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正九年正月二十日“谕内外群臣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录入]雍正九年正月二十日“谕内外群臣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5-12-31 18:56

[录入]雍正九年正月二十日“谕内外群臣

谕内外群臣


自古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惩游惰为要务者。考之制曰:“无旷土,无游民”,《周礼》曰“宅不出毛者出里布,民无职业者出夫家之征”,所以董戒之者,至详且悉矣。
但人之只知游手游食之人以及僧道之辈,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以为此安坐而食,不事生产也。自朕观之,上至天子,下至百官庶职,何一非游手游食之人哉?名不隶农工商贾之籍,身不习耕桑负贩之劳,以庶民之脂膏,供一己之日用,而出者受者皆安为固然。
盖以天下生民而立之君,承以大夫师长,本欲其率作兴事,兴利除害,以惠养黎员,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使天下清和咸理,庶绩恬熙,共享升平之福,故下之人力而致之,上之人坐而享之,即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亦可以对斯民而无愧。诚以我之职掌无亏,论报施之理,亦当如此。至若不能称职之君臣,食人之食,衣人之衣,而于民间疾苦,漠然不经其心,其咎已于游惰之民等。若再行一不便于民之事,发一不利民之令,使闾阎愁困,不获宁居,是小民竭其手足胼胝之力以供上,而转受上人之苛虐扰累,不但扪心自问惭赧实多,即神明昭察,责以报施之常理,其能逃于谴责乎?彼游惰之人,不事生业,不过自败其行检,未尝害人,而人犹恶之,况受人之养而即以害人,又岂游惰之可比乎?
朕为此,时刻儆惕,不释于怀。每见天下官吏习而不察者甚多,用是信笔直书,裨览省者各自猛省。
特谕。
雍正九年正月二十日。

群鸟 2005-12-31 20:29

这篇谕旨写的不错,但基本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大概也就是百年之后,把它收录在圣训里,供后代皇帝瞻仰和捧读。但我不得不说,雍正的“觉悟”还真挺高,这篇文能不能收到中学语文教材里去呢?


洗桐女史 2005-12-31 22:55

引用
下之人力而致之,上之人坐而享之


这句话,貌似道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个真理吧。这道上谕充分体现了雍正的“民本”思想。他觉得自己和臣僚不耕不织,也是游手游食之人,受着百姓的供养,倘若不能为百姓兴利除害,谋善政,比那些游惰之人还要可恶。


最后小声的说一句,我觉得雍正劝诫臣僚的上谕大都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由情入理,比起康熙的谕旨来说,要深刻许多,也没那么空泛,甚或有种如话家常的感觉。呵呵~左环右顾一下,冰冰不在吧?


洗桐女史 2006-09-13 03:51

清宛紫玉:

有这种民本思想的君主恐怕只有雍正一人吧.唐太宗最多只说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怕人民的力量,不是真正的同情爱护民众劳动.重视弱式群体好象也是某人为政一大特色(如为贱民脱籍等).

不知身为天潢贵胄的某人是如何有此之深的认识,很好奇的说……

水晶儿:

哎,偶承认,康熙虽也待人真诚(那都是史书上说的,我感觉这样的例子并不多,只马齐那一次,其他全是耍心机的.哼!),但跟雍正比起来,确乎,这一篇文中的情用的多用的真!

但康熙绝非乾隆,大家要认清楚哦!



xmflower 2007-06-26 13:56

很感动,他之所以宵衣旰食朝乾夕惕,也有这个原因吧。

以往说道与民做主,都是说为官者百姓之父母,施恩于民,然后民报效之。未见如他这般说,民为官之衣食父母,为民所养,当报效于民。完全两个方向的想法。很有我们现代高唱我们纳税人云云的思维,他身为皇帝,还能这样想,又把自己也包括在坐而享之的群体里,真是难得。


2008-03-12 21:58

看到这一篇上谕之后心情十分得激动,觉得他是一个十分人性化得皇帝,是有血有肉可以感受得出感受得到得,不是那种坐在那跟个神似得人物,又不由得想到了曾静那个十大罪,心里真为四不值得啊,要是真有做过也无所为,一样没怎么占上,还让人说得那么不堪,更让我佩服得是他从那以后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一如即往的勤政,直到生命得最后时刻,不知道他是怎么渡过那种不为人理解得岁月,不知道在他闭眼得那一刻会想什么呢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说实话觉得这句话在四说得时候有多少得无奈,他真得不在乎吗?


yundanfq 2012-01-27 11:08
严重同意楼上各位!看的史料越多,越是常常有为他不值的感觉!也因此常常发自内心地希望他身边有个真正懂他、爱他、疼惜他的人啊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正九年正月二十日“谕内外群臣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71471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