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录入]清代皇子的教养和分封by郭松义
静泉 离线
级别: 元老勋旧
UID: 220
精华: 11
发帖: 331
金钱: 804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3
最后登录: 2009-04-2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02   
0

[录入]清代皇子的教养和分封by郭松义

一 皇子的教养
  帝王之家,锦衣玉食,加上人们的阿谀奉承,使那些龙子龙孙,极易流于放荡,不思上进。可他们德行的好坏,又常常关系到本朝江山的稳定,因为其中有人是要接皇帝班的。所以,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皇子的教育。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所言:“朕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不如金玉邪”,故必“因其材力,各俾造就”。
   清代的皇子教养至康熙时才确立正规的制度。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其主要精力都贯注在立国争天下上。儿孙们年岁稍长,便赋予兵权,把协助父祖谋取霸业,作为锻炼本领的最佳场所。顺治帝福临以冲龄登临大位,直到故世时才二十四岁,加上全国正处于战争的环境,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小皇子的教育。后来当上皇帝的玄烨,只是因为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悉心照料,才使学业有所成就。
    玄烨平定三藩后,全国局势趋于稳定,前面几个皇子也陆续长大。从培养成人着眼,也要进行系统的教育。当时,特别是对已经成为太子的皇二子胤礽,更是督教甚严。玄烨曾说:“自古帝王,莫不以预教储贰为国家根本,朕恐皇太子不深通学问,即未能明达治体,是以孳孳在命,耳提面命,自幼时勤加教育,训以礼节,不使一日遐免”。他还说,“朕谨识祖宗家训,文武要务并行,讲肄骑射不敢少废,故令皇太子、皇子等既课以读书,兼令娴习骑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就玄烨对皇子们的教养,作了如是的描写:
    这些皇子的老师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他们的保傅都是从青年时期起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皇帝还要亲自去检查皇子们的一切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直到审阅他们的文章,并要他们当面解释功课。
   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道德的培养以及适合他们身份的锻炼。从他们懂事时起,就训练他们骑马、射箭与使用各种火器,以此作为他们的娱乐和消遣。他不希望皇子过分娇生惯养;恰恰相反,他希望他们能吃苦耐劳,尽早地坚强起来,并习惯于简朴的生活。……
   皇子们都能流利地讲满语和汉语。在繁难的汉语学习中,他们进步很快。那时最小的皇子也已学过“四书”的前三部,并开始学习最后一部了。皇帝不愿他们受到任何细微的不良影响。他让皇子们处在欧洲人无法办到的最谨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皇子们身边的人,谁都不敢掩饰他们的哪怕是一个微小的错误。因为这些人明白,如果这样做,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清代,皇子未成年时,都有固定的住所。大内乾清宫东有毓庆宫,康熙时太子胤礽曾居于此。后来成为皇帝的胤禛和弘历,以及弘历的子孙辈,“自六岁入学,多有居于此宫”。再就是外朝文华殿正北的撷芳殿,殿宇三所,绿瓦覆顶,也是皇子们的居所。嘉庆时,因毓庆宫曾安顿过颙琰,成为潜邸所在,不便再住别人,故将皇子们移于三座门北,俗称阿哥所或所儿。在圆明园的洞天深处,也有皇子的居所叫“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
   皇子们从小就有人专门教以饮食、语言、行止等礼节。六岁起,他们备冠袍褂靴,随众站班当差,并就读于尚书房(道光后改称上书房),圆明园诸皇子肄业之所在“西四所之西”,上书房设上书房师傅和上书房行走,上面还有总师傅,“以贵臣为之,或一人,或二人”,一般每日到书房两三次,稽查课程。又有称“谙达”者,“体制稍杀于师傅”。谙达有三种:一伯哩谙达,由八旗参领、佐领一级人员中挑选娴熟弓马者充任,负责教授弓箭;再是蒙古谙达和满洲谙达。他们都是八旗翻译出身,前者教授蒙古语,后者教满文和翻译。谙达也设总谙达,派满洲权贵充当。
   皇子们就读,每年除元旦、端午、中秋、皇帝“万寿”及本人生日,可免去课读,除夕准提前散学,其余便无假日。他们于早晨寅刻(五点前)来到书房以待师傅(卯时初到)。一般先教弓箭,后学满文、蒙文,再学汉文。幼年皇子课程简单,午前便行告退。年长者得等到未正二刻(下午一点多)才得散学。接着就得练习步射,“在圆明园五日一习马射,寒暑无间”。皇帝每次在西苑(今北海公园内)紫光阁“阅武进士试”,必“先命皇子骑射,以为多士程式”,也算是对皇子们武功的考核。上书房得规矩是很严格的,“读书者每日至下屋歇息不过一二次,每次不过一刻,仍须师傅准去始去”。读书空隙也可讲书或讨论掌故,但“不准常至下屋及出院闲走”,“应罚书、罚字惟师傅命是听,亦有罚下榻立读者”。皇子的侍侯人只准“在窗外或明间听差”。各处太监也“无敢在窗外行走者”,否则便要受到“惩办”。
   皇帝对皇子、皇孙的学业也非常关心。康熙帝玄烨就经常到课读处(当时在“无逸斋”)亲加监督课考。其他详胤禛、弘历等等也是一样。乾隆元年,弘历任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等六人为皇子师傅。在开学的第一天,皇帝召见皇子和师傅,当面训诫道:“皇子年齿虽幼,然陶淑涵养之功必自幼龄始,卿等可殚心教导之”。他还说,“倘不率教,卿等不妨过于严厉。从来设教之道,严有益而宽多损。将来皇子长成自知之也”。乾隆三十五年(1770)五月,正在圆明园读书的八阿哥永璇,未经“奏知”,“又不关白师父”,擅自离园进城。事发后,弘历传唤有关人员等严加训诫,“讲八阿哥及师傅、谙达分别示儆”,又传令把这道告谕抄成文字,“实贴尚书房,使皇子等朝夕观省,知所劝戒”。
   皇子典学没有年龄的限制。有的人“虽婚娶封爵”,仍得入上书房“读书不辍”。咸丰五年(1855)七月,恭亲王奕訢因其生母晋封的问题上惹恼了奕詝,借口在办理孝全皇后(奕訢生母)丧事时“礼仪疏略”,罢去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回“上书房读书”。这就具有“反省”的性质。当然,象奕訢那样回上书房读书,无论是时间还是课读的内容,都比小皇子们自由多了。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大众

当勤精进 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 甚勿放逸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静泉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静泉 离线
级别: 元老勋旧
UID: 220
精华: 11
发帖: 331
金钱: 804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3
最后登录: 2009-04-27
1楼  发表于: 2005-10-02   

二  皇子的分封
   根据清朝的定制,凡皇帝生子均称皇子,待赐命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年届十五岁(虚岁),就请宗人府题请爵级。清宗室爵位,崇德元年(1635)定为九等制。顺治六年(1649)又厘定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按有清“赐爵之本意,酬庸为上,展亲次之,固有皇子反封贝勒、贝子、公者”,比之前明皇子例必封王要严谨得多。另外,亲王、郡王嫡褔晋所生子,年过二十岁,由负责皇室事务的宗人府请旨考试后,亲王子可封为世子,郡王子封为长子,以待袭爵。其余子及非嫡子,经期考后分别减等授爵。为了避免皇室宗亲积年以后支派繁衍所带来的无穷麻烦,清廷规定除少数勋劳卓著,其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都代将一等,直至规定封爵或闲散宗室。
   一般说来,皇子封授的年龄也就是成婚年龄,当然也有稍早或稍迟的。结婚以后就要搬出内廷(也有不立即出宫者),叫做分府。分府后,其居室服用、设官、俸禄给养,均按爵位高低拨给。亲王、郡王府设长史,贝勒府设司礼长,“长董帅府僚,纪纲众务”。又有散骑郎若干人,协助长史等理府事。另外根据爵位的高低,还配备其他属官。仪仗护卫是体现封建等级的重要标志,从亲王、郡王直到贝勒、贝子、公,都有规定的护卫、典卫和蓝甲、白甲,特殊有勋劳者还特旨倍增或加额设置。又,他们还有权蓄养太监。
  清廷对分封后的皇子,在经济上的优待也是很优厚的。首先有俸禄,每岁亲王给银万两,以下世子六千两,郡王五千两,长子三千两,贝勒两千五百两,镇国公、辅国公七百两及相应禄米。其拨给田土,据康熙六年(1667)所定则例,亲王有粮、银庄和瓜果菜园四十二座,约合田地六、七、八万亩;郡王庄园十九座,约合二、三万亩之间,这还不包括同时赐拨的所属佐领下户人和炭军、煤军、灰军、薪丁等按丁配有的田土,以及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的田土。除此而外,各王府的口外均有此滋生牧场,以及“采捕山场”。
  为了使皇子多多接触实际,培养他们关心国计民生,锻炼从政能力,从康熙时起,每逢皇帝外出巡幸,木兰秋狝,均令皇子随驾扈从,还常要他们代行祭祀礼仪活动。至于差遣皇子稽查旗务,典办政府诸部院及处置、审理各种特别案件,更是经常之事。康熙时,清廷出兵征讨准噶尔,玄烨曾命年仅十八岁的皇长子胤褆任副将军,随裕亲王褔全率师出古北口迎战,是为进关后皇子领兵伊始,到晚年又任命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以膺再定西藏、廓清西北的重任。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弘历要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担任总裁。这些,都是有意给他们锻炼和显示才能的机会,同时亦是要加强诸王关怀宗亲、屏卫王室之心。
  清代在皇子分封上,吸取了明代的教训,除前面提到的不滥施封爵以外,还严格规定按授封爵等第赐予庄园田土,其地土均由内务府经管的皇庄中拨给;又规定诸王公均“不锡土”,“不临民”,“不加郡国”,府第均建于京师,“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从而避免了明代那样,庄田数额无定,每当亲王之国,为修治宫殿,搜刮田土,弄得官民交困,怨声四起。之国后,又在藩封地发生藐视官府、鱼肉百姓等事。清朝尽管十分重视皇子参与政事,还让其领兵作战,但鉴于康熙后期诸子为争夺储位而造成的悲剧,雍正初在确立秘密建储法的同时,严谨皇子结党、结交外吏。后来乾隆、嘉庆时,又多加以重申。乾隆四十一年(1776),当弘历得知皇长孙绵德与礼部郎中秦雄褒私下“相见送礼”的事实后,便严加斥责,革退了绵德的郡王爵位,将秦发遣伊犁,连绵德的师傅也受到处分。正是由于皇帝的严厉果断,使诸子诸孙十分注意约束自身的行动,防止触犯禁例。乾隆四十五年(1780),山西巡抚喀宁阿在向六阿哥永瑢及绵恩呈递请安片子时,“送鱼数尾”。绵恩等惧不敢受,将其事奏报给皇帝,得到弘历的褒奖,喀宁阿受到传谕申饬。
  清代的皇子分封制度,较之明代,却实颇多改进。
ps:终于搞完,累死我了,打得我眼睛都花了~看在泉哥儿抱病工作那么辛苦的份上,大家多捧捧场啊~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大众

当勤精进 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 甚勿放逸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静泉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李子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323
精华: 0
发帖: 72
金钱: 78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1000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7-29
最后登录: 2007-01-24
2楼  发表于: 2005-10-03   

静泉大,有疑问,据洗桐的说法,上书房是雍正设立的,康熙年间并没有,而且康熙朝的皇子们读书的地点比较散,什么无逸斋、兆祥所、懋勤殿看得我一头雾水,只知道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读书,跟大人的说法有点差距。还有学典的问题,大人说没有年龄限制,皇子们娶妻授爵之后不是要上朝、办差什么的吗?是一边参与政事每天仍抽出一两个时辰到学堂晃晃,还是对于成年皇子来说上书房读书只是一种处罚?

今天吹什么风?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李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铜雀夕影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31
精华: 2
发帖: 410
金钱: 0 枚
威望: 9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5-30
最后登录: 2006-07-23
3楼  发表于: 2005-10-03   

泉哥儿真是辛苦了,大过节的生病了,安慰下……


李子,上面的文只是说雍正以后的上书房,在说康熙朝的时候没有提到上书房,所以不冲突。上书房这个名字确实是雍正初年才出现的。


皇子婚后也不过15,16岁,在没有差事和随驾出巡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天天上学的,至于要学到多大,我想是应该有了职务以后便可以停止了,比如说,总理内务府事务什么的。不过就康熙的皇子来说我想即使是大了,康熙还是很重视他们的学业,经常会督促检查。皇子们写的诗篇文章也会经常呈给皇上看。


我比较困惑的是皇子和外官结交这件事情,外放的包衣奴才算不算是外官?


另,好恐怖呀:


引用
据康熙六年(1667)所定则例,亲王有粮、银庄和瓜果菜园四十二座,约合田地六、七、八万亩;郡王庄园十九座,约合二、三万亩之间,这还不包括同时赐拨的所属佐领下户人和炭军、煤军、灰军、薪丁等按丁配有的田土,以及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的田土。除此而外,各王府的口外均有此滋生牧场,以及“采捕山场”。


真是大地主阶级,雍正那么多兄弟那么多亲王,内务府有这么多的皇庄可以分?


最后再次谢谢泉哥儿,真是辛苦辛苦,铜雀鞠一个躬。



亢龙者,非龙似龙,腾云驾雾无所不能;
有悔者,非狱似狱,佛曰无缘不入轮回;
正所谓。亢龙有悔!亢龙, 岂能无悔……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铜雀夕影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7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3-04-03
4楼  发表于: 2005-10-03   

引用
还是对于成年皇子来说上书房读书只是一种处罚?


我晕,读书怎么能算是惩罚呢,像允褀那样因为从小是在皇太后身边长大,不能接受和其他皇子同等的教育,满文十分出色,汉学较差,逐渐与其他兄弟拉开了差距,其内心肯定是很痛苦的。要不然康熙的年长皇子怎么一个个都那么出类拔萃,在储位争斗中都那么厉害,还不是因为受到了同等的教育,只有老五,一生默默无闻,与世无争,这不是他不愿意有所作为,而是他不能,没有那个才力。他和老七不同,老七是天生残疾,上天赋予的资质决定了他不能和其他兄弟一较高长,而老五呢,则是人为的因素,这样的世事弄人才更加让人无奈呢。


其实老爷子给老八在书法上开小灶分明就是爱护的表现,是不希望他和其他皇子有所差距,可不能说是惩罚。叹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要求严格也被当作一种恶意,敷衍了事辜负了父亲的一番心意。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李子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323
精华: 0
发帖: 72
金钱: 78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1000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7-29
最后登录: 2007-01-24
5楼  发表于: 2005-10-03   

还不是静泉说“恭亲王奕訢因其生母晋封的问题上惹恼了奕詝,借口在办理孝全皇后(奕訢生母)丧事时‘礼仪疏略’,罢去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回‘上书房读书’。这就具有‘反省’的性质”,所以我就误会了嘛。

今天吹什么风?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李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7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3-04-03
6楼  发表于: 2005-10-03   

这个完全不一样啊,恭亲王那是以读书为名,削去一切职务是实。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大白菜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1139
精华: 25
发帖: 3026
金钱: 500325 枚
威望: 5000 点
金币: 300000 个
在线时间: 274108(时)
注册时间: 2005-11-16
最后登录: 2010-01-18
7楼  发表于: 2007-05-18   
补充,养吉斋从录中提到畅春园中皇子读书处为:

纯约堂,露华楼又韵松斋为皇子读书处。

无逸斋曾为皇太子读书处。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大白菜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维乐 离线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2200
精华: 5
发帖: 1294
金钱: 1026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12
最后登录: 2008-05-18
8楼  发表于: 2007-05-18   
以下是引用李子在2005-10-03 18:06:28的发言:

还不是静泉说“恭亲王奕訢因其生母晋封的问题上惹恼了奕詝,借口在办理孝全皇后(奕訢生母)丧事时‘礼仪疏略’,罢去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回‘上书房读书’。这就具有‘反省’的性质”,所以我就误会了嘛。

不是孝全,是孝静,孝全是奕小四的母亲,孝静是奕小四的养母,看这里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1293&replyID=&skin=1;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4090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仁近于乐,义尽于礼。(《礼记·乐记》)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维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