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清溪书屋 -> [录入]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5-12-31 00:27

[录入]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

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
张书才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2年4期


“直言无隐”
康熙《起居注册》载: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二十三日,部院以折本请旨后,康熙对内阁学士阿兰泰,佛伦等人说:“一切政事,皆国计民生所关,最为重大,必处置极当,乃获实效。朕每详览奏章,内有所疑,或折五六本七八本咨询尔等者,务欲得至当耳。今尔等不各以所见直陈,一切附会迎合朕意,则于事何益哉!朕从来不惮改过,惟善是从。即如乾清门听政时,虽朕意已定之事,但视何人之言为是,朕即择而行之,此尔等所共知也。”
阿兰泰说“臣等蒙皇上拔用,惟是识见浅陋,不达事体,如果确有所见,不陈诸皇上,而于谁言也?”
康熙说“尔等俱自笔帖式递迁为大僚,云不达事体可乎?但恐开罪于人,故尔等缄默不言耳。闻尔衙门满洲大学士等每当票拟及与学士议事时,某某如此票拟,某某如此持论,惟恐尔衙门中书辈漏泄,至部院大臣怀憾。汉大臣亦然。”然后,康熙谆谆告诫:“内阁最为机要之地,尔等亦议政之臣,宜各抒胸臆,直言无隐,但求事当于理。互相商酌,即小有得失,亦复何伤?朕焉有因议事而加罪者乎?且人资禀不齐,不可云事事尽知。此人所知而彼不知者有之,彼人所知而此不知者亦有之,譬如京官不知外州县之事,八旗人员惟知本旗之事,不知别旗之事。必云彼尽知之,己所知者置而不言,不可也。尔等其益勉之!”
康熙二十二年。三藩已平,生产恢复,正当所谓“无下少安,四方无事”,“君臣一体,共乐升平”之时。然而,年方三十岁的康熙帝,既未耽干安乐,忘乎所以,更未被臣工们阿谀逢迎之词所惑,而是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今虽较前差善,而弊尚未除”,“部院无事无弊,大臣无人无私,外省之弊较内更多”,“屡下严旨,加意剔厘”,力戒一切附台迎合,勉励臣工直言无隐,遇事互相商酌,以求实效,共襄郅治。康熙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有这等认识,并且着力做去,确是难能可贵的。
“据实秉公”
康熙对史书的修纂非常重视,认为“史为永垂后世之书,关系重大,必据实秉公,持论得正,始无偏诐之失,可以传信后世。为此,他经常训诫修史官员要一秉“大公至正”之心,务祛“偏私之见”。
康熙《起居注册》二十二年二月初一日载,康熙面谕翰林院及内阁诸臣曰“记住起居事迹,将以垂之史册,所关甚要”,既不能“在朕前原未陈奏,乃在外称如何上奏,如何奉旨,私自缘饰开写,送起居注馆”,也不能“因与己相善,特美其辞,与己不相善,故抑其辞”。如以所无之事诬饰记注者,将严惩焉!”
十一月初十日。康熙在问大学士李露、王熙等询问明史的修纂情况时,诫谕道:““观今人于已作之文,他人稍改字句,便不快意,有此理乎?凡所作之文,岂有一字一句不可更改者?当虚心彼此互相推究,安得遂以已作执为尽善耶?”“若不稍加更定,恐文章一道流于偏私矣!尔等将此语传谕修史各官知之。’
“秉笔直书”,按理是史官当循之准則,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其原因之一,住住因此而触犯皇帝和当朝权要。所以刘知几在《史通》中不无感慨地说:“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正因如此,康熙能够认识到修史要“据实秉公”,持论得“正”,并加以提倡,这在当时也有其积极意义,不能不说是康熙的高明和开明之处。而康熙对史官要求祛除“偏私之见”,要‘虚心彼此互相椎究”等,也具有普遍意义,值得今人深思井引以为鉴。


九畹兰 2005-12-31 09:43

谢谢某桐了~~~


要是再不来京拿书,小心再罚你录文,下回可不是这么短的就打发的了的~~~


引用
康熙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有这等认识,并且着力做去,确是难能可贵的。


倒,我觉得现在的人对于帝王好象有着固有的偏见,认为只要是帝王就一定会接受阿谀奉承,其实这并不单单是帝王才有的毛病啊,又有几人能挡得住高帽子的攻势呢~~~


看着这句话就不爽~~~一种俯视的态度去看人,真是无聊~~~



雁格儿 2005-12-31 12:46
以下是引用九畹兰在2005-12-31 09:43:56的发言:


看着这句话就不爽~~~一种俯视的态度去看人,真是无聊~~~



说得对!皇帝也是人啊,也有平凡人具有的一切特点(缺点或是优点),只不过是这些特点放在一个平民百姓身上并不会引人注目,而一旦让它们在君主身上集中体现的话,往往会被无限放大~~~(不过皇帝的作为似乎对整个国家影响很大的,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吧!虽然是不大爽的说~~~)


楚朝阳 2008-04-20 19:12
青桐,能不能给个康熙五年至八年的起居注网址啊?

清茗古韵 2009-09-19 21:29
以下是引用雁格儿在2005-12-31 12:46:41的发言:

说得对!皇帝也是人啊,也有平凡人具有的一切特点(缺点或是优点),只不过是这些特点放在一个平民百姓身上并不会引人注目,而一旦让它们在君主身上集中体现的话,往往会被无限放大~~~(不过皇帝的作为似乎对整个国家影响很大的,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式也就不足为奇了吧!虽然是不大爽的说~~~)


其实也不是这样说,我想作者这样表达最主要的意思还是,老爷子作为一个封建君主已经至高无上,从他的父辈开始就已经是至高无上,能听进人言已经很难了,而老爷子又是如此开明,实在是难能可贵!毕竟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听到的最多的就是顺从的话了嘛~而老爷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能做出如此决断,那是老爷子不断自省,要求进取的心态使之,确实值得赞赏嘛....


况且看到成文时间是1982年,那个时候的思想跟现在可不一样了,文革刚过,言论还没那么自由呢,张书才那个时候这样夸了康熙老爷子,要是放在文革期间,还不要被斗死啊....


所以还请2,3楼两位美女息怒哈....


心筠 2010-06-17 23:02
拿清朝的皇帝和明朝的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尤其最近看了《张居正》,感触更深。同样是少时为帝,万历怎么差了那么多。康熙振兴了一个王朝,万历却将王朝带进深渊。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7591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