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录入]清廷宫俗by万依(来源于《故宫掌故》)
静泉 离线
级别: 元老勋旧
UID: 220
精华: 11
发帖: 331
金钱: 804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3
最后登录: 2009-04-27
楼主  发表于: 2006-01-19   
0

[录入]清廷宫俗by万依(来源于《故宫掌故》)

    宫俗,是相对民俗而言,清代官私文献重均无此提法。但实际上清宫有很多习俗,在研究宫廷史或古都史时不能不加以注意,不能不看到宫俗与宫廷所在地京城民俗的联系。但习俗又是一定阶级、一定民族、一定时代、一定地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又会存在阶级、民族间的差异。只有正确地了解这些习俗,才能从正反两方面吸取某些有益的因素,以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宫俗所包括的内容,目前还不好划定,因为清宫把很多习俗定为礼制,界限不清,一
时还不能形成准确的概念。现仅就局部情况作一些探讨。
   新年之际,百般庆贺,以祈来岁之福。宫廷年节活动的高潮在除夕、元旦两日,但自
十二月初,迎新年的准备已经开始,如宫中每于十二月初一,内廷词臣即撰拟椒屏吉语题、岁轴吉语联开单呈览,钦定后,交内务府绘士按题作画,然后题字,以便新年时张挂。
   十二月初一,皇帝开笔书“福”字,贴于宫殿及园囿各处,或赐予王公大臣等。据记
载,此习始于康熙帝,但不一定自腊朔始,至乾隆二年才确定于十二月初一在漱芳斋开笔书福,以后岁以为常。皇帝书福之余,有时也写对联或“宜入新年”,“一年康泰”等吉语春条,贴于内宫寝殿。新年贴春联为古俗,其前身为战国时的桃梗(桃木人),晋之桃符(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或画此二神像),五代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后改为以纸书联语,清代亦沿此习。唯清宫春联用白绢书写裱于框架,此系满俗,与汉族用红纸不同,桃梗、桃符皆用以辟邪驱鬼,改用联语后,多为吉语。
    桃梗、桃符亦为门神之滥觞。汉《风俗通义》载: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兄弟二
人,曾在度朔山桃树下,以苇索缚恶鬼喂猛虎。于是县官亦以桃木人、苇索及画虎陈于门,翼以驱鬼。后演变为绘神荼、郁垒之图像为门神。后又传说,一日唐太宗生病,闻门外有鬼魅呼号,秦叔保与尉迟敬德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乃令画此二人像挂于宫门,后亦成为辟邪的门神。清宫沿此俗,新年时各宫殿均挂门神,皆绢质,并裱于框架,用沥粉贴金或用泥金描画,亦有高丽纸画。所画神像明时已经增多,清宫所在者多为将军(秦叔保、尉迟敬德)、另有福神、仙子、娃娃等。其画制作坚固,画工讲究,十二月下旬张挂,来年二月初三日撤下贮存。
   腊八日,清宫廷派王或大臣到雍和宫监视煮粥供佛。宫内则皇帝御中正殿佛堂前临时
搭设的黄毡圆帐房(名小金殿),由御前大臣侍奉、众喇嘛在帐外念经,达赖喇嘛和蒙古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为皇帝拂拭衣冠,以示祓除不祥。
   十二月十七日(后改为十九日)始,宫中可放爆竹,打破平时的寂静。且自十二月二
十四日起,皇帝在宫中行动,每过一门必放爆竹一声。放爆竹之俗,魏晋以前即有,与清代不同。按《神异经》所记,爆竹的起源为西方山中有人长尺余,一足,不畏人。犯之,责令人寒热,名曰山臊。当地人以竹放火中,竹爆作响,山臊则惊惧。此传说固属荒诞,但作为爆竹的起源,则有可能。后约至宋代才演变为纸炮,仍称爆竹或炮仗,至今尚盛行,其逐山臊之意,早已为人抛弃。
    每至十二月中下旬,清宫中要择吉祭宝(即印玺),加以洗拭后即行封宝,暂时不
使用,意味着宫廷放假,至来年正月再择吉行开宝礼。此事要颁示天下,各级衙门均照例封印,官员皆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十二月二十三日,清宫规定每年坤宁宫祭灶,要设供案、安精牌、备香烛等。供品共
32种,并须由南苑猎取黄羊一只,由奉天(今沈阳)内务府进贡麦芽糖作为贡品。届时皇帝、皇后先后到坤宁宫佛前、神前、灶前拈香行礼,颇为重视。祭社这天晚上,亲王、郡王、贝勒等大员在内廷有值宿任务的,都给假回家祭灶,以级别较低的散秩大臣代替。灶神之说,先秦已有。汉武帝初年,大臣以祀灶可化丹砂为黄金,以黄金为器皿可益寿,益寿可见蓬莱仙者,皇帝才开始亲自祀灶。清帝或取此意,亦亲祀之。北京一直称麦芽糖为关东糖,由于宫中用奉天的贡糖祭灶之故。嘉庆帝曾有祀灶诗:“嘉平小除夜(腊月二十三日为过小年),媚灶用黄羊。典祀千门遍,礼传五祀详(汉五祀为:门、户、井、灶、中溜,清同)。芳袅鼎篆,精洁列盘糖。”用黄羊祭灶,传说始自汉宣帝时,清宫沿用此俗。
   除夕和元旦,是年节的高潮,宫中习俗很烦琐,帝、后等要分别到宫内外各处拈香礼
佛,设供祭祖,祈求神灵保佑,这些习俗一直保持到清末。档案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是小建,二十九日为除夕。这天从十一月十六日暂从瀛台回养心殿居住的光绪帝,凌晨四时即到宫内十多处佛堂拈香,早六时至保和殿筵宴。宴毕,至乐寿堂给慈禧太后请安,随之办事,召见、侍膳、看戏。然后光绪帝、太后分别到各宫给道光后、咸丰、同治帝后像或神牌前拈香行礼。中午光绪帝及宫眷们分别向慈禧太后行辞岁礼,皇后及宫眷们到养心殿给光绪帝行辞岁礼,宫眷们再到钟粹宫给皇后行辞岁礼。下午光绪帝、皇后及宫眷们再到阅是楼侍奉慈禧太后进晚膳,看戏,戏毕跪送。
    元旦、凌晨二时,光绪帝在爆竹声中到养心殿 各处拈香,至东暖阁明窗行开笔仪式
,即先向金瓯永固杯中注屠苏酒,亲手点燃蜡烛,将“万年青”笔打开后,在吉祥炉上熏一下,然后濡染朱墨,写吉语数字,再用墨笔写吉语数字,以祈一岁之福,并浏览一遍新历书,以寓授时省岁之意。
    早六时,到奉先殿,堂子(在紫禁城外,皇城的东南角)行礼后,回乾清宫进奶茶
,在西侧弘德殿内进吉祥饽饽(饺子),其中一个饽饽陷内包有小银果,放在表面,若一下箸即得之,则认为吉利。然后到坤宁宫拈香行礼,并在此接受皇后及瑾妃请安、道新禧、递如意。光绪帝、皇后及宫眷等再分别至乐寿堂给慈禧太后请安、道新喜。
   八时半,光绪帝率王公大臣在皇极殿给慈禧太后行礼,皇后率宫眷、福晋、命妇等给
慈禧太后行礼。光绪帝、皇后等再分别递“万事吉祥如意”,瑾妃以下宫眷再给皇后行礼、递如意。
   九时半,光绪帝到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行庆贺礼,然后回到乾清宫受内朝礼。午初,
光绪帝至大高殿及景山寿皇殿拈香行礼 。午正,乾清宫举行宗亲宴。宴毕,光绪帝及皇后、宫眷等仍至阅是楼侍奉慈禧太后看戏,戏毕跪送。
   作为新年的延长,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也包扩在内。正月十五日及前后两天,宫内悬
灯相庆。此习汉代即有,以后历代沿袭。清沿明旧,宫中不仅张挂各式华贵的宫灯,而且已有冰灯的制作。乾隆御制《冰灯联句》诗序中谓:“片片鲛冰,吐清辉而交璧月;行行龙烛,腾宝焰而灿珠杓”,其景颇为可观。
   上元节亦称元宵节,由于是夕有吃浮圆子的习俗,后竟将浮圆子称为“元宵”。宫中
这几天晚膳中,亦各有元宵一品。在圆明园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以前,多于园中山高水长大放烟火,以使新年活动在高潮中结束。
   清宫习俗很多与中原古称有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满洲贵族入关以前,风俗是简单
的,入关以后,多年以来与汉族共同生活在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中原封建社会中,不能不潜移默化地受到汉文化、风俗的影响,实现着各民族文化地相互融合,这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巩固是有益的。

摘自《故宫掌故》139-145页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大众

当勤精进 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 甚勿放逸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静泉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newraider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4845
精华: 0
发帖: 52
金钱: 6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43(时)
注册时间: 2009-04-23
最后登录: 2011-05-30
1楼  发表于: 2010-07-15   
他们是怎么过端午的?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newraider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