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讨论]九界关于“雍正心理变态”的讨论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讨论]九界关于“雍正心理变态”的讨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6-09-14 16:39

[讨论]九界关于“雍正心理变态”的讨论

原贴连接——发泄贴:老四就是心理变态
  

桐华

发泄贴:老四就是心理变态
  

老说我夸张,我哪里夸张了。雍正把八和九拘禁在黑屋子,四周有高墙,食物通过小窗口传递,吃喝拉撒排泄全在一个小黑屋子里。此时谁都知道他会杀这两个人,可他没有,他就是关着,折磨着,长达个月后,两人被折磨而死。你设身处地去想想人被拘禁在一个小小黑屋子,不见光线,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的感觉!!!!人人替雍正辩解时,都会说李世民如何如何,可李世民他干脆利落的一箭射杀了兄弟,没有给对方折辱,没有折磨,一刀一箭全部结束,他不会扭曲地去享受折磨折辱对方的感觉。皇位之争,死不死,没什么,可如何杀死对方却实在有的一看。
  

雍正的圣旨中用老八的妻子和孩子的姓名威胁老八为他办理事情,说出伊若不实心办事,必治伊妻伊子重罪这种类似的话。我曾经和洗桐女史笑说,雍正这点表现要放在武侠小说中,他不仅仅是反派的问题,而且是最没品的反派,因为男人之间的角斗居然要用对方妻儿的性命去威胁,不是没品还是什么?
  

他一边用人家唯一的儿子的性命威胁老八为他办理事情,一面却随时找机会折辱对方。
  

真正看雍正历史的人,即使再爱他,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精神压抑太久,有变态倾向。
  

李世民何尝没有被兄弟陷害折磨过,可各人性格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然选择的路不同。
  

我喜欢老四,可也懒得去为他说好话,此人就是心理扭曲,帮了他的那几个人,有几个有好结局?
  

为了骂老八,把人家十多年前,为良妃办葬礼的事情都拿出来骂,不是有病是什么?我现在别说十年前,就是一年前的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忘记,此人却念念不忘十年多,不说他心理有问题,也实在说不过去。
  

我其实偏爱的是老四,文章后面全是为老四赚取同情票,我自己心中也明白我的确太对得起老四,以至于实在对不起别人。
  

发泄完毕!
  

禁止附和与反驳!
  

因为偶也不正常,你帮老八,我就想帮老四,你帮老四,我就想帮老八,反正肯定会和你立场不同。所以不要理我,呵呵!
  

哈哈,洗桐,我又为了老八骂老四了!

cloris
  

小三,你要是说的是书里的四,我啥话都不说了,但是要说历史上的四,他可真的没干过蒸人或者类似的酷刑呀,除了对89狠,没干过什么变态的事。我们四怎么变态了,我们四可爱得很

 

桐华
  

难道还真要看他蒸人才叫变态?蒸人就算变态吗?各位姐妹未免也太看重人权了!轮痛苦程度,和被康熙用五颗顶子钉在墙上的人,哭嚎数日而死,哪个更痛苦?蒸人再苦半个时辰肯定搞定,可那个呢?
  

说老四变态,不是说他用刑罚,而是此人以折磨他人为乐!
  

他要象李世民一样,也没什么可说。
  

老说李世民如何如何,雍正如何如何,
  

唐朝泱泱大气,清朝却比儒家还儒家,越活越小家子气!康雍乾三人都脱不了关系。
  

雍正现如今如此受欢迎,不过是因为中国历史现状问题的折射。
  

政府贪污腐败严重,检查机构无力,人民对现状失望和不满,却没有合理渠道解决,内心深处对社会现状的失望折射出来就是对雍正的喜欢。雍正在治理贪污方面的狠辣,也算堪称古代皇帝第一了,这种人,在现在不受欢迎才怪!
  

我刚开始喜欢他,不也就是看到他什么肃贪的。
  

而最为喜欢雍正的人津津乐道的不也就是这么些事情,什么肃贪,为百姓做事情了,其实治理贪官可就不见的是一定是为百姓办事情。
  

但雍正在整个民族历史进程中,他做了什么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益的事情?或者推动历史进程的事情?
  

总喜欢把李世民和他并列,其实两人功绩千差万别!看战争,看朝堂内的人际关系,看国家财富,看民间的生活水平,看文化的开明,看科技的发展,这些才是硬指标。
  

不过比肃贪,李世民肯定比不过雍正,但笑着说,是抓小偷好?还是压根没有什么小偷去抓好?
  

洗桐女史
  

偶素超级护君花,禁止辩驳也要辩
  

默~~亲爱的小三,难道不觉得,康熙的儿子们每一个都有性格缺陷么?别只说四,就是老大、老二、老八、老九,哪个心理不变态呢?这纯粹是老爷子的教育问题,此外,我认为孝惠这个没脑子的女人也要负上很大一部分责任,最起码应当为老大、老二的心理变态负责。
  

老大圈禁期间,他的两个妾室自缢而亡,康熙闻知之后,很气愤的批道此人之逆暴之处,数千字书不尽。今闻看守之处,较先松散,理应更严。朕子也,实无知处。人之议论岂能圈禁乎?无论如何改正,断不可释放。倘释放此二位阿哥,无益于全国,亦于朕无好。

大阿哥、二阿哥和康熙是父子关系,而康熙犹防备如此,那么八、九和雍正只是兄弟关系啊,雍正怎么可能手下留情。再说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哪个手上没有沾染过兄弟的鲜血。但雍正所处的时代和努尔哈赤、皇太极不一样,和唐太宗时期也不一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汉化程度不深,而唐朝呢,虽然有着辉煌的业绩,但也常被宋人挑出三纲不立的毛病,唐朝无疑是我国古代文化最宽松的时代,也正因为如此,唐代才出现了武则天称帝,出现了像李白这样的诗人。而雍正所处的时期呢?难道要让他像李世民那样公开的处决老八、老九么?虽然雍正嘴上也说什么未必不明正典刑,但他绝对不敢这么干,否则的话,反对势力就会师出有名——“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而且满制绝对不会因亲避嫌,康熙曾将皇太子身边的二等虾德琳交由其父阿哈占处死,阿哈占不忍心,伪称德琳已死。事后被康熙查了出来,时德琳之父已死,犹开棺鞭尸,而德琳亦被凌迟处死。而小三文中不是也引用了雍正将八福晋贬回外家的上谕了么——“我朝先世行有旧例,信郡王傲札之妻因欺侮其王,圣祖皇帝曾令休回外家,礼王福晋残刻,太祖高皇帝特遣王等将伊处死。可见这些事情都是有先例的啊,而且我认为雍正让皇后去规劝八福晋就算是仁至义尽了。其实看老八他们做的那些事情,比如让太监阎进在大庭广众之下散布谣言,说圣祖皇帝宾天再迟半载,年羹尧首领断不能保,若你是皇帝你能容得么?而且我认为雍正以八福晋相要挟,正是希望八能够投鼠忌器,为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而有所收敛。
  

而且我记得我曾经说过,当时有那个氛围,能够让小四感觉到有人威胁到了他的生命安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雍正秘密立储时所说得那番话,饶富意味——“向日朕在藩邸时坦怀接物,无猜无疑,饮食起居不加防范,死生利害听之于命,盖未任天下之重,自视此身甚轻,今身膺圣祖托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也就是说他继位后饮食起居时时刻刻加以防范,以防他人暗害,而这都不是毫无缘由的,肯定是有一定因素引起他对自身安全感的担忧。首先宫内的太监内侍不少都被允禩允禟等人收买了,比如魏珠,再比如宜妃身边的太监,都足可以里应外合,威胁到他的安全,所以雍正先下手为强,及时对他们予以处理。而且雍正上台,管理旗务的亲、郡王等仍视本管的旗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务府上三旗是宫廷近侍警卫,雍正的政敌允禩、允禵、允禟等人的势力历有渗透。这些也足以威胁到他,所以为了防止兵变,雍正接受了蔡珽优待八旗之策,借以稳定军心,培植根本。当时国库存银八百万两,雍正一上台,就在这仅有的八百万两中,拨出九十万两充作八旗及内府三旗生息银两的基金,此数约占国库储备总额的19”,可谓意义重大,乃是他笼络八旗,巩固政权所必然要采取的措施。我觉得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隐隐的看出当时的政治气氛十分紧张。
  

不过我觉得如果他们真的有发动政变的谋划的话,肯定不会留下有价值的证据,因为穆景远曾经供出允禟曾经和十四说定了,彼此往来的帖子必定都要烧掉,可见其中肯定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怕留下来给人留下把柄。
  

而且当时隆科多负责雍正的安全,雍正祭天,隆作有刺客之状,故将坛庙桌下搜查,虽有虚张声势之嫌疑,但未必事出无因。
  

雍正谒陵之日,隆还奏诸王心变,而且当时雍正的另一心腹年羹尧也有相似的担忧,他向雍正表示臣心不禁悬悬,而且还告诫雍正圣驾往回,万祈弗过十日,至要,至要,足见他对皇帝安全的担忧。
  

所以雍正一方面怀疑八、九将会对自己不利,怀疑(裕亲王保泰)等设谋意欲逼朕以合廉亲王之言,王朝中的逼宫想必就是由此而来的吧,但他未必会像他说得那样瞠目以俟而已,而是先下手为强。而他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他就只能从八的声名上下手,去揭发他虚伪,狡廉、狡孝,以期让臣下不要相信八,好使自己获得支持。此外在这里需要说的是,八死后,八的舅舅嘎达混想入内务府为佐领,雍正对老八的母家心存防范,没有同意,当时他对臣下说良妃母亲,心亦甚大,尔等岂能不知谢世缘故?这话说得让人疑窦重生。良妃这个人并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而且她的谢世,可能也和康熙的那句辛者库贱妇对她的打击有关。

而且,我一直认为雍正是一个很坦率很真诚的人,但是他是不能够刺激的,否则他会将心中的不满和怨气倾泻而出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比如他传问雅图允禵是否有行凶,雅图回答没有,雍正就将他拿送刑部,永远枷示,这和他一贯主张慎刑,不屈打成招的法司观念是彻底的背道而驰,这个时候的雍正显然已经失去了作为政治家应有的清醒头脑,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不讲道理,蛮横无理的形象,这是很容易让人诟病的。这个时候的他似乎只是一个执拗着要和弟弟争宠的孩子,而并非一个理智的君主。我觉得他之所以这么做和皇太后不愿接受尊号和移居宁寿宫有关,他因为母亲的为难进而迁怒于十四。而他和八也是这样的。其实众人越是偏袒老八,雍正就越恨他的说。雍正曾向诸臣曾屡次谕及老八将圣祖的朱批谕旨烧毁一事,后来年羹尧案发,大臣们却偏偏不将拉锡揭发年将所有笔札烧毁一事叙其罪名之中,他认为这是想以年案不处置烧毁笔札为先例,为老八预留地步,使得皇帝不能因为此事而追究他。关于这种心理,雍正在查弼纳的折子上所做的批语上反映的最充分,他说:“朋党之事,若不能使朕释疑,尔无论以何诡计对付朕,即便名声好亦无用,更会显出狡诈凶险耳。大处务求解释清楚。
  

而且我是觉得雍正继位初真的是很难的,母亲不配合工作,兄弟也下绊子,举个例子吧:雍正即位之时,正值京畿饥荒,老三、老五、老九囤积居奇,不许发卖,以致粮价涨到每觥八两,老百姓根本就买不到米吃。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无非是想引起民怨,动摇雍正的统治。所以雍正发仓米二十万觥廉价出售,又逼着诸王平价出卖手中的囤米。此外元年二月十六日皇帝还以穷民就食京城者多,五城煮粥赈饥延长一个月,至(元年)四月二十日止。每日银民各增一倍。元年三月十八日,将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流入京城饥民一千二百九十六名给资遣回。这才化解了因为饥荒和兄弟们故意抬高米价引发的危机。
  

毕竟雍正在明,他的政敌在暗,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我觉得雍正让人汇报八九的动向也是很正常的,不是卑鄙的行径。他不能坐以待毙。
  

而那些主动向雍正汇报情况的人,有一些纯粹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无中生有,但他们给雍正的这些信息对于他的判断却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比如说当允禩最初提议节省修建康熙陵寝的人夫、马匹、钱粮的时候,雍正是表示认可的,因为当时国库空虚、财政紧张,允禩的建议恰好符合雍正当时的心理。但是据雍正透露,后来马齐曾劝谏过他,说廉亲王此举别有用心,所以才引起雍正的极度警觉,否定了允禩的提议。而此后,允禩应当更加谨慎,不应当再做出类似的行为了。可是他还是做了。不知道是他太执着,还是太笨了,抑或是正如雍正所言,这是允禩的阴谋。
  

看看八做的这些事情——雍正三年十月在朕前奏称包衣披甲食粮之人可以裁减,每一佐领只应留二十四名,朕令会同确议,允禩又奏一佐领下应增甲九十余副,前后之语大相矛盾,不过欲邀结人心沽取名誉,加朕以刻薄之名。
  

往好的方面说就是八没主见,可能他确实想裁减,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人去求他,他心软了,那往坏的方面想呢?感觉老八有些事情做得确实不靠谱。
  

至于雍正的经济政策,我同意梁希哲先生的观点纵观他的工商政策,其主流不是抑制,而是发展。通商裕国应该是其对末业政策的核心
  

其通商思想具体表现在:
  

一是雍正帝曾三令五申各税关不得勒索,分外苛求,以利商业的发展。……

二是价情对市场的管理,永除牙商苛索之弊,减轻商民的负担,以便通商……

三是清廷自身也经营生息银两’……

四是雍正时期废除了康熙末年的禁令,主张开海南洋,民得往贸易,既利商便民,又增加了国家得关税收入。

此外,一些学者认为耗羡归公,含有近代政府财政预算、决算的味道。使得地方的经费明确化、预算化,对地方行政也是一大进步。难道这些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益处么?
  

顺便说一句,日本文部省正于19567月拨专款用作雍正朱批谕旨研究班的研究经费,是专门用于资助雍正史的综合研究。而研究的重点就是经济史。
  

我并不认为雍正不如唐太宗,我是觉得他们两个不能这么比,毕竟所处的时代不同。毕竟封建制度到雍正所处的时期已经比较完善了,想突破很难了,不是么?
  

关于雍正经济政策的详述,竹子MM以后会在她的毕业论文中专文论述,呵呵,她的指导老师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看起来对雍正的印象不错,哈哈

 

PS:我所在的大学离直隶总督署很近,直隶总督署内出售的书籍几乎每一本都会提及老九被直隶总督李绂虐死的事情。文字的记述,再加上在保定住的时候时不时的总会联想到老九的惨死的情形,已经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别人强上好几倍,嘿嘿嘿嘿~~

 

还有小三真的和冰冰好像,她前几天在MSN上还跟我说她越来越觉得小四变态了。郁闷!

 

桐华
  

俺就知道我摧君,你肯定要护君!
  

我一直想写一篇
  
从历史细节的细枝末节探究人物性格
,我一直觉得很多大的帽子扣押下来,都不见得是真实的,反倒被书写历史的人,随意提到的几句话,无关乎什么什么的东西,甚至上位的人认为是反面的资料,倒是更能看出许多门道来。可我的激情渐渐冷却,因为硬盘的崩溃,很多东西已经彻底丢失,再去寻觅,不知道多难。但写这些东西,要么不写,要写就要把每个资料的出处,以及其他补充的越全越好。否则没什么信服力,写它做啥?
  

不过即使没有丢失,我这个懒惰的人,也不见得会写,如今只是有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罢了。
  

什么时候让我摧残一次十四,你帮偶护护!
  

 




洗桐女史 2006-09-14 17:07

toutou:

我倒不觉得小四对兄弟的做法有什么很大的不妥,毕竟是政治斗争,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通过打击敌人的手段震慑敌军集团,这是常用的方法。打倒了还要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中国政治的传统。

我觉得雍正有时候在刻意模仿朱洪武,诛心诛得太甚了,不知道有没人看过“皇明祖训”,有的地方真是匪夷所思。看看雍正切责杨名时,真是觉得在他手下干没法活了。好好的一个理学宗师,封疆大吏,清明似水,万民拥戴的人,怎么就成了他笔下一个处心积虑的小丑了呢?沽名钓誉或许有,可拿杨和他的后任朱纲相比,怎么也得不出前劣后优的结果,连鄂尔泰都看不下去了。就这一点,我是觉得雍正有点过了,像是朱元璋对李善长。

烟雨陪着平生:

直言,说李世民和雍正,不可同日而语。这才是真的。李世民的功绩有他的特定的历史条件,kao,他要不是隋末群雄崛起,他去那里打江山,而积淀到那时,中国的封建社会正是鼎盛时期,雍正的朝代,和唐朝,能同日而语么?
我就觉得,很多人把某人的缺点也是无限放大,古代主要政治人物,尤其是皇家,我看大抵都差不多,都做过狠事。


洗桐女史 2006-10-25 16:50

刚刚看朝鲜的《承观院日记》,看到这么一段:“雍正性度乖僻,异于常人,若有强拂之端,挑其层生之怒,则前头事机, 有不可知者。”~

当场笑倒!默!默!



大白菜 2006-10-25 16:59
常人的思想假如是以《承观院日记》里那几个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的言论为标准,我这常人也都“异于常人”多矣!倒……

小白ET 2006-11-04 12:29
历史以来不管那个国家那个朝代,皇位都是白骨累积成的,你不心狠皇位下的那堆白骨就有你一份,可以谅解。哎~~!!!!

水荷 2007-03-06 13:45

变态我觉得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词,现在谁不变态?

压力大了大家都变态。

有谁说他不变态的站出来?

何况是一皇帝。皇帝做久了肯定要变态的。



查看完整版本: [-- [讨论]九界关于“雍正心理变态”的讨论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83531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