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原创]雍正和元后孝敬宪皇后那拉氏感情并非和谐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原创]雍正和元后孝敬宪皇后那拉氏感情并非和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4   5  >>  Pages: ( 6 total )

洗桐女史 2006-04-15 22:47

[原创]雍正和元后孝敬宪皇后那拉氏感情并非和谐

  论者皆谓雍正与嫡后那拉氏感情很好,相敬如宾,但我个人觉得胤禛和她的嫡福晋感情并不是很好,举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雍正七年端午节筵席,皇后筵席上的膳食和丈夫雍正皇帝相同,雍正帝转天下谕斥责道“中宫所用,何以与朕相同?不但体统不合,亦非樽节爱惜之道。”想想看,如果他俩关系若是真的很好,毫无嫌隙很和谐美满的话,雍正又怎会因为这样一点小事而公开发布谕旨予以谴责,未免太扫皇后的面子了,也略得有些显薄情寡义。其实像这样不和谐的例子还有很多,简直是不胜枚举,再比方说,雍正七年五月初六,也就是雍正指责皇后膳食和自己相同的同一天,皇帝还发布另一道上谕说“尔等所奏在钦安殿为皇后建祝寿道场一事,既经奏闻,则必称奉旨为皇后建祝寿道场。朕思以下敬上为礼,若君上为臣下祝寿,成何体统?昔圣祖皇考为宁寿宫太后启建道场,原系孝思,欲尽臣子之诚。朕为圣祖皇考、皇太后圣母启建道场,亦是朕之孝思。今尔等为皇后在朕宫闱建立道场,殊非典制,且尔等愿为皇后立道场,不拘在何处俱可,如在钦安殿,则于体统有碍。”虽然谴责太监所奏不合体统,予以驳回,但矛头又是直指孝敬宪皇后,且语气严厉,不留一点情面。
我们可以仔细的分析一下,这两次性质雷同,都是因为皇后的“僭越”行为和雍正的不予容忍引发的。我觉得,这不单单只是巧合的问题,在其背后显然隐藏着帝后不谐的微妙关系。虽然雍正于元年册封那拉氏为后的册文中赞其“懿范性成,徽音素著,孝敬荩乎承欢,惠慈彰于逮下。”并且在她死后也以“敬”字作为谥号,表彰她的“处贵愈谦,居尊弥懋”品格优点,看起来她应当是一个谦和顺从的人,其实却不然。我感觉她的行为应当不怎么让雍正帝顺心,更不是一个对待丈夫”必恭必敬“、”谨慎小心“的人,否则的话,她就不会一范再范相同的错误了。历史上的她,应当和顺治的孝惠章皇后(顺治第二位皇后)有些类似,缺乏长才,且又纵容太监,惹得丈夫不喜欢。与顺治曾下令停进中宫笺表相类似,雍正皇帝于雍正六年元旦,曾有这样一道颇值得玩味的上谕,命众人“皇后前停止行礼。”这意味着什么呢?显然皇后的地位并不稳固,失宠已是既成事实了。(皇后前停止行礼这段论述有误,因为是最初喜欢某人时写的,当时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很少,所以有这么明显的错误。不过皇后的生日,这九年中,是全都停止行礼的说。不过我现在在做雍正生日是否行礼的整理,再未弄完之前,这段内容不可作准!)


   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死,雍正以久病初愈为由,没有参加孝敬宪皇后的入殓仪式和祭奠礼,这个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根本就不通。因为雍正八年二月,胤禛正值重病之时,犹自参加耕籍礼,躬耕籍田,行四推礼;雍正五年元年五月,怡亲王丧,雍正亲临祭奠,而此时他曾一度病危,甚至还提前为自己安排后事,但他都好强参加,无一推延塞责,敷衍了事,偏偏自己结发四十多年的妻子死了,他却以”久病初愈“为由如此推脱敷衍,实大有悖于常理!但如果他与孝敬宪皇后有隙,夫妻感情并不和睦,则就不难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了。

PS:这是以前在昆朋写的旧贴,没有修改就转来了,有些观点可能还欠妥,就这样吧,等以后有空再写新的。
  


 



群鸟 2006-04-15 23:19

倒~~好像是昆朋的旧文,我记得下面有不少回贴,还有你后面好像又加了一篇观点有所改变的回贴。我记得在雍正吧或是孝敬吧里有,我去找找,把回贴也都搬过来。


庄雅舞菲 2006-04-15 23:27
真的很好奇呢,女史JJ为什么这么清楚哪个皇帝哪年哪月下过哪道谕旨,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这些奏折之类有书籍出版吗?我要查些资料,但不知上哪能找得到像你这种“某次宫廷筵席”都纪录的资料?

洗桐女史 2006-04-15 23:40

只能慢慢搜集啊,不要指望一本书把这些事情写的清清楚楚,要多淘多看,唯有如此了。


虽然最近很想把精力投向明成祖,但是某人还没有了解透彻了,感觉再想这么去深入的了解另一个人会更难。除非我附近的图书馆能有这些专业资料,否则单凭个人之力去寻觅,真的不太实际。


御园修竹 2006-04-16 00:07

这个我以前没有看过,倒真是好奇起来,之前一直以为他不临殓只是因为不忍心。桐姐姐如果方便的话多录些情敌的资料上来好不好?对于某人后宫的事情,我还真是一点都不了解诶。


P.S.就不要去管永乐了嘛,专一一点对某人啦~



未央遗音 2006-04-16 15:50
偶很小的时候看到有本书上写这位皇后好像有些干政的嫌疑。可能就是为了警告她吧。

洗桐女史 2006-04-16 16:56
以下是引用竹语悄然在2006-4-16 0:07:50的发言:

这个我以前没有看过,倒真是好奇起来,之前一直以为他不临殓只是因为不忍心。桐姐姐如果方便的话多录些情敌的资料上来好不好?对于某人后宫的事情,我还真是一点都不了解诶。


P.S.就不要去管永乐了嘛,专一一点对某人啦~


他们之间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样的,谁都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只是根据现有的史料进行推测。虽然两道谕旨都指向太监,但皇后受宠也必然会给予包容。就拿雍正对十三来说吧,悖礼违制的恩典还少了。

另,虾米情敌啊,虽然偶也很喜欢某人,但是毕竟已经作古,所以他身边的女人就连假想敌都不是哦而且很想探究他的感情生活,想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扮演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的,要不然对他的理解就很难说是完整的。不过现在手上的资料有限,也许有些事情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倘若能够挖掘到更丰富的资料,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PS:现在的历史著述,都是各申其义,同一条史料,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单看其一,难免会受误导,所以暂时还不会分散对某人的精力


还有,今天拿到某人的闹剧之作——《名教罪人诗》了,也笑得我是“花枝乱颤”,特别是那句“视黜恶之典有同儿戏,则非朕激劝风励之深心矣”真素让我捧腹不止啊。发现某人对于他的那些出奇料理的负面影响都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但料想到最后会成为什么后果,还去做,真是强人涅。



御园修竹 2006-04-16 23:51
他们之间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样的,谁都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只是根据现有的史料进行推测。虽然两道谕旨都指向太监,但皇后受宠也必然会给予包容。就拿雍正对十三来说吧,悖礼违制的恩典还少了。

是啊,会不会是这个皇后的汉学不够精深?所以不能像十三一样跟某人达成默契?


另,虾米情敌啊,虽然偶也很喜欢某人,但是毕竟已经作古,所以他身边的女人就连假想敌都不是哦而且很想探究他的感情生活,想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扮演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的,要不然对他的理解就很难说是完整的。


呵呵,情敌一词是婆婆的原创啊,偶不负责任啊……说起来惭愧,我好像一点都不关心某人的家事……从来没有主动去想过他作为一个父亲&丈夫的样子……


还有,今天拿到某人的闹剧之作——《名教罪人诗》了,也笑得我是“花枝乱颤”,特别是那句“视黜恶之典有同儿戏,则非朕激劝风励之深心矣”真素让我捧腹不止啊。发现某人对于他的那些出奇料理的负面影响都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但料想到最后会成为什么后果,还去做,真是强人涅。

汗~刚刚恶补了一下(印了这么多天自己还没好好看,认罚……)是啊,真是他的风格~真的替某人小难过了一把,他把这件事情看得那么认真严肃,那些大臣确都没把这件事当回事,那些诗写的,唉,不说了~(虽然我对他这个闹剧不太那个什么,但既然闹了,就该好好闹下去,闹得像模像样嘛,那诗写的太不诚恳了~)而某人对此是不是很清楚我还无法猜测,但他就算清楚了也无能为力啊,他总是有点自欺欺人的希望“君臣一心”……
今天还跟叶子姐姐说我喜欢某人的原因有一点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无法做到的,某人都能能做到,或者说去做,一种原始的崇拜感~
还有一句“朕君临天下,凡朕之一颦一笑,皆系天下观瞻,故内外臣工……”拿这个来比兴,真是……俺觉得他把话都说得很透了,别人不照着来也是咎由自取~
P.S.那块匾写的真难看……:(



群鸟 2006-04-17 00:13

引用
是啊,会不会是这个皇后的汉学不够精深?所以不能像十三一样跟某人达成默契?


非也!皇后乃是才女一名,雍正以“女史”相称,可见饱读史书,不会汉学不够精深。


另,我觉得拿皇后和13比,显然很不合适,13是股肱之臣。雍正要加恩逾制,能说出一条条官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忠君忧国,勤于政事等等。当初雍正对13的“八字评语”可谓字字不落空,都能举出相应是事迹来。对如此有功于百姓,有功于社稷的人加恩逾制,才能让百官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但皇后身处内宫,能有什么大事。有什么理由让她逾制?就是逾制了又凭什么叫别人不非议皇帝所做欠妥?难道说,因为朕爱皇后,所以让她逾制,和朕用一样的东西?那雍正成了什么皇帝了?



洗桐女史 2006-04-17 14:57

这话说得看似有理,但是却忽略了雍正本身的性格。


他这个人性之所至,往往赏罚失度。同一件事情,往往就会因为涉及的人不同,而采取两套标准,想想鄂尔泰和杨名时吧,他们二人同时所上的庆贺黄河清的本章俱不合定式,雍正却将鄂尔泰免议,将杨名时议处。


如果说外朝和内朝的事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再举个例子。就说说那些地位较低的太监吧。雍正对于他们是防范较严的,可是为什么苏培盛在他晚年在允禄、弘历、弘昼面前骄纵无理,而身为皇弟、皇子的他们却不敢表露不满,只能采取敷衍的态度?无他,就是因为雍正宠信他!


不过,人家私下里还是蛮喜欢孝敬的,谁让偶也是“女史”涅但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心理作怪,我更喜欢敦肃皇贵妃年氏,因为我觉得雍正对于她是有很深感情的。



TO 竹子:


“名教罪人”四个字确实难看,和那个“恪恭首牧”有一拼的了,发现雍正还是折子上的行书好看,很飘逸,这种中规中矩的题匾给人的感觉都不是很好。没准因为某人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不断的在实践中练习行书,所以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吧,而楷书则因为少有用武之地,而停步不前,甚至可能还退步了许多,嘿嘿


另,关于那个“恪恭首牧”还有一段典故呢,也不知道叶子八卦给你听了没有,不过这个家伙向来都不放过调侃我的机会的




群鸟 2006-04-17 15:40

引用
这话说得看似有理,但是却忽略了雍正本身的性格。
他这个人性之所至,往往赏罚失度。同一件事情,往往就会因为涉及的人不同,而采取两套标准,想想鄂尔泰和杨名时吧,他们二人同时所上的庆贺黄河清的本章俱不合定式,雍正却将鄂尔泰免议,将杨名时议处。
如果说外朝和内朝的事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再举个例子。就说说那些地位较低的太监吧。雍正对于他们是防范较严的,可是为什么苏培盛在他晚年在允禄、弘历、弘昼面前骄纵无理,而身为皇弟、皇子的他们却不敢表露不满,只能采取敷衍的态度?无他,就是因为雍正宠信他!


看不出你觉得这两个例子,和我说的有什么关系。你是说雍正有时会赏罚失度,没错。但不代表他每做一件事都会涉及人性,赏罚失度。何况在皇后这件事里,既没赏,也没罚,不过就是提醒了太监两句。真的是屁大点事,我觉得要和夫妻关系硬扯在一起,实在勉强。




洗桐女史 2006-04-17 17:03

我是就你认为十三和孝敬不能相提并论的帖子而重新举例说明,这难道和你说的没关系?


我再重复一次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皇帝宠爱皇后的话,那么点小事就没必要较真,虽然是针对太监,但是扫的还是皇后的脸面。套句粗俗的话,打狗还得看主人面呢。


再说什么叫屁大点事,你不懂得以微见著吗?一件小小的事情后面往往能透露出很多的信息,可能年羹尧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吧,在皇帝给了他那么多暗示以后还不懂得去收敛,最后只落得个自尽收场。盛衰荣宠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的。后宫哪个女人不是靠揣摩上意、观察皇帝脸色安身立命,恐怕点了谁的名,谁都无法坦然处之,难免心中会觉得有些疙瘩,心下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哪处得罪了皇帝。


讨论就是这样,我只是在阐述我的观点,你有权保留你的意见,谁都不要妄想去说服谁,硬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那根本就是不实际的。



群鸟 2006-04-17 20:35

引用
我是就你认为十三和孝敬不能相提并论的帖子而重新举例说明,这难道和你说的没关系?


抱歉,你举的例子我觉得根本不说明问题,13和皇后也是你比的,后两个例子也是你举的,我觉的不妥,不过都是个例,而被你推成普遍.


引用
我再重复一次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皇帝宠爱皇后的话,那么点小事就没必要较真,虽然是针对太监,但是扫的还是皇后的脸面。套句粗俗的话,打狗还得看主人面呢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不必一再重复。但我不认同你观点。


引用
再说什么叫屁大点事,你不懂得以微见著吗?一件小小的事情后面往往能透露出很多的信息


我觉得就是“屁大点事”,话糙理在。我没觉得你这是以微见著?我觉得是小题大作,由一件小事幻想出很多事。你说年羹夭能套上“以微见著”四个字,因为他有个被赐死的下场。但用在孝敬身上你能见到点什么著?不过都是自己猜罢了。还有,太看重“以微见著”这个四字,我就得就会走到“小题大作”的误区里去,并且我说一句,我们坛子里几乎每个人都会用“以微见著”,而根本没有别的看问题的角度。


引用
讨论就是这样,我只是在阐述我的观点,你有权保留你的意见,谁都不要妄想去说服谁,硬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那根本就是不实际的。


这句话我想跟你说,我也只是阐述我的观点,又没强逼别人同意,说到想说服谁,把观点强加给谁,这我自认一直比不上你。既然你都明白这一点,那就不必提醒我。


飞天199 2006-04-17 21:35

我同意桐桐的看法。


“敬”者,若只是相敬如宾,这种客气,这种生疏,对于夫妻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皇后入殓和祭奠礼,雍正以“大病初愈,俯允群臣之请”为由没有参加,我一直觉得,不能说得过去。


再者,皇后除了给雍正生过长子弘晖以外,再无所出。一般来说,子嗣与受宠会成一定的正比,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雍正与皇后并不亲密的佐证。


我也认为,年妃是雍正心中所爱。年妃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年妃丧仪之隆重,也是令人侧目的。更何况,年妃去世后,宫中除了谦嫔刘氏,再无人为他产下子嗣。


toutou 2006-04-17 21:57
雍正怎么会直接指责皇后呢,即使指责也是背地里,不会见诸档案,我们也当然不会知道。但责斥太监已然算是表示对皇后的不满。即如乾隆因为太后修寺庙的事指责太监;雍正因为宜妃乘四人辇的事杖责太监;乾隆打太监给弘曕脸色看。后宫的事不到决绝的时候是不会见诸史书的。顺治只有在废后和停中宫笺表的时候才会有一吐为快,乾隆也是如此。道光的妃嫔升升降降(甚至有一下从贵妃降到贵人的),也是只有记录,没有说明。因为中国的传统:当面教子,背后劝妻。


洗桐女史 2006-04-17 22:03

TO 群鸟:


有些人就喜欢在讨论中扣大帽子,我把我的观点强加给你了么?我标明是原创,就是说自己观点的,而且我也说了帝后之间的感情究竟如何,谁也没有办法肯定,我只是根据资料发表意见,作出我认为比较有可能的一种推断。


要知道这“屁大点事”也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我拿出来说出我对此的看法,有何不妥呢?这就是“小题大做”了?接下来不会又说我是索隐派了吧?


我曾经说过,对历史的研究本来就因为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而带有主观色彩,同一史料,每个人得出的观点都不会不同,在没有充分实证说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改变观点的。更没有人可以就此给别人扣上不客观的帽子。



群鸟 2006-04-17 22:49

貌似是你先说,我把观点强加给你了吧。你是发表原创,我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你非说我把观点强加给别人。怎么,不许别人发表和你不同的意见吗?难道我提出不同意见就是强加观点给别人?我回一贴你不也是跟着驳一贴吗?我没说你强加观点,你又凭什么先说我?


引用
要知道这“屁大点事”也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我拿出来说出我对此的看法,有何不妥呢?这就是“小题大做”了?接下来不会又说我是索隐派了吧?
我曾经说过,对历史的研究本来就因为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而带有主观色彩,同一史料,每个人得出的观点都不会不同,在没有充分实证说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改变观点的。更没有人可以就此给别人扣上不客观的帽子。


不客观是你自己引申的,我没说过。另外,索引派也是你自己提的。我向来是就事论事的人。说这回就是这回,不会把以前的事扯进去。但你如果硬是把我的每句话,做发散性思维,联想到以前。那几是你自己的问题了,恕我不奉陪。



洗桐女史 2006-04-18 09:28

是某些人做发散性思维在前吧,我之所以说那番话,只是感慨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谁都不要想说服谁,因为每个人都有既定的思维,都会有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在里面。这句话,我前几日和论坛上的一位网友在QQ也曾说过,并没有指向谁,也并没有什么恶意。毕竟我拿出来说,就已经是对问题持两方面不同意见的人而言,既有勉人,也有自勉之意。


况且,我自己可从没有说自己是索隐派,我只是在在根据某些人曾经说过的话,做个假设而已罢了。


只不过有些人态度就不正,根本不是来探讨问题的,而是刻意来吵架的。


若不是你起先回帖的时候话里故意带刺,充满了无名火,我也懒得以这样的口气争吵。本人的宗旨就是,说话因人而异,对于温言的,以礼待之,对于言语不恭的,则以霸道待之。


你说什么屁大点的事,话糙理不糙,那我也说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吧,我转我自己的帖子,关别人屁事,我还没有对自己帖子的处理权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昆朋或孝敬皇后吧看过我的帖子吧!




wwjennifer 2006-10-11 23:14

看看乾隆和孝贤皇后,就知道什么叫做恩爱了.


应弦月 2006-10-14 07:51
可她毕竟是雍正唯一立的皇后啊

纳兰馨雪 2006-10-15 11:26

唯一立过的皇后不代表就是有感情的说……

偶个人还是比较赞同桐的观点的~

某人那么较真儿地去专门说皇后那里的太监如何如何,其实皇后的面子上一定是非常过意不去的。如果是真的感情很好的话,要么纵容,要么也会暗地里嘱咐。怎么会专门下一道旨去说这个事儿……


洗桐女史 2006-10-15 16:09
雍正的皇后一直给我很刚烈的感觉。似乎不是那种小鸟伊人型的女子。

云想衣 2006-10-15 17:01
刚烈……
这个词用在皇后身上……有点不好的兆头啊
总体上某四的后宫还是很太平的啊,也没有因为太宠谁或者什么的弄得鸡飞蛋打的

玄禛尧 2006-10-16 00:25
同意女史哦~~~不过我总觉得某人和皇后之间应该有感情,也许不是爱情,纯粹只是贤内助罢了。既然某人用“女史”二字形容皇后,那么在藩邸时哦(明白点可能是夺嫡时),那拉氏的身份可能不仅仅是雍亲王福晋,孝敬在历史上算是默默无闻了,也许真的有隐情吧~~那个年代里,“女史”一般的人物可能不讨好,尤其是某人登极,这个关系平衡起来就很微妙了~~~

不离不弃 2006-11-01 22:30
我一直觉得雍正对其妻妾应该是比较善于搞平衡的。但有个分别,妻是贤内助,用“宠”字是不能表达其中的感情的,夫妻久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没有什么”宠“是能持久的,但夫妻之情却不一样,淡而愈久,愈久弥香,很少有人说皇帝宠皇后的,都只说帝后和谐。而雍正的个性我觉得是越是亲近,越是严格,他就是对自己也是苛刻的,所以我觉得他对皇后也是苛刻的,但并不能说他与皇后不和谐,也许正相反,所以做他的皇后很辛苦,但这也是她必须背负的责任,我想皇后也是明白的。共患难才是真夫妻嘛。

不离不弃 2006-11-01 22:41
孝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却是夫妻相依相伴40余年,生在皇家,也算难得了,可以称得上是白头偕老了吧。她之所以默默无闻,我觉得是雍正太善于保护自己的私生活,而他自己的生命又过于传奇,所以各种野史铺天盖地,而他的后宫却似乎很宁静,没有记录下什么色彩。

大白菜 2006-12-05 12:25
今天读到了雍正不许给自己生日设道场的上谕。
嘻。
这样看来皇后有点糊涂哦,连皇帝自己都不要设道场,有太监要给皇后设道场,她怎么不赶快做一个严令禁止的态度呢,还等着老公来批评哦~
奇怪。

洗桐女史 2006-12-05 14:03

道场那个,某人说老爷子很鄙夷的,不过碍于那些大臣们的恳切请求,不得不听之任之。他说我知道皇考是怎么想的,自然就不能这么做了。汗,圣训圣德的那一部分,用桐桐的话说,不外乎三大类,尊孔、万寿(送礼)、祥瑞。大家要是有机会的话,不妨自己荼毒一下自己,强化一下某人的逻辑。汗,关于万寿送礼的问题上,某人向来都是说,皇考当天如何如何,朕要如何如何,说朕没有皇考节俭啊,要向皇考学习。而祥瑞那部分和这种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先说朕素不言祥瑞,然后又说,朕何德何能,上天能够显示如此嘉瑞呢,都是因为皇考之故吧,然后告祭景陵……十个有八个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今天彻底被折腾崩溃了!


大白菜 2006-12-05 14:08
某人就是在利用他死去的“皇考”,成天说自己最孝顺,最理解皇考,秉承皇考遗志~这招真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好用,曹操那个天子还是个活的,有时搞搞衣带诏啥的和俺们家阿瞒为难,某人的老爹早去见列祖列宗了,他就是一边给老八改名字,一边高叫着我最听皇考的话,他皇考也不能跳出景陵来,和他急呀!!!!!!!哈哈哈哈哈~~~~~~~~~

晴球 2006-12-05 15:41

好羡慕女史姐姐,能知道这莫多四四的事,你都是在哪看到的?可不可以告我一下?

 


水晶儿 2006-12-20 13:40

我倒,白菜姐姐,你的话真是!大概齐四真是这么想的也说不定!

嗯,看来以后要多来九州这儿转转了,别一眼不见四宜堂就开虐偶家某人了


洗桐女史 2007-05-01 22:53
你都是在哪看到的?可不可以告我一下?

我都录下来了,这是雍正指责皇后所用逾制的上谕: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4027&page=1

而这是所谓的称皇后为“女史”的上谕: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21344&id=2949&skin=0

嘿嘿,我都给出来了,大家自己去分析吧,省得有人说我不客观什么的。呵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史料得出自己的观点,大家就事论事,要是扣大帽子,语气恶劣话中带刺,那我可就不奉陪了。

 



紫薇 2007-05-14 20:56
JJ提到这个敬字,联想到某人对年MM和小60的态度,不由想到倚天里张无忌对周芷若和赵敏的评价,一个敬,一个爱,哦哦哦,似乎同理啊~~~

桃佑 2007-05-22 11:58
不知道孝敬在持家上有没有出色一些?当年在藩邸的时候~

云想衣 2007-05-22 12:58
持家基本用不着她忙,有内务府的相关官员安排,王府长史也会处理,她不用处理很具体的问题的

大白菜 2007-05-22 13:30
我个人感觉孝敬这人可能也算不错8,毕竟是四亲口说她“孝顺恭敬”呀。

从这些惹四不高兴的事来看,也许她是武职满人出身,虽然有这个“孝顺恭敬”的心,但家教背景毕竟比较浅薄(她兄弟都是很平庸的人,都是武职),不大懂礼,四一会儿担心她收受赏赐的时候失礼(若不是怕她失礼,干么特意问她接受礼物时怎么表现?),一会儿又说太监要为她在钦安殿做道场很失礼(她也许根本不知道这有什么失礼之处,才由着太监去跟四要求),一会儿又说皇后用的东西和皇帝都一样,也很失礼——总之,看不出这人心眼坏什么的,只看得出她比较,怎么说,比较没见识,不懂事,不大会管束下人8~

皇后去世后,皇帝于癸巳的亲口上谕,与她的美德相关的,其实就一句话“孝顺恭敬始终一致”,其余大多数话还都是在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亲临其丧。不过,只要有这句话,我觉得也就能说明皇帝对她的看法了,与才干无关,她心肠总是“孝敬”的嘛。

甲午那段谕礼部给皇后拟谥的话,庚子颁诏,那都是内阁套话,一般不会出自皇帝的亲笔,大家看看皇太极给宸妃写的,顺治说董鄂的,康熙说自己三个皇后的,四说年妹妹的,都不是那么用词超级华丽,满篇四六骈,却干巴巴的,一没人味儿的口吻。这些话中倒是有“昔在藩邸,内政聿修”,“惓惟壶职,襄赞多年”的话,与皇帝说年敦肃“实能赞襄内政”(请注意“实能”两字)相比,也不知她俩到底谁更“实能”赞襄皇帝多一点呢,呵呵呵呵呵——我觉得还是老爷子和四的最佳武器,年糕同学,才算“实能赞襄”的那一个呢。


大学士们商量后,说:“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最终谥“孝敬”两字,这还是出自皇帝癸巳上谕中的“孝顺恭敬”一词,没什么添加改动,与皇后是否有才能也没什么关系。

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49&replyID=&skin=1

总结: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四有点不厚道,当众严词指责,给皇后难堪,大家看胡适的老婆是文盲,裹小脚,不识字,也不懂这个那个文明规矩,胡适出国讲学还都带着她呢,从这几件皇后失礼失仪的事来看,她也许只是不懂,才犯错了,四你偷偷教育劝阻,人下次不就懂了吗,偏要明谕干什么呀,还都记档了……你这……给后代子孙看了,也不是什么美谈……真是的……



toutou 2007-05-22 13:45

我心里一直觉得孝敬是个宽厚好说话形象,但是,正如白菜所说,汉学素养一般,所以什么礼数啊,规矩啊,不是太讲究,当然,她对自己不讲究,是不是也对别人不讲究呢?要是那样也挺好的,别人跟他说话也没什么压力,多好。至于某四,挑肥拣瘦、挑三拣四,表现很不好。你赏赐人家东西,人家下不下跪,你又看不见,挑什么挑,她不下跪你会少块肉啊皇后身体不好呢,说不定就是跪来跪去累的(看来某四也不怎么经常赏皇后东西~~~)。敬敬素美女呢,多漂漂啊,很怀疑年某妃能不能长过敬敬。对美女应该宽容!某四!

感觉某四的后宫:皇后宽和少礼,年妃敦肃恭柔,齐妃美艳多姿(当然指年轻时候),谦妃同齐妃,孝圣、裕妃老实巴交家和万事兴,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人要是有一个敢向情宫文里写的张扬跋扈、阴险毒辣,早被某四拍死了


大白菜 2007-05-22 13:47
纠正,年糕同学虽然“实能赞襄”,也“实能捣乱”,所以白菜还是把“实能赞襄”四的桂冠送给十三~哈哈。
十三呐,为我们四主内很多年啊……


我觉得年敦肃的学识一定是最好的,你看她父兄都是什么人啊,翰林,科学家,书法家,画家,军事家……全兼。四其他的女人父亲都是包衣,武职……能有什么思想交流阿。她们跟四估计只有“陪话”的份儿,“说话”么,和她们有什么好说的亚。

皇后我也觉得是“孝顺恭敬”的人8,她嫁给四这么多年,脾气不好,也得磨练好了呀~~~和四这样人,不带生气地,他骂你,你低着头,假装听,然后心里数数,或者想想别的,最后说,皇上你骂我骂得太对了,您真圣明阿,我真崇拜你啊……一场暴风雨也就过去了……


大白菜 2007-05-22 14:39
哈哈,我也来八卦,白菜心目中各位四的老婆是这么样的人:

1。孝敬:好人。孝顺,恭敬,听话(服膺朕训,看来每次“朕”训她,她都服气,服从的,真好脾气),没什么学问见识,不懂什么礼阿,数阿的。评:老爷子圣明阿,这样怎么捏都行的橡皮泥老婆才能受得了我们家火爆四,能过一辈子。

2。敦肃。高雅知识女性。教育背景极优(千万不要像她兄弟那么有文化8,晕……我看百分之一就够啦,她那两兄弟是当年世界级的科学家,影响中国当今版图的军事家,恐怖,娶个聪明绝顶的老婆回家没啥好的)。温柔仁爱(敦),恭谨多礼(怀孕七个月小产还能为老康老德大丧尽孝持礼,这是不是一般的孝顺行为,人是拿命来尽礼阿)。家族能为四提供强大的助力(“善行不怠”,“能纪国善”,这不是一般女子能当得起的,她死之后,得敦字谥的四人都是国母),但长年身处政治浪潮的峰尖,忧患实多,心力殆尽。评:……

3。齐妃:美丽女性。四在敦肃进府之前,女人拉拉杂杂也不算太少,这位小姐包衣出身,能跟四生这么多孩子,应该不是丑人8?父亲是知府,不知道这知府是她进四府前,还是之后,但既然能做知府,必然能识文断字,齐妃不是敦肃那种大家闺秀,也得是小家碧玉。评:慈母多败儿……看弘时跟年糕要钱,年糕还不把他放在心上,今天给点,明天给点的敷衍,弘时真是缺乏自尊,爱贪便宜,自取其辱的人。齐妃这位母亲,教育子女失败,没有尽职……批评……

4。孝圣:好运气。善良。勤劳。没啥文化。不太漂亮。身体好。崇拜丈夫。和儿子感情特好。品德很好。好像大地和泥土一样,卑微朴素,但是蕴藏生机。评:白菜就羡慕这样的人,身体好,情绪好,不自找心烦的事儿累自己的脑子,走路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四的儿子最后能为皇帝一职备选的就剩两三个,神阿,越是本没条件去想去争的人,你越一再地给他们惊喜。

5。纯懿(悫):也是一样,没文化,出身低,但健康乐观,能享后福。评:小五真人很可爱,若他妈妈也是大大咧咧,没什么心眼,童心一片,爱闹着玩,爱弄些小古怪的人,倒也讨喜。

6。皇考谦妃:四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里的一点感情慰籍。评:可怜。但是白菜谢谢你。泪。

7。其他:宋氏,武氏等,四的花花草草,出身也都不高,孩子也没养大。没什么特别印象。宋氏……生一个死一个,大概身体也不大好的。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还有什么好说的。

云想衣 2007-05-22 15:07

TOUTOU,我们敦肃的大哥、二哥长相都不俗,她不会长得差的啦。更何况阿四那个人要说他不注重外表,我才不相信呢。个人估计他对自己老婆的外表、内在都挺有要求的(虽然在内在方面,没几个能跟上他的步伐)。要说学识的话(纯粹是说学问),哈哈哈哈哈,阿四虽然不差,但能和我们敦肃的那2个变态哥哥比吗?你让阿四用拉丁文念个圣经看看。

白菜,我觉得宋氏会不会有什么故事啊。阿四第一个孩子的生母,相隔12年还有所出,可是竟然连个妃都没挣上,还不如宁妃呢,令人寻味啊……


大白菜 2007-05-22 15:31
我觉得行乐图上坐在四身边的那个小男孩儿很漂亮!很清秀!

若是有几分像母亲,那还有什么说的,母亲一定很美。

年大的秀俊算是有口皆碑的,可惜他妹妹活不到五十,我总认为一个男人或女人,青春逝去,还让人觉得仪表不凡,才是真的美。如果年敦肃五十岁上被人说“秀俊”,我就太佩服啦。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形容高贵女士的相貌,多用“英俊”(handsome)这个词,我觉得人要称得上是“俊”,那不但是眉目端正,而且是神采不俗。

年糕我认为他长得不会太差,是因为历代中国科举对进士的外貌仪态(官相)有严格要求,所谓身、言、书、判,身是排第一位的。外貌不端正,科举都不许参加。我们见到的年糕像是红宝石顶子,年纪很大了,虽然看不清五官,但身材是十分魁梧威风的,我觉得年某妃就是不美,仪态也会很端庄高贵的(“端庄贵重”,四说老爷子就因为年妃的这一点,把她指给他),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就有这种风度,稍加时间的洗炼,风采想必更是难以估量。

四与宋氏的床第关系,时间长度看起来还真是很“长情”,十来年呐,可惜,可怜……的确引人遐思……


云想衣 2007-05-22 16:02

她身为当时的贵族,汉军旗出身,父兄的汉学修养极佳(我总认为清朝早期的满族贵族的汉学修养整体水平是很不行的),从小的教养本来就格外严格。阿四登基之后,她的地位应该仅次于国母孝敬,整个人的风采相信是令人心仪的(阿四不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嘛)。当时她的年纪差不多接近三十,应该是女人最能体现气质的时候呢。

年糕的那幅画像,难保没有夸大的成分。毕竟是做将军的人了,而且还来个青海大捷,老实说,就算他是个身材修长长相儒雅的翩翩公子,也没人敢把他画成那样啊。阿四那么瘦,那些画师不把他的肚子画成个啤酒肚还不罢休呢。你看乾隆的那些后宫,给她们画画像的时候,还非要统一成一个样子不可。

齐妃的容貌应该相当不错,如果就生育来看的话,和敦肃差不多一个层级吧。唉,弘时当时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啊,又是一个牵连自己母亲的人。

王府的那些妻妾相处还是很不错的,按名分、按地位,阿四也没委屈了谁,该给的都给了,不该给的也没乱给。不知道JJ上那些写后宫斗争的作者都是从哪里来的灵感,为啥老觉得我们阿四连后宫都摆不平啊,他那脾气,谁敢有点小动作不被他喷死才怪。连敦肃那么受宠,娘家人那么争气,她在皇后面前还是小心翼翼、恭敬顺从,平和治下呢。


大白菜 2007-05-22 16:19
恩,年某妃我想康熙年还不能算贵族8,“士族”那是一定的。

袁枚觉得自己姐姐的悲剧就是读书读多了,我觉得年某妃也有点。
她孕前产后的身体,负荷两次国丧,即使精疲力竭,也必尽礼而后已,这是古典的士大夫气,这种极认真,求完美的性格,四也有,不过这种人格外遇事不能释怀,尤其是,父女手足之爱,不但关乎礼序,更关乎亲情,部议年家成年男子俱坐斩……可怜,这种事,就是叫一个四大皆空,游戏人间的浪荡子,恐怕也难以接受,而叫一个士大夫家庭出身的绳墨淑女(乱改成语“绳墨君子”,嘿嘿)去面对……太可怕了……四说的对阿:宁可折寿,不可折福。一旦折福,七颠八倒,为天下笑……




云想衣 2007-05-22 16:33

嫁给阿四了,也算是个贵族嘛。我现在特别讨厌那些部议的混帐,简直是%¥#·


大白菜 2007-05-22 16:55
年糕那些真实的罪名我也觉得他罪有应得,四对他的处理我也完全认同,我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大臣们捏造的罪名,那么白痴的构陷手段,晴天白日的信口雌黄,天下诸恶俱加于一人……大谷敏夫对年案其实也没福尔摩斯那么高深的分析水平,我们只要把前后奏折稍稍对着一看也就知道罪名不实之处比比皆是,杨启樵说四都觉得那些罪名编造罗织的太过分了,说年糕谋逆不是那么明显的,替他家人脱罪(看他写的雍朝密折制度的研究)——我最最讨厌的,就是想在这个事件中,靠诬陷年糕撇清自己的人,或者靠这个事件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的人,(反正他是没有还手之力的)这些人真丑恶,朱轼公然独排众议,为年遐龄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请命,诚是仁爱正直君子——还好年家人因为年糕的议功,还有皇帝的撇清保全(说年糕向来一点不听父兄的),没有满门抄斩,否则那也太残忍了,我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大臣会议,只有朱轼一个人有反对意见!!!!
傅鼐劝大家除掉元犯就可以了,不要株连无辜,可他不是部里的堂官,加上他,难道对这种血腥议处,满朝王公大臣,才两个人有异议?天啊,四说不许替年糕声辩开脱,他也没让你们任意捏造罪名,构陷满门抄斩的死罪阿!!!!!!!!

云想衣 2007-05-22 17:07
那得先看部里的堂官都是谁了

水风儿 2007-05-22 18:15
以下是引用洗桐女史在2006-04-15 22:47:10的发言:

 雍正五年元年五月,怡亲王丧,雍正亲临祭奠

这个地方是不是录入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

另:在这个帖子中反复见到皇后在“礼”的方面有欠缺的观点。从桐JJ的例证来看的确如此,可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位跟在四身边几十年的人,坐上了皇后的位置怎么还会有这种“礼”上面的低级错误呢?

我对她持同情态度,看不出四对她有多好,自己的亲生子又早夭,前有李氏,后又年氏,临到丧事丈夫还不能亲躬,她其实也很可怜


维乐 2007-05-22 18:33

她是亲王妃,四继位了,她当皇后是当然的,除非四想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和废后没两样了,绝对是圣德有亏,四这么好名,不会干这种事,所以她坐不坐得上皇后的位置,和她知不知礼没多大关系,个人意见

袁机好像是袁枚的妹妹,祭妹文是袁枚的,那个哭素文三姊,是她堂弟袁树写的(白菜姐又是笔误8)


水风儿 2007-05-22 18:58
以下是引用维乐在2007-05-22 18:33:34的发言:

她是亲王妃,四继位了,她当皇后是当然的,除非四想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和废后没两样了,绝对是圣德有亏,四这么好名,不会干这种事,所以她坐不坐得上皇后的位置,和她知不知礼没多大关系,个人意见

呃~

维乐你好,如果这段话是关于我刚刚留言的回复的话,多谢你啦,不过我觉得貌似你误解了我的意思。

当然,她是嫡妃,当皇后是无可厚非的。而我的意思是:她陪伴在四身边那么多年,当皇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中间必定要经历很多和“礼”相关的事件的。就算初始再不知礼的人,经过这么多事情,也该变精明了,怎么还会犯那样的过失呢?为此,百思不得其解……


大白菜 2007-05-22 23:19
看了乐乐的留言,我回头一看,倒,还真是给我写成袁枚了……我怎么最近打字老犯这样自己都不觉得的低级错误啊……

人们在礼节,仪式上犯错误,我觉得大多情况下,若不是出于坏心,有意为之,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嘛,无知是错误之母呀~以黛玉的性格,进贾府处处小心,这当然会少犯错,没文化修养的妇女,对这种事就比较粗疏(弗洛伊德说,人类获得越多的知识越会不快乐),再加上皇帝成天忙于公务,管不了太多内府事宜(十三管的再宽,也有管不到的地方么)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太监们格外讨好她,她也许习以为常了,都没注意到自己筵席上和皇帝用的一样,有什么不对的,而钦安殿设道场大概也是同样的,一来她大概不懂自己设道场,要和圣祖皇帝的道场设在同一个地方,太不应该,二来她也许也是粗疏,耳朵软,下面太监说怎么的,她就随他们怎么弄去了。

按说,皇后不大懂礼的话,国丧,册立,三节这些个大场面也不要紧,总有人为她指挥安排么,内务府有掌礼司,外头有礼部,不用她费心。她作福晋的时候,更不用主持这些大事,在家也有人帮她打点,而且她成天在关防院里,上不上得了台面,外人也不大知道,不丢人。可是一个管理者,不懂规则,自己也没啥原则,就往往出错漏(话说回来了,人谁不犯错啊),皇后没人帮她,教她,提醒她,皇帝应该想办法教导她,找人辅助她,为她能够胜任工作,制造条件。偏偏皇帝公务繁忙,没这个耐心,看到皇后失仪就当众训斥一顿,笨四,你越不为她保全尊严,想法帮助她,她管理主持后宫事务就越是困难,越是力不从心——夫妻间彼此谅解,包容,互相帮助,爱护,才是幸福婚姻之本阿,哈哈哈。

某已婚妇女给未婚少女们的训导课上完,解散~~~~~~~~



查看完整版本: [-- [原创]雍正和元后孝敬宪皇后那拉氏感情并非和谐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133647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