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谕命大学士等代拟九言长律等诗以贺怡亲王寿辰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第三册 无年月谕旨》,页3-4
toutou:
小四要求还挺多,又限韵,又限字数,又限内容体裁,还要“新鲜”的。不会是好几个大学士每人要写这么多吧,那又是一本诗集了。
还有哦,他说九月初上交,也就是说下谕旨的时候也就是七八月份,过生日送礼物要这么长的准备期啊,真素……
呵呵,幸福的十三哦.
另:四四的字很man啊.
真不知JJ文文里那些女主是怎么靠伟大领袖毛老爷子的诗句闯关的,要求字数还要求别的啥的,难道背诗之前还得默算字数么?临场发挥果然很重要....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御制〈书经传说彚纂〉序》
朕思六经皆治世之书,而帝王之大经大法,昭垂万古者,惟尚书为最备。盖自继天立极,精一执中,二帝三王之心法,递相授受,而治法亦因之以传。今观书所载,成天平地,经国造邦,建官立教,礼乐兵刑之弘纲大用,与夫赓扬都俞之休风,嘉谟嘉猷之陈告,凡所为永膺天命,而致时雍协和之效者,虽相去数千年,尚可于方策中想见。其钦明寅畏之衷,敷布经纶之迹,后之君臣得奉为模楷,以追踪于唐虞三代之隆,讵不于书是赖哉?我皇考圣祖仁皇帝,圣学渊深,治功弘远,存于中者,二帝三王之心,发于外者,二帝三王之治,而稽古好学于典谟训诰之篇,沉潜研究,融会贯通。初命讲官分日进讲,着有解义一编颁示海内,复指授儒臣荟萃汉、唐、宋、元、明诸家之说,参考折中,亲加正定,广大悉备,于地理山川援今据古,靡不精核,为《书经传说彚纂》凡二十有四卷。兹值刊校告竣,与易、诗、春秋诸经次第传布。敬制序文,勒之卷首。夫后世之天下,唐虞三代之天下也,而治法之垂为典章,心法之原于性命者,先后同揆,百世之圣君贤辅未能易也。故为君者必思比徳于尧、舜、禹、汤、文、武而后无忝乎为君,为臣者必思嫓休于皋、夔、伊、傅、周、召而后无忝乎为臣。朕夙夜兢兢,冀克守主敬存诚之道,以遂觐光扬烈之怀,尤冀卿尹百执事,共体元首股肱之谊,殚协恭励翼之忱,寅亮天工,諴和民志,俾薄海内外,永底乂安。于以远宗圣哲而仰承皇考尊崇经学启牖万世之盛心,顾不美欤?是为序。
雍正八年仲春十二日
是不是这个书?四四写的序啊~~~~~~
引用 我皇考圣祖仁皇帝,圣学渊深,治功弘远,存于中者,二帝三王之心,发于外者,二帝三王之 治,而稽古好学于典谟训诰之篇,沉潜研究,融会贯通。初命讲官分日进讲,着有解义一编颁示海内,复指授儒臣荟萃汉、唐、宋、元、明诸家之说,参考折中,亲 加正定,广大悉备,于地理山川援今据古,靡不精核,为《书经传说彚纂》凡二十有四卷。
“九言律偏于弟兄间口气,其他偏于君臣口气些。君臣口气的不要厌气俗气,好得体为主~”
颇难啊,难道想不俗气就能不俗的么?某人真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