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为清廷独创,顺治时一度废置,改为十三衙门,帝崩即复立,直至清亡。地位相当重要,除七司、三苑外,与皇帝起居相关者尚有御茶膳房、御药房、敬事房等,造办处即是其中之一,但包罗之广出意度之外。
明永乐帝建紫禁城,即有皇族居住,同时有各种作坊,但组织的确立、管理的加强当在雍正继统以后。此起始有精确记录,诸凡作坊名称、匠役职责、活计制作过程等都有案可稽。此前几乎是一片空白,依稀可知的惟有数点,造办处最初设立在养心殿,康熙三十年(1691)迁至慈宁宫茶饭房,但尚保存裱作和弓箭作。三十五年设立玻璃厂,四十四年、五十七年原在修书处的砚作、珐琅作移至养心殿。①康熙朝六十一年间,作坊资料大致如此而已。但雍正一登基,命最亲信的确十三弟怡亲王允祥整顿造办处,订立法规,元年正月怡亲王即下谕:
……嗣后尔等俱要各尽职分,不可疏忽。如匠役有迟来早散、懒惰狡猾、肆行争斗、喧哗高声、不遵礼法应该重责者,令该管理人员告诉尔等管理官,启我知道,再行责处。②
又为避免冒销材料费用等弊端,特设库房,统一筹办。③稍一怠慢,怡亲王立即谴责:
看得造办处各作匠役所造活计,甚实不好,而管作官员人等俱不精心看视,或行走懈弛,以致活计粗糙迟误,殊属不合。嗣后着员外郎唐英……等不时稽察。如各作建造官员、柏唐阿及匠役头目人等内,有懒惰空班者,即行指明回知,从重责罚。④
有时皇帝也降旨告诫:
朕看得尔等造办处所进的活计 ,俱是朕交下着做的活计,现今造办处匠役有几百名,何必旷闲!⑤
怡亲王允祥实是雍正所谓“实心办事”的大臣,作坊开支精打细算,尽量节省,如造旗纛须先开估计单,共用银二千三百三十二两一钱三分六毫四厘,⑥连最小的单位都开列分明。又向造办处领取物品,有一定手续,皇帝也不例外,如一次传旨:“要些泥金写扇子用。”三天后呈进“红飞金”八钱。⑦养心殿东暖阁修补家具,要铁护眼一块、铁钉六个,也一一记册。⑧
①转引自吴兆清:《清代造办处的机构和匠役》,《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上册,页44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95年底月。
②“活计档”,雍正元年元月十四日。
③同上,雍正员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④同上,雍正五年十二月二日。
⑤同上,雍正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⑥同上,雍正七年元月二十八日。
⑦同上,雍正七年五月一日。
⑧同上,雍正六年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