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亲王致年羹尧书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治平经邦 -> [录入]雍亲王致年羹尧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洗桐女史 2005-04-02 02:10

[录入]雍亲王致年羹尧书


雍亲王致年羹尧书 图片(局部):
来源《清宫秘档》

说明:
《雍亲王致年羹尧书》真迹原书不载年月,旧藏景阳宫档书中。言及孟光祖馈授诓骗之事,孟光祖案系在康熙五十六年,则此书当在五十六七年。其书责年羹尧具启称职不称奴才。按:年羹尧为汉军镶黄旗,后属雍亲王门下,故书中称本门之主云。
(桐桐注: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孟光祖案发在二月、三月,四川巡抚年羹尧受到康熙谴责,四月案犯孟光祖被拿获。)
原文:
王字谕年羹尧:
知汝以儇佻恶少,屡逢侥悻。君臣大义,素所面墙,国朝祖宗制度,各王门旗属主仆称呼,永垂久远,俱有深意。尔狂昧无知,具启称职,出自何典?屡谕尔父,尔犹抗违不悛,不从腹诽,而竟公然饰词诡拒,无父无君,莫此为甚!
况妃母(德妃)千秋大庆,阿哥(弘时)完婚之喜,而汝从无一字前来称贺,六七个月无一请安启字,视本门之主已成陌路人矣。且汝所称,捐资助饷家无余财,更属无谓之甚。况我从未问及汝家囊橐,何得以鄙亵之心测我,肆而进其矫产之词?
况汝在蜀骄横不法,狂悖无忌,皇上将来不无洞鉴。而尚敢谓今日之不负皇上,即异日之不负我者,是何言欤。以无法无天之谈而诱余以不安分之举也。岂封疆大吏之所当言者?异日二字足可以诛羹尧全家。且汝与于孟光祖馈遗授受不但众所共知,而且出自于汝家人之亲口以告我者,尚敢朦胧皇上,得以漏网?即此一事,即汝现在所以负皇上而将来之所以必负我者也!
至于我之培植下人,即其家人父子亦无不委曲作养成全,在汝固已无人心,谅必非无耳无目者。于此不思所以报称,而反公然跋扈,尔所蓄何心,诚何所挟持而竟敢于如此耶?!即此无状,是即汝之现在所以负我,即异日必负皇上者也!
况在朝廷称君臣,在本门称主仆,故自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至公等莫不皆称主子、奴才,此通行常例也。且汝父称奴才,汝兄称奴才,汝父岂非封疆大臣乎?而汝独不然者,是汝非汝兄之弟,亦非汝父子矣!又何必称我为主!既称为主,又何不可自称奴才耶!汝父兄所为不是汝当劝约而同之则犹可也!不遵父训、抗拒本主,无父无君,万分可恶。若汝或另有所见,或别有委曲,汝不妨具折启奏,申明汝之大典。我亦将汝不肯称奴才之故,以至妃母大庆阿哥喜事,并于我处终年无一字请安,以及孟光祖之事与汝所具“异日”之启,好好存留在此,一一奏明,谅皇上自有定夺也。再,汝父年老,汝子自当代汝奉养。汝毫不为意,七八个留任所,岂人心之能恶也。只待汝子娶亲方令来京,信乎?求忠臣于孝子也;而又使及于我所具启,苟简无礼,言词皆谬,皆汝之不肖下属,无可奈何之所以应塞汝者,而即施之于我,是岂主子奴才之礼乎?凡此皆汝之不学无术,只知逞一时刚愎之私而自贻乃父之威耳。
自今以后凡汝子十岁以上者,俱着令来京侍奉汝父,即汝昔年临行时向我讨去读书之弟侄,亦必着令作速来京,毋留在外,法成汝无父无君之行也?!
观汝今日藐视本门主子之意,他日为谋反叛逆之举,皆不可定!汝父见汝此启,当余之面痛哭气恨倒地,言汝风狂乱为。汝如此所为而犹敢以伪孝欺人,腆言父子天性,何其丧心病狂一至于此?
况汝父在京,我之待他恩典甚重,谅汝无父之人亦未必深悉其委曲也。
然圣主以孝治天下,而于我惜老之夙心有所不忍,故不惜如此申斥,警汝愚蒙。汝诚能于此爽然白失,真实悔悟,则诚汝之福也!其犹执迷不俊则真所谓噬脐莫及者矣!汝其图之!
图片(完整):
[洗桐女史扫描自《文献丛编》第一辑]雍亲王致年羹尧书真迹完整版(黑白扫描图)



洗桐女史 2005-05-20 12:47

感觉雍正颇懂得驾驭人才之道,饶是年糕狂傲不羁,也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其权术之精不言而喻。


洗桐女史 2005-05-28 15:39

大喘一口气~某桐录了一下午,总算把雍正致年羹尧书给补充完整了,现在经过重新编辑的帖子,是完整版~

不过因为我这是影印本,而且影印的又是雍正的真迹的照片,所以字迹非常小,不容易辨认,我查了一下午,仔细认了一下午,但是还有几个字没能最后确认,所以如有错误,大家就体谅一下吧~


荆棘恋 2006-10-12 06:13
图片太小点开也看不清,没第一张图清晰,仔细看了一下居然还能认识几个字!

流浪硕鼠 2006-10-21 19:38
觉得四的这封信字很公整,而且觉得信写得很有水平,桐辛苦了

舜颜 2006-11-02 09:45

其实,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即使年二到最后骄傲自大,结党营私等等,但如果当时四四宽大处理,念及年妃以及小福惠没有外戚的孤苦伶仃(想想人家几个阿哥都还有自己的母亲,还有娘家人亲戚什么的来往,可小福惠除了四四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似乎并没有谁去真正出于亲情去惦记他了,真的是个可怜孩子。而且四四又那么忙,我想除了给他一个锦衣玉食的环境,似乎真正从心灵上的爱护总是不够的,毕竟“天家”不比我们现在平常百姓人家呢)

而且当时西藏应该还有战事的吧,年二在用军方面应该还是有一定建树的,何况他对西藏那边情况又非常了解的。

……

如果四四能想到这些而没有杀年二,而年二在自己亲妹妹已亡,并且在当时终于明白人事惨淡的局面下,我想他当心心里一定是很后悔的。其实,本来他们二人之间以前就曾有过知遇之交,如果把这些都放下了,年二也愿意帮四四好好去处理西藏平定战事,那么我想是否在某一方面来说也帮四四分担了一些烦扰之事呢。



大白菜 2006-11-02 17:01
唉唉,楼上妹妹,年二在用军方面岂止是有“一定建树”阿,简直是天人下凡。十五天内消灭敌军20万人。推荐《圣武记》里的《雍正两征厄鲁特记》,和《清世宗实录》里关于评定青海的部分。我看了之后同四对年糕的感觉一个样:朕实不知如何疼你!
事实的确是,四即位之初,内患极多,若无年羹尧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为他平定青海如此大规模的叛乱,他根本没可能有足够的力量来稳定朝局。遑论新政。



清羡 2006-11-12 23:51

可惜的是年羹尧功高盖主,犯了做臣子致命的错误,后果就只有死

可惜呀,这么好的人才

 

 


不离不弃 2006-11-30 15:54

我想四四即位之初,内忧外患,焦点可能都需要年羹尧来解决,既要他帮助除掉外患,又需要打压之以缓内忧。总之,年家极盛之时也就是覆灭之日,这是清朝政治所决定的。年若能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以四四的个性,总还能保全他,可惜不是,我想四四杀他时,一定也是心痛之极的的!


大白菜 2006-12-02 00:19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年糕才干过人,功勋卓著,重用就是应当的。年糕桀骜不驯,违法乱纪,惩处就是应当的。

四四赏罚分明,正是英主所为~四有过一段话,就是讲对人才的使用,有德者与有才者之间,他优先选择有才者,因为他自信可以使用驾驭他们。

年糕无疑是将兵之才,但我们四也无疑是将将之才,哈哈~~~

洗桐女史 2006-12-02 01:13

有一个疑惑哦。雍正很喜欢用这些外戚参与军事么?孝敬的弟弟,五格后来就派代岳钟琪身边去做西安巡抚去了。

我要吐血了,这个任人唯亲的某,看雍正在岳钟琪奏折上对这位小舅子的评价,说什么“五格尚气而自恃,一到任即与两司甚不相得,又有些不妥,奈何?!”

他有没有搞错啊, 明知道自己小舅子碍事,还把他派到岳钟琪那给人家添乱,搞什么搞啊!

不过白菜有没有觉得,这口气有点像某说年大的呢。




大白菜 2006-12-02 01:45
在我看,五格不是去参与军事的,巡抚不掌兵权,年糕想要兵权也要开口去和老爷子要。这五格没有办民务的经验,多半是派去监视岳某人的,就和那个江南织造,苏州织造之类的官职差不多,非皇帝的近人担任不可。五格以这种身份到西安,自然不把川陕岳钟琪这一应汉员放在眼里,但是估计皇帝也没有太多亲人可往前线派的,故而大叹“奈何”了。

年大的缺点不是尚气自恃,根本就是稀里糊涂,吊儿郎当,在我看倒是更糟糕呢~骄傲或可改之,公子哥本性才难移阿~


年羹尧也不是生来百战百胜的大将军,他刚到四川的时候,岳升龙(岳钟琪的老爹)带兵去剿灭叛乱,朝廷叫年羹尧去增援,年糕没走到呢,听说岳升龙打胜了,竟然连去看也不去看,就溜达回来了。还有比这更吊儿郎当的么?把当时的四川总督音泰给气的,把他给参了。部议愤怒,要把他革职查办,不过老爷子对这个年轻人有长远的栽培计划,就力排众议,下旨留任,观看后效。果然年糕吃了教训,就再不敢这样轻浮了,很快就戴罪立功,作了几件大事,龙心大悦,这才把这四川巡抚做稳当了。
年轻人,吃亏是福阿~可惜年糕后来又给老爷子和四惯坏了~



洗桐女史 2006-12-02 11:10

汗,我搞错了,此五格不是孝敬的弟弟,而是十三的奴才。

悠悠告诉我,这个五格是正蓝旗怡亲王家里的奴才,和皇帝的大舅子重名,十三死后他上折子说臣为怡王属下,更与他人不同。所以肯定不会是孝敬的兄弟,而且孝敬的兄弟也没有放过外任的。这个五格就是李卫第二,不识汉字,对属下和大爷一样……李卫就是十三推荐给四的,敢情十三对这样的情有独衷。

十三一个亲家在那里牵制岳还不算,派一个奴才给人家添乱,真素的……四还说对老岳有多信任,没有丝毫的怀疑过人家呢。

我过会把十三这个家下奴才的档案发上来,给大家看看,昨天太晚了,我都看串了。要不是经悠悠提醒,我再重新翻,看到资料显示确实不是一个人,就又弄错了。




洗桐女史 2006-12-02 11:22

姓名

() 武格

中历生卒

-雍正[11]

公历生卒

-[1733]

异名

异名

出处

()伍格

圣祖仁皇帝实录,250

()五格

钦定八旗通志,321卷,15

八旗

隶属:满洲正蓝旗

出身

[不详]

职衔

职衔

任期

出处

乾清门侍卫

康熙?年-

圣祖仁皇帝实录,42

一等侍卫

康熙?年-

圣祖仁皇帝实录,235

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康熙47-康熙51

圣祖仁皇帝实录,235

都统

康熙?年-康熙?年

圣祖仁皇帝实录,277

正白旗蒙古都统

康熙?年-康熙61

世宗宪皇帝实录,2

镶白旗蒙古都统

康熙61-

世宗宪皇帝实录,2

[不详](总管杀虎口至阿尔泰一路军台事务)

雍正2-雍正?年

世宗宪皇帝实录,15

正蓝旗护军统领

雍正?年-雍正3

世宗宪皇帝实录,34

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雍正3

世宗宪皇帝实录,34

正蓝旗满州副都统(兼署)

雍正3-雍正?年

世宗宪皇帝实录,34

刑部左侍郎()

雍正3

世宗宪皇帝实录,35

盛京刑部侍郎

雍正3-雍正7

世宗宪皇帝实录,37

盛京礼部侍郎()

雍正5-雍正?年

世宗宪皇帝实录,59

盛京工部侍郎()

雍正5-雍正?年

世宗宪皇帝实录,63

奉天将军()

雍正6-雍正7

世宗宪皇帝实录,73

陕西巡抚

雍正7-雍正9

世宗宪皇帝实录,93

兵部右侍郎(坐衔)

雍正7-雍正9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104673

右副都御史(坐衔)

雍正7-雍正9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104673

参赞(抚远大将军)

雍正9

世宗宪皇帝实录,109

刑部左侍郎

雍正9-雍正10

世宗宪皇帝实录,116

扬武将军

雍正10

世宗宪皇帝实录,118

工部尚书

雍正10

世宗宪皇帝实录,121

二等阿达哈哈番=二等轻车都尉

雍正?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009883

 大家可以对照下,孝敬弟弟的资料,来看一下,可知确实不是同一个人: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17899&id=2560&skin=0


大白菜 2006-12-02 11:44
这碍事的狗奴才是康熙年间的都统啊?来头不小,怪不得“尚气自恃”呢,呵呵。



洗桐女史 2006-12-02 12:13
我本来还觉得奇怪呢,皇帝挺重视他小舅子的,为什么十三死还临丧无状呢,原来不是皇帝的小舅子受到重用,是十三的家下奴才啊!看看,不知道是谁用人惟亲

洗桐女史 2006-12-11 21:16

引用
五格尚气而自恃,一到任即与两司甚不相得,又有些不妥,奈何?!

揭发,揭发!这个两司之一就是张廷玉的弟弟张廷栋。好啊,你个五格,大字不识几个,居然75我们张大秘书的弟弟,没有人给你撑腰你敢么!

张大秘书啊,看你弟弟被人75的,四四徒唤奈何,气的不行了,可是最后还是你家弟弟遭殃,被调到甘肃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天哪!到底谁是皇帝啊!

权臣十三,哼



toutou 2006-12-11 21:32

臭桐桐,你有没有良心啊,你去翻起居注这是什么时候,是七年十一月初一/初二。我当时还纳闷,为什么十三不十月份就去勘陵,这样还不至于太冷,干吗赶到十一月份。很有可能是为了留下个你家臭四四过生日,你家四那年的生日赶到冬至前的斋戒,天天在斋宫蹲着,不能宴会。那几天十三可是天天有单独传旨的纪录,也就是说天天有单独陪你家四四在斋宫,还有送给四四各种生日礼物,人家马上就要去勘陵了啊,身体还那么不好,有没有搞错,什么叫仁至义尽啊。

再说了,五格是巡抚,张廷栋是布政使,没听说上下级打架,把上级调走的(除了李卫)。8过那个五格可真够搞笑的,等有机会我把岳钟琪评价他的折子录了,绝对笑爆



贲然来思 2006-12-12 02:18
没听说上下级打架,把上级调走的(除了李卫)


年希尧在康熙年也是因为对下属索取过甚,被下属们联合扳倒的么。蔡珽也是巡抚,年糕是总督兼抚远大将军,年案还不是起自蔡珽和年糕打架么~

纳那氏 2006-12-12 02:58

所以说,做人真的不能恃宠而娇

四爷疼年羹尧那是真心的疼啊

唉.........


toutou 2006-12-17 17:42

疯掉了,疯掉了,桐看你家四干的好事!!!!

前几天说的,十三的门下,不识字的陕西巡抚五格,七年十一月通过四四把秘书长的弟弟陕西布政使张廷栋挤兑到甘肃,结果小张同学八年五月就死了。真不知道秘书长对十三啥感觉,怪不得《澄怀园年谱》里只字不提怡贤亲王。四四啊四四,你都替十三把人得罪光了啊你,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你到底是爱他呀,还是给他种祸啊


清冷如他 2007-01-13 15:27
只能说,做万人之上的国君真的很不容易·

三月 2007-02-03 02:36

觉得年2还是该杀的。。。。。

这样的人才太危险了。。。。


旭水藍軒 2007-02-17 13:20

年羹堯是個人才,但是恃才傲物,功高蓋主,不是還有與雍正同坐的事嗎?

四四的字好棒啊!

桐姐姐好勤勞啊


千里之外 2007-02-20 17:28

"观汝今日藐视本门主子之意,他日为谋反叛逆之举,皆不可定!汝父见汝此启,当余之面痛哭气恨倒地,言汝风狂乱为。汝如此所为而犹敢以伪孝欺人,腆言父子天性,何其丧心病狂一至于此?"

厉害厉害!!!居然这么早就预见了事态的发展,不愧是雍亲王!


J-HCL 2007-07-19 09:31

呵呵 今日之忠于主子即异日之忠于皇上。 年糕胆子真大~ 居然说出这种话,我现在想想都为他汗一把


孙檐冰 2007-10-08 14:33

桐同学敲得辛苦了。有几个字供你参考:

1.“况我从未问及汝家囊橐”。

囊、橐都是口袋的意思。《说文》:“橐,囊也。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又《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雍同志原信中那个橐字中间的石字是没有顶上的一横的,这是那时通用的写法,雍同志写字还是很规矩的。

2.“只待汝子娶亲方令来京信乎求忠臣于孝子也!而又使及于我。所具启,苟简无礼,言词皆谬,皆汝之不肖下属无可奈何之所以应塞汝者,而即施之于我是岂主子奴才之礼乎?”

3.“自今以后凡汝子十岁以上者,俱着来京侍奉汝父。”原信中没有这个“令”字。

4.“汝诚能于此爽然失”。

5.“执迷不”。

我也是匆匆看一遍,有不当的地方桐同学多包涵指正哈。


S大大 2007-10-09 13:30
总之是踩到了某人的痛处咯。。。

寒水空流 2007-11-04 21:34

是不是貌似年糕根本没想到小四有一天容不下他啊,所以放心的恃宠而骄啊~~~

还有想问下,哪里有年糕和十三不和的事情啊?我只看到小四有和稀泥的说,却不知道为什么~~~


贲然来思 2007-11-04 23:06

不合是这么造成的,有的时候年糕要打仗,十三心疼钱,说不要打了8,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结果贻误战机,四和十三商议军务,还叫个管理藩院的蒙古人拉锡参与,年糕本来就瞧不上这两个人的军事才能,加上拉锡是蒙古人(要打得就是蒙古人),不可信任,年糕就上折子想某四抗议,还有的时候十三传口谕,调动大员比如王景灏,年糕不放人,写封折子上去说,这人我不放,皇帝只好回复说那你就留着用,挺驳十三面子的。某四再成天和年糕说些什么十三掉眼泪阿,要东西啊,这个那个的……看起来年糕得出了一个十三“矫情伪意”的印象,和自己老家奴李维钧还这么说来着~

等等等等等等~

人年糕没事儿干嘛讨厌十三阿,还不是某四在里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瞎搅~

璿景 2007-11-04 23:27

年糕管打仗,是要用大把银子的,十三掌户部,最好是能少花钱,本就是工作关系对立!!某四呢,则是整天想调停这两大权臣的PK,自己也坐个一杆天平两头稳的名声,结果越和越乱,年糕吃饱没事干啊?光看了人怡王的宅子,也能JJWW的说十三矫情来着?还不是某人,一天到晚批着什么又落泪又欢喜的,弄得十三跟个娘们似的表情多变!!! 十三,你的形象就素被你四哥给图成花旦的!!!



toutou 2007-11-04 23:53

二位,二位啊!!!说得我直想打皇帝啊!!!某四绝对是想撺掇十三和年糕不和!!!他好从中渔利!!!这人啊!!!十三和四说,要让年糕尽专阃之道,四和年糕传话,怡亲王疼你啊,疼得你眼泪刷刷的。年糕一撇嘴,这人神经病~~~十三说,年大太可爱,把口头语儿写个条儿给我,真真大傻公子。四哥传话给年糕:你哥大不敬!告诉他说,偶家小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年糕一皱眉,这人太虚伪!!!

我汗我汗,全人你为了自己的形象,一定要天天跟四翻白眼儿啊!!千万别给他说人好话,要不你的形象就毁光了


贲然来思 2007-11-07 00:53

其实就连镇国公策旺诺尔布(或做策妄诺尔布,策王诺尔布)还有驸马阿宝某四和年羹尧也不是十分十分信得过,何况拉锡呢。

《年羹尧奏折》里皇帝和年羹尧说:“策妄诺尔布阿宝密奏送来尔看,看此光景似乎有些动作之景,尔可留心料理”,阿宝娶了爱新觉罗的女人,还被人防范,他的密奏皇帝叫年羹尧过目了才决定放不放心,当时二十多万叛军里,原本受清朝册封王贝勒台吉却持刀向背者极众,年羹尧叫皇帝不要跟管理理藩院的拉锡商量军务,我觉得十分合情合理。倒是看不出非要跟十三有什么关系。






坏人李某 2010-03-19 23:40
托关系找朋友从第一历史档案馆找来的照片……看得我是字字泣血阿……某人骂人真是一点都不留情面
鉴于我是懒人,懒得录入了,就直接上照片~~也欣赏下某四的书法~~
(第一次发主题帖,斑竹有需要改的通知我……不要再删帖阿……我是新论坛已能够发帖就拿来分享了)
点击有大图~
[attachment=6616]
下面还有两页
此帖售价 0 金钱,已有 27 人购买
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财富,请立刻举报,我们会对会员处以2-N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洗桐女史 2010-03-20 00:24
图中标注不确,年羹尧原为镶白旗汉军,雍正继位之后才抬入镶黄旗的。

若妍 2010-08-21 21:01
批评的对!那个时候年二只是个四川巡抚已经敢不称奴才了,是该教育教育一番了。驭下之术就是要防患于未然!

枫中承诺 2010-11-06 15:13
感觉上挺可惜的,或许是注定要在权利中迷失自己,而难以善终

烟雨江南 2012-08-25 15:36
在利益面前,一切的情与义都得让路。雍正本质上是一个注重权力重于其他的人。即便事后后悔,也不过是鳄鱼的眼泪。


查看完整版本: [-- [录入]雍亲王致年羹尧书 --] [-- top --]


Copyight © 2005-2010 ourjg.com
Time 0.090093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