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N天,终于在今天凌晨写完了,第一次写小说,实在没有一点信心,只好附会二月河小说“九王夺嫡”的这段改编,所以说是原创似乎有些勉强。第一次编故事,累的吐血,改了又写,写了又改,也只能写成这样了,发现自己实在没编故事的天赋。过两天要考试了,所以加紧赶出来,后面觉得写的有些匆忙了。还有,既是小说家言,对史实就没有苛求太过,所以例如十三是否被长期圈禁之类就还是参照二月河小说写了。第一次编故事,所以盼各位大人多多提建议,没人理会很没面子啊!我所能为四爷祭奠做的也只能有这些了!
胤禛负手肃立在窗前,看着雪中的雍和宫,纷纷扬扬的雪粉弥漫在整个雍和宫的上空,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人世间的一切美丑善恶仿佛都被遮盖在这银装素裹之下。此时,胤禛不禁想起了江南,现在,江南的梅花也应该开了吧?扬州的梅花这个时候正是最妖娆吧?胤禛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奇怪,在这样一个夜晚,在这么一个就要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夜晚,自己怎么会又想起那么多无关的往事?也许,人在最紧张的关头,也是情感最脆弱的时候?
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梅花的?也许就是从那首洪皓的“忆江梅”开始的,胤禛清楚的记得,那时侯自己还小,师傅教了这首“忆江梅”后,自己去背给父亲听,父亲很高兴,胤禛现在还记得当时他说,等你长大了,一定带你去江南,去看江南的梅花......
洪皓[江梅引·天涯除馆忆江梅]
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
断回肠,思故里 。
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依然清晰的记着父亲看着自己时,满意的神态和透露出的点点慈爱的目光,还有那番令自己铭记终生的话语:“胤禛,记着,你做人就应象梅花一样,傲骨铮铮,皎洁无邪,静而不冷,空而不冽,初品无味,细思则余味悠长,你如今最大的毛病就是时常喜怒不定,做大事者必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麋鹿兴于左而不瞬’的定力,今后当多读诗书,养性修德!”这番话语始终萦绕在耳旁,令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十几年来五更起三更眠,勤读诗书,克己修德,最初的动力,都源于父亲这番话语!只是,今晚之后,真的再也不能见到父亲的音容笑貌了吗……胤禛双目中波光连闪。此时,一个幽幽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四爷,大丈夫当断不断,必生祸乱,当此危急时刻,还请四爷当机立断!”不知何时,邬思道已立在身侧,双目炯炯的逼视着胤禛,“请四爷立即入宫!” 胤禛深吸一口气,眼中柔情一闪即逝,“好,一切按所谋之策行事。”猛转身,他再也没有看任何人一眼,快步踏入茫茫大雪中。
翻身上马,在侍卫的簇拥下,胤禛打马向畅春园而去,风雪,似乎都小了些,点点的雪花打着旋儿落在自己身上,仰望夜空,雪花似乎是从一个深不可侧的地方倾泄下来。此时的胤禛却有种冲动,想伸开双臂冲向前,向着天空大声呼喊,将自己这几个月的郁闷与不快一扫而空。他的心情兴奋中夹杂着紧张,却还有一丝丝的怅惘,一切,都要在今晚揭开,成王败寇,终于要有答案了,胤禛觉得自己的神经已经绷紧到顶点了,想找个人来释放一下,身边却无一人可倾诉。于是,一个人的名字在心底缓缓涌起,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十三…..” 胤禛喃喃道,记忆又飘回到以往,在胤禛的记忆里,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总能和胤祥联系在一起,在胤祥小的时候,每当大雪,总是小胤祥最高兴的时候,他总是会冲入雪中,兴奋的笑着,跳着,甚或在皑皑白雪中打滚,堆雪人,滚雪球,不顾胤禛和那些太监们在他身后焦急的追逐着,在紫禁城被白雪掩映的黄砖绿瓦间,回荡着胤祥童年最欢乐的笑声,他甚至趁胤禛不注意时将一大块雪塞入他的脖领间,胤禛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种冰冷刺骨的感觉和胤祥一脸坏笑的表情,“十三,十三…..” 胤禛喃喃道,十年,整整十年,上次自己去探望他时,几乎灰白了的头发的胤祥痛苦的表情令自己彻夜不眠,胤禛感觉脸上热热的似乎有什么流下,用手擦时,却只有雪水。今晚,一定要恳请皇阿玛把他放出来,胤禛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