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康熙行书(转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清绘画馆 -> 康熙行书(转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6-09-12 12:31

康熙行书(转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潇金笺 纵135.8厘米,横58.2厘米此书以金笺的形式出现,书为临摹董其昌所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洗桐女史 2006-09-12 12:36

白露嘉:

学的可真象,“风时”“中”“人”“独”字特别特别像。

好羡慕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吟了这么一首小诗,日后多少大名人来题写。

洗桐女史:

都说书为心声,不知道像董这样的为人,为什么老爷子会如此推崇他的书法。呵呵,可能老爷子是那种不因人废言的人吧~

白露嘉:

可也真是。
董香光率真秀润,蔡元长正大赫奕,看起来一个是天然美女,一个是贵胄公子。谁想得到人品那么臭不可闻的。哈哈哈。
还好,还有颜真卿,王羲之,苏东坡那么字如其人的,给我们花痴崇拜,细细。
我很崇敬老爷子的,可是冒死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康熙老爷子的审美品位着实有些俗气,董其昌的字柔弱无骨,失之过媚,他却那么喜欢,还很认真地仿,虽然终究呆板了些,好歹是学了个架子。再比如康熙五彩,无论是颜色,器型,还是上面画的内容,都是,咳咳,非常“街坊口味”的说(当然这也不是老爷子自己的错,那时烧造的整体审美水平还没上去么)。
总体看来,康乾2位就是喜欢富丽甜俗的东西,乾隆再加上繁缛琐碎,更不得了,我最汗的,就是他二老用的紫砂壶外头还施彩釉,妈呀,真真多此一举到极点呐。
虽说“白贲无咎”,素洁高远是一种美,华丽雍容也是一种美,但容我实在无法欣赏康乾二位的审美力。
一派胡言,爱老爷子的姐妹们请自动无视我~~~扒个洞溜走~

苇如:

我也郁闷,赵孟頫的字很好呢,可是却被人称为“其媚在骨”,至于吗,不就是以宋室王孙身份做了元朝的官吗?

雁格儿:

呵呵,偶对董不了解的,赶紧下去补补课

洗桐女史:

格格去看“民抄董宦”,呵呵



孙檐冰 2007-10-11 11:06

说董字“柔弱无骨”是比较片面的(不服的请去看董在《伯远帖》上的跋尾)。董其昌是集前人之大成的一代宗师,笔笔都有来历,各种手法都烂熟于胸,所以我们看董字看到的都是技法而不是为人。跟他类似的情况唐代有柳公权,宋代有蔡京、蔡卞,元代有赵孟頫,等等。

王羲之、王珣、颜真卿、李白、苏轼、黄庭坚、唐寅这些人,他们练字就是为了找到一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心念的技巧,而不是前人的法度如何,所以这些人的字确如其人。同时,因为不必在乎前人成法,这些人的字里会时不时地蹦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手法,也即是所谓的灵动之气。然而出人意表只是手法,不是目的,所以他们的字又不会显得花里胡哨,苏轼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纯粹为了标新立异的书家,往往容易掉到哗众取宠的路子上去。当然,也有杰出的,比如米芾。

尽管董其昌的笔墨技巧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他的心地为人,我们还是能够从他的字里看到一些消息的。明代还有一位集古人大成的书家文徵明。我们只要比较一下文、董二人的字,就知道字如其人是怎么个“如”法了。一个轻浮跳脱的演员,可以凭借娴熟的演技把一个稳重刚毅的角色表现得栩栩如生,但不管他演得多么地像,只要把一个真正沉稳的人放到他旁边,我们总是能看出二者的差别来的。

至于康雍为何喜欢董字,那就还是那句老话:“口味无争论。”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



古槐书屋 2007-10-12 00:21
笔力弱了一些,也不够娴熟,但董香光的萧散是体会到了,这比乃孙的看似雍容其实庸俗的字在格调方面是好多了。可怜的是,他们无论写成什么样子,得到的都是一片颂扬之声,那里会有长进哩。

迷糊 2009-11-02 14:14
我也爱赵孟頫的字,哪里媚了,不过是穷酸硬的汉人见不得人圆润通达,作酸泼污~

爱历史的猫 2009-11-05 22:37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是绝对搞不懂的,要不是桐桐这样解释一下,我去了上海博物馆好多次都不知道这是康熙的字呢,而且还会觉得这字不好看,我以前觉得柳体很好看,原来柳公权为人也不好的,长知识了!谢谢桐桐!(难怪我的老师要说王羲之的字,才是真正的好呢,所以是书圣.)




查看完整版本: [-- 康熙行书(转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116433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