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主题 : [推荐]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by紫熏衣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楼主  发表于: 2005-05-17   
0
来源于 江湖奇侠传 分类

[推荐]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by紫熏衣

下面这一系列文章是我去年4、5月间写的,依据的是贵州东方影音出版社的40碟版本《江》剧VCD(那时还没出正版的,效果实在不尽人意),请大家多批评啦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一)
--------------------------------------------------------------------------------

一 开场又是木兰秋狝,和君临天下的构思倒颇有相通。是不是因为宏大的气势能烘托全剧的气氛,"以武结盟,以猎练军"的特殊使命又能带出太多的线索呢?不过江剧还是更胜一筹,情节容纳的东西更多,弘历在危急关头刺了甘凤池一匕首也是很出彩的一笔(把他写得也太神了点吧?)
胤禛弃大将军王而不取,愣是让老十四成了这件大功,乍看之下令人困惑不解。留下悬念。
丛林中与李金桂的对话,表现胤禛复杂苦闷的心态。"那道门槛太高了,你是迈不过去的","宫里有人等皇上等一辈子,常事",作为阅历丰富的成年皇子,他头脑清醒到近乎冷酷。后悔酒后的一时冲动,歉疚给李造成的痛苦,但皇位在他心目中绝对是压倒一切的重要,以至于听到李说要向皇上哭诉,气急之下竟动了杀机。
紧张激烈的围场打斗和颇有轻喜剧色彩的送御匾交织展开,对立双方登台亮相,预示着今后更尖锐的冲突。
隆科多懊恼胤禛辜负了自己的苦心安排,威胁要与他"划清界限",胤禛却不动声色,对年福晋和坠子也不吐露半分,足见其深沉内敛。
丝丝年纪轻轻,已经被父亲调教得深明"大义",一段剑客行的沉痛表白,很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精彩。
摆明了双方的对立是家国之恨,是华夷之分,想想后来……唉,造化弄人啊。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

--------------------------------------------------------------------------------

二 康熙圈了胤禛,原来一方面是平息物议堵塞悠悠之口,一方面是逼他领命去江南调查刺驾一案,父子两人各怀心机又都不说破,看了只好感叹处英明父子间之难。
父亲如此,亲娘又待如何?德妃的偏心不惟让胤禛心冷,连观者看了也不是滋味。两个儿子,一样远行,不一样的挂牵,胤禛流的眼泪,岂止是"辛酸"二字了得!轻轻以"见额娘又添了白发"掩过,隐而未发,更叫人替他不平。
年福晋倒是个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可人儿,"别再从江南抱回一个来"几句娇嗔尤其仪态万方我见犹怜,可惜两人在一块三句话不离那个大有用处的"你哥哥",典型的政治伙伴。
一个是代天征伐百官相送,走得赫赫扬扬;一个是只身单骑微服南下,走得无声无息。当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是否有种被放逐的失落感?离开惊涛骇浪的宫廷,去往风云不测的江南,这绝对不是一趟轻松美妙的旅程。
东海凌波,两点水还是三点水,中间竟有不少的讲究,而胤禛用意之妙,也唯有丝丝能领悟,两人还未相识,已是心到神知,隐隐然有默契在了。
曹寅客栈拜望,引出初次见面。不打不相识,有趣。也只有丝丝这样胸襟胆识不让须眉的女子,才能使得胤禛眼前一亮吧!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
--------------------------------------------------------------------------------

三 江剧多悲苦,这可算是难得的赏心悦目的一集。天禄寺中,富贵闲人略施小计,谈笑间便逼退了气势汹汹的岳钟琪,武打动作也设计得相当漂亮,真是"孤云出岫,野鹤飞天"!不独一旁那被他解救的女孩子芳心暗许,连我亦看得如醉如痴。
中间穿插紫禁城里废太子和老八的活动,又是魇镇又是剑客的,进一步渲染夺嫡的氛围。
丝丝去客栈送酒被嫂子撞见的表情真是可爱,两朵红晕上了脸,所谓小儿女情窦初开羞与人言,大概就是这样吧。
有一点不大明白:丝丝已经爬到栏杆上偷听了,当时门户敞开,距离又不远,胤禛与年福晋的对答怎么就没让她听见一句半句呢?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四)

--------------------------------------------------------------------------------

四 第三次见面是在客栈,两人已经互有好感,遮遮掩掩极不自然。年妃实在聪明,拈酸吃醋之余不忘送上一支玉簪帮丝丝圆谎,顺便讨了胤禛欢心,怨不得胤禛在众多妻妾中对她另眼相看。
曹仁文慰问慧儿的话,情深意长体贴入微,字字句句说到女儿家心坎里去,相信就是这份江湖草莽中难得的细致,打动了艳若桃李的虞美人。
胤禛与吕留良初次会面便机锋暗藏话不投机,幸亏丝丝拿话岔开。京里为立储的事闹得天翻地覆,胤禛却凭着天禄寺解围的交情堂堂皇皇地踏进了东海书院的门槛,美酒佳肴,八仙献艺,纤腰束素,流风回雪,贪与萧郎眉语,不觉舞错伊州,这一刻的逍遥快活,怕是神仙也难企及。对于胤禛来说,此时的"第五大乱源"可比那波诡云谲勾心斗角的紫禁城要可爱得多了。
吕家都是何等人物,一眼便发现"傅相公"来头不小,言语中句句试探,胤禛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将攻势轻轻化解于无形。
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胤禛以经国济世之才,故作富贵闲人之状,连亲娘和舅舅都不能看透其庐山真面目,不知该说他高深,还是可怕。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1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五)

--------------------------------------------------------------------------------

五 自幼在父亲的羽翼和阴影之下长大,每天都要打点起全副心神小心翼翼地做人,时时刻刻面临着不测的"天威",这种日子真够受的。然而命运如此,无法选择,更不能抱怨半分;漫说天家金尊玉贵,也是高处不胜寒。
洞穴幽深,烛光摇曳,面对清纯若水的江南丽人,胤禛第一次说出了积在心底多年的抑郁,那种真真切切的无奈,拨动了丝丝的心弦;原来潇洒的富贵闲人也有如此之多的烦恼。女人喜欢有比她强大的男人来保护她,也希望那男人把她当作一个避风的港湾来停靠来休憩,用自己的一腔柔情抚平他在外面的世界里经历的创痛。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崇拜而倾慕,现在则是因为了解而爱恋了。
好喜欢看炖一品锅的那一段,好温馨,好浪漫……忽然想到《飘》里面写的,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南方,如果一位男士和一位未婚女士单独在一起彻夜未归,那么不管有否发生什么,他都有义务娶她做妻子。想我们礼仪之邦,"男女之大防"只有比鬼子更严的,丝丝又出身儒门,若不是动了真情难以自已,怎能做出这种事情。
吕留良怀疑胤禛的身份,丝丝又在客栈发现弩弓,顿觉事情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不甘心让人家一骗再骗!"而胤禛却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嬉皮笑脸,不肯对她吐露一丝真相。东海凌波的御匾及时送到,解了吕家之困,两人感情自是又深了一层,丝丝也更加相信,"傅相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呜呼,感情的深渊,就是这样一步步陷进去的。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六)

--------------------------------------------------------------------------------

六 胤禛在山上领着学生们开铜矿,丝丝执意要陪着去,第二次与父母发生冲突。说不一定还是双杀人不沾血的手,一语中的,无奈此时的丝丝还体会不到这些--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傅相公,怎么能跟杀人沾血扯上关系?剑客行又出现了,眼泪和温情充当了调和剂,冲淡了是是非非,一次稀里糊涂的和解。
明君丧其德,夷狄窃神器。胤禛听到这些的时候,恐怕已经暗暗下了铲除这个"朝廷大患"的决心。
关于千里马和黄口骡的比喻,写的已经太多,不重复了。
康熙和胤禛酒醉后在冰上滑行、赋诗歌咏"圆梦娘"的一段很有意思,表现了父子俩性格中任情自然的另一侧面,想来这两位放眼整个中国历史都未遑多让的盛世雄主,对一般庸脂俗粉是很难动心的吧--其实年氏、钮祜禄氏等人虽不及丝丝多才,也还是很不错的,还是康熙说得对,胤禛对女人太挑剔了。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七)
--------------------------------------------------------------------------------
七 胤禛和李才在天禄寺碰面,站在一起,优劣立辨--比起胤禛,李才简直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哪……
拉拢年羹尧的一段精彩。恩威并用,先恐吓后示好,直把个年大将军摆布得服服贴贴不敢有贰。保京畿,防强敌,君臣两个都是绝顶的聪明人,胤禛不想把话说透,年却偏偏不甘心这个大功立得不明不白,日后领赏无名。胤禛先是脸色一沉想要发作,旋即展颜一笑表示赞许,瞬息之间心念已不知转了几转,说不定杀机就萌于此时。
如果说天禄寺是英雄救美,那么这回就是美女救英雄了。听说胤禛只带了二三十人就上山了,立刻心急火燎地跟了去,还写信给家人求救,爱情的力量真是伟大啊。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八)
--------------------------------------------------------------------------------

八 天涯何处无芳草,石门风景亦平常。本是要借曹寅的鸟儿把刚刚干的一件漂亮活儿报给父皇的,不料顺带引来他的一番劝解。无奈此时的胤禛只是欣喜自己终于寻到了生命中的那个"蓦然回首",哪里能想到日后的"一世之苦"呢。一个令人叹息的伏笔。
胤禛终于还是忍不住,不顾曹寅叮咛去了吕家。主奴两人一唱一和旁敲侧击,暗示吕留良不仅结交士林中人,更与一帮江湖豪客桴鼓相应,而吕继续装迷糊,不肯承认,倒是把"刻唐诗"的真意摸了个透,游杭州的计划也跟着泡了汤。剧情一波三折,无非不让大家看得舒心罢了--更郁闷的还在后面呢,真是名副其实的苦恋……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2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九)
--------------------------------------------------------------------------------

九 经典中的经典,这一集简直就是江剧的点睛之笔,处处珠玉琳琅,半分也不能错过。
天雷破空,风雨交加,庭院深深,秋水澹澹,楼高不见章台路,吹箫却有玉人来。情景,气氛,对白,配乐,无一不美,无一不雅。傅相公的眼神尤其勾魂荡魄,怎能不叫人意乱情迷?可惜正在两人将将要突破那最后一道防线之际,一根拐杖横空扫来,棒打鸳鸯两离分了。每每看到此处,都气不打一处来,恨姥姥也恨编剧。可是若傅示真和小四儿当真在今晚成了好事,以后的戏就难演了,以后的历史也就没法交代了。果然是吴水万丈,楚山千重,爱得好辛苦,杨过小龙女也不过如是吧……
胤禛在暴雨中所发泄的,既有圆梦无偿的愤懑,也有前途未卜的压抑与焦虑,感情如洪水,蓄满了自然要决堤而出的。"总有一天你们要叫我皇上",道出埋在心底的欲望。本以为可以在江南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贵闲人,却发现原来走到哪里都得不到一个自由身,不能快意恩仇爱我所爱。剧中的胤禛时时都在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他唯一一次的尽情流露,很难得。
关帝庙以武会友一场戏的节奏很紧张,一问一答都是地道的江湖切口,句句紧逼,环环相扣,生动传神,气势不凡;难为丁大人想得出来!看时既心旷神怡,又惊心动魄。堂堂天家的金枝玉叶,竟对黑白两道的规矩如此烂熟,俨然一个久经世路的老江湖,更兼临危不惧,胸有成竹,直使得威名远播的"振远之凤"甘拜下风--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一套?!
丝丝与虞慧儿在桐山山洞里敞开心扉互诉衷情,娓娓谈来,意味深长。聪明的慧儿一眼就看出丝丝已经不再是情窦未开的纯情少女,心里已有了"可以让你挂记,可以让你着急,可以让你时时刻刻地回想,也可以让你痛痛快快哭一场的人"-- 胤禛。而她自己对曹仁文的感情,则闭口不提。那个时代的女人,是不是都得"把心事往肚里咽",连这样的谈话都嫌太直白?还是我们幸福啊。
"情而见形,则欲速不达;情而不失其分,则柔以克刚。化无为有,欲擒故纵,才是高招。"这几句话很值得琢磨一番。丝丝和胤禛,文才武略,并世无俦,就象两把精光四射的名剑,都是天生神物却又都锋芒太利,互相吸引是必然,互相伤害也是必然,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炼"和"淬",才能达到"两者无形炼成一"的境界,他们的爱情之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剧中诗词多次把两人比喻为龙渊太阿、干将莫邪那样的上古神兵,用意亦在于此。
老八居然猖狂到陈兵逼宫,太夸张了点吧。但就本剧的前提设定而言,拍得不错,很好看。
康熙明明已经知道李金桂的事却佯作不知,隆科多心怀鬼胎百般掩饰他只当没看见,高明。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
--------------------------------------------------------------------------------

十 丝丝为能上杭州歪解唐诗刁难李才,还闹出一幕"假上吊"来给爹娘看,追求爱情的决心可谓坚定——唉,不禁又要感叹,如果胤禛不是什么皇四子雍王爷,不过寻常贵介公子一个,就算再有什麽大不了的毛病,以吕留良夫妇爱女之心切,最终还会妥协把小四儿嫁给他的吧。
为见到了因,不惜夜闯少林,身受重伤差点搭进一条命去;自小养尊处优没干过什麽活,如今每天早上随众人下山挑水;好容易可以面对面接触,又险险让这个凶狠得像头狼的和尚玩完——没办法,就要"干大事"了,就当锻炼锻炼筋骨,委屈一时也顾不得了。胤禛为把这件关系前程的差使干漂亮,可真是不遗余力。世上没什麽东西是可以轻易得之的,何况九鼎之重乎。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一)
--------------------------------------------------------------------------------

十一 到底姜是老的辣,曹寅寥寥几语就剥下了富贵闲人的伪装;然而君恩难测,宠眷已衰,说什么都是话不投机。胤禛的韬晦居然连康熙也瞒过,功力了得。
胤禛被了因嫁祸指为杀死方丈的凶手,境遇险恶,犹能保持镇定,不到最后时刻不亮底牌,的确胆识过人。明知没事,看时也不免为他捏一把汗。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二)
------------------------------------------------------------------------------

十二 了因果然是个胆大心活的主儿,一边投诚一边开价,怪不得后来惹上杀身之祸。胤禛驭人之术也称得上老辣,临了还虚晃一枪看对方是不是真心归顺。设饵诱敌,这一计既毒且狠,怕是除了他,谁也想不出来。
曹寅讲述十七格格落水故事,与康熙在宫中对允祥发脾气交替表现,为后文做足铺垫。
悔教夫婿觅封侯,曹寅劝丝丝的方式,又与劝胤禛不同。后者是他的主子,只能浅浅点到为止,但求尽心无愧;前者是后辈,年轻姑娘家,不妨多说几句,却不能把真正原因告诉她。旁观者清,也只有曹寅预料到这段情缘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怎奈两人都一样地听不进去。不知后来的风风雨雨中,胤禛和丝丝有否想起过这些话,还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3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三)

--------------------------------------------------------------------------------

十三 看来编剧也是红楼的fans,大有替曹寅浇胸中块垒鸣一世不平的味道。曹家败落固然有政治原因,也多少有点经济问题;封建时代盛极而衰本是常情,然而曹寅何幸,有孙如雪芹,写出一部千古奇书,博得了不朽的声名。就因了这一部书,便有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同情曹家,连带不感冒抄了曹家的世宗。江剧后来也提到抄家一事,但未正面表现,还是回护富贵闲人多一点了。
杭州之行,李才对丝丝爱意渐深,"东海有勇妇"一诗却显然是预示后文悲剧的一个不祥信息。江剧中类似安排比比皆是,显得针脚绵密结构严整,编剧从曹雪芹那里还是学到了点东西的。

人道江南艳似火,百里长亭不见花。胤禛被张明德妖术搞得神思恍惚之际,仍念念不忘那一晚"圆梦无偿"的惆怅,可真应了曹寅所说的"情之为物,浸神夺魄"。在嵩山的实地拍摄为剧情增色不少,佛塔入云,苍松叠翠,千年古刹肃穆凝重的背景与主人公的炽烈心事恰成对照,心非明境台,如何免尘埃呢。

丝丝未见胤禛之前,一直扬言要"抬手一镖",及至见了,马上就忘到九霄云外,关切地问起他的病情。正是情之所系,不能自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场戏的灯光打得很美,突出了橙黄的暖色调,大殿之上宝相庄严,烛火融融,一派安谧祥和,优美的诵经声中,久违的圆梦娘翩然现身,似真如幻,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后来两人一起念药师佛经时,不断眉目传情,胤禛甚至悄悄跑到丝丝身边坐着,丝丝也不闪避,情态很是亲密,叫人看了也跟着生欢喜心。可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啊……
烛光,又是烛光,不过现在那一灯如豆的黄晕慢慢荡漾开来,恍惚中箫鼓齐鸣,仙乐飘飘,铺天盖地的大红与金黄;鸳鸯枕,合欢被,龙涎香,芙蓉帐,极尽世间华美富丽的洞房。挑开垂着流苏的红盖头,一张明艳娇羞不可方物的脸庞出现在眼前,是她,小四儿,我的新娘……紫玉钗斜,红绵粉冷,执手相看,缘定三生,天似乎也感动于比翼连枝的深情,降下一阵缤纷花雨,柔柔的,落在绣满金丝龙凤的喜服上,拂了一身还满……一眨眼,所有这些都忽然消失了,酣醉的心仿佛陡然跌进了终年不化的黑暗冰窖,沉下去,沉下去……
江剧镜头之美,以胤禛与丝丝的梦里大婚为最,就如一位哲学家的比喻,生命就像扬出去的纸屑,是什么并不重要,以为是什么才最重要。只要角度或光线合适,或许就能看到满天繁星满目落花或别的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冲破人世间的一切阻隔;人生苦短,我们能能想到的太多,而做到的太少,很多时候,人,都是靠希望活着。绮丽动人的漫天花雨,也正是这种想象吧,因为心中有爱,所以能从圆梦无偿的落寞失意中看到希望的曙光--也许这希望终生都只能是希望,也许这曙光只是昙花一现,但只要有过,此生又复何憾?!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四)

--------------------------------------------------------------------------------

十四 胤禛利用了因杀雅齐布,囚张明德,几件大事一挥而就,干得干脆利索,实在厉害。
和张明德的对话很精彩,值得反复品味。说起来胤禛实在是点背,正史也好野史也罢,总有人跳出来说他不是帝王料子,没有"元龙之气九五之尊"。这里他根本不跟这些人纠缠什么说不清的"天命"问题,而是直截了当地宣称:这个位子我争定了,就是上天不允,我也要与天一争,绝不认输,何况你等!"天不顺我,我便开天;地不从我,我便辟地;朝野不奉我为君,我便换一个朝,变一个野,总叫它滴水穿石,铁树开花!"好大的气魄,好狠的决心,历史上清世宗其人不也正是有这么一股不信邪不服输的劲儿么?至于终究是他赢了还是天赢了,倒在其次,至少,在我心里,他是彻彻底底地赢了。
更绝的是同一天晚上,约了丝丝在鼓楼见面,白天冷面铁血的雍亲王又摇身一变成了浅笑低语的傅相公,与心爱的小MM温情款款地谈情说爱,甚至与雷公较劲以表明心迹,真是"金刚腾云,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羽扇纶巾谈笑间,小乔初嫁罗帐里,弯弓射大雕,红袖夜添香,两种味道,人生若能兼而得之,可以无憾了。
丝丝发现胤禛对她隐瞒了太多太多,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而胤禛能向她保证的只有他的真心(注意,是傅示真的,而不是雍亲王的真心)而已。为什么这雷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他赌咒发誓的时候打呢?看来这又是天意了,警告他们这段情本不该有,种种奢求都属非分。胤禛既为了九五之尊的宝座不惜与天一争,当然也不会在令人扫兴的雷声前低头放弃"众里寻他千百度"才得来的爱情,击鼓抗雷公,连天也要为之动容的吧!
玉坠池,康熙恶作剧地把胤禛打下水,深情地说"你来了就好",倒是显示父子之间的另一面,有趣。
胤禛一边紧锣密鼓布置擒拿乱党,一边偷闲去拜望吕留良,打招呼让他们及早离开。丝丝的逻辑是,只要没犯什么明显的"逆行",就不必害怕是非;胤禛的逻辑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矛盾已是不可调和,山雨欲来风满楼。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五)

--------------------------------------------------------------------------------

十五 剧情渐入佳境,这一集是江剧中前半部的高潮,也是刻画人物很关键的部分。
木兰山的刺客一举成擒,胤禛神采飞扬地汇报战果,还不忘歌功颂德,丝毫没有居功自傲的意思,无疑大大讨了康熙的欢心。重用"弃暗投明"的反贼,才能灭叛逆之门而开投效之源,胤禛的心思竟如斯深刻,康熙要了因行刑,更是绝了的一招,满洲君主皆雄才如此,难怪能坐享近二百年盛世。
以放赈为名缉拿乱党,不惜玉石俱焚,对救命恩人轻轻一句告罪,便下令依法处断,确实够狠,正应了广慈所说"翻脸不认人",难怪吕留良要质问他"既是天家骨肉,何来人心"。胤禛在父皇面前当然不能示弱,驳斥吕留良的几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非不明恩怨不彰,利之当头无所不用其极,权之为谋六亲不认其宗者不乏地道的汉人,哪来的华夷之分?
丝丝不知胤禛身份时,虽然不失淑女之矜持,犹可作儿女之态,抱万一之想;而一朝得知心上人原是北朝天家骄子,早布下天罗地网安排香饵钓金鳌时,如何想如何做已经由不得她了。双方混战之际,她一剑直指胤禛,脱口而出的却是催他快走:"大势已去,还不快走,四阿哥现原形了,再不走的话,刀剑无情,广慈师徒都在这里,你是哪一个的对手?"关切之情依旧,可惜,也只能说这么一句了。
胤禛在少林寺真是大赚了一笔:既完成了抓刺客的任务,在康熙面前落了个"智仁勇",又安全带回了失散多年的十七格格,还顺手卖了个大大的人情给广慈师徒,最妙的是把公私两便把丝丝也弄了回去。一趟江南行,收获不小。
两人在宫里相处的情形就不那么自由了,傅相公变成了雍王爷,一番东海勇妇的训诲,两条日月长明的发带儿,牢牢地绑死了丝丝,让她时刻不敢忘记自己是石门吕家的女儿。奈何。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六)

--------------------------------------------------------------------------------

十六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十多年的辛苦换来的却是父以子贵的一句笑话,这苍凉的叹息究竟是给年福晋听,还是给三百年后的我们听的?众口相传的圣孙故事可靠性姑且不论,仅就其用意而言,也是对胤禛的极大不公:凭什么就该认定,康熙选中胤禛不是因为他本身的才干呢?这场戏背景衬得极好,夕阳寒树,玉宇层台,孤独的背影慢慢拉远,凭谁问,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胤禛急中生智,用日月争辉蒙过了德妃,一把拉起丝丝就跑,就象两个逃课的小学生,真是可爱极了,可惜两个人这样开心的日子实在太少……
避暑山庄敲打佛抱的一段话句句精辟,我很喜欢。一旁的丝丝听了,是不是也更迷他了呢?
临去还不忘拿那玉环,丝丝虽死不承认肯跟着上京是因为舍不得胤禛,私心里实在还是希望能和他在一起多呆些时候的,天长地久不敢想,有一天算一天吧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4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七)

--------------------------------------------------------------------------------

十七 饶是世宗精明过人,处兄弟之间,也是失败得很。不过对老八老九,尽可一力打击,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胤禵,却没有那么简单。几乎所有文艺作品都涉及这兄弟俩爱恨交织微妙复杂的关系,尤以江剧着墨最多。一会儿利刃相向,一会儿又紧紧相拥,爱也罢恨也罢,都是因为太在乎你。也许真如胤禛所说,因他爱深责切督责过严,十四才视他如仇,而母亲的偏心又加深了芥蒂?皇家事难以常理度之,想不透。
丝丝碰到胤禵,两人一言不合动上了手。幸好胤禛及时把丝丝带走,让她自己进尼庵去看个明白,接下来就是他唯一一次对她发脾气。认真说来,不能全怪丝丝莽撞不识大体,毕竟是胤禵挑衅在先。然而宫墙之内是非多,德妃和胤禵是胤禛最亲的人,尚且如此,天知道别人又用什麽眼光看他们?富贵闲人一回到北京,就潇洒不起来了,毕竟这时朝廷还不是他的。他带回了这朵生在江南的多姿多彩的牡丹花,而她在禁苑之中却是这样的水土不服引人侧目,与其让她和他们的感情就这样枯萎,还不如慧剑斩情丝,狠狠心放她走算了。
丝丝呢,几次嚷嚷要走,待胤禛真赶她走的时候,却又依依难舍去而复返。当掉转马头停在尼庵门口时,看到仍守候在原地的他也是一脸的泪光,眼神里分明是欣喜……默默伸出手,是我错了,原谅我,我不会走,因为我知道你其实不想让我走,我走了你会伤心……抱着我,忘掉其他,让我们策马驰骋在无垠的原野中,享受此时此刻的幸福……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八)

--------------------------------------------------------------------------------

十八 借隆科多之口揭开前文两处关键布置, 胤禛远见果然是人所不及。
借吕氏夫妇对话再次揭示两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话都说到"屋塌墙倒"的份儿上了,只可怜了一对情人,对谁来说,面临的竟都是叛逆父母背离家国的代价,不要怪他们俗念未尽挂碍太多,换了情圣爱德华第八,也未必做得出来啊。
利之不达,势之未至,就算是亲娘舅也不会拉你一把;今日之死党便是来日之死敌,史书所藏,举不胜举;不见古来多少俊五,一生荣华富贵,而多少的俊义,却黄沙埋骨,不见经传。好经典,好透彻,佩服。
盛京祭祖,步步涉险,说来说去总是胤祀不义在先,编剧再无偏也有了偏心,还是胜利者占便宜。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十九)

--------------------------------------------------------------------------------

十九 江剧很有点天龙八部的味道啊--即使凶残暴戾如了因,也是个九死不悔的痴情种,欺师灭祖坏事做绝,独独不肯负慧丫头半分,任她动手眉头也不皱一下,跟游坦之、段延庆何其相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不教人以战是谓弃之,丝丝亲眼目睹宫廷争斗的凶险,终于明了了胤禛留恋"富贵闲人"生涯的苦衷。
康熙跟佛抱谈起曹仁文的一段,充满了浓浓的父女亲情,与寻常人家无异。江剧虽然极写满汉对立,倒是对双方都给予了充分理解,并不因此而妖魔化哪一边;无奈的是天意,未到的是因缘。一对兄妹,两段恋情,同样是阴差阳错的异数,佛抱是个女儿家,虽然为难,还不至于无法可想,大不了找个机会溜出宫,飘然拂袖去,共话桑麻娱;胤禛可没有这种自由,情不情愿,都得举头问江山却步问情缘。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

--------------------------------------------------------------------------------

二十 年福晋对德妃说,胤禛之所以不提与丝丝的婚事,是因为两人年纪悬殊。乍听起来似乎有理,其实不过是说辞,真相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康熙早打过招呼了,叫你去承德为的是十七格格,可不是圆梦娘!眼下储位之争已到了紧要关头,胤禛哪里敢娶一个来历不明的"叛贼女",授人以柄耽误了大好前程?何况,吕家那边还点不了头呢!
莲子心中苦,胤禛不敢说的,丝丝替他婉转地说了出来。红颜知己,实在难得。
"日后舅舅用不着顶着风沙当喀尔喀王,就在北京城皇庄大院里,还不够横着走吗?"一句大得没边却又语焉不详的承诺,一笔政治交易就此达成。胤禛处处以诚孝自居,到了要见真章的时候,还不是一样扣下密诏暗室策划,大位之授受,从来都是黑幕重重内藏玄机,所谓正大光明,摆设而已。
顺便提一句,关于隆科多为什么在最后时刻倒向胤禛,江剧的说法显然不可信,而至今史学界还没人能提出有说服力的看法。杨启樵就纳闷,隆科多时以外戚兼步军统领,权贵已极,无论哪位皇子登位,都必为元勋,似无必要出此险着,助胤禛夺位;小说家二月河据此推断,一定是康熙早已属意胤禛并预先有所安排,才使他不敢有异心。我倒觉得,隆科多成为胤禛死党早在康熙有所属意之前,跟康熙本人意向如何没什么直接关联。除了胤禛手腕了得,他的养母、隆科多的姐姐孝懿皇后也是因素之一。孝懿无子,母养胤禛达十二年之久,对隆科多而言,同是"外甥",胤禛比起他人要显得更亲近一些,既然大家所能许诺的都是"期待利益"而已,为何不把宝押在他身上呢(再说他又的确是块料)?——随便猜猜,不一定准。
丝丝不辞辛苦助胤禛争位,倒不见得如她向父亲辩白的那样是看透了老八的卑劣狠毒——仅就剧情而言,胤禛豢养血滴子,拉拢隆科多,扣下召胤禵回京的密诏,种种手腕未见得就不卑劣,不狠毒。只不过爱情是盲目的,加之皇庄里的兄弟阋墙本无是非可言,丝丝的所作所为还是出于回护"傅相公"的本能罢了。
至于康熙为什么不亲自放了胤祥,江剧与王朝的解释几乎相同,可能真是这么回事。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5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一)

--------------------------------------------------------------------------------

二十一 从这一集开始,片头曲换成了那首如泣如诉的《再见蔚蓝海岸》,基调开始转悲。蒹葭霜重,蓬山路远,潮水常长常消,消不去的是那欲收已晚的痴情;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我不怕梦为远别啼难唤,就怕连回忆也留不住那最后一线希望!
还是政治戏为主,拍得不错,节奏明快,很抓人,与王朝各有千秋。和尚道士,装神弄鬼,要想好看,这些元素还是少不了的。幸好点到为止,没君临天下那么夸张。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二)

--------------------------------------------------------------------------------
二十二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丝丝侃侃而谈,鞭辟入里,真是秀外慧中,锦心绣口,叫人不喜欢都难。要是放到现代,她和胤禛,应该也是克林顿希拉里一类配合默契的政治伙伴吧!
胤禛究竟是没有悟到这些,还是故意让他人说透呢?我同意的有的观点,由丝丝解释的确比自己来说更妥当些。
戴铎建议据台湾为退身之所,倒是史实。五十六年前后,纷传胤禵将为太子,形势对胤禛相当不利,他的忠诚谋士戴铎便写信提到自己的这一想法。胤禛虽回信斥责说这是杞人忧天,内心又何尝不是彷徨无主。从中也不难看出,他登上皇位的过程是何等的荆棘满途变数重重。姑且大胆假设一下,万一真的争不到,退守台湾也来不及,他的性情那么傲,心气那么高,会服服贴贴等着对方来收拾么?恐怕会铤而走险作最后一搏,不成则自行了断吧。
叙述十一日至十三日事件,节奏紧凑,但略欠戏剧性与紧张度。这不是江剧独有的毛病,王朝也好不了多少。要拍得既好看又能自圆其说,只有留待能者了。
胤禛即位疑点重重,甚至不见信于生母。再想想高阳的小说,不禁替他叹一句: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向谁剖。

观星台上的一场戏很经典,清新流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胤禛刚刚当了几天的皇帝,就发现这金銮宝座坐起来竟是如踞炉火;明天就要去应付老八的叫板,忙里偷闲跟丝丝开开玩笑,她又说要走。什么名士风流,什么闲情逸致,统统跑得无影无踪。"我这一辈子,没有权利说这个字。"人生在世,不是谁都可以"适志即逍遥"的,何况是他,违了天意强下凡尘,注定要为大清国运呕心沥血的守成之君。他心里苦,她是知道的,可是她不能不走:现在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和她纵情诗酒相忘江湖的的傅相公,而是一身关系天下安危的大清皇帝;他非但不属于她,甚至不属于他自己。借口陪佛抱格格滞留皇庄多日已属非分,再呆下去,她真要变成东海的叛徒了。他当然也明白这些,所以根本不作无谓的努力去挽留,只是希望她坐在门口望天空的时候,不要忘了他这个"寂寞的皇帝"。正是: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他们的衣服很像情侣装,都是那种纯白的缎子上有淡淡的紫色花纹,看起来很和谐,不过不大符合时令:胤禛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即位,十一月二十日正式登极,正是隆冬时节,此处两人的衣着和周围的环境却给人盛夏的感觉。算了,江剧本来就是唯美风格的,这等无伤大雅的瑕疵,管它作甚。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三)
--------------------------------------------------------------------------------

二十三 推勘起居注一场戏里,胤禛教训史官们说:"你们知道吗?今天本藩位列亲王,奈何不了你们这支笔;等本藩登基之后,位列皇帝,那就由不得你们这支笔了。古往今来,哪一个朝代不修史,不改诏?哪一个朝代留下了日月经天的起居注?你们子孙所见之文,绝不是你们今天大笔一挥所写之文。可怜你们竟然煞有其事,反反复复,推勘查问,要置本藩于一败之涂地,万劫之不复。……一篇遗诏都能整个改头换面,更何况是一篇起居注?你们助纣为虐,想以一篇起居注出我之丑坍我之台,岂不是青蛙坐井,以眼为天,老鼠窜糠箩,一场空欢喜吗?"
太妙了。我不知道事实上清世宗这位修改历史的高手是怎样运作我们今天所见的实录和起居注,以致让清史专家们穷尽心血也考究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但这段话却可以视为古往今来权力争斗的胜利者们对所谓历史公正的无情嘲讽。是的,哪一个朝代不修史,不改诏?就连世宗本人的遗诏,不也被他的儿子改成了一篇宽仁为政的宣言?哪一个朝代留下了日月经天的起居注?就连素称良史的陈寿,不也曾因一己私怨对诸葛武侯多所贬抑?说什么公道自在人心,千秋功过本不在铁笔汗青;皇帝的御笔轻轻一抹,就足以让后世见到的历史面目全非。相形之下,史官们的执着真是"青蛙坐井,以眼为天"了。所以,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
本集和上集设计了两段重头戏由胤禛自己来辟谣,阐发了近年来史学家的一些考证成果,颇有新意。

胤禛明知康熙曾发诏召胤禵回京,仍以内阁和兵部没有记录为由要治他"擅离军务" 的罪,与太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皇权之下,天伦亲情也难以保全。
感谢江湖的编剧们,给了他一个风光漂亮的登基大典,而这正是我看王朝时耿耿于怀的。历史已经亏欠他太多,再在这里吝啬,我都要不忍心了。虽然还是搞出了一场不小的麻烦,幸好是有惊无险。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四)

--------------------------------------------------------------------------------

二十四 胤禵永远都是那种徒逞血气之勇的角色,登基大典上的一场闹剧没收到什么实际效果,却让新君"皇上四哥"恨了他个十足十。
提到御匾变戒尺的往事,两人都是会心一笑。这次似乎没什么离愁别恨了,有的是对将来兴致勃勃的展望计划,让丝丝出面去劝吕留良入仕,实在是找对了人。丝丝出紫禁城时是佛抱送的,而胤禛只能在高高的五凤楼上满目山河空望远,不堪怜取眼前人了。这场戏打的是偏红的滤色镜,碧瓦红墙尽在其中,如一杯葡萄酒,华美里渗满忧郁,似在预示剧情由此开始转悲。
胤禛指出记功碑的"三隐三偏",一篇宏论洋洋洒洒高屋建瓴,令人感慨江剧里的雍正是不是太完美,正史里的勤政爱民刚毅果断,野史里的武功超卓温柔多情都占了个够,更有一双洞彻世情的慧眼,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蒙藏与满汉,同肤同种,可以有意气之争而不能有火拼之仇,sigh,民主共和的先驱们也难有这个境界和觉悟啊。
曹仁文虽稍嫌刻板,却深情体贴,是个标准的好老公。他和佛抱在一起,总是细细密密绸缪缱惓的样子,不像胤禛和丝丝那么压抑痛苦,大喜大悲的。平淡,才是真正的幸福。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6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五)
--------------------------------------------------------------------------------
二十五 吕留良与丝丝的对话,李才与丝丝的对话,都极尽晦涩曲折之能事,大概意思,无非是说吕留良出家是为逃避朝廷的征召。李才建议丝丝留在皇庄影响胤禛,把他由一个争权夺势的霸主改造成一个勤政爱民的贤君;丝丝回答,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长此以往,只怕她没能改变胤禛,倒改变了她自己。看来她与胤禛之间,政治理念的冲突实是在所难免,两个都是志向高远不甘流俗的"神物",都坚信自己那一套才是真理,既撇不下一个"情"字,又做不到不问世事他朝两忘烟水里;楚山吴水,不仅仅是外物,更是心魔,非彻悟不足以超脱。
胤禛召见李卫,惟恐李金桂对他泄露什么陈年旧事,反复迂回考问,才得放心,周密多疑的本性可见一斑。发现此人心狠手辣,通权达变,确是对付政敌的一剂烈性毒药,当即委以重任。密折政治登场了,腥风血雨即将开始。
一边紧盯着几个兄弟,一边派人再次去挖吕留良出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含糊。
夜阑人静,一烛相对,随着似血的朱笔毫不留情地划过白纸黑字,一个个"叛党"于迅雷不及掩耳间落入天罗地网……叠印的画面,紧张的配乐,渲染出恐怖的氛围。
借老八等人之口,再次点染出胤禛翦除诸皇子羽翼的雷霆手段。大苦之位事如麻,但既然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就该挺起胸膛去面对。利之所在,生死攸关,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至于"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的讥评,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阴谋,杀戮,好沉闷的一集。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六)
--------------------------------------------------------------------------------
二十六 胤禛去看李金桂,半是为补偿她多年来的委屈,半是为换取那一句"我什么都不会说的"的承诺。金桂先是恐惧,得知胤禛没有伤己之意,竟吐出一句"皇上来,我也没有梳妆,对不住",不免显得有点"贱",但处在她的地位,也只能如此;胤禛对金桂,确实亏欠不少,但以当时的形势,也只能说是"无可奈何"。
江湖抒写的是纯粹的精神恋爱,丝丝与李才,胤禛与金桂,都有肉体的关系,甚至留下了骨血,却都是"无情之情";丝丝与胤禛,两情相悦,却始终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接触。有时忍不住想,爱与性真能分开存活么?是与否,可能就是古典与现代的分野了。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既然如此,还说什么"我之名节,关乎千古"?人是奇怪的动物,道理,永远是用来劝别人的。
断思,断思。丝丝送"桐山之铜"铸成的匕首给胤禛,想要逼对方也逼自己死心,然而情之为物,魂牵梦萦,抽刀断水水更流,岂是说断就能断的。两人的眼神,分明是一样的黯然不忍。
李才怀疑是胤禛指使刺客杀了刘勇和金桂,丝丝表示不信,却不能不留下一个心结--毕竟他们之间,还不能做到完完全全的坦诚相见;既然现实中没有结合的可能,当然也没有权利把对方的一切都打听清楚。富贵闲人是一个,雍正皇帝又是一个,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这两种角色的矛盾交错中摇摆挣扎,悲剧的根源亦在于此。胤禛不能无视身为天下之主的责任,只作丝丝一人的傅相公,而丝丝每每想到此点,都会感觉到这段感情的荒谬与无望,浪漫只存在于记忆,一碰到现实的坚冰,就被击得粉碎。有一千条一万条堂皇正大的理由告诉他们应该放弃,而不放弃的理由只有一个:在那个时代最没有地位的--相爱的真心。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七)
--------------------------------------------------------------------------------
二十七 天下最利的武器,最强的炮弹,就是王道。闪烁着理想光辉的宣言,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什么是王道,什么是霸道,也难说得很。八佾舞于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经让孔夫子痛心疾首了,后世的成王败寇更是把"吾从周"的梦想打击得只剩一纸空文。姥姥充当"和平大使"的北京之行,注定还是徒劳。

一旦邀君宠,无草亦作花,不久君意转,字字皆可杀。吕留良看得倒是透彻,抢先一步把女儿文定给了李才。谁想在盛宴上,胤禛竟亲自前来。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不是的,纵然贵为天子,也没有理由禁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民间嫁娶,何况不过是文定。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小四儿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成了他人妇,不甘心人群中一笑相逢的缘份就这样匆匆画上句号。未说的话,已经不必再说,未了的愿,也不必再提起,赶来看你一眼,听一听你的声音,然后,收拾心情,有闲时在佛前月下祈求一个不那么为难的来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在相逢未嫁时。果然是罗敷早有夫,也只好认了,叹一句有缘无份,造化弄人;偏偏不是相逢恨晚,却是狂风落尽深红色,东君不肯借一枝!如果真有宿命,这就是了罢,除了接受,我真的没有选择;所以,不要怨任何人,忘了我,只当我们从未遇见过。丝丝的眼神里写着的,就是这样的三分惆怅,三分歉疚,和三分恳求。实在无法怪他把一腔怒气发泄在李才身上,毕竟,先辜负了惟有两心知的誓言的是她。
轻轻开启锦盒,层层包裹小心呵护的原来只是一纸薄薄素笺,承载的,是一颗在乎不起也抛舍不掉的真心。神物会当逢,听起来是如此的渺茫,今生今世,还能有那么一天么?妾心已如古井水,奈何因君起微澜!主题曲的变奏在这里格外舒缓忧伤,清脆而不悦耳的音符淙淙流淌,幽咽泉流冰下难,此情欲诉更娟娟。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八)
--------------------------------------------------------------------------------


二十八 天禄寺偶遇那一节差点把我的眼泪给勾出来。就隔着那几个台阶,欲言又止,欲前又止……我送你那一只皮盒子,你打开没有?神物会当逢的故事,你忘记没有?不要告诉我前尘似花随逝水,语如春梦不留痕!短短几步的距离,却要走上整整一生;眼睁睁看你飘然远去,只留下一个美丽朦胧的背影……又闪过富贵闲人"假成亲逼退岳钟琪"的情景,同是在此地,惊鸿一瞥情根深种,何等的浪漫温馨,而现在……往事不堪回首啊。

一事无成空手去,先人垂问对应难。吕留良死时的心情是充满矛盾的。做了一辈子的明末遗民,放不下那一分耿耿孤忠,而眼前所见四海升平的雍熙气象分明在嘲笑着"华夷之分"的迂阔。因为前者,他为逃避征召不惜"作僧";因为后者,他还是抱病上殿,与胤禛一起为三藩之役的亡灵诵经祈福。(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姿态,它意味着南北政治势力的和解与对话。)对女儿与胤禛的交往,他自始至终都抱着极大的疑虑和警惕,既狠不下心去阻止她,又不能坦然接受这一切有悖于他根本信条的现实。眼前的新君人品才识确实令人心折,可是难道当真应他的召去主持什么博学鸿词科,坏了一世清名?信仰的大厦摇摇欲坠,究竟该何去何从?一介书生,终身以复国为志,如今落得进退两难,不甘也罢,不解也罢,千古艰难唯一死,俗世的是是非非,恕我不相闻问了……内心的冲突到了冰炭不容的程度,便只有用"行及重泉"换得"心稍宽"。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哀,跳不出的怪圈。
丝丝见到这首诗的直接反应是近乎疯狂的自虐--父亲自杀,是因为她进了清宫,与爱新觉罗氏有了交往,做女儿的怎样才能挽回这个弥天大错?即使事实不全然如此,也足以让她终生不能释怀:因为有愧,因为有悔,因为一样的天生错骨,因为明知是错还要去做!吕留良之死在丝丝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和强烈的负罪感,使她逐渐变得成熟和冰冷,也更加有意识地逃避胤禛的感情。
胤禛回到北京,面对内忧外患的朝局,想到父皇临终的托付,不禁悲从中来,痛哭失声。圣祖对他寄予的希望,便是以王道化成天下,消弭叛乱,使南北一家,水乳交融,而一趟江南行却没有换来预期的成果,对于好强的他来说当然是心有未甘。吕留良上殿诵经,本是一个极好的转机,谁也没有想到,吕会在一夜之间撒手西去,使他争取和平的愿望功亏一篑。天禄寺里,风景依旧人事全非,数阶之隔,却终究跨不出那一步;京城里,桀骜不驯各怀异心的兄弟们还在不断地给他制造麻烦,孤家寡人的寂寞感空前深刻地撞击着他的心灵,不由不发出"为君难"的浩叹。先人垂问对应难的,岂止是吕留良一人!
两段"哭戏",同样有极强的情感张力,看来是编剧刻意安排在一块的。类似的情节,集中铺排了埋藏在两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他们都是在为辜负了父亲的遗愿而哭,而这遗愿却是根本的南辕北辙;也是为不能实现的刻骨铭心的爱恋而哭,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发觉与对方之间竟然隔了如此之多的楚山吴水。观众在感慨之余,自然也对这段感情的艰难有了更深一层的体认。

丝丝对李才讲的一番话,认为吕留良应该选择到北京去开博学鸿词科,以东海学说影响朝政,说白了其实就是搞"和平演变",对满清政权实行偷梁换柱。这显然有点不切实际,但正如台湾网友所说,在那个时代,能看到"汇满汉之百川,入华夏之大海",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江湖的编剧把眼界放得太宽了,真不知这对于一个爱情故事来说是成功还是失败。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7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二十九)
--------------------------------------------------------------------------------
二十九 利用玉穗儿盗印假传圣旨,真是一记高着,狠狠玩了老八一把,也把朝廷内外的"主战派"气焰彻底压了下去。老八当初要领兵征剿日月屯时,胤禛并不坚决阻止,一方面是因为登位未久便在平定内乱问题上手软,容易落人口实,何况关于他与江南天地会狼狈为奸的传言已经沸沸扬扬;另一方面也是要等老八一党"充分暴露"再予以教训打击,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看大殿之上老八气得七窍生烟,真是好笑。
太后为救胤禵要去景陵,胤禛执意拦阻,太后无奈之下只得以自尽换取爱子的性命。无情的天家故事,但并非史无前例,武姜庄公叔段,窦太后汉景帝梁孝王,情形都大概仿佛,可惜胤禛既不像景帝一样肯妥协也妥协得起(名分早定,皇权稳固,梁孝王只是个不懂事的"大孩子"),又不能像庄公一样决绝到"不及黄泉,誓不相见"的份上(庄公时代可没有大清的"以孝治天下"一说),一忍再忍焦头烂额之余还是不免在青史之中留下一笔抹不去的"惭德"。高阳的《乾隆韵事》对母子间这段冲突描绘最详,且明显指责世宗"不孝",我看过却对他起了几分同情:在太后看来,胤禛不把皇位让给十四,就怎么做都是不对,做娘的偏心如此,换了谁还能雍容大度心平气和?皇权面前无骨肉情可言,这个死结无论如何也解不开,扭曲了天伦之乐的是权力本身,而不是哪一两个人的意志。
饿不知食,渴不知饮,日落笔不能落,灯熄心不能熄,这有点夸张了,但论勤政之君,三代至今未有如世宗者,倒是实情。辛苦而兼心苦,难道真如李才所说,全因了这一副"天生错骨"?沧海浮生,拈花一笑,他真能笑得出来吗?菩提早证,宿孽难消,拈花一笑的从容,不过是藏在心底永远也实现不了的梦。

李才虽很清楚文定之礼不过是吕家情急之下的挡箭牌,还是忍不住泛酸--也难怪,自己老婆一颗心全在别人身上,那人偏偏又是当世一人无可挑剔,拿什么跟人家去比?再加上家门惨祸的阴影,很自然就冒出一句"维民所止"的诅咒。丝丝呢,听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气不打一处来,又不能把他怎样,父亲去了,还有这么一个倔强的东海传人代他盯着她,她是这样不让人放心的么?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
--------------------------------------------------------------------------------
三十 原想对年来个措手不及强为留置,经允祥提醒发现形势严峻不可妄动,立即改变主意将计就计,在年身边埋下一颗钉子,预备将来收拾他。这一集里胤禛的表情可谓瞬息万变,忽而寒光闪烁杀机毕露,忽而温情脉脉虚与委蛇,秋的眼睛真是太会演戏了。
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鄂尔泰还有这么精彩的诗,王朝里可没提到过,两剧互参互见,别有洞天。
佛抱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她的文哥,而胤禛就只能在梦里憧憬那永不可能实现的洞房花烛,夫复何言?
李才又为了胤禛的事跟丝丝吵架,丝丝一气之下给了他一拳。李才耿耿于怀的是她总护着胤禛,而丝丝对此的态度是"不辩亦不受",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岔开;或者干脆以"暴力"掐断争执。不辩是因为她为胤禛说话确有私心在内,犯不着也不屑于自欺欺人;不受则是因为她已经忍痛作了"断思"的决定,一举一动从未越轨,还要承受如此指责实在委屈。无论如何,她在尝试着接受这个家人安排的文定之夫了。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一)
--------------------------------------------------------------------------------
三十一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夕阳西下,层林尽染,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色调中,修长白皙的十指在细细的丝弦上来回跳动,思绪随着铮铮琴音飘向远方,前尘旧事如潮水般袭上心头。去,替我把这琴送给她,记住要抱着。淡淡的,难以譬解的忧伤。

"一边扫荡天地会,一边祭奠吕留良,拐个弯又来勾小四儿的魂",姥姥眼光够犀利,看出富贵闲人的厉害本色,可惜她也阻止不了那个被"勾"的人心旌摇荡。琴者,情也,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不懂的,直把个李才气的面色煞白掉头就走。其实,感情的事,争也争不来,何必自寻烦恼?

红烛似乎也懂得人心,点点滴下清泪。锦瑟无端五十弦。纤纤玉指轻轻伸出又默默收回,不敢碰触那伊人手泽犹温的冰丝,只怕一不小心惊动了美得凄迷痛得彻骨的蝴蝶晓梦。曾以为蓝田之玉可以化作一缕轻烟,如今才知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是这楚山吴水,已经是越隔越深,越隔越渺,甚至飞不过一只传音的青鸟;苦苦执著,又能等来什么?
于是,颤抖着,让火焰吞噬掉了那纸珍藏至今的素笺,也吞噬掉你我不该与花争发的春心。一寸相思一寸灰。
又想到饮水词--"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那真正是幽明永隔的哀音,字字泣血,却也未必及得上此时此刻的悲苦。

丝丝为了使李才得以入仕一展所长,不惜得罪家门,随他闯过道道关口逃出生天,也算是尽了一个"贤妻"的本分。吕家人未必真恼了他们两个,面子上却抹不开,一夜惊魂,终于还是顿开金锁走蛟龙了。东海书院的说一套做一套,真叫人捉摸不透;自作聪明,总有惹祸上身的一天。

年妃死了,且死不瞑目。尽管有陪葬泰陵的身后"哀荣",各种文艺版本里的她也都是个苦命女--政治漩涡的中心风急浪险,弱质红颜怎生承受。相形之下,王朝里的年秋月犹有过之,还留下一段凄楚的忘年恋供人唏嘘。

处置年羹尧,蓄谋已久,善抓时机,措置周详严密,手段老练狠辣,到底是一代枭雄之主。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二)
--------------------------------------------------------------------------------
三十二 只要有才情,能办事,就算他是个小人,也须用。很耳熟的实用主义哲学,无非为了以毒攻毒。雍正一朝三大模范总督鄂、田、李,李卫最称异数,以一介全无科举底子的捐纳监生,位列封疆特受宠信,必有其过人之处,所以正史野史,对他也是充满兴趣,关注不衰。如果说王朝里的"狗儿"以忠心和机灵见长,这里的李卫则以"权之为谋,六亲不认其宗,利字当头,无所不用其极" 给人以深刻震撼,也只有世宗这样的雄猜之主,才用得起如此奇才吧。

胤禛丝丝间种种微妙的情愫,都在李才洞察之中,一时感触,写下了一副对子,给他自己招来一场牢狱之灾。
坠子劝胤禛乘机除掉这个情敌,胤禛却说"李才的生死与朕无涉,丝丝能不能常入我梦倒是我十分在乎的"。的确,自负如胤禛,不会纾尊降贵跟区区一个迂腐书生计较,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聪明如胤禛,不会愚蠢到杀一人而失丝丝之心,让她一辈子都不能原谅他;睿智如胤禛,更不会看不到阻碍他们"神物会当逢"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李才,即使杀了他也于事无补。他要的只是她的真情,而不是名分上的身有所属或是形式上的朝朝暮暮。只是这戒急用忍"二十年三十年不长",也太有耐性了。

刀都架到对方脖子上了,还有找其喝酒的闲情逸致,多么"优雅"的冷酷,真叫人毛骨悚然。只是年跟韩信一个毛病,忠不忠到底,反也不反干脆,穷途末路时才想起摇尾乞怜,不值得同情。
进人太骤,退人太速,实在是时势使然,政敌遍布朝野如雍正,非如此不足以树恩立威,推行改革。还提到养廉银,不错。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8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三)
--------------------------------------------------------------------------------
三十三 丝丝在河边拦下胤禛的马队,为李才求情。如非万不得已,她是不想这么做的,已经说明白了要"断思",还要利用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去解救另一个男人,自感问心有愧。所以这场戏里的丝丝一点都不带咄咄逼人的味道,却充满了凄楚与哀愁,别有一种低眉捧心的婉娈可怜,这让疼她爱她的 如何能招架得住。
胤禛起初立场坚决,声称严办文字狱是一贯政策,前例具在,不追究李才难以服众;丝丝无言以对,只得搬出"终身依靠"一语来打动胤禛。正像hplc所说,这已经与"一哭二闹三上吊"无异,但就是这一句牵动了胤禛心弦,最终还是应允了她的请求。当胤禛情辞恳切地说到"我不见你,就是怕对你说了假话,让你空欢喜,到头来才发现明月无情何须顾我,清风有意亦难留人"时,激扬跌宕的音乐响起,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万端感慨尽在其中,恍惚又是当年木兰围场的一幕重现。一样的依依不舍,只是如今连牵一牵手都成奢望。丝丝情不自禁喊出"皇上保重",胤禛忍不住伸手去扶她,却又把手缩回,一放一收之间蕴藏着多少辛酸!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上集和本集中三次提到对这副对联的解读:第一次,丝丝进大牢去看李才,李才解释道,明月有情还顾我,是指丝丝对胤禛的暗示心有所感,清风无意不留人,是指胤禛对丝丝的无动于衷深感失望;第二次,胤禛对李卫说,只怕朕明月有情,他却清风无意,意思是只怕我有心替他开脱,他却心怀成见不肯合作;第三次就是河边求情的时候了,我虽有意留人,奈何事已至此无法转圜,与其让你怨恨我这"明月"做不到你所请托的事情还要给你一个虚幻的希望,不如索性不见。一起著名的文字狱肇端,居然让编剧演绎得那么唯美那么深沉,真服了他。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四)
------------------------------------------------------------------------------


三十四 胤禛知道李才高中状元,吕家人必然忙着张罗成亲的事,索性把他留在宫里,让他们做牛郎织女。不计较名分可以,但"情"之一字,是没有相让的道理的,丝丝出嫁与否,毕竟不一样。
吕毅中极言胤禛行事的刻薄狠辣,丝丝在一旁听得触目惊心,实在不愿将这副暴君形象与"傅相公"联系起来,奈何事实俱在,又由不得她不信。
接待沙俄叶卡捷琳娜一世的使者,勘定西北边界,告诫对方要克制侵略之念,这一笔又是王朝的缺漏。
李才在东海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胤禛处处横加批评,及至入了阁,在他眼皮底下办事,立刻变成朱批密折的"追星族",还担负起整理这些宝贝的重任。到底是读书人,所谓处士横议的风骨只存在于天高皇帝远的沙龙里,被老练的政治家一调教,就五体投地柔顺乖巧了。
夜访隆科多家,从袖中摸出一张天牌,把"舅舅"吓得魂不附体。野史的巧妙移植,有趣。政权渐稳,开始收拾这个老而不死的"稀有大臣"。
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变幻,允禵看透了许多,虽恨胤禛无情,却也对他表示了充分理解。大光明王早已死了,信仰,不过是梦呓而已。
老八老九死得不明不白,胤禛怎么说也难脱干系,只有一个允祥会作出有利于他的解释。十全令主的美名成了泡影,怨得谁来?

白帝托孤受命日,便是颈上架钢刀。借李才的视角,插入一笔奇峰突起的隐情--原来那二十二字的口诏,竟是大统领的"杰作"!观众不禁有点迷糊了,前面不是一直在浓墨重彩地铺陈胤禛的帝位来得合理合法,种种谣言都是政敌的诬蔑吗?
我想,这里的矛盾可以这样理解:江湖的编剧基本上倾向于合法继立说,但并无绝对的自信与把握,因此对此间种种疑点持谨慎的保留态度。诸如改十为于的说法固然不可信,胤禛的自辩漏洞百出也难使人心服,真相只可能被无限接近而不可能被完全破解,留一点余地和空间,既是尊重历史的表现,也更能引发观众的理性思考。其实即使是政治宣传味道强烈的王朝,不也在最后一集通过曾静叙述的方式以黑白画面推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吗?视为对民间主流认识的妥协也罢,敷衍也罢,两剧的编剧不约而同的"模糊处理",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处置隆科多的罪名都很空洞,中间肯定有许多不便说出的未尽之意,后人因此怀疑合谋夺嫡的嫌疑,也很自然。还是那句话,事出有因,查无实据,雍正的帝位来得固然不如他的政敌宣扬的那么龌龊,也绝不像《大义觉迷》里阐发的那么白璧无瑕正大光明,江湖安排的两个细节--扣下召十四回京的密诏和"创作"康熙口谕,便是在这两种话语系统之间的平衡。

大业未固,磐石未安,千斤万担,君自承担,宜慎之,宜慎之。允祥临终犹挂怀国事,忠心耿耿,也当得起那"忠敬诚直勤慎廉明"的八字考语了。雍正一生孤独,允祥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贴心人之一,他的死给雍正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出了名的刻薄寡恩,但对于忠于自己的人向来有情有义,这种脾气应该招人喜欢才对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讨厌他呢……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五)
--------------------------------------------------------------------------------


三十五 胤禛万分抑郁之际,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的故事却轻轻易易地博得了他粲然一笑。李才可能还搞不清楚四小姐为什么刁难他,胤禛对此可是一点就通。一首唐诗,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记忆之门,初相识时蓦然回首的惊喜,灵犀一点的默契,心心念念的交融,相携相看的柔情如那一晚桐山洞穴里的烛光,照亮了枯燥黯淡的心境。原来小四儿为了和自己同游杭州,竟挖空心思想出这么绝的主意;而且被整得六神无主的,又是那个后来的文定之夫,这怎不让他心花怒放,倍感压倒对手的骄傲?小四儿侃侃而谈的时候,脸上一定是那副跟辩"官字两个口" 如出一辙的可爱神情,带一点点少年不知愁的自以为是,一点点艺高人胆大的挥洒自如,一点点浅笑轻颦的娇嗔妩媚;一念及此,心灵似乎飞越了重重宫墙,回到了莺歌燕舞的烟雨江南,回到了那"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箫"的美好时光……
想过了,笑过了,还是得回到现实。"要是有人知道这一招管用的话,早就文武全才、五体投地地呼个不停了嘛!"玉坠子一句大胆的调侃(嘲笑到主子头上来了,好在胤禛此刻心情大好,说什么也没关系),惊醒了沉浸在"圆梦娘"倩影里的胤禛:一切的一切,都已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了!梦里不知身是客,别时容易见时难,只怨心给得太早,情收得太晚,梦醒时已是天上人间!眼前的,只有那冰冷的书案,如山的奏折,繁冗的政务,无休的争斗……于是,笑容消失了,无限的怅惘堆上了眉尖,美丽忧伤的主题曲再次奏响,诉说着如水的脉脉情怀。

雨夜,隆科多暴死在囚室。剧中没有解释原由,然而从上文李才喊遗诏的情节,难道还看不出些端倪吗?李才本是一片好心,想在胤禛那里给他讨个好,奈何书生意气,太过天真,反倒害了隆科多。胤禛最忌讳的就是这个关系至重心病至深的"历史遗留问题",二十二个字里,有多少不可对人言的隐秘玄机!隆之所以遭圈禁,无非也是为此,防他泄密还来不及,哪里还受得了他对别人随便乱说?所以,编剧的意思,应该是胤禛下的手。
玉坠子曾帮胤禛抓隆科多的小辫子,后来却常常照顾隆,还抱着隆的尸体痛哭,可见他并不是那种只知听命杀人的冷血鹰犬。以他对胤禛的了解,当然能猜出个七八分,伴君如伴虎的危机感,也是从这里开始滋生的吧。
这两集用相当快的节奏一一带过雍正杀戮兄弟功臣的种种"恶行",虽有袒护也还不失本来面目,可圈可点。

年华似水,青丝无常。文定之礼后,丝丝一直表现得很冷静,似乎"清风无意",而佛抱的几句追问却使她的真情暴露无遗。拨开经年不散的"千层雾",剩下的,不过是坦白的真心罢了。"我嫁不了,为什么,你不知道吗?你真的不知道吗?"喃喃的呓语,是心痛,是迷茫:逃避不是办法,认命也不甘,眼看岁月蹉跎,此身仍无所归,清夜扪心,柔肠寸断;相忘难忘,断思更思,明知相思无益,又怎能自已!胤禛处处压抑着自己的感情,活得很苦,丝丝何尝不是如此,谁让他们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神物"呢。

白骨无青叹浮华,此时的丝丝对原有的价值观已经产生了怀疑,什么华夷之分,什么家国之恨,这些一贯视如生命的东西真就那么值得一争吗?后世的人真会记住他们,并为他们所做的种种感动吗?但看透了又怎样,山雨欲来,箭在弦上,情势发展快得出人意料,想其他的已来不及了。
皇上究竟是大清的皇上,不是咱们一群白骨无青的皇上。到了刀口上,他还不是一样使出红枣当归来。丝丝对 "屠夫"的一面认识可谓清醒。事实上,拿人也好,用兵也好,剧中人口口声声说是"军机处"下的命令,而军机处本来就是雍正为保证他的绝对独裁而设,惟上命是从无独立意志可言。像雍正这么厉害的主子,谁能当得了他的家!换言之,事情的实际操纵者就是雍正,围剿石门也是他的主张,后来小四儿找上他报仇,也不算冤枉了他。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六)
--------------------------------------------------------------------------------
三十六 江湖越到后来,悲苦越甚,但也越有味道。看到动情处,心里堵得慌,不想再看;可还是忍不住要回过头去,一遍遍地品味那种悲剧之美。我的分集评说后半部的分量,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重起来的。

"抱琴而至"几乎可称江剧中最动人的一幕。与东海之夜一样,气氛渲染得极其成功,一喜一悲,情景各殊,都是震撼人心的极致。
李才让丝丝猜他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时,丝丝的回答反映了她对雍正打击政敌的残酷很不以为然,同时有隐隐惆怅在内--在她心目中,风流倜傥、善解人意的"傅相公"是永远不可替代也不能磨灭的,而这些年来的见闻却都在告诉给她一个铁腕无情的君王;她做不到忘情于他,可又不能不对这个"他"感觉到陌生与疏远。
胤禛让李才一遍一遍的讲述"一杯一杯复一杯"的故事,即使他已经能把它背下来,这是何等的痴情;而这痴情出自李才--她的文定之夫,对他深怀成见的情敌,本来最不可能被感动的人--之口,更有了加倍的感染力。所以李才还未讲完,丝丝已经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了:那眼泪是感动,是欣慰,是歉疚,是追悔,更是无奈,正是五中俱沸百感交集,一字未吐,已胜万语千言。

当丝丝从客栈出门要进宫去时,李才的心境是难以名状的。他能体谅丝丝对胤禛的感情,但也害怕她当真一去不回跟了胤禛。我不想把他说的那段话看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苦肉计,但细细品味,这个嫌疑恐怕是脱不了的。就像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若对方是君子,就用不着说这些;若不是,说了就等于教唆人家生异心。他都说了"要是有心留下,不妨就留下",丝丝纵然有一两分想留下的心思,也不能不表态说"我吕丝丝出身儒教,不会做出对不起你才哥的事"了。李才心里一激动,上前抱住丝丝,丝丝的反应是向后一仰下意识地想要挣脱,如果有情,何至于此?

平心而论,胤禛肯为丝丝钻研法律漏洞,甚至半夜追到客栈,也算仁至义尽了;他只能做到这么多。然而事无侥幸,不是每一次危机都是能靠建立于私交基础上的"法外开恩"轻轻化解的。丝丝为了李才的文字狱向他求情时,胤禛就有种不祥的预感,担心让她空欢喜一场,如今这种预感变成了现实,明月无情何须顾我,清风有意终难留人。
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东海书院被夷为平地,五百多条性命成了乱坟岗上的无头尸。好惨。一夜之间,她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所有,而这都是因了那道该死的圣旨!换了谁,都能恨死那个满清皇帝,况是与他有太多纠缠的丝丝。
附带提一句,这里交替用了淡金色和灰蓝色的滤镜,效果不错,似有阵阵阴风扑面而来;画面也极具动感,尤其是那血淋淋的"斩"字牌从空中盘旋着落在地上的镜头,很逼真的感觉,可以与电影媲美了。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9楼  发表于: 2005-05-17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七)
--------------------------------------------------------------------------------


三十七 时间跳到了雍正十一年,李卫节节高升当上了步军统领,成为胤禛心腹,并在他授意下扩建护军营。从这里可以读出两个信息--第一,围剿石门的行动得到了胤禛的认可;第二,胤禛知道这件事必然带来"刺客"的寻仇,因此加强了戒备。
李才感叹:其实,这两边都是无可奈何。对胤禛而言,吕家散布邪说,逆迹昭彰,又有曾静张熙策反事件在前,不批准石门用兵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对丝丝而言,虽然胤禛曾答应过她暂停用兵,但事情毕竟发生了,何况他不但没有怪罪李卫,还将其调入京师委以要职,可见这一结果并不违背他的本意。作为帝国的"法人代表",这个责任他不承担谁来承担?家门之恨不共戴天,血海深仇不容稍忘,现在的她无家可归,无亲可依,已是了无生趣,复仇,成了她活着的唯一价值。正如她对李才所说,过去的吕四小姐已经死了,站在他眼前的是一座灯,一棵松。
表面看来,丝丝的确是无情无欲,物我两忘了;然目送李才离去之际,她还是流下了两行热泪。人毕竟不是草木,李才无怨无悔的痴心守候,怎能不让她深深感动。但听他的话不去复仇却不能够,明知九死一生希望渺茫也要一试,否则便对不住自己,对不住那几百条人命,对不住父亲的遗教。
佛抱既然不想让丝丝杀了胤禛,为什么还要把混元剑给她?困惑。

关于尧舜与释迦的一番理论,非熟读过那几大本御制文集的人写不出来。雍正十年以后,世宗屡兴佛事,广印佛书,是不是有对往日杀戮过多的忏悔在内呢?当年为捉拿江南暴客将少林寺烧成了一片焦土,回想起来不无悔意,派坠子去修庙,也算求良心之安于万一。自古权力之路都是用累累尸骨铺成,世宗所作所为也是不得已而然,不能因其残忍而忘其慈悲一面,正如南怀瑾所说,"古今中外权位攫夺之事,常使智者慧珠晦吝,理难焚欲者,数数如也"。魏武求春夏读书秋冬射猎而不可得,世宗又何尝不是求圆明超脱而不可得!
祭孔的戏拍得很精致考究,大陆影视剧也少见。尊孔谈佛,是世宗政治思想的两大支柱,江湖以野史而能客观表现实属难能可贵,号称正剧的王朝在这里又显出了苍白和狭隘。

丝丝孔庙行刺,胤禛为保护她不为火铳所伤竟不惜亲自与她交手,情深至此,丝丝能无所感乎。
坠子要出家,乍看出人意料,但前面也有过铺垫,如他抱着隆科多的遗体痛哭。跟随胤禛多年,对宫廷的黑暗凶险、君上的刻薄寡恩洞若观火,再也没有充当杀手和帮凶的兴致。可惜看得破躲不过,他还是得回到宫中,一步步走向那悲惨的宿命。

雨夜,胤禛想到白天被刺的情景,喃喃自语"活着就好",有人认为是说自己,不是的,他才犯不着为自己的安全担心,这话是指丝丝。两年多了,丝丝生死未卜,得知她还活着,他的惊喜是难以言喻的。
丝丝二次行刺,与地震情境相联系,也是结合历史的杰构巧思。李才仍旧守着她,帮助她,不计较她对自己的态度,是够无私伟大,然而情之为物,岂是能以得失回报计算的。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八)
--------------------------------------------------------------------------------



三十八 胤禛简直是智慧的化身,丝丝的第三次行刺竟全在他盘算之中。两人在帐中充满戏剧性的一幕很是耐人寻味。丝丝早已抱定必死之心,所以事败也毫无惧色,而胤禛不仅要征服她的剑,更要征服她的心,自诩"剑魂"的他对自己的一切都充满自信,所以敢于把宝剑交还给丝丝任她动手。不出所料,机会就摆在面前,口口声声要"反手相制"的丝丝反而下不了手。她以为自己狠得下心,却终究抛不下那个"情"字,忘不掉曾令她魂牵梦萦的"傅相公"。怕使天下苍生无所仰赖,不过是下意识给自己找的借口--雍正是好皇帝,是勤政之君,她又不是今晚才知道,当初矢志复仇之际,她可曾考虑过什么"天下苍生"?后来胤禛要拔剑自裁,她甚至拦下不让他死,如果只是为了复仇,此举又如何解释?一剑了断,岂不更爽。女人的脆弱啊。
生死之际,胤禛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与坦然。这与他的"霸气"似乎颇为矛盾,细细推之也合情合理。为争皇位保皇位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是因为他是天生的"神物",是不甘平庸的一代雄才;甘愿在丝丝剑下引颈待戮,则是因为他同时又是感情丰富的"风流名士",是有着"大智慧"的"学禅行者"。残忍与慈悲,奇正相生,刚柔并济,共同构成了他复杂的性格。他可以负尽天下人,唯独不能也不愿伤害一生中唯一的真爱丝丝;只有她的存在,还能让他体味到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温情。再辉煌的功业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无论你得到了多少,最终还是会绊倒在追逐的路上,古今中外真正的伟人无不深谙此理,有深厚佛学造诣的圆明居士当然也不例外。闪耀着诱人光芒的皇冠,何尝不是摧残身心的荆棘,它使人终日活在无尽的猜疑、计算、焦虑、孤独中,甚至使最爱的人对自己利刃相向,人世间还有比这更大的悲哀吗?田园将芜,不如归去,但愿来生不要生在帝王家。
上面的分析只是一种理论--事实上,短短几分钟里,连他们自己也来不及想些什么。有了太多的挂牵和纠结,形势是如许的微妙,任何因素都会影响事态的发展,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心念最细小的一转。所有这一切作用的结果,便是两人的暂时妥协--丝丝答应入宫侍读帮胤禛处理国政,胤禛许诺十八个月后给她性命。

此后的音乐变得流畅轻快起来,雍正朝廷搬到了风景如画的圆明园,丝丝尽职尽责地做她的侍读学士,胤禛 也很"乖"地听她的话,两人共理国事,配合默契,闲来聊聊天谈谈心,对胤禛来说,这正是梦想所期,积年相思之苦,一夕得偿,虽来日无多,亦已足矣;对丝丝而言,心里的矛盾交战更甚,尝到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快乐之后,再下这把复仇之剑是何等艰难。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李金桂听了只是茫然,惟有丝丝才能品出其"荡气回肠,传神之至"。
丝丝追问李金桂的事,显然有"吃醋"的味道在内,胤禛把事情始末对她和盘托出,解开了他们之间最后一个心结,丝丝遂主动担负起这桩棘手的差使,为父子俩排难解纷。这种事,也只有她才能办得完满。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三十九)
--------------------------------------------------------------------------------


三十九 玉坠子满面愁容地走在回廊上,叠印出宗人府大臣们声色俱厉的逼问话语,妙极。丝丝与胤禛的约定,也只有他一人清楚。不能推卸"临事以忠"的责任,又不能听命除掉丝丝而使胤禛伤心,两难之下只有牺牲自己以换取丝丝对胤禛的原谅,实在可悯可叹,惹人唏嘘。丝丝见到坠子倒下的一刻,想必是愁肠百结感慨万端,自己的"任性",要以无辜者的鲜血来抵偿,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胤禛与丝丝欠坠子太多,他们最终"神物会当逢"长相厮守了,坠子却为成全他们把性命也搭了进去,而在他赴死之际,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只有冷言冷语。

借甘凤池等人的对话,点出丝丝的困境。天地会盯着她,江湖上的反清势力盯着她,都指着她去执行"维民所止"的大限。十八个月的最后一夜,她走进佛堂,他谆谆恳恳的一番言语又将她好不容易打点起的决心瓦解无余--我醉欲眠卿尚在,今朝有意抱琴来,勾起温柔的历历前尘;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触动了敏感多思的心灵;及早找到李才,白头偕老,免朕九泉相念,这一份无私无怨的关爱更使她热泪滚滚而下。而他为她准备的利器,竟是用他们一起探到的"桐山之铜"铸成的断思匕!造化弄人,莫此为甚。想到孔庙行刺时他为保护她与她斗剑的情形,她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终于伏在柱上痛哭失声。她不能失去他,那与失去她的生命有什么区别?情急之下,只得以"大计未就,弘历未回"为由相拖延,哪怕仅仅是六个月,挨得一时是一时,总好过眼下的为难。
其实丝丝从头到尾,从认识胤禛的第一天起就在骗自己也骗他人--向甘凤池要人时,骗慧儿说对他只有"关心","跟女人不女人的可不相干";少林寻他时,骗吕留良说是为了来找爹;木兰重逢时,骗自己说断思匕能切断绵绵相思;分离的十几年中,骗所有的人说任他明月有情,我自是清风无意。作为反清大儒最得意的女儿,便有了与生俱来的沉重,注定不能仅为一己之私而活,常人可以想见的幸福离她太遥不可及。理智如博大无垠的暗夜主宰着她的思绪,"非分之思"只是偶然闪过的一点火星,只因相逢太美,这星星之火终成了燎原之势。不信相思浑不解,知道今生那见卿。




《江湖奇侠传》分集评论(四十)
--------------------------------------------------------------------------------


四十 "你是我唯一的家室,我什么事都依你。"清清亮亮,简单到不带任何前提的信任。这么多年来,李才始终在默默守护着她,如今人之将死,恩怨分明重情重义如丝丝,只有报答给他自己所能给的唯一--女儿之躯。
跟许多人一样,我极其不爽,难以接受丝丝的第一次不是和胤禛。没办法,江湖毕竟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典型中国式爱情故事,根据它的逻辑,这样的发展是正常也是必然。如金老非要让冰清玉洁的小龙女遭尹志平一劫,丁大人也是想用不完美的肉体来反衬完美的精神吧。既然胤禛能像杨过一样不计较,我们也不用耿耿于怀了。
丝丝和李才,如她和胤禛,同是注定一世的纠缠。后者是情,前者是义;后者是自己的选择,前者是社会的评判;后者是生死相许的挚爱,前者是相濡以沫的至交;后者是"此中有誓两心知"的默契,用不着回报也无法回报;前者是"报君黄金台上意"的感动,可以也只能用精神以外的一切来偿还。正因为李才是弱者,是无辜的,为自己付出了太多,所以必须还他以物质之中最宝贵的东西才得心安,这,也可视为丝丝在作出最后抉择之前对一直困扰她的道德约束作的一个交代。

"虽然我是个杀手,但是也是个女人。"话说得很含蓄,但联系此前丝丝在桐山山洞里对佛抱矢口否认"女人"的情节,个中含义自然了了。她不肯离去,是因为怕她的"傅相公"面对更惨更苦的死法,心灵的天平上,爱已经压倒了恨。
胤禛明白丝丝心意,催她离开以免为难,丝丝反而灵台明澈心志坚定,正因为"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才能看到"千朵桃花一树开,千灯万户一路明"。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牡丹台之夜,清风鉴水,明月天衣,有清一代三百年历史中最大的谜团就融化在这如诗如梦的意境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太沉重,金石燥烈鼎湖龙升太荒唐,还是这种死法浪漫潇洒。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生死又何足道?--要是历史上的世宗真能这么看得开就好了。

重重寒气逼楼台,深锁宫门唤不开。宝剑革囊红线女,禁城一啸御风来。由李才吟出此诗,沧桑之感自见;紧接着切入丝丝留下孩子飘然而去的画面,虚实映照,引人遐思。
全剧至此,大江东去,小桥流水,黄钟大吕,浅斟低唱,已经臻于化境,而最后五分钟竟还能于绝顶翻上一层,另见洞天,如剑气将收,力道未衰,幻出万道霞彩,莹心辉目;原来在九重三殿中寻不到的皓月清风,跑到了千里之外的黄山之巅,生性通灵的宝剑双蛟龙,就此遨游于世外仙境,不问人间是非了。
看到此处,不由击节长叹:好一个唯美之极的结局!若有若无,亦真亦幻,余音绕梁,残烟袅袅,前面那被层层渲染得沉甸甸的悲苦,竟都成了给它造势的铺垫。短短五分钟,拯救了一个太过凝重的悲剧,也拯救了观众饱受摧残的心灵,于全剧实在有点睛之妙,回天之功。
黄山一场戏配乐也极好,尤其当乾隆念拐杖上那首诗的时候,深情舒缓的音乐悠悠而起,盘旋在千峰万壑、云海苍松之间,真是回肠荡气,余味无穷。每看到此处,我都被感动得稀里糊涂。别人也就罢了,我是看过清史稿看过上谕内阁看过起居注看过实录看过冯尔康杨启樵孟森王钟翰的啊,丁大人,服了你。
第7集里,酒醉后的胤禛喊道:"若真有此等女子,儿愿舍弃繁华一圆此梦!"然而人生就是四个字--身不由己,正所谓以胶漆之心,不能不处于胡越之身,进不能相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直到最后一刻,所有是非恩怨才被参透。所谓繁华阅尽,原同一梦,我仍是我,你也仍是你,从今白首同归去,不负楚山吴水心。
在这个如此现实的世界上,真有这样美丽的超脱吗?
我不知道。

回过头来,看看二月河胡玫的翻案文章,看看丁、周各位才子的生花妙笔,铁血帝王也能被演绎得如此风光旖旎令人心醉,为什么?
因为他是胜利者,历史由他来写。我们可以不相信《大义觉迷录》,还可以不相信白纸黑字的实录和起居注吗?如果这一切都不能相信,我们还用什麽来考究历史?而实录和起居注,同样是由夺得了皇位的新君"钦定"的。想从已被胜利者的笔墨涂改得面目全非的故纸堆中翻出所谓"真相",无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安可得乎?
所以,不必再寻觅夺嫡争锋的内幕,考证大位授受的机窍,也不必再争论清世宗是勤政爱民的圣主,还是嗜杀成性的暴君。姑且让我们相信,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物--一个龙豪气概名士风流的人物,一个允文允武雄才大略的人物,一个厚道惨刻各不相妨的人物,一个智慧圆满挥洒自如的人物,一个生死刹那之间矢石交攻之际还能好整以暇花前月下的人物,一个轰轰烈烈之后还能看破世情与心中所爱携手归隐的人物。
有网友说,看过这片子就不会再爱看其他同类题材的了,我不信。
现在,我认输。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