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本《清代翰林院制度》,里面对庶吉士的问题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不过那个清书庶吉士的问题我也是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清楚。刚去翻了下当时摘的资料,那本书是这样说的:
从学习内容方面考察之,清代御明代最大的不同点是分宜不忿庶吉士习清书(即满文)。“顺治六年准奏:于新进士广选庶吉士,察其品行端方、年力强壮者,俾肄习清书精熟,授以科道等官。内而召对,可省翻译之烦;既出而巡方,亦便与满洲镇抚诸臣语言相通,可收同寅协恭之效。”是于四十名庶吉士中,拔其年轻貌秀,声音明朗者二十员,学习清书。这一举措于当时实为有用:满人初入关,多不通汉语,有事须带翻译。而清书庶吉士为加强满汉官员的联系,为满汉两种文化的结合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出于同样的目的,规定满蒙庶吉士分习汉书,因这些人多已通清书,再习汉语,作用与清书庶吉士同,只是更受重用。这对迅速提高满蒙高级官员的汉语水平,为使汉族高级文官从心理上接近满族统治者,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借此制度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随着满族各阶层对汉文化的吸收与接受,汉文的使用在旗民中已相当普遍……使得清书庶吉士越来越无用武之地。至康熙朝中、后期,清书庶吉士即使在馆时学习努力,成绩优良,“散馆后,每至荒废”,“以三年之功。置之无用,殊为可惜”。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满汉之间的文化差距趋于消失。针对这种状况,从雍正元年起,奉钦命,减少了清书庶吉士名额,是科只选五人习清书,至乾隆时已平均不足五人,嘉庆十六年减为每科三人,至道光十八年则不再派习。
所以清书庶吉士应该是指定的,而不是靠自己的意愿,而且应该大多都是汉人。我本来有疑惑汉军到底怎么算,但是看到好几个汉军的例子都不是清书庶吉士,所以我猜想可能清书庶吉士选的都是汉人吧,不过不是很确定。
升转的话虽然到后来不如清初那么快,但是相比普通的进士应该还是有优势。庶吉士都不是只能在翰林院供职的:
“庶吉士在馆授课三年期满,由掌院学士请旨定期散馆,即相当于当今之毕业考试。……清书庶吉士散馆,考清书题一道,别优劣而授职。……散馆评卷分位三等。上等者授予翰林官……中等者或为留馆,或委以部属、知县……关于留馆人数,并无定额。翰林官缺员较多时,则留馆人数较多;反之,则留馆人员较少。……清代前期士子皆以留馆为荣……而时至清末,人心浮动,许多庶常亦难抵御世风诱惑,看重知县一方父母官之利。”
而且就算是留馆,日后还是可以离开翰林院去别的地方任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