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是个冷血的人吧。
身边有人看《纳尼亚传奇》看到哭得一塌糊涂,我却仅仅觉得感动。为孩子们的正义、勇敢和团结感动。眼泪对我来说有些奢侈,但我始终觉得那是因为未到伤心处。
看小说看哭了,到今天为止只有三次。
第一次是看《步步惊心》。
看到最后若曦死前没能见上四一眼,看到“为什么只有分开了,才能义无反顾地去爱”的时候哭了。
眼泪滴落在手背上,我不禁有些惊讶:究竟为什么而流泪呢?应该是一种遗憾吧。一个痴心的女子,一个孤独的男子,在不可能相遇的时候相遇了,又在命运的阴错阳差下分开了。也许爱根本不适合他们,一个爱得绝然,一个爱得孤傲;一个活在只有他和她的世界里,一个用怨恨恼怒表达最深的爱意。正因如此他们才有了感人至深的爱恋,正因如此这爱恋才会沉入遗憾。
或许可以说,若没有永远的别离、伤害、遗憾、悲哀,他们就不是他们了。
“我会和孟婆多要一碗汤,把你们都忘了……”
(是夜,把我妈吓得够呛,以为家里闹鬼,半夜鬼哭……)
第二次是看《勿忘》。
《勿忘》带着些淡淡的忧伤。我曾因不能接受一些过于露骨的描写,而不大喜欢这部作品。直到第二次遇到的时候,才一直看到结尾。越到后来我越被文中的忧伤所吸引,无法自拔。
哭了,无法抑制地哭着,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是因为伤痛于他的死吗?是因为怜惜阿离吗?还是因为梦碎了,继而心也碎了?
每次读到“我最后的所爱,也与我殊途永别了”;“我这边下了很大的雪,你看见没有?”都像打开了水闸一般。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明的修辞,看上去真的很普通啊,可是怎么就感动了呢?每一句话似乎都已经印入我的脑海,阿离的声音久久地在我耳边徘徊。
“你看你看,你一死,你的坏我就全忘记了,只记得你是多么多么温柔。”
“阿离,勿忘……”
(是夜,我妈又被吓得够呛:我们家没养猫啊~)
第三次就是《怡殇》。
很多人把《怡殇》说得神极了,我算是慕名去看吧。
读到结尾处雅柔不顾一切地随十三走了、一段延续了三百年的相濡以沫有了最终的结局、那个景泰蓝的小盒子被放到了雅柔墓前,不哭,就憋死了。
我始终不认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爱情,我只相信那是一段相濡以沫“而已”。而只有当两个灵魂纠缠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彼此的时候,才叫做相濡以沫。
死于心脏破裂,那是很幸福的罢。
“你认为,我们现在还会老吗?”
(是夜,被老妈臭骂一顿:你这丫头,明天这眼睛还要不要见人啦?)
而最特殊的当属《梦回大清》。接触穿越,从梦回开始。我可以坦诚地说:《梦回大清》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言情小说。
看过之后我没有流泪,嘴中却苦苦的,心里疼疼的。我哭不出来,或许真的是“伤心的人不一定会流泪”吧。
很难说究竟是她的那一点吸引了我。是作者的妙语连珠,是小薇的温柔勇敢,是十三的热情开朗,是四爷的冰火交融?或者,是全部吧。我会随着小薇的境遇而或喜或悲,会为十三的孩子气而窃笑,会因四爷的沉默而屏住呼吸……
看过《步步惊心》会记住一首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和一句经文“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说得既是她,也是他;看过《勿忘》会记住很多看似普通的话“没有想到,最后,只有阿离在朕的身边”、“如果是因为我碎掉的,我会很高兴”;看过《怡殇》会记住十三和雅柔无尽的悲哀和一个童话般却饱含沧桑的结尾;看过《梦回大清》却会记住她的全部,无论是迷茫、怜惜、矛盾、热情、信任还是最后的梦回。
“两个都要开心……”
(是夜,被老妈从梦中揪醒:臭丫头,我还没死呢,你做梦哭什么哭!)
我冷血么?似乎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