更让人为之欣赏,为了心疼。
中国的很多所谓文人还有科学家,缺少的就是这种“痴气”啊

大白菜 2006-11-13 03:28
我最赞年汝邻贫穷,“忍饥僵卧”,但是他的画仍然“不可货取”!又看到顾工说,扬州八怪的画商业气都很浓,年的画却是自娱为主,不为名利所诱,也让白菜不得不喜欢他。

他们一家人的骄傲似乎是遗传的,年大生死关头,为了老爹还拒绝四与自己弟弟对质的要求,年糕进北京,满地跪迎的大臣他看也不看,史贻直独不跪,他却立刻跳下马来,把自己的马让给史骑,两人并驾同入城门(那么多跪迎趋奉的王公大臣还不当场气死,哈哈哈),年汝邻贫饿交加,又“画不货取”,虽然白菜最爱的还是四,时刻和四保持同一立场,但是实在忍不住心仪年家人这个自行其是的派头!

贵时如此,贱时也如此,竟是庄子说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了。赞叹!



舜颜 2006-11-14 09:51
二百七十四 管理淮安关务年希尧陈明接奉江宁织造曹頫口传谕旨摺
     

雍正五年三月初九日
     

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关务臣年希尧谨奏,为奏闻事。
     

  臣自江西旋淮,于三月初二日前抵镇江,与江宁织造臣曹頫相遇,蒙恩谕令曹頫下臣俞旨。臣跪聆之下,仰见我皇上体恤微臣周详精当,虽纤微无不尽善,臣不胜感激。除敬听恪遵外,为此恭摺具奏。
    

朱批:“奢靡”二字当切戒。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摘一段)

我总感觉某四对待大年这孩子,就好象严厉的老师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学生。可能某四希望大年有“出息点”别老给人留下什么把柄;我估计着某四应该知道大年是喜欢摆弄这呀那的,问题是他就希望大年能在“官”字上用用心。关键当时西学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和普及,而且年家就剩这么个大年在撑了,四在怎么也希望大年能争气点。 



大白菜 2006-11-14 10:12
对呢对呢!

年糕抄家后,虽然三百多家人给杭州将军鄂弥达卖了三千二百多两银子,但是年糕还是有大小老婆儿子女儿三四十来号人,都归年大养了,天,年大要不是打数份工(兼领数份职任)怎么养得起,何况他还印书,写书……本职工作之余,休闲生活超级丰富……汗……


四再不叮嘱他“你省点花”,他还怎么得了!白菜恨不得把年大钱包抢过来——我给你看着!



我甚至怀疑是年贵妃临终前求四看顾下她哥哥,否则四的这种性格,最受不了糊涂人了,有生之年却还给年大猛升官,猛包庇!

洗桐女史 2006-11-14 11:19

嗯,年大家还有当铺,可以供其花销,不过乾隆年间……

当铺是一项收入颇丰的财源,后来年大还试图隐瞒呢,结果也没能隐瞒住。


飞天199 2006-11-14 12:34

 

看来四还是一个不错的女婿哦,对岳父家里很是照顾。年羹尧获罪之后,他还是很照顾年家。

呵,我觉得未必要年MM临终的请托,四才这么做。四对年家的处置,我总觉得虚张声势的成分比较多。对于年羹尧,以四的性格,似乎真的到了罪无可赦的地步。


大白菜 2006-11-14 13:01
四可偏心呢,皇后去世,坤宁宫的太监偷祭肉卖,四只是下令禁止。年妹妹丧礼,礼部仪仗没准备好,四就给大家全部降级,还把老三给骂了~

嘿嘿,孰重孰轻啊~

不过皇后去世的时候,四自己是病猫一个,没那么大精神去和太监计较了8~~~~~~~~~~~

云想衣 2006-11-14 13:19

四四这孩子……摸摸,宠年家吧,没关系,我们都支持你

我觉得乾隆这小子确实做得挺过分的,这不是摆明断年家的后路了吗


飞天199 2006-11-14 15:51
 

    对于老三,四和他的心结大概不小吧。四一登基就翦除了老三的势力,还有,四不是把老三世子的名字硬挪给了小福慧吗?

   想起汉武帝的李夫人。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对她恋恋不忘,但汉武帝最终还是株连了李氏一族。汉武帝对李夫人究竟是怎样的感情?我看不透,也想不明白,只是觉得心寒而已。还好,四对年府的照顾,可谓自始至终。四对年希尧的照顾和纵容,当然有着偏私的成分。大公无私,不偏不倚是大家一直推崇的原则,但我始终认为,人始终有感性的一面。有点偏心的四,倒是可爱多了,毕竟他也没有偏得太离谱。

    忽然感慨良多……年家显赫一时,待到年羹尧获罪,时人大概以为年氏一门该大祸临头了吧。到了年MM的丧仪,礼部竟敢疏忽至此,真是世态炎凉。待到乾隆登基之时,更是只能感慨“一朝天子一朝臣”。


大白菜 2006-11-15 00:45
其实……低头玩手指……我觉得礼部很无辜的,谁和四那样,册封礼和丧礼竟然能同时进行,还不把人家礼部忽悠懵了……按皇贵妃制行丧礼就很可以了,还非要先发册宝,告太庙那些……乱死了……

四怎么对年糕我不同情(哈哈,乾隆说年大“玩物”,我可愤愤不平了),就是觉得四有一点做得不好,整人别整出文字狱来,而且汪,钱,吕的书现在还有,那些文人的书可有可无,年糕的《治平胜算全书》十六卷,《年将军兵法》二卷,还有年大的一些历学书,都是极有用的书,都因为这些政治运动再不能传世了,多么可惜呀(比年妹妹之死可惜多了)……汗……我对书的价值标准怎么和秦始皇那厮一样……爬下去作检讨……






云想衣 2006-11-15 08:47
……玩手指……得礼部很无辜的,和四那,册封礼和礼竟然能同时进行,不把人家礼部忽悠……按皇妃制行礼就很可以了,非要先册宝,告太那些……乱死了……

 

 

同意白菜的,我觉得礼部的人简直可以说要傻眼了,还弄得和国丧差不多的,礼部的人要傻眼二次方了,不过当时皇贵妃的丧礼定制好像不很完善的说,之前有谁按皇贵妃的礼制下葬的吗?就算敬敏,也没把她的丧礼重办过。礼部那个时候一定是郁闷之极,斟酌丧礼要怎么办不说,还要被皇帝骂,还要连降数级,唉……

 

 

说到年糕,我还是有点同情的,至少我觉得他是可死可不死。白菜,你说到书的问题,我又要郁闷了。但凡中国历史上牵扯到重大政治案的人物(文字狱不算),就算其再有才能,他们写的书有几本能流传至今的?年大的书可惜了,年糕的兵法也是相当可惜,对于缺将才,缺科学家的清朝来说,只怕从年家的遭遇中就可以预见其命运之三四分了



洗桐女史 2006-11-15 11:30

引用
四可偏心呢,皇后去世,坤宁宫的太监偷祭肉卖,四只是下令禁止。

这个有点问题呢~某桐睡了一觉,才反应过来。

坤宁宫是祭神的地方,并非皇后的居所。按照朱家溍先生的说法,清朝的皇后,只有经过大婚,才在坤宁宫住三天,三天后,在东西六宫指定一个宫,不像明朝那样永远住坤宁宫,清朝皇后住的本宫是她自己居住的地点。没经过大婚的,一辈子都没住过坤宁宫。

而且皇后是在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停灵的,如果没有发生地震,不需要修葺的话,应当在寿皇殿停灵,也不是坤宁宫。所以这里说的祭肉,并不是皇后死用来祭奠她的。


大白菜 2006-11-15 16:03
我是看到《大清会典》说皇后丧礼坤宁宫也有设丧祭(皇贵妃丧礼坤宁宫也设丧祭~)。

同意莲花的说法,是不是太监们看到此时肉多,所以……哈哈哈~~~~~


飞天199 2006-11-15 17:27
 

红颜薄命,总是令人扼腕叹息。呃,这个,必须承认,礼部是有点冤,那个礼仪,我又细看了一遍,还是糊里糊涂的。白菜,如果只是单纯的丧礼是怎么样的呢?

坤宁宫除了大婚时,平常都是用来祭祀的。

呵呵,这些太监竟然连猪肉也要A。这才多少钱哪?

飞天199 2006-11-17 23:36

曾经听别人说,清朝力避皇后与皇贵妃同时出现。除了顺治的董鄂MM外,皇贵妃一般只有两种:一种是皇后过世后,不宜立刻立后而册封的过渡性皇贵妃,又或是皇帝不打算立后,在妃嫔中选择一个主持后宫事物的,晋封为皇贵妃;第二种,是皇帝对妃嫔临终前的嘉奖和安慰。

我有疑问,真的没有皇贵妃与皇后同时存在的例子吗?除了董鄂MM以外。


大白菜 2006-11-19 08:03
敦肃皇贵妃,雍正贵妃,雍正起居注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贵妃特封为皇贵妃,倘事出,一切礼仪俱照皇贵妃行”,也算和皇后并存了几日。哈哈~
同治的淑慎皇贵妃(生前初为妃,后由两宫宣旨,封为敦宜皇贵妃),与皇后是并存的,不过这是慈禧不喜同治皇后,政治斗争的结果。
乾隆的纯惠皇贵妃苏佳氏,是乾隆二十五年进封皇贵妃的,也与乾隆的继后并存了(孝贤后十三年薨,乾隆后立的继后触怒皇帝,被收回曾经得到过的全部册宝是乾隆三十年的事情)五年。慧贤皇贵妃病重二十三日封皇贵妃,二十五日薨,与孝贤后并存2日。
加上董额,皇后,皇贵妃同生并存,清朝仅此五例。

飞天199 2006-11-21 23:36

亲亲白菜。

年MM的晋封不是特例,私心中的确是有一点遗憾。但是,这也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像董鄂MM,虽然追封为皇后,地位始终有些尴尬。


云想衣 2006-11-22 08:47

我觉得四四对年年不错的,皇后死后,熹贵妃主管后宫,也没看四四晋她为皇贵妃,飞飞我们不要太贪心,不然当心被四四怨念。董鄂地位何止是尴尬啊,清廷就没承认她皇后的地位呢。


大白菜 2006-11-22 11:38
我觉得贵妃死了才好。而且死的正合时宜。

否则活着是一件太恐怖的事。贵妃皇贵妃什么的,死了也就没什么好计较的了。

年家
受宠信当权的时候,老爷子一闭眼,年糕立刻领抚远大将军印信,年大当月出放广东巡抚,胡凤翬三个月后出任苏州织造,而李煦就被抄家了,家人都官卖
为奴,当时四还让年糕从这些官婢中先挑选。不出三年,年糕也倒了,鄂弥达也卖出了他家的三百多个家人,不过因为他的妻子是宗室,所以妻眷逃过被贩卖的命
运,可那些李煦的眷属,就被贩卖两次了!大概以后的摆脱不了被一再贩卖的命运8!怪不得雍正四年,因年案招胡凤翬一家回京,胡家人毫不犹豫地就自杀了呢,
总好过未来不断的受辱8……

贵妃如果这时候还活着,看到自己家人的命运,一定更加痛不欲生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她死在大家之前更好,四在年案过去后,还念着贵妃的旧情,比较妥善的照料了她的家人。

真恐怖的大清朝……

洗桐女史 2006-11-22 12:19

是,在人老色衰失去皇帝宠爱之前死去这是最好的结局。

如果齐妃早逝,可能她也不会面临如此痛苦尴尬的结局吧。


大白菜 2006-11-22 12:27
恩,想起哈姆雷特来了:“但愿这太过坚实的肉体融了……(Oh that this too too solid Flesh, would melt,thaw, and resolue it selfe into a Dew: )"

死亡真是回避现实很好的办法……


云想衣 2006-11-22 13:41
汗,今天做此感慨的人还真不少……对年年来说未尝不是一个……但是对于活着的人,对于她那个宝贝儿子就……

大白菜 2006-12-07 11:04
唉,活着的人总要活下去的,当初这姓年的一家人聪明富贵太过,给世人印象深刻,不相信这样炫赫的家族能就此败了。
后来还不断有人在野史笔记里编造当朝公爵孙尔准,官员严修等人都是年糕的后人呢!估计都不是真的了,因为世宗说了再不许他家的人应科举做官了么!

世宗夺位,年羹尧有力焉,大被亲任。及羹尧权倾中外,乃摭其罪黜辱之,罚守杭州城门。羹尧日坐城门外,见一老儒,出入恒不逾时,呼而问之,盖家贫授读城外,归而养母,故晨出暮归也。羹尧心识之。一日,约儒宵待于家,至期,携一仆来,登堂请拜母,并请其妇出见。命仆去外衣,一旗装妇人也。羹尧命以姑礼见儒母,以大妇礼见儒妻,告儒曰:“此吾妾也,吾得罪,必不能全其家,吾死虑绝嗣,此妾已孕,今以托君。”以一匣馈之,皆奇珍也。儒受而诺焉。羹尧旋被戮。妾生子冒儒姓孙氏,以功致公爵。又闻诸祥符顾瑗亚蘧,言侍郎严修本浙江籍,自言为年大将军之后,未知信否。

这段野史好几本民国的小说都用到了,嘿嘿。



洗桐女史 2006-12-07 15:12

哈哈,刘信义版的刘红

好像以前不少电视剧都有YY过这一段呢。

汗,发现我最近一提起电视剧眼睛就发光的说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正赦回年羹尧之子的上谕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10832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