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分享]清代宫廷门卫制度
laven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370
精华: 0
发帖: 17
金钱: 47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9
最后登录: 2007-03-2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0

[分享]清代宫廷门卫制度

明朝时,宫禁极严。“紫禁城内非特招官员,不能轻至。即大臣亦只在外听宣,不敢无事辄入。其实宫廷之内狃于宴安,廷僚召对绝少,以致内外阻隔,下情不能上达,纲纪堕坏。”(国史馆档案)清朝吸取这个教训,皇帝随时可照见大小官员,即便是外来道府等官,也可亲诣宫门递折请训。但出入禁门,定有严格的制度:

1、凡王公大臣上朝,至下马碑必须下马、下轿。唯贝子以上王公或赏紫禁城骑马官员,入东华门到箭亭旁必须下马。入西华门,到内务府前必须下马。

2、“凡官员出入,各由其门。”清代前期各衙门官员出入景运、隆宗、后左、后右各门,于年底造具花名木牌,移送景运门稽查。乾嘉以后改为,每门行走官员开写职名查验。嘉庆十六年规定:“各门王公大臣及内廷行走官员及值班侍卫等,本系在内当差,常穿行走易于认识外,其余各衙门文武官员,以及王公大臣之护卫跟班各员,具饬令随身携带职名,于进门时交纳值班之章京、护军等收执查验准行。出门时各该员仍自向该门领取原交职名,如查不符,即行究办。

3、王公百官进入紫禁城,随带从人,有一定的限制。乾隆六十年议定,亲王5人、郡王4人、贝勒3人、贝子2人、宗室1人;文武大臣随带骁骑校、篮翎长、笔帖式微员一两人。嘉庆十六年改为亲王随从3人,郡王、贝勒2人,贝子1人。至文武大臣均随带一人。蒙古亲王、郡王各带2人,贝勒贝子各带1人。

4、“凡官役官物,验其门牌而放行焉。”“内阁、内务府及内廷行走各处,内廷各馆供事、书吏、苏拉、皂隶、茶役、厨役、匠役等,皆由内务府给予火烙腰牌。入禁门,令巴克什护军验明放过。其腰牌三年更换一次。不及期而接充者,随时更改,咨报景运门稽核。其官物出入禁门者,由各衙门预出门单,送景云门值班处照验,饬知各衙门放过。开库日,库使库丁匠役人等,由内务府司员带进。前期造具名册,咨送景运门查核。”

凡禁廷各门,白天开放。开放时间,初期在丑正后,后改为子正开门,以后改以黎明辨色为准开门。白天由护军执军器、腰刀把守。另外,各门还有护军2人,专执红棒,坐于门外,亲王以下出入,执棒护军不起立。凡擅自入门的,护军当即以棒挞之。各门于日入后关门上钥。由司钥章京巡检并收藏钥匙。每夕,景运门司钥章京,自后左门、后右门、中左门、中右门、左翼门、右翼门、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依次验视。午门以隆宗门护军参领验视。东华门以苍震门护军参领验视。西华门以启祥门护军参领验视。神武门以吉祥门护军参领验视。验视完毕,报景运门司钥章京并各缴其钥。端门、天安门、大消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有值班护军参领验视,报厥左门司钥章京。

5、凡中夜出入禁门,须持有合符。镀金的合符,鍥阳文“圣旨”字,外匣并钥,藏于大内。于景运、隆宗,东华、西华、神武各门,预颁阴文合符一扇存贮。如夜间奉旨饬遣及紧急军务,须马上开门时,俟大内持出阳文合符,值班护军统领、参领取阴文合符,比验相符,方能启门。苍震、启祥各门,与阳文合符至门,护军参领即报统领,取阴文合符至门,与阳文合符照验相符,即启门。于次日具奏。值皇帝出巡,阳文合符交留京办事人臣轮班交替看守。俟皇帝回跸还宫,即缴交大内。皇帝回跸驻圆明园,送御园宫门缴进。

有梦的地方就能燃烧希望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laven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康熙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Jing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景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