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原创]重阳大觉禅寺记
御园修竹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728
精华: 1
发帖: 323
金钱: 18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05 个
在线时间: 2(时)
注册时间: 2006-09-11
最后登录: 2013-12-3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04   
0

[原创]重阳大觉禅寺记

响应澹宁同学号召,偶也把重阳大觉寺游记发一篇上来。。。

丙戌重阳,与澹宁、KK相邀,同游西山大觉寺。
大觉寺是西山众多的寺庙之一。山门额书“敕建大觉禅寺”始建于辽代咸雍年间,后经明代宣德间重修。又经历清代康、雍、乾三次大修。而它吸引我们的,则是康熙雍正年间“传说中的”迦陵禅师性音。说是传说,其实真有其人,只是由于历史的久远与暧昧加上荒诞传闻的层层包裹,给他披上了层“妖僧”的迷雾。而他之所以吸引我们,又是由于对他推崇备至的那个和硕亲王——胤禛。
白话说出来,便是,我们是去怀古思人,找寻胤禛的痕迹。借“重阳登高”的名号怀人。
或许再白一点?便是——花痴!
只是事后发现,事实上,大觉寺的气氛,并不容我们花痴。只是单纯的思古人而已。
726到颐和园,346到北安河。路上经过白家瞳,遥寄了一下忠敬诚直。

寺院建筑不是坐北朝南,而是依山势坐西向东。
进门后,是两个碑亭。北边一座是康乾旧物,阳面为胤禛在和硕雍亲王时期的《送迦陵禅师安大觉方丈碑记》亲笔,阴面则是乾隆的御笔。乾隆的没有看,胤禛的则引我们驻足许久。温润的笔迹,仿佛能感觉到还是和硕雍亲王时的胤禛,是一个人如其封号的谦谦君子。圆和的收势,竟是一点锋芒也看不出,一点也不似朱批上的凌厉。那个男子,在登上帝位前,许是这样收敛着的罢。就像孔明的老师鄷玖告诫他的“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突然想起在王世襄《锦灰二堆》里看到的弘昼亲书的床帏,那个字,很有些这碑上的风骨。
从石阶上去,为放生池,现名“功德池”,有山上的活水注入,池上石桥将池水一分为二。池水葱绿,里面有红鲤游泳,对比鲜明。据说池中分种红白二色莲花,败家乾写诗歌颂放生池,有句云“左白而右红”,嗯,他真的不是色盲。
乾隆的小白句子着实被我等嘲笑了许久。之前在门口买了一颗大石榴,在钟楼后面的条凳上一排坐下,三个人啃石榴,真是让人@#$%^!的场景……
依禅寺的规制,第一重天王宝殿,供奉弥勒佛。第二重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右手结降魔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药师佛作一手持甘露一手拈药丸;阿弥陀佛结禅定印。第三重无量寿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背后有悬塑的南海观音,为前朝遗物。
大雄宝殿和无量寿佛殿保持着明朝时期的建筑,没有翻新,没有朱漆碧绘金描,雕梁画栋都已剥蚀凋零,大雄宝殿的顶檐还沿袭着辽元的大斗拱,而无量寿佛殿则不是斗拱结构,只有梁和柱,将屋顶架起。走进大殿,阴、寒、肃。顿时时空扭转,一路嬉笑的三个人,一时间静默下来。痴立在佛像前,任自己的神思游荡。三百年前的那个人,也是在这里立过、跪过、静默过、思考过的罢。不知不觉间,自己已不是一人立在此;若隐若现间,掌心有暖的温度传过来,有干燥的触碰的感觉,有另一根脉搏跳跃的节奏;耳畔有温和低沉的声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胤禛……我,见不了如来。或者,我即如来?
殿内清凉无暑。已是深秋,殿中的寒气渐渐逼人,不禁把大衣裹了裹。
大悲坛现在用作大觉寺发展史的展厅,有电脑触摸屏的解说,沉默感慨着千年古刹的兴衰,嘻嘻哈哈以长辈的姿态嘲笑着乾隆的无知与自作孽,转身看到醇亲王的题匾,眼前过。
转过大悲坛后的舍利塔,寻找方才从触摸屏上看到的领要亭,那是雍正年间的建筑。循着岩石堆迭的山路向上,左手侧的高处有一小亭,我们心中了然:那便是领要亭了。
亭子生的很秀气,从身材看,符合小四的要求,亭中置一六角石桌,下有六条五边形腿支撑。可惜亭身及以上皆为我朝修葺,以失却了精细文雅的意味,只是在前朝的台基柱础之上按谱修个亭子意思意思。不过年代业已久远,朱漆发暗,石桌发亮。每人寻一个石礅坐下,拿出食物开始饕餮。一边品味着庙宇深处的山林间的清幽。
性音,我始终不相信胤禛会向他参问国事,至少是直接询问国事。这不是胤禛的性格,也不是这山野禅寺的意境。若说胤禛与性音交好,我还是接受的。
三百年前,他也是如此坐在这里的罢。身穿这朴素的深褐色的布袍,露着趣青的脑门,坐在这里。一壶菊花茶,一枰黑白子,一壶乾坤,一枰江山。几声愁叹,几句偈语,林间回响着几声笑谈。胤禛与性音,不过如此罢?
居高临下,突然想起十四。重阳节,他在做什么?在景山吃螃蟹?把菊花?饮菊酒?话桑麻……是啊,话桑麻。乾坤已然是不给他机会和权利话了。萱离这个小世祖,是不是在陪着他呢?
“……揭地揭地波罗僧揭地菩提萨婆诃。”和澹宁一起诵完心经,我们饕餮得也差不多了。头顶是明黄和嫩绿的树叶,桫椤,核桃,侧柏,杜仲,枫……枫叶还是碧绿,让人的心也跟着清脆起来。
这一侧的泉已被封起来,南侧的还在流淌。顺着石槽往下,每下一级,便有一个小池,池上蹲一石蟾蜍,陪合着山泉的潺潺,仿佛能听到咕咕的蟾声,煞是可爱。
下到四宜堂,已作了茶社,里面的古筝可以随意弹弄,无奈太久没玩记不得谱了,只好用散音弹阳关三叠,还严重不熟练。撤退。四宜堂下来是玉兰院,两棵玉兰是败家乾从四川移过来的。死了一棵补种上。玉兰院的墙上有溥心畲的题壁,落西山逸士款。
四宜堂门口介绍牌上有胤禛诗一首:佛殿边旁经舍存,肃瞻圣藻勒楣轩。四宜春夏秋冬景,了识色空生灭源。胤禛对这座山野古刹,想来是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圣藻楣轩与色空灭源,把握得很妥当的。
而且,始终以为,佛对于胤禛,不是用来信的,而是用来用的。说出这话,可能对两者都有那么些不敬了,只是在领要亭,在四宜堂,在秋山空旷里,我更加感觉如此这般罢了。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br>本命:四哥,衡臣<br>
墙头:松裔,晴岚,弘昼,敦复,老爷子,二哥,全人,小十四</br>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御园修竹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冰木琴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0
精华: 6
发帖: 636
金钱: 101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5 个
群组: 美丽生活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19-09-05
1楼  发表于: 2006-11-12   

忆起曾经和一群朋友去那里~~~春天吧,桃花开的季节~~~路上一路粉红,很是壮观~~~

著名的玉兰也是一真一假,开得倒也茂盛,只是差别待遇太大了,新种的在风雨中凋零了,三百年的老数却被用帐篷遮掩了起来,还有繁花~~~不过若用庄子的意思,那新种的反尔得了福气,自由自在了~~~

里面的白塔很是醒目,印象最深的倒是辽代的石碑了,可惜模糊了~~~



如水中月,须是有此水,方映得那天上月.若无此水,终无此月也.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冰木琴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